- 年份
- 2024(12)
- 2023(9)
- 2022(8)
- 2021(7)
- 2020(6)
- 2019(7)
- 2018(8)
- 2017(22)
- 2016(10)
- 2015(17)
- 2014(22)
- 2013(13)
- 2012(9)
- 2011(21)
- 2010(28)
- 2009(16)
- 2008(16)
- 2007(10)
- 2006(8)
- 2005(7)
- 学科
- 学(32)
- 物(26)
- 虫(23)
- 害(20)
- 治(19)
- 防(19)
- 防治(19)
- 其他(17)
- 植(17)
- 草(17)
- 虫害(17)
- 及其(16)
- 植物(16)
- 水产(15)
- 理学(14)
- 病虫(13)
- 病虫害(13)
- 料(12)
- 药(12)
- 饲(10)
- 饲料(10)
- 各种(9)
- 环境(9)
- 动物(8)
- 生物(8)
- 药物(8)
- 药物学(8)
- 药理(8)
- 动物学(7)
- 毒(7)
- 机构
- 大学(266)
- 学院(262)
- 农(242)
- 农业(203)
- 业大(183)
- 农业大学(162)
- 科学(141)
- 研究(115)
- 室(102)
- 实验(97)
- 实验室(97)
- 重点(95)
- 京(93)
- 业(89)
- 所(81)
- 省(81)
- 研究所(76)
- 技术(74)
- 南京(67)
- 南京农业(60)
- 学园(58)
- 江(58)
- 艺(58)
- 工程(56)
- 中心(55)
- 园艺(55)
- 中国(54)
- 生物(52)
- 部(52)
- 院(49)
共检索到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心葵 王朝霞 陆敏 刘春燕 乔中东 黄丹枫
以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处理昆虫细胞T richop lusia n i(T n),并用台盼兰染色、3-(4,5-D im ethy lth iazo l)-2,5-d ipheny ltrazo lium brom ide(M TT)还原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对T n细胞活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氰戊菊酯浓度大于17.5μm o l/L处理的T n细胞形态、活力均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台盼兰染色实验中,氰戊菊酯浓度≥17.5μm o l/L时,T n细胞死亡率升高到29.69%以上,极显著高于对照(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碧鹃 陈民山 吴彰宽
氰戊菊酯、胺菊酯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THEEFFECTSOFFENVALERATEANDTETRAMETHRINONTHEGROWTHOFMYTILUSEDULIS陈碧鹃陈民山吴彰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CHENBiJ...
关键词:
紫贻贝,氰戊菊酯,胺菊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海燕 曾令兵 罗宇良 潘镜 张婷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氰戊菊酯对鲤进行21d半静置染毒,测定不同时间血清、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观察染毒后氰戊菊酯对鲤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于氰戊菊酯中的鲤,肝脏及血清中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且血清中SOD活性变化先于肝脏中的变化,暴露21d后活性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MDA含量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上升时间主要集中在暴露后的第3~14天。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鲤肝血窦扩张充血,肝细胞空泡变性及溶解并形成局部坏死病灶等,0.8μg/L染毒第21天、4.05μg/L和20.25μg/L染毒3d后上述损伤明显;鲤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建国 沈晋良 谭福杰 尤子平
用~(14)C-氰戊菊酯点滴棉铃虫(Heliolhis armigera H(?)bner)六龄幼虫,1小时内穿透速率出现高峰,虫体表面氰戊菊酯减少70.40%;至2小时,体壁和体腔内(包括器官)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14.05%和16.45%,此时体壁中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达最大值;至24小时,体壁中的相对含量减至3.6%,体腔内的相对含量上升到28.44%.3种增效剂(TPP、Pb、DEM)对氰戊菊酯的穿透速率(体表氰戊菊酯相对减少率)均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加入增效剂后,氰戊菊酯穿透速率出现2个峰值,第1个峰值在处理后1小时,体表氰戊菊酯分别减少10.09%(TPP)、19.29%(Pb...
关键词:
氰戊菊酯 棉铃虫 穿透 增效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荣 罗宇良 曾令兵 闫海燕
通过设计1.2、6.0、12.0μg/L 3个氰戊菊酯质量浓度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恩诺沙星阳性对照组,进行氰戊菊酯对草鱼肝微粒体CYP3A活性影响及草鱼CYP3A活性的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CYP3A存在于肝脏、鳃、肾脏、脾、肠、脑组织中,其中肝脏中活性最高;氰戊菊酯能显著抑制CYP3A的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但抑制趋势减弱,3 d内趋势最强,各试验浓度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建议临床用药,尤其是联合用药、多次用药时要充分考虑氰戊菊酯对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草鱼 CYP3A活性 氰戊菊酯 药物代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波 许贻斌 郑惠东 陈宇锋 郑盛华 钟硕良
为检测氰戊菊酯对菲律宾蛤仔染毒培育25 d后消化腺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将菲律宾蛤仔分为6组进行不同剂量染毒,采用彗星实验技术进行DNA损伤分析,并通过Comet Score 1.5分析软件对拖尾率、尾长、彗尾DNA相对含量、尾矩、Olive矩等DNA损伤指标进行统计。在对各指标分别建立一元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又通过SPSS软件进行判定分析,筛选影响作用更大的检测指标,建立了多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菲律宾蛤仔各染毒组消化腺细胞DN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各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受损细胞极少,拖尾率仅为8.06%±1.94%,彗尾DNA相对含量、尾矩和Olive矩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泉宾 孙威江 黄伙水
以茶树品种肉桂为材料,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鲜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的新梢第1、2、3叶粗纤维含量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第4叶显著大于对照;12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的第1、2叶粗纤维含量显著小于对照,第3叶显著大于对照,第4叶差异不显著.以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茶多酚/氨基酸,(氨基酸+可溶性总糖)/茶多酚8个因子作为评判指标,模糊综合评判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鲜叶生化品质下降,用量越大,生化品质下降越大.不同处理的鲜叶共检测到48种香气成分,相同成分有10种,乌龙茶特征香气成分α-法尼烯含量高低为:...
关键词:
化学农药 茶树 鲜叶 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龙 龚国玑 谭福杰
选用2个对溴氰菊酯抗药性不同的粘虫种群,用125Ⅰ放射免疫法测定三龄幼虫头部环核苷酸水平,发现cAMP和cGMP的含量(按粘虫mg头重计)在不同发育阶段呈平坡式下降,抗性和感性种群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cAMP水平较高,后者cGMP水平较高。溴氰菊酯处理后,感性种群cAMP和cGMP在0.5和8h分别出现两次峰值;而抗性种群仅出现一次,其峰位也远低于感性种群。抗性种群的多功能氧化酶(MFO)和酯酶的活性高于感性种群。初步认为,两种群环核苷酸变化的差异和抗性密切相关,解毒酶系活性增强是抗性机制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刚 王明学 吕敢堂 李大鹏 周友森
本试验研究了溴氰菊酯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溴氰菊酯对草鱼鱼种脑AchE及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规格Ⅰ(平均体重8.21g)、规格Ⅱ(平均体重66.6g)草鱼鱼种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2.16μg/L、4.26μg/L,95%置信区间分别为1.93~2.42μg/L、3.82~4.75μg/L,离体条件下对草鱼种脑Mg2+-ATP酶活性抑制显著,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回归方程y=5.89+0.32x(r=0.92);对离体、活体脑AchE、离体脑Na+K+-ATP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皇甫加清 张耀光 周传江 金丽 黄林 蒲德永
通过氯氰菊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9.30±0.48)g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对鳃、肝、肾、脾的组织学研究,探讨了随着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加以及暴露时间的延长草鱼组织结构损伤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草鱼种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55.21μg/L和25.00μg/L。其组织病理学损伤表现为鳃小片萎缩、卷曲、坏死、脱落和融合,上皮细胞增生、空泡化,上皮组织变厚;肝细胞肥大,空泡化,结构不清晰,细胞核固缩,肝组织局部坏死;肾小管退化变性,上皮细胞核肥大,肾小球萎缩,肾间组织充血;脾脏中红细胞肥大,黑色素巨噬细胞集聚,有吞噬红细胞现象。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张秀霞 郑佩华 鲁耀鹏 冼健安
为探讨不同重金属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血细胞的细胞毒性,取罗氏沼虾血淋巴,离体状态下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10(-9)10(-3) mol/L)的Cd(2+)、Hg(2+)、Cu(2+)和Zn(2+)环境中6 h,设置不添加重金属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性和胞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显示,10(-9)10(-6) mol/L的Cd(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Cd(2+)浓度达到10(-5) mol/L时,酯酶活力受到了显著的抑制,Cd(2+
关键词:
重金属 罗氏沼虾 血细胞 细胞活性 酯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娟 尚蕾 肖雅元
用急性染毒法研究6种浓度(0、0.4、0.6、0.8、1.0、1.5μg/L)的甲氰菊酯对(34.89±9.99)g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分别处理6、12、24、48、96 h后,其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胱甘肽(GSH)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ChE活性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点有极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肝脏GPT活性影响很小。GSH活性在各浓度间和不同浸毒时间间均有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明学 周志刚 张财兵
本文研究了溴氰菊酯对草鱼种脑AChE活性的抑制情况。试验表明,草鱼种脑的AChE活性为282±016单位,在离体情况下溴氰菊酯对草鱼种脑的AChE活性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溴氰菊酯,乙酰胆碱酯酶,草鱼,鱼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鹏飞 王荫长 尤子平
在马尾松毛虫越冬后活动期和第一代五龄幼虫血淋巴中,酯酶活性日变化动态均呈“∽”形曲线,与血糖、血酯含量的日变化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用溴氰菊酯处理以后,敏感品系中酯酶活性在击倒期下降,至兴奋期回升,痉挛期又大幅度下降,恢复或濒死时又进一步回升,低剂量(LD_5)处理的变幅很大,高剂量(LD_(95))的变幅较小。耐药品系的酯酶活性在击倒期明显下降,以后逐步回升,变幅小于敏感品系。低剂量处理后,敏感品系酯酶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的变化,而耐药品系的酯酶不仅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而且与血糖之间出现负相关,说明两品系中毒以后的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是不同的。另外,两品系在低剂量处理后恢复期及高剂量处理后...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酯酶 溴氰菊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化少蒙 陈丽竹 杨顶珑 吕晓静 刘相全 何金霞 李旋
为探究贝类胞外陷阱对联苯菊酯(BF)胁迫的响应,以皱纹盘鲍血细胞作为对象,探讨不同浓度BF对血细胞细胞活力、胞外陷阱(ETs)、活性氧(ROS)产量以及ROS、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BF降低了皱纹盘鲍血细胞活力,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特征。在BF诱导形成ETs过程中,血细胞ROS产生量增加,且ROS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通过添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发现ETs的形成受到抑制,表明ROS参与了ETs形成过程。同时,在ETs形成的过程中,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初步表明糖酵解反应参与到ETs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ROS和糖酵解反应参与了BF诱导的皱纹盘鲍胞外陷阱发生过程,BF可能会通过干扰血细胞发挥正常的细胞免疫反应,继而对细胞造成一定的免疫毒害作用。本研究初步探究了皱纹盘鲍血细胞在BF胁迫下ETs的响应规律,旨在为贝类血细胞免疫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拓展环境农药残留对细胞免疫毒性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