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3)
2023(3950)
2022(3349)
2021(3167)
2020(2700)
2019(5799)
2018(6008)
2017(10531)
2016(6460)
2015(7249)
2014(7780)
2013(7301)
2012(7014)
2011(6600)
2010(6875)
2009(6111)
2008(5889)
2007(5487)
2006(4818)
2005(4354)
作者
(23630)
(19755)
(19435)
(18536)
(12427)
(9693)
(8871)
(7779)
(7545)
(7266)
(6862)
(6689)
(6651)
(6604)
(6502)
(6079)
(5936)
(5869)
(5862)
(5601)
(5226)
(5159)
(4965)
(4553)
(4490)
(4485)
(4415)
(4255)
(4233)
(4193)
学科
(18161)
经济(18128)
管理(14343)
(11639)
(9514)
(9105)
企业(9105)
(6672)
(6406)
中国(6209)
方法(6120)
(5895)
(5396)
数学(4875)
理论(4747)
数学方法(4744)
(4513)
银行(4451)
教育(4300)
(4299)
(4203)
金融(4196)
地方(4103)
农业(3949)
业经(3801)
体制(3551)
(3447)
及其(3155)
(3071)
制度(3062)
机构
学院(92245)
大学(92231)
研究(41155)
科学(30890)
中国(29476)
(29136)
(27662)
经济(26776)
管理(25938)
(24806)
农业(23355)
研究所(22923)
(22633)
业大(21529)
理学(21313)
理学院(20871)
管理学(19974)
管理学院(19803)
中心(17387)
(17008)
(16698)
(15332)
(14965)
农业大学(14950)
技术(14559)
(14544)
北京(14424)
科学院(13333)
实验(13248)
(13095)
基金
项目(64085)
科学(46385)
基金(42880)
(41900)
国家(41575)
研究(39867)
科学基金(31834)
(26568)
自然(23621)
(23143)
自然科(23017)
自然科学(23004)
自然科学基金(22543)
基金项目(22169)
社会(20834)
社会科(19441)
社会科学(19436)
教育(18570)
资助(18431)
编号(15746)
科技(15722)
重点(15638)
计划(15621)
成果(13914)
(13632)
课题(13041)
科研(12765)
(12508)
(12377)
专项(12175)
期刊
(34899)
经济(34899)
学报(29017)
(27328)
研究(25962)
中国(24555)
科学(21699)
大学(19830)
学学(19004)
农业(17927)
教育(13599)
(12025)
管理(10199)
(9439)
业大(9389)
(8025)
金融(8025)
林业(7741)
农业大学(7589)
(7293)
技术(7271)
科技(5794)
业经(5675)
财经(5359)
经济研究(5322)
自然(5235)
中国农业(5035)
资源(4938)
图书(4704)
(4690)
共检索到150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贾俊英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结果表明:诱导后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5 d后各处理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初期对照和各处理变化平缓,10 d后急剧升高,15 d达到最大值,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单宁含量诱导后即开始升高,15 d达到峰值,阿魏酸含量前期变化平缓,15 d后急剧升高,20 d后达到峰值,绿原酸含量诱导后急剧升高,5 d后即达到最大值;木质素的含量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在诱导物浓度为0.5%~1.5%的范围内,黄瓜叶片内各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差异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俊卿  云兴福  马立国  刘杰才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一真叶期(第一真叶横宽 5 cm)进行2次诱导。然后对其第一真叶的POD,PPO,PA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POD,PPO,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诱导后10 d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筛选出导致POD,PPO,PAL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朝阁  周娜  李天来  刘志恒  
为探索钙对化学诱抗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β-氨基丁酸(BABA)和龙胆酸(GA)诱导番茄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在番茄6叶期用上述化学诱抗剂处理第3叶片,并分别喷施CaCl2、蒸馏水(H2O)、LaCl3和EGTA,然后测定各处理第3叶片(诱导叶)和第5叶片(非诱导叶)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化学诱抗剂处理后,番茄诱导叶及其上位非诱导叶中酚类物质含量均升高;其中,SA、MeJA和GA处理后第2天,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而BABA处理后第1天酚类物质含量即达到高峰。(2)外源Ca2+显著促进诱抗剂对番茄叶片中酚类物质积累的诱导,4种诱抗剂与Ca2+共同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云中  韩忻彦  张建成  李占成  刘和  霍晓兰  高秀萍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葡萄幼树为试材,测定了水分胁迫期间叶片中甜菜碱、可溶性糖及其组分、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并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持续上升。抗旱性较强的龙眼葡萄比抗旱性较弱的晚红葡萄增加的幅度更大。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肌醇、果糖和葡山甘(葡萄糖+山梨醇+甘露醇)的含量。在水分胁迫过程中,抗旱性不同的两个葡萄品种叶片中甜菜碱和有机酸含量始终处于很低的水平,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喜文  郝友进  陈德富  
在建立简单、有效、准确的叶圆片检测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基础上 ,系统地比较了 7种化学诱导物及其组合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草酸、水杨酸、苦参碱、苯基硫脲、复合磷均能显著诱导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其诱导效果为草酸 >水杨酸 >苦参碱 >苯基硫脲 >复合磷 ,氯化钾和硫酸锰的诱导效果不明显。当苯基硫脲、苦参碱与硫酸锰、氯化钾和复合磷分别组合时与单一诱导物相比 ,诱导效果明显增强 ;而当水杨酸、草酸与之组合时诱导效果明显减弱 ,这可能与离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元干  石雪晖  杨建国  王淑英  
:以耐热性不同的 3个辣椒品种湘研 1 ,5 ,8号为试材 ,测定在自然高温条件下叶片的质膜透性、丙二醛 (MDA )与脯氨酸 (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过氧化物酶 (POX)活性 .结果表明 ,品种间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辣椒耐热性与电解质外渗率和 MDA含量呈负相关 ;与 SOD和 POX活性以及 Pro含量呈正相关 .电解质外渗率和上述 4种物质的含量可作为辣椒耐热性鉴定的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俊英  马斌  孙鸿举  云兴福  
为探讨西芹种子浸提液灌根处理后黄瓜产生抗枯萎病的生理机制,采用蒸馏水、乙醇、丙酮作为浸提剂,获得西芹种子的浸提液,在黄瓜第一真叶横宽5 cm时进行两次灌根处理,然后于不同时期对其叶片内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各取样时期丙二醛含量、电导率较对照降低,丙二醛含量降低的范围为蒸馏水处理8.65%~23.89%、乙醇处理0.68%~13.89%、丙酮处理7.50%~21.69%;电导率降低的范围为蒸馏水处理0.62%~9.47%、乙醇处理0.40%~11.35%、丙酮处理1.86%~19.8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各取样时期均较对照升高,可溶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和  杨佩芳  古润泽  骆建霞  高美英  
定期测定短枝型和普通型苹果叶和果中氮、磷、钾和粗蛋白含量表明,生长期内诸元素含量均随叶龄的增大和果实的发育而降低;试验获得短枝型与普通型叶、果中氮、磷、钾和粗蛋白含量的比较分析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无论生长前期或后期,各短枝型品种叶、果中诸元素含量均较普通型品种为高,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海延  陈伟芝  李天来  李宝聚  
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钙细胞化学方法 ,探讨了葡聚六糖诱导后Ca2 + 在黄瓜幼苗细胞中超微结构定位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在正常情况下 ,黄瓜幼苗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存在大量Ca2 + 。葡聚六糖诱导后2h,细胞壁和细胞间隙Ca2 + 沉淀物明显减少 ;诱导后4h ,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只偶尔能看到有少量Ca2 + 沉淀物 ,细胞质中Ca2 + 沉淀物增多 ;诱导后7h ,Ca2 + 又重新流回细胞壁和细胞间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伟欣  尹宝重  张彦丽  张月辰  
为了明确初花后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 3个生育时期进行短日照诱导,研究其对小豆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降低2个小豆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同时,净光合速率也呈现降低趋势,从而导致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2 h的EF-ES处理下受短日照诱导的影响较大,导致碳氮代谢速度减慢,此时,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可见,碳代谢的速度与蔗糖合成酶(SS)活性有关,但2个品种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短日照诱导下的变化却不同,冀红9218的SPS活性在3个时期较对照升高,而唐山红小豆却降低,这与品种的熟性有关;而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受短日照的影响不大。初花后短日照诱导效应较开花前减弱,但还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小豆叶片内的生理参数通过短日照诱导而被削弱,进而影响小豆的生长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青峰  李国怀  浦艳吉  姚延兴  
以Nubiana叶片为试材,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及褐变调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ubiana叶片愈伤的诱导及继代培养以WPM附加BA 0.5 mg/L和2.4-D 2.0 mg/L的培养基上效果最好;0.1%的柠檬酸(CA)具有明显地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抑制褐变的作用,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效果最差;3%的葡萄糖(Glu)最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获得较好的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是:WPM+BA 0.5 mg/L+2,4-D 2.0 mg/L+Glu 3%+CA 0.075%~0.1%,暗培养28~30 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潘銮银  宋红改  蒋晶  乔桂荣  李海营  王扬  林永生  卓仁英  
以文心兰Oncidium flexuosum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1/2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同叶位、叶片大小(叶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诱导体胚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幼苗的叶尖、叶基部切口、叶面切口、叶面和叶缘均能诱导出体胚,绝大部分体胚能形成二次体胚并能分化成多个类原球茎(PLBs)。②诱导体胚的最佳外植体材料是取自带根幼苗15mm长叶片。③诱导体胚的适宜培养基组成如下:1/2MS培养基(其中微量元素和有机添加物为全量,铁盐减半),磷酸二氢钠170.00mg·L-1,谷胺酰胺1000.00mg·L-1,蛋白胨1000.00mg·L-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美霞  戴洪义  
以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因型、暗培养、AgNO3对苹果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分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4mg/L+NAA0.20mg/L,MS+6-BA4mg/L+NAA0.10mg/L,MS+6-BA4mg/L+NAA0.05mg/L;基因型是决定苹果组培苗叶片分化的重要因素,3个苹果品种叶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福早红、鲁加6号、鲁加3号;暗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苹果叶片进行脱分化,提高叶片的分化率,苹果叶片暗培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5d;AgNO3抑制苹果叶片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敬志  田旗  鲁心安  
为了给城市街道秋季有色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于2005-08~2005-12采用比色法连续测量枫香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8~12月份,枫香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和b含量以及a/b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季节变化,枫香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不明显;随着气温的下降,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地表现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枫香叶片逐渐由黄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枫香叶色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绿素总量呈很高的负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不大;叶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