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8)
- 2023(13338)
- 2022(11750)
- 2021(11007)
- 2020(9242)
- 2019(21147)
- 2018(21138)
- 2017(40935)
- 2016(22471)
- 2015(25097)
- 2014(25208)
- 2013(24935)
- 2012(22799)
- 2011(20533)
- 2010(20405)
- 2009(18925)
- 2008(18583)
- 2007(16278)
- 2006(14204)
- 2005(12665)
- 学科
- 济(84438)
- 经济(84310)
- 管理(69858)
- 业(64537)
- 企(54953)
- 企业(54953)
- 方法(39057)
- 数学(33496)
- 数学方法(33103)
- 财(25308)
- 农(22838)
- 中国(21720)
- 制(20821)
- 业经(19718)
- 学(19512)
- 务(16298)
- 财务(16226)
- 财务管理(16194)
- 地方(15937)
- 企业财务(15436)
- 农业(14927)
- 理论(14753)
- 银(14607)
- 银行(14563)
- 贸(14534)
- 贸易(14528)
- 体(14338)
- 技术(14311)
- 易(14141)
- 和(14021)
- 机构
- 大学(321513)
- 学院(318564)
- 管理(126407)
- 济(123977)
- 经济(121199)
- 理学(109850)
- 理学院(108631)
- 研究(106869)
- 管理学(106736)
- 管理学院(106156)
- 中国(77722)
- 京(68301)
- 科学(67029)
- 财(60300)
- 所(54152)
- 农(53829)
- 业大(49634)
- 研究所(49366)
- 财经(48033)
- 中心(47797)
- 江(46506)
- 经(43664)
- 北京(42570)
- 农业(42556)
- 范(40943)
- 师范(40527)
- 院(38485)
- 州(37309)
- 经济学(37081)
- 财经大学(35975)
- 基金
- 项目(221044)
- 科学(173468)
- 基金(160931)
- 研究(160222)
- 家(140881)
- 国家(139748)
- 科学基金(119633)
- 社会(100416)
- 社会科(95129)
- 社会科学(95106)
- 省(86250)
- 基金项目(85789)
- 自然(78778)
- 自然科(76927)
- 自然科学(76910)
- 自然科学基金(75529)
- 教育(73419)
- 划(72693)
- 资助(66087)
- 编号(64738)
- 成果(53337)
- 重点(49389)
- 部(49114)
- 创(46026)
- 发(45912)
- 课题(44593)
- 创新(42974)
- 制(42793)
- 科研(42273)
- 教育部(41989)
- 期刊
- 济(134732)
- 经济(134732)
- 研究(93765)
- 中国(59593)
- 学报(53910)
- 农(49738)
- 科学(48241)
- 财(46684)
- 管理(46650)
- 大学(40616)
- 学学(38397)
- 农业(34659)
- 教育(34527)
- 融(27130)
- 金融(27130)
- 技术(26271)
- 财经(23696)
- 业经(21609)
- 经济研究(20795)
- 经(20104)
- 问题(17638)
- 业(17306)
- 理论(15973)
- 科技(15711)
- 版(15667)
- 图书(15544)
- 实践(14636)
- 践(14636)
- 技术经济(14563)
- 现代(14432)
共检索到459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梦娇 孙徐涛 彭震 房加鹏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氯氟吡啶酯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安全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应用范围,明确氯氟吡啶酯在水稻和杂草间的选择性原理,为氯氟吡啶酯田间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氯氟吡啶酯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方法测定氯氟吡啶酯处理后原变稗与水稻体内生长素(IAA)、乙烯(ET)和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低叶龄的水稻对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剂量30 g·hm~(-2))比较敏感,容易发生药害。随着叶龄的增加,水稻对氯氟吡啶酯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在水稻4.5叶期及以后用药比较安全;对不同类型水稻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籼稻、糯稻、粳稻;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旱直播、水直播、移栽;在15 g·hm~(-2)剂量的氯氟吡啶酯处理下,稗草IAA、ET和ABA含量的变化率显著高于水稻体内的变化率,乙烯合成过程中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1-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ACS)活性、1-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ACO)活性测定结果与乙烯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氯氟吡啶酯对低叶龄水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推荐在水稻4.5叶期以后用药。氯氟吡啶酯在稗草与水稻之间有较高的选择性,扰乱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是氯氟吡啶酯重要的选择性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正军 王连生 蔡道基 龚瑞忠 朱忠林
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 ,以研究氯唑磷农药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及其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氯唑磷颗粒剂施入稻田后快速崩解并向水体释放 ,稻田水及稻田鱼沟水中最高浓度分别达 0 377mg·L-1和 0 0 84mg·L-1;施药 4h后 ,将稻田水排入邻近鱼塘 ,水塘水体中氯唑磷最高浓度达 0 0 2 2mg·L-1。水生生物对氯唑磷较为敏感 ,养殖在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鱼、虾受到一定的危害。因此氯唑磷在稻田使用时 ,应注意其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关键词:
模拟生态系统 氯唑磷 水生生物 安全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会省 迟海 杨宪时 李学英
南极大磷虾被认为是人类可利用的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之一,然而南极大磷虾中氟含量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大磷虾各组织器官中氟含量的分布,以及南极大磷虾氟的来源及富集形态,阐述了南极大磷虾氟的安全性评价,并对南极大磷虾去/降氟方法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南极大磷虾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南极大磷虾 氟 安全性评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柏丽华 王小奇 田春晖 于凤泉
在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试验中,水稻品种IR16与抗虫品种T03差异极显著,确定品种IR16为感虫品种。通过测定各品种水稻叶片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研究其与稻水象甲对不同水稻品种取食选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对叶脉间距小、硅化细胞数目多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差;对叶片含水量高、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强;叶片总糖、各类蛋白质含量与稻水象甲的取食选择性无关。
关键词:
稻水象甲 水稻 取食 选择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鸿俊 姜中其 龚国华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了氯羟吡啶对大、小鼠的经口 LD_(50),分别为7183mg/kg 和400mg/kg。在小鼠胚胎转移微核试验中,160mg/kg 氯羟吡啶18h 采样组的孕鼠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平均微核率极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莹 欧阳五庆 宋冠男 孙江宏 吴敬超
【目的】制备一种外用的水包油(O/W)型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用于治疗宠物由真菌和螨虫混合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方法】以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CP)、特比萘酚(Terbinafine)、双甲脒(Ami-traz)为主要成分,并从5种常用的油性物质和3种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出纳米乳的最佳配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分布,通过加速离心试验、光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试验考察其品质,通过皮肤急性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的适宜配方(质量分数)为23%聚氧乙烯40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力文 廖昌容 刘广锋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抗菌药物,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1990年氟苯尼考首次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黄尾(Seriolalalandei)、真鲷(Pagrosomusmajor)、银大马哈鱼(Oncorhynchuskisutch)、日本竹鱼(Trachurusjaponicus)、虹鳟(Oncorhynchusmykiss)、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罗非鱼和鳗鱼等的假结核性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和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随后,韩国、挪威、智利、加拿大、英国等分别...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水产养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希 代雪芳 张雪燕 浦恩堂
【目的】三七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但三七中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三七品质及生态环境安全。氟啶胺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三七圆斑病、黑斑病等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保证氟啶胺的安全使用,应明确其在三七上的降解行为和残留风险。【方法】2018年在云南省沾益、石林、弥勒、丘北开展了氟啶胺在三七上的规范残留试验,并建立了三七中氟啶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结果】氟啶胺在三七和土壤基质中的回收率为82%~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13%,定量限(LOQs)为0.01~0.02 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在三七植株上的半衰期为6.5~7.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0.0~30.1 d,在根际土壤和三七根系中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将50%氟啶胺悬浮剂分别按其有效成分250 g/hm~(2)和375 g/hm~(2)的剂量喷雾施药3~4次,施药间隔为7 d,末次施药后7、14、21 d三七块根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均<1 mg/kg,三七须根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均<2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氟啶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0.45 mg,风险概率(RQ)为71.4%,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结论】氟啶胺在作物和环境中属于易于降解的农药,目前中国制定氟啶胺在三七块根中的最大残留量(MRL值)为1 mg/kg,三七须根中的MRL值为2 mg/kg,采用50%氟啶胺悬浮剂防治三七病害时,建议按照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50 g/hm~(2)最多施药3次,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 d。
关键词:
氟啶胺 三七 残留 降解 风险评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旺苍 杨慕菡 薛飞 孙兰兰 徐洪乐 吴仁海
为明确氯酯磺草胺与甲咪唑烟酸应用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可行性,在温室和田间测定了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复配对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的防效和紫花苜蓿的安全性。温室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复配对香附子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者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2~1:4配比对香附子株高和鲜重的共毒系数分别介于131.54~150.46和152.84~180.25,呈明显增效作用,其中1:3的比例配伍的增效最为明显,对紫花苜蓿和香附子之间的株高和鲜重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86和1.56。两地田间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17.50+52.50)~(25.00+75.00) g·hm~(-2)复配处理对郑州和兰考两地的香附子株防效分别为78.5%~88.5%和82.1%~90.8%、鲜重防效分别为83.4%~92.7%和84.7%~93.6%,增产率分别为28.8%~35.1%和30.5%~38.3%,显著高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单用,且避免了单用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的药害问题,提高了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表明甲咪唑烟酸和氯酯磺草胺复配可有效防控香附子,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较好,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惠君 董桂斋
电子资金传送系统(EFT)是国内外金融界的热门课题,也是全面实现金融电子化及"金卡"工程的关键技术。EFT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安全:第一、要确保信息在网络上安全传输,必须使用加密传输技术;第二、要保证发信、收信双方对传输报文的真实性、完整性、时间性和收、发信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发信方不可因为自己的利益,事后否认他发出的信件,收信方和其他方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仿冒伪造更改他人的信件,这就必须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的基础是密码技术,本报告从近十年来密码学发展的新领域一一计算机密码学的角度,结合我国金融界的实际情况,首先讨论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异地清算方法,介绍了国外EFT基本情况,分析了国内实现异地清算、清算电子化同步实现的可能性;然后从计算机密码学角度,讨论了密码技术的两个方向:传统密钥体制和公开密钥体制以及如何实现数字签名的过程和方法。其中,对国内外目前的密码体制,国内银行系统目前实行的密押制度,印鉴变码装置等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比较,讨论了EFT和电子联行的安全性和实现方法。本报告内容分以下几个部分:(一)前言(二)EFT及电子联行的关键技术(三)电子鉴别技术(四)数字签名技术(五)发展适合于我国金融电子化要求的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技术
关键词:
数字签名 密码技术 加密传输技术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惠君 董桂斋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果,其安全保障依赖于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加强加密技术和电子签名技术的研究,在不可信的计算机基础上建立可信点,对解决好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问题作用重大。本文介绍了电子商务信息面临的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目标,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客户技术,安全电子商务流程的设计。
关键词:
数字签名 信息加密 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绪江 李瑜信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国库资金安全性管理面临的形势,并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对建立新形势下国库资金安全性管理体系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国库 资金安全 管理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书琴 汤一 刘莉
【目的】研究茶渣对酯型儿茶素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为获得脱咖啡碱的高纯度儿茶素类产品及茶渣的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一次浸提、二次浸提、乙醇处理和酸碱处理共4种方式处理茶渣,比较咖啡碱及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儿茶素酸酯(Catechin gallate,CG))吸附量的大小,选择茶渣最佳处理方式;测定乙醇处理后茶渣对茶汤中相关成分的动态吸附过程;分析比较茶汤质量浓度分别为2,5,...
关键词:
茶渣 酯型儿茶素 脱咖啡碱 吸附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杰 沈晋良 杨田堂 肖鹏 贺金
【目的】研究证实斜纹夜蛾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是否与其表皮穿透率降低有关。【方法】分别采用点滴法、浸叶法和叶片夹毒法测定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用14C标记氯氟氰菊酯测定了斜纹夜蛾抗性和敏感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结果】采用3种方法测定结果表明,3龄幼虫抗性水平的次序为点滴法(抗性倍数为2765.4倍)>浸叶法(365.1倍)>叶片夹毒法(34.0倍),点滴法、浸叶法及叶片夹毒法间抗性倍数之比依次为81.3﹕10.7﹕1;5龄幼虫抗性水平的次序为点滴法(抗性倍数为2271.3倍)>浸叶法(257.2倍)>叶片夹毒法(20.2...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抗药性 氯氟氰菊酯 表皮穿透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孟桃 谷承文 王惠 许锦程 杨德坤 王慧 毕亚玲
[目的]本文旨在丰富三氯吡氧乙酸在麦田的应用技术,为麦田优势杂草防控提供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复配制剂在小麦与杂草间的选择性并在田间验证。[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对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宝盖草、日本看麦娘、菵草表现为加成或增效作用,二者适宜的配比范围为(1~2)∶(2.9~5.8);与异丙隆按照质量比1∶2.9复配后,除草活性显著提高,其在小麦‘烟农999’与供试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为2.72~21.2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药后150 d,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对猪殃殃、鹅肠菜、日本看麦娘的总株防效为86.2%~95.5%,总鲜重防效为88.8%~96.1%。[结论]三氯吡氧乙酸与异丙隆复配可扩大杀草谱,且对小麦安全,可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生杂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