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1)
2023(3736)
2022(3046)
2021(2873)
2020(2580)
2019(5353)
2018(5329)
2017(9894)
2016(5527)
2015(5820)
2014(5885)
2013(5840)
2012(5648)
2011(4973)
2010(4921)
2009(4427)
2008(4486)
2007(3994)
2006(3352)
2005(3083)
作者
(18949)
(15965)
(15858)
(15159)
(10347)
(8040)
(7146)
(6184)
(6066)
(5830)
(5640)
(5390)
(5336)
(5304)
(5128)
(4974)
(4857)
(4668)
(4572)
(4466)
(4334)
(4001)
(3900)
(3830)
(3625)
(3554)
(3551)
(3508)
(3412)
(3387)
学科
(16901)
经济(16881)
管理(14669)
(13990)
(10927)
企业(10927)
方法(8588)
数学(7523)
数学方法(7427)
(6640)
(5773)
(4873)
(4652)
中国(4519)
(4357)
银行(4342)
(4132)
(4049)
金融(4048)
(3914)
财务(3906)
财务管理(3893)
企业财务(3788)
业经(3391)
技术(3276)
农业(3228)
(3182)
贸易(3180)
(3072)
(2882)
机构
大学(79362)
学院(78640)
研究(31404)
(27876)
经济(27224)
管理(25617)
(23857)
科学(22960)
中国(22527)
理学(22233)
理学院(21905)
管理学(21280)
管理学院(21131)
农业(19434)
(17720)
业大(17640)
(16918)
研究所(16496)
中心(14177)
(13521)
农业大学(12451)
(12042)
(11970)
(10973)
(10949)
财经(10947)
(10623)
科学院(10286)
北京(10218)
(10138)
基金
项目(58145)
科学(43430)
基金(41949)
(40092)
国家(39818)
研究(35164)
科学基金(32015)
自然(23250)
(22995)
自然科(22713)
自然科学(22701)
自然科学基金(22296)
基金项目(21982)
社会(21451)
社会科(20354)
社会科学(20348)
(19694)
资助(17729)
教育(15829)
重点(13861)
计划(13367)
科技(12909)
(12318)
编号(11950)
科研(11831)
(11748)
(11675)
(11250)
创新(11077)
(10800)
期刊
(27946)
经济(27946)
学报(23307)
(21573)
研究(19052)
科学(17654)
大学(16112)
学学(15750)
中国(15578)
农业(14870)
(10900)
管理(9460)
(8909)
(8111)
金融(8111)
业大(7458)
农业大学(6259)
(6246)
财经(5669)
教育(5384)
技术(4941)
(4863)
科技(4660)
经济研究(4649)
林业(4512)
自然(4427)
业经(4103)
中国农业(4066)
自然科(3836)
自然科学(3836)
共检索到113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旺苍   杨慕菡   薛飞   孙兰兰   徐洪乐   吴仁海  
为明确氯酯磺草胺与甲咪唑烟酸应用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可行性,在温室和田间测定了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复配对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的防效和紫花苜蓿的安全性。温室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复配对香附子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者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2~1:4配比对香附子株高和鲜重的共毒系数分别介于131.54~150.46和152.84~180.25,呈明显增效作用,其中1:3的比例配伍的增效最为明显,对紫花苜蓿和香附子之间的株高和鲜重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86和1.56。两地田间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17.50+52.50)~(25.00+75.00) g·hm~(-2)复配处理对郑州和兰考两地的香附子株防效分别为78.5%~88.5%和82.1%~90.8%、鲜重防效分别为83.4%~92.7%和84.7%~93.6%,增产率分别为28.8%~35.1%和30.5%~38.3%,显著高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单用,且避免了单用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的药害问题,提高了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表明甲咪唑烟酸和氯酯磺草胺复配可有效防控香附子,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较好,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旺苍  李慧龙  雷海霞  冯长松  孙兰兰  徐洪乐  吴仁海  
为明确甲咪唑烟酸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安全性、品质及杂草防效的影响,以种植4年和10个月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紫花苜蓿刈割后10 d喷施不同浓度的甲咪唑烟酸,调查不同剂量下紫花苜蓿的安全性、品质指标和杂草防效。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7和14 d,100.8和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株高、鲜重(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永林  覃建林  马跃峰  郭成林  王彦辉  
为筛选出对蔗田香附子活性高且对甘蔗安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1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香附子综合防治效果试验及甘蔗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封顶"喷雾的情况下,75%氯吡嘧磺隆WDG是甘蔗田防除香附子最理想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其对香附子的鲜重防效为98.7%,杀根效果达88.3%,对甘蔗的抑制率为0.6%,75%三氟啶磺隆WDG、25%啶嘧磺隆WDG,对香附子鲜重和块茎均有较好的防效,分别达95%和85%以上,但对甘蔗安全性评价为差。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对香附子的鲜重和块茎防效均小于83%和71%,且对甘蔗的安全性评价为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婷  师志刚  王根平  程汝宏  陈媛  冀小绵  杨伟红  
【目的】冀谷33是抗咪唑乙烟酸谷子(Setaria italica)品种,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喷施咪唑乙烟酸除草剂可达到间苗、除草的目的,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咪唑乙烟酸对冀谷33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为冀谷33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郄马试验站进行,试验设置0、56.25、75、112.5、150、225 g a.i./hm~26种咪唑乙烟酸剂量水平。对冀谷33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在田间进行,用药后7、10、13、16、20、25和30 d,分别调查统计苗高和鲜重;成熟期调查株高、穗长和穗径,并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洪涛   杨景竣   韦杰   张继辉   刘秀   吴博   田红灯  
【目的】评估咪唑烟酸在控制互花米草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治理过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互花米草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滨海互花米草入侵典型区域设立3种浓度咪唑烟酸处理试验样地L1~L3(3000、3750、4500 g/hm2)和喷施清水的对照样地L0,在互花米草花期前喷施咪唑烟酸,采集试验1、30、60、120 d的0~20 cm土壤样本,分析总有机碳(TOC)和氮(N)、磷(P)、钾(K)等主要养分含量,并记录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防除率。【结果】喷施咪唑烟酸显著抑制了互花米草的生长,试验30、60、120 d的平均防除率分别为54.35%、92.99%、100.00%,但存在二次入侵现象。喷施咪唑烟酸120 d后,互花米草植株死亡,试验样地土壤TOC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层土壤呈现明显的碳损失趋势;喷施咪唑烟酸对土壤全氮(T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氨态氮(NH4+-N)、全磷(TP)、有效磷(AP)、全钾(TK)、有效钾(AK)含量显著增加(P>0.05),硝态氮(NO3--N)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养分含量在L1~L3样地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唑烟酸具有高效的互花米草防除率,喷施咪唑烟酸后导致互花米草死亡,造成土壤碳损失,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土壤养分积累。因此,宜采取全局治理模式以避免二次入侵现象,并种植乡土植被占据互花米草生态位,以提升土壤固碳增汇能力及生态系统稳定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鹏  魏松红  王艳辉  姚洪平  范燕菊  
为筛选抗咪唑乙烟酸水稻,进行了水稻种子敏感性检测以确定筛选浓度,应用紫外线、叠氮化钠及复合诱变对种子进行诱变筛选。结果表明:抗性筛选的适宜药剂浓度为0.3mL·L-1;在此浓度下,经75W紫外灯照射1,2,3h的种子未筛选出抗性植株;种子经不同浓度、时间NaN3处理后筛选出抗性植株,以NaN3诱变剂量为8mmol.h·L-1(4mmol·L-1×2h)抗性比率最高,出苗率为7.14%;相比NaN3诱变,复合诱变的种子并没有显著不同。将筛选出的植株苗期喷5mL·L-1咪唑乙烟酸,筛选出4株对咪唑乙烟酸有抗性的水稻植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晴  刘宇彤  邓世林  鲍彤  董爱荣  
为探明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降解咪唑乙烟酸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筛选降解咪唑乙烟酸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以500 mg/kg咪唑乙烟酸驯化后的短密木霉为材料,分别在基础培养基和以咪唑乙烟酸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至降解效率最高的第7天,在转录组学中差异表达的基因1 329个,其中上调703个,下调626个。用ITRAQ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到21 883条肽段和4 003个蛋白质。关联分析中,鉴定出24个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14个基因上调,10个基因下调。定量蛋白质和基因的表达关联系数为-0.047 2,显著差异蛋白质和显著差异基因表达关联系数为-0.142 0,蛋白质和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的基因关联系数为-0.741 3,蛋白质和表达变化趋势相反的基因关联系数为-0.791 6。关联分析鉴定的24个基因中,有2个基因具有功能注释,分别为TBU3981A(NCBInr:绿色木霉Gv29-8糖苷水解酶16家族部分mRNA)和TBU1425A(NCBInr:HEX-1),可作为降解咪唑乙烟酸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洋洋  高原  欧阳萧晗  董立尧  李俊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和异丙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田间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olby法评价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及异丙隆复配后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并提出最佳配比。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确定3种药剂最佳配比的室内杀草谱及对小麦安全性,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该配比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研究发现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和异丙隆复配的最佳配比是1∶5∶100(质量比)。该配比在有效成分剂量为400 g·hm~(-2)时对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菵草以及阔叶杂草繁缕、大巢菜、猪殃殃的室内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00.00%、99.74%、100.00%、90.57%和95.49%,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选择性指数(Z)为6.43。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40 d,在600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大于90%,且目测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结论]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及异丙隆混配可以有效防除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并对小麦生长无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丽佳  杨程  苗宇  王婕  赵尧尧  刘美君  张浩洋  
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是一种新型阻燃材料,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试验以新疆广泛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TCEP和不同处理时间,研究了TCEP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特性、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TCEP (≥120 mg·L-1)对苜蓿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 <0.05),且抑制程度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TCEP处理的苜蓿芽苗体内活性氧剧增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第3天时芽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提高,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和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含量增加。处理第5时,SOD、CAT、DHAR和MDHAR活性升高,GSSH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TCEP胁迫下,苜蓿体内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正常进行受到干扰,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氧化程度升高,从而破坏了苜蓿芽苗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使活性氧大量积累,最终导致苜蓿萌发受到抑制。本研究初步探明了紫花苜蓿对TCEP污染的耐受性以及TCEP对苜蓿萌发的毒害作用及具体机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草地TCEP污染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慧  丁伟  姜俊凤  王怀彪  
【目的】探索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关键机制,为解决咪唑乙烟酸长期大量应用对根瘤固氮的毒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与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根瘤类菌体和细胞浆中氨含量的关系。【结果】咪唑乙烟酸施用后21 d内,固氮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112.5和225.0 g a.i./hm2施药量下,对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抑制峰值分别出现在第7、14天,抑制率分别为30.52%和35.41%,抑制作用分别在第21、28天得到解除。根瘤类菌体中氨含量抑制峰值均出现在第14天,抑制率分别为35.33%和48.96%,第28天氨含量均恢复正常。细胞浆中氨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伟  曹丽娟  程茁  
【目的】明确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为正确评价咪唑乙烟酸施用后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后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壤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至75d咪唑乙烟酸62.5,125和250g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分别降低0.2186,0.2198和0.2471mmolC2H4·g-1·h-1。茎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减小,至38d咪唑乙烟酸62.5和125g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亚娟   姜智英   胡蕊梅   魏洁   刘艳君  
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一般认为其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效果不好。苜蓿(Medicago sativa)利用难溶性磷的能力较强,为探索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对苜蓿的施用效果,本研究以3种不同品位磷矿粉PRⅠ、PRⅡ、PRⅢ为磷肥源,以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为对照(CK),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M1)、‘陇东苜蓿’(M2)、‘金皇后’(M3)进行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矿粉处理下紫花苜蓿两茬的生长、营养品质、磷素的吸收利用以及土壤磷素含量。结果表明,第2茬收获时PRⅠ处理下M1和M3的株高明显高于CK,PRⅢ处理下M2的株高明显高于CK。M1两茬干重均表现出PRⅠ磷矿粉处理最高,两茬总生物量干重达到8.61 g,比CK高46.9%,3个磷矿粉处理下M2第1茬、第2茬和总生物量干重均高于CK,磷矿粉处理对M3的生物量没有明显作用。PRⅠ和PRⅢ处理显著提高了第2茬M1的粗蛋白含量,PRⅢ处理M1和M2紫花苜蓿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CK。第1茬磷矿粉处理中PRⅡM3处理的钙含量达到最高值,为2.18%,与CKM3处理差异不显著(P> 0.05),第2茬PRⅠM1和PRⅢM2处理的钙含量最高,均为1.56%。PRⅠ和PRⅢ处理可显著提高第2茬M1和M2的磷吸收效率,PRⅠ能显著提高第1茬M1和M2的磷利用效率,而PRⅡ均显著提高了3个紫花苜蓿品种第2茬的磷利用效率。除PRⅡM1处理外,磷矿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含量,且3个品种均表现出在PRⅠ和PRⅢ处理下的土壤全磷含量高于PRⅡ,相比施肥前,磷矿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M3的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低于M1和M2。因此,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对紫花苜蓿的生长、营养品质和磷素吸收利用可超过或达到与过磷酸钙相当的水平,其效果因磷矿粉品位和苜蓿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本研究条件下,PRⅠ磷矿粉,M1和M2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施用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旭  程瑞梅  郭泉水  肖文发  
通过模拟三峡消落带内的土壤水分梯度变化,设置了4个不同梯度处理,包括轻度水分胁迫(干旱T1)、常规水分条件(对照CK)、土壤水分饱和(半淹T2)与过饱和(全淹T3),测定香附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发现,除表观CO2利用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负向响应以外,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等其它生理特性指标受水分梯度变化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水淹逆境中,香附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响应,而CO2饱和点及CO2补偿点则出现了正向响应的表现;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O2补偿点不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CO2饱和点表现出正向响应。说明在一定时期内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孟桃   谷承文   王惠   许锦程   杨德坤   王慧   毕亚玲  
[目的]本文旨在丰富三氯吡氧乙酸在麦田的应用技术,为麦田优势杂草防控提供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复配制剂在小麦与杂草间的选择性并在田间验证。[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对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宝盖草、日本看麦娘、菵草表现为加成或增效作用,二者适宜的配比范围为(1~2)∶(2.9~5.8);与异丙隆按照质量比1∶2.9复配后,除草活性显著提高,其在小麦‘烟农999’与供试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为2.72~21.2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药后150 d,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对猪殃殃、鹅肠菜、日本看麦娘的总株防效为86.2%~95.5%,总鲜重防效为88.8%~96.1%。[结论]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可扩大杀草谱,且对小麦安全,可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生杂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锋  介晓磊  郭孝  刘世亮  鲁剑巍  董县中  肖金帅  化党领  刘芳  
研究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配施肥料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13.70%~28.71%,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氮磷钾肥和微肥,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磷、锰、钼、硼、钴、硒的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粗脂肪、铁、铜、锌含量的提高,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未施肥处理,导致了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降低。在肥力水平不高的土壤上,对初种植的紫花苜蓿应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微肥和有机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