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9)
2023(8379)
2022(7083)
2021(6632)
2020(5292)
2019(11716)
2018(11163)
2017(20555)
2016(11595)
2015(12498)
2014(12020)
2013(11868)
2012(11274)
2011(10204)
2010(10084)
2009(9206)
2008(9257)
2007(8032)
2006(7216)
2005(6369)
作者
(39788)
(33347)
(33334)
(31233)
(21360)
(16374)
(14831)
(13014)
(12866)
(11900)
(11749)
(11296)
(11190)
(10891)
(10611)
(10293)
(10284)
(9993)
(9819)
(9732)
(8806)
(8275)
(8074)
(7827)
(7571)
(7518)
(7332)
(7256)
(6975)
(6930)
学科
(43818)
经济(43749)
管理(30273)
(29344)
(23072)
企业(23072)
方法(19709)
数学(17334)
数学方法(17076)
(14363)
(12646)
中国(11397)
(11078)
业经(10237)
(9647)
贸易(9645)
(9377)
农业(8750)
(8444)
地方(8405)
环境(7485)
技术(6882)
(6679)
(6641)
金融(6640)
银行(6601)
(6527)
财务(6521)
财务管理(6500)
(6286)
机构
大学(174001)
学院(170528)
研究(67648)
(63974)
经济(62778)
管理(58780)
理学(51863)
理学院(51101)
管理学(49670)
管理学院(49417)
科学(49132)
中国(47369)
(47337)
农业(38344)
(38072)
(38057)
业大(36871)
研究所(35649)
中心(28762)
(27375)
(26084)
农业大学(25220)
(24376)
北京(23308)
(22960)
财经(22319)
(22318)
(21971)
科学院(21954)
师范(21483)
基金
项目(126081)
科学(96895)
基金(92819)
(88013)
国家(87355)
研究(77573)
科学基金(71352)
自然(51610)
自然科(50429)
自然科学(50401)
自然科学基金(49547)
基金项目(49262)
(49094)
社会(49013)
社会科(46351)
社会科学(46336)
(43481)
资助(37689)
教育(35192)
重点(29800)
计划(28762)
编号(27116)
(26675)
(26537)
科技(26300)
(26222)
科研(25737)
创新(24717)
(23501)
专项(21817)
期刊
(65437)
经济(65437)
学报(46073)
研究(44143)
(41802)
科学(37528)
中国(32602)
大学(32363)
学学(31283)
农业(28190)
管理(20995)
(19701)
(15937)
业大(14434)
教育(13443)
(12715)
金融(12715)
(11997)
农业大学(11930)
经济研究(11522)
技术(11188)
财经(10864)
业经(10427)
林业(10237)
科技(9984)
(9326)
问题(8884)
资源(8511)
自然(8452)
中国农业(8178)
共检索到24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贵  罗明  徐汉虹  杨钟灵  汤克伟  张敏  
采用盆栽法,以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百草枯原药为对照,研究了增效配比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有效成分质量比4:1)混剂对三叶草电导率、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比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混剂对三叶草叶片电导率具增效作用,其药后2d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混剂实际抑制率与混剂理论抑制率M值为789.44;混剂对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表现出增效作用,药后4d其M值为262.12;混剂对ALS活力具有相加作用,药后2d其M值为104.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学贵  姚建明  张洋  赖先文  沈洁  张敏  
为研究草甘膦与百草枯复配剂防除三叶草中表现出的拮抗作用的机理,本试验用95%草甘膦、30.5%百草枯及其混剂为供试药剂对三叶草进行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剂对三叶草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茎叶莽草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与百草枯混剂(4∶1,有效成分质量比)对三叶草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茎叶莽草酸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对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影响拮抗作用最强,其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M为-169.58。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切忌将草甘膦与百草枯混用防除田间杂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孟桃   谷承文   王惠   许锦程   杨德坤   王慧   毕亚玲  
[目的]本文旨在丰富三氯吡氧乙酸在麦田的应用技术,为麦田优势杂草防控提供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复配制剂在小麦与杂草间的选择性并在田间验证。[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对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宝盖草、日本看麦娘、菵草表现为加成或增效作用,二者适宜的配比范围为(1~2)∶(2.9~5.8);与异丙隆按照质量比1∶2.9复配后,除草活性显著提高,其在小麦‘烟农999’与供试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为2.72~21.2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药后150 d,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对猪殃殃、鹅肠菜、日本看麦娘的总株防效为86.2%~95.5%,总鲜重防效为88.8%~96.1%。[结论]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可扩大杀草谱,且对小麦安全,可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生杂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三叶草是一种植物,它被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用来象征上帝的三种面貌,即三位一体。三叶草组织是被称为"管理哲学之父"的英国人查尔斯·汉迪提出的。在汉迪的描述中,三片叶子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而这三种人各怀不同的期望,接受三种不同的管理,领不同的工资。其中,第一片叶子代表核心工作人员,或专业核心,他们由资深专家、技术人员、技能工
关键词: 三叶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鸣宇  任毅晓  李旭  孙博扬  董小涵  殷秀杰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种子萌发和根蘖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生理作用,本研究设置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两种激素分别对高加索三叶草种子与根蘖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 NAA浸种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高加索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力,其中10 mg·L~(–1)的NAA处理效果最显著(P<0.05),发芽率由37%增长到55%,发芽势由38%增长到45%。IBA和NAA浸种均可以显著提高种子活力指数(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高瑾  张艳  李乔仙  梁倩  
测定了白三叶草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相的黄酮含量为12.98 mg/g(12.98%),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3.89 mg/g(13.89%),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7.4 mg/g(7.4%),水相的黄酮含量为1.5 mg/g(1.5%);石油醚相对5种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相对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涛  刘枭宏  谌芸  王润泽  李铁  翟婷婷  吴晨  宗永青  
为探讨草类根系对荒坡紫色土的固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该环境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空白对照、盆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盆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3个处理,8个月后分别取样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Win 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系指标、ZJ型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测定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狗牙根的根系指标优于三叶草,且在根系直径(d)≤0.2 mm径级范围内更为突出;较之三叶草,狗牙根更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两种草类均能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朱宇旌  任慧玲  孙景霞  王蕊  
为研究红三叶草异黄酮的营养免疫功能,选用8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对照(0mg·kg-1.d-1)和30mg·kg-1.d-1(A组)、90mg·kg-1.d-1(B组)、300mg·kg-1.d-1(C组)的红三叶草异黄酮灌胃处理。于试验期始末称量小鼠体重,试验期内的特定时间注射抗原诱导迟发性变态反应并测耳增厚;试验结束采血,取胸腺、脾脏、胃和小肠并称重,取腹腔液制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d-1处理组中雄性小鼠平均日增重提高55.56%(P<0.01),胃重提高17.65%(P<0.05);对于脾脏系数,90,300mg·kg-1.d-1两个处理组有显著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庆  王道本  邹松柏  易先宏  
在调查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发生为害的基础上,以核盘菌菌株Rap-1和三叶草核盘菌菌株CMV-2为代表,比较了温度及降雨等因子对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在15~28℃下Rap-1菌丝生长较CMV-2快,但在8℃下则相反;Rap-1菌核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期间的温度较CMV-2菌核萌发时温度高,两者菌核萌发呈现出明显的先后秩序。春季降雨的波动导致2种核盘菌的菌核萌发出现波动。离体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核盘菌的致病性明显强于三叶草核盘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黄益宗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红群  宋勇春  李晓林  陆景陵  
采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4种锌水平条件下接种菌根菌(Glomusmosseae)对三叶草生长的影响表明,施锌量对菌根侵染率、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接种菌根菌可使植株地上部磷含量比相应的对照增加近1倍,地下部增加2倍多;随施锌量提高,接种使地上部锌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逐渐增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丽莉  贾炜珑  张彦芹  
以白三叶草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直接再生系统中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能力最强,分化率在65%以上,子叶次之,下胚轴其他部位几乎不分化。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子叶的再生频率15%,而对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在6-BA3mg/L+NAA0 08mg/L的浓度下,下胚轴上段的再生频率最高,达80%以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亚菲  张祥  王广  马雯  刘长仲  
为了明确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将其12 h内所产若蚜置于40 W UV-B辐射下分别处理20、30、40、50和60 min,连续照射8代,每代每天照射1次,连续照射6 d后收集虫体用于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同一世代三叶草彩斑蚜CAT、SOD活性均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勇春  张俊伶  李晓林  冯固  杨志福  
用五室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对受体植株生长及体内磷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根问菌丝矫形成以后,受体三叶草的生物量和体内磷的含量和浓度均有所增加,且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表现的更为明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良英  王福军  刘彦培  蔡明  罗富成  钟声  牟兰  黄必志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栽培技术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趋减”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经过生成期、转折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白三叶栽培技术的研究主题逐步从牧草资源开发和生态适应性向果园生草转移,其主要研究趋势为提高牧草产量和发展草业是白三叶的研究基础,新西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果园生草”及“果园碳氮循环”是未来白三叶牧草栽培的研究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