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4)
2023(5161)
2022(4362)
2021(4089)
2020(3409)
2019(7273)
2018(7270)
2017(12660)
2016(6376)
2015(6912)
2014(6251)
2013(5837)
2012(5264)
2011(4421)
2010(4518)
2009(4154)
2008(4034)
2007(3794)
2006(3217)
2005(2726)
作者
(17632)
(14849)
(14776)
(13694)
(9417)
(7023)
(6441)
(5680)
(5601)
(5115)
(5056)
(4979)
(4855)
(4660)
(4598)
(4550)
(4456)
(4272)
(4209)
(4119)
(3617)
(3555)
(3389)
(3379)
(3314)
(3274)
(3252)
(3218)
(3008)
(2923)
学科
(25006)
管理(24219)
(23402)
企业(23402)
(18311)
经济(18286)
技术(13818)
技术管理(11262)
中国(6408)
方法(6387)
业经(6063)
理论(5583)
(5155)
(5147)
数学(4810)
数学方法(4709)
(4546)
(4454)
(4322)
银行(4308)
教学(4243)
(4159)
(4061)
(3837)
金融(3837)
产业(3820)
(3579)
地方(3490)
(3329)
财务(3320)
机构
学院(83587)
大学(83024)
管理(33486)
(31172)
经济(30480)
理学(28839)
理学院(28563)
管理学(27980)
管理学院(27813)
研究(26530)
中国(20387)
科学(16778)
(16724)
(14199)
(13570)
中心(12986)
业大(12419)
(12395)
(12305)
研究所(11326)
技术(11184)
财经(11102)
(10668)
(10413)
北京(10328)
(10155)
(10139)
师范(9853)
农业(9601)
商学(9349)
基金
项目(59938)
科学(47811)
研究(43779)
基金(42435)
(37750)
国家(37428)
科学基金(32941)
社会(27410)
社会科(25994)
社会科学(25990)
(25974)
基金项目(22507)
自然(21737)
自然科(21347)
自然科学(21336)
自然科学基金(20990)
教育(20822)
(20776)
(19851)
创新(17380)
编号(15979)
资助(15863)
重点(13748)
(13325)
(12960)
课题(12613)
成果(12542)
(12480)
大学(12152)
(12038)
期刊
(34013)
经济(34013)
研究(23824)
中国(20698)
管理(18374)
学报(12773)
教育(12713)
科学(12546)
技术(11582)
(11468)
(10620)
大学(10197)
学学(9571)
科技(8196)
(7676)
金融(7676)
农业(7303)
业经(5770)
经济研究(5638)
财经(5367)
技术经济(5164)
(4713)
(4608)
(4591)
论坛(4591)
(4466)
图书(3941)
(3891)
现代(3824)
职业(3773)
共检索到126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巧焕   杨姗姗   李正要   徐承焱   王培龙  
基于“两山论”及微细粒电解微泡浮选研究热点,设计了氰化尾渣微细粒金电解微泡浮选本科生创新实验。利用自制的电解微泡浮选实验装置,结合氰化尾渣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法重点考查了电解时间、电流大小、阴极孔径及浮选药剂对氰化尾渣电解微泡浮选的影响。闭路实验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工艺流程,获得金品位为25.40 g/t、金回收率为71.91%的金精矿。同时,基于气泡矿化理论分析,探究了不同流态条件下电解微泡浮选机理,形成了从实验装置搭建、样品制备分析、条件优化、流程设计以及机理研究分析等完整的创新性实验闭环设计,克服了传统实验设计被动地“照单抓药”以及对探究能力关注不够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学帅  张晨瑜  杨小娟  封萍  
该文设计了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浮选回收实验,细化了浮选实验准备、实施及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考察了药剂用量以及矿浆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该实验作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实验环节案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浮选实验操作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浮选回收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前沿领域的兴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籍保平  梁建芬  
采用不同的微细化方法对玉米半湿法加工的副产品──玉米胚芽渣进行了微细化处理,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对粉碎机粉碎、胶体磨磨碎和超微粉碎3种微细化方法所得的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出了不同方法的粒度分布结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锋  邓颖杰  刘潇丹  王桂燕  
根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以荧光碳纳米粒子取代过氧草酸酯类化学发光体系中有毒发光染料的创新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新颖,操作简便,涉及荧光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化学发光液的配制等操作,以及X射线衍射、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表征技术和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能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实践表明,该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子曦  范黎黎  刘大鹏  董斌  
以2种高分子气体膜分离测试为载体,设计了一个涉及膜材料制备、表征和其气体分离性能测试的综合型实验设计。实验由不同高分子膜材料制备、形貌表征、气体吸附和渗透性能的测试和拟合组成,融合了物理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化学工程理论知识于一体,并结合了目前热门的能源环境应用。实验设计可作为大三大四化学、化工或材料专业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和膜分离应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技能及创新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刚  焦志勇  刘鹏  贾玉磊  
结合目前热门的二维材料性能研究,设计了基于二硫化钼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锁模激光器输出性能优化综合实验。实验采用液相剥离方法,制备性能稳定的二硫化钼可饱和吸收体,利用制成的可饱和吸收体实现被动调Q锁模激光器的稳定输出。实验设计可以应用于光电专业实验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有助于学生熟悉激光材料、加深对激光原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怡雄  刘中华  
依托ERP软件平台,高校财会类专业普遍都设置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以用友ERP—U8系统为例,其财务模块功能强大,但是如果过于注重业务核算,则教学设计容易成为软件的简易操作说明书。本文拟提供开放、创新的用友ERP-U8实验教学设计,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泽宇   陈茹霞  
该文通过焙烧隔氧活化处理、负载磁性材料等途径制备了一种浮选尾煤基复合吸附剂,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其吸附水中Pb(Ⅱ)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合XRD、MLA分析及氮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尾煤样品经过800℃高温焙烧改性后,高岭石含量有所减少,伊利石含量有所增加,且孔隙中的水或部分杂质被有效脱除,生成大量气体,从而显著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和孔径,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负载Fe_3O_4再经800℃焙烧后的浮选尾煤对Pb(II)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尾煤基复合吸附剂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过程,其对Pb(Ⅱ)的吸附主要是基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宏祥  卓启明  王建兵  邓久帅  黄根  刘文礼  王卫东  
为促进浮选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融合,设计了矿物颗粒与气泡碰撞、黏附实验观测装置并开发了视频数据可视化转换软件,用于观测颗粒与气泡的碰撞–黏附过程和行为,计算颗粒与气泡碰撞–黏附的过程参数和黏附效率,实现浮选理论微观知识的数据化和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合理、调节精准,可自动记录视频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教学过程表明,该装置可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教学参与度,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性、探索性和研究型综合人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翔  李志  马国军  李建立  郑顶立  
文章根据火法炼铜过程产生的铜渣中含铁品位高、碳热还原后尾渣成分与硅酸盐微晶玻璃化学成分相近等特点,设计了铜渣碳热还原提铁-熔融尾渣制备微晶玻璃实验。该实验对铜渣中铁的回收率达98.93%,并获得了综合性能较好的微晶玻璃。实验过程包括铜渣成分调整、碳热还原、渣金分离、尾渣物相表征、微晶玻璃制备、微晶玻璃性能检测等多个环节,涉及冶金学、矿物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能够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科研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春霞  许录平  孙景荣  孙文方  
以微带天线的设计、制作与测试为例,设计了一个适用于本科射频与天线课程、与实际科研流程完全相同的实验过程。通过设计指标分析、方案选择、仿真调试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和调试过程,加深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通过实物制作、实物测试与调试的实验环节,使学生熟悉常用射频测试仪器和测试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洪丽  田有  
该文基于地震干涉成像理论,利用短周期地震仪开展地面监测微地震精确定位实验研究。通过设计二维实验模型,进行正反演模拟测试,对微地震进行高精度定位,并对地震定位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实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地震干涉成像实验方法对于有效信号弱、信噪比低的微地震的定位精度高、定位效果明显。该实验能使学生学会设计野外实习微地震二维观测系统,对实习操作具有重要帮助,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探索兴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单明广  熊雪芬  刘彬  钟志  
为了对物体产生的微弱振动频率进行测量,该文提出了基于视频放大的非平稳微振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摄像机拍摄物体振动视频并将微振动可视化,进而从视频中提取物体振动频率信息。具体地,首先采用基于灰度空间的欧拉视频放大(Euler video amplification based on gray space, EVM-GS)方法将视频中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弱振动放大到人眼能够明显观察的幅度;然后通过基于灰度值帧差的最佳分析区域选择算法确定分析区域,对该区域使用空间滤波对视频图像去噪以及减小待处理数据量;最后使用基于S变换的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non-stationary signal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S transform,NSS-S)提取振动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将微振动可视化,并实现非接触式的无损测量,所测振动频率结果准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靳明  王献玲  韦丽红  闰明涛  刘磊  白国义  杨瑜涛  
设计了以生活固体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及吸附性能测定实验,实验原理简单、操作简便,适合作为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尝试。实践表明,通过对活性炭的碳源选择、制备条件、形貌和吸附性能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实验对象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洋  逄海萍  
以E类逆变器为基础,结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设计了一个创新性仿真实验平台。首先分析E类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研究电路参数对E类逆变器效率的影响;然后系统地给出基于E类逆变器的高效MCR-WPT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在Simulink下构建了一套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进行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传输效率的计算以及各类因素对传输性能影响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