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
- 2023(1736)
- 2022(1536)
- 2021(1445)
- 2020(1228)
- 2019(2894)
- 2018(2858)
- 2017(5068)
- 2016(3116)
- 2015(3542)
- 2014(3629)
- 2013(3750)
- 2012(3379)
- 2011(3216)
- 2010(3214)
- 2009(3082)
- 2008(3096)
- 2007(2762)
- 2006(2538)
- 2005(2136)
- 学科
- 济(12307)
- 经济(12301)
- 管理(10277)
- 业(7224)
- 企(6388)
- 企业(6388)
- 方法(6007)
- 数学(5284)
- 数学方法(5179)
- 资源(5110)
- 和(3922)
- 环境(3557)
- 学(3522)
- 地方(3186)
- 农(2813)
- 中国(2712)
- 生态(2555)
- 人事(2540)
- 人事管理(2540)
- 发(2537)
- 业经(2430)
- 理论(2122)
- 划(2113)
- 农业(2108)
- 财(1984)
- 技术(1801)
- 策(1773)
- 经营(1763)
- 组织(1677)
- 开发(1667)
- 机构
- 大学(47183)
- 学院(47168)
- 管理(18521)
- 研究(17838)
- 理学(15674)
- 理学院(15483)
- 管理学(15147)
- 管理学院(15078)
- 济(14791)
- 科学(14335)
- 经济(14325)
- 中国(12574)
- 农(12366)
- 京(11102)
- 所(10532)
- 农业(10004)
- 业大(9930)
- 研究所(9894)
- 中心(7954)
- 江(7396)
- 省(7108)
- 北京(6938)
- 科学院(6762)
- 范(6612)
- 师范(6539)
- 资源(6375)
- 农业大学(6308)
- 院(6273)
- 技术(6129)
- 州(5993)
共检索到68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利允 李晓慧 高宁宁 梁慎 常高正 李海伦 王慧颖 徐小利 赵卫星
【目的】挖掘和筛选耐低氮、氮高效的甜瓜种质资源,提高甜瓜的氮效率。【方法】以59个甜瓜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进行施氮(CK,200 kg/hm~2)与不施氮(LN,0 kg/hm~2)处理,对甜瓜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等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甜瓜品种(系)间产量、氮素积累量及氮素生理利用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施氮处理下不同甜瓜品种(系)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果形指数、单瓜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干重、植株干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5.79%~22.96%,不施氮处理不同甜瓜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8.16%~30.93%;施氮处理下不同甜瓜品种(系)叶氮含量、茎氮含量、果氮含量、叶氮积累量、茎氮积累量、果氮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及氮生理利用率等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14.69%~26.00%,不施氮处理不同甜瓜品种(系)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16.40%~39.44%,不施氮处理甜瓜的主要农艺性状、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施氮处理,表明不同甜瓜品种(系)在耐低氮方面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性,且氮素供应不足时更容易鉴别不同甜瓜品种(系)的耐低氮能力。相关分析表明,2种施氮水平下,甜瓜产量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肉厚、果形指数、单瓜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干重、植株干重、叶氮积累量、茎氮积累量、果氮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2种氮水平下的产量差异将不同甜瓜品种(系)耐低氮能力划分为4类,分别为双高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2种氮水平下,4类氮效率品种间的产量、植株干重、植株氮积累量和氮生理利用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双高效型和低氮高效型甜瓜对氮肥反应不敏感,在氮素供应不足时亦能吸收利用更多的氮素,获得较高的产量,适合低氮条件下种植,属于耐低氮型。
关键词:
甜瓜 氮效率 农艺性状 氮吸收与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利允 李晓慧 高宁宁 梁慎 常高正 李海伦 王慧颖 徐小利 赵卫星
【目的】为了挖掘和筛选耐低氮、氮高效的甜瓜种质资源,提高甜瓜的氮效率。【方法】以59个甜瓜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进行施氮(CK,200 kg/hm~(2))与不施氮(LN,0 kg/hm~(2))处理,对甜瓜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等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甜瓜品种(系)间产量、氮素积累量及氮素生理利用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施氮处理下不同甜瓜品种(系)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果形指数,单瓜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干重,植株干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5.79%~22.96%,不施氮处理不同甜瓜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8.16%~30.93%;施氮处理下不同甜瓜品种(系)叶氮含量、茎氮含量、果氮含量、叶氮积累量、茎氮积累量、果氮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及氮生理利用率等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14.69%~26.00%,不施氮处理不同甜瓜品种(系)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16.40%~39.44%,不施氮处理甜瓜的主要农艺性状、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施氮处理,表明不同甜瓜品种(系)在耐低氮方面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性,且氮素供应不足时更容易鉴别不同甜瓜品种(系)的耐低氮能力。相关分析表明,2种施氮水平下,甜瓜产量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肉厚、果形指数、单瓜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干重、植株干重、叶氮积累量、茎氮积累量、果氮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2个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差异将不同甜瓜品种(系)耐低氮能力划分为4类,分别为双高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2种施氮水平下,4类氮效率品种间的产量、植株干重、植株氮积累量和氮生理利用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双高效型和低氮高效型甜瓜对氮肥反应不敏感,在氮素供应不足时亦能吸收利用更多的氮素,获得较高的产量,适合低氮条件下种植,属于耐低氮型。
关键词:
甜瓜 氮效率 农艺性状 氮吸收与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明建 雷树凡 胡景涛 黄文章 吕直文 黄成志
选取100份不同质源的水稻材料,通过施氮与不施氮对比试验,以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始穗期为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4类,其中第Ⅳ类10份材料灰色关联度(Gij)超过了8,为氮高效材料。仅以有效穗、实粒数及千粒重3个水稻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85、78、81、77、64和97号6份材料最优,可以作为氮高效特性转育的亲本材料使用。
关键词:
水稻 氮高效 筛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农 赵建华 李计红 曹孜义
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22份甜瓜材料进行了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2个引物共扩增 出189条DNA条带,其中143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5.6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个甜瓜品种(系)中首 先可分为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两大类,彼此亲缘关系最远;厚皮甜瓜中网纹甜瓜与厚皮甜瓜的其他类型又被分开; 再次一级的分类为河套蜜、皇后和剩余的厚皮甜瓜。对照田间表型观察结果可见,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相 近。
关键词:
甜瓜 亲缘关系 RAPD标记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亚恒 贾培龙 乜兰春 赵文圣 赵佳腾 王金祥 刘杰
【目的】对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进行评价,为建立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标准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质构多面剖析法(TPA,质地参数包括TPA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穿刺试验(puncture test,质地参数包括穿刺硬度、脆度和黏附性)和感官评价法(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果肉粗细)对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果实质地进行评价。经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感官评价指标与质构仪测试指标间的关系模型,明确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重要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厚皮甜瓜种质材料进行分类。【结果】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质构仪评价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仪器评价的硬度、脆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了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和果肉粗细的预测模型。质构仪测试指标的因子分析中筛选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377%。第1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咀嚼特性,第2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黏附性,第3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回复性。咀嚼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是影响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重要参数。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按质地指标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特点是硬度、脆度、紧实度最高,果肉最粗,多汁性最低;第Ⅲ类群的特点是硬度、脆度、紧实度最低,果肉最细,多汁性最高;第Ⅱ类群的特点是各项指标处于中间水平。每一大类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结论】质构仪测试指标能够反映厚皮甜瓜果实质地品质,咀嚼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是评价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重要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秀秀 王春田 吕敬刚 薛毅柳 井立军
利用网纹甜瓜和哈密瓜类型材料杂交,经6~7代系谱选择,选育出了3个网纹甜瓜新品系,并对其稳定性、抗病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1、品系2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品系1对白粉病呈HR抗性,品系2呈R抗性,品系3呈MR抗性;品系1和品系3单果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呈正向效应(GCA值分别为0 02和0 09),品系2的网纹一般配合力高(GCA值为0 16),品系3的单果重、果肉厚、糖含量均呈正向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莹 冷平 王福军 马斌 修莉莉
以京玉1号甜瓜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不同部位、苗龄、激素组合等因素对植株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甜瓜子叶生长6 d时最佳,用MS+6-BA 2.0 mg/L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8.67%;诱导不定芽伸长生长以MS+GA32 mg/L+KT 2 mg/L为最佳,伸长率达83.33%;伸长的不定芽在MS+IBA 0.5 mg/L上生根良好,外植体生根率达91.67%。
关键词:
京玉1号甜瓜 子叶 不定芽 再生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涛 甘海玲 周道明 黄文献 胡晓辉
[目的]筛选适宜在陕北地区进行有机基质栽培的优质高产薄皮甜瓜品种,为该地区的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14个薄皮甜瓜品种(青农甜宝、玲珑黄、日本甜宝、青农翠宝、京玉352、凌甜绿冠、gk-03、ze-04、中原9016、金帝、冰糖王子、泽甜四号、吉创20B、绿博特)为试材,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甜瓜果实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糖酸比、果肉厚度、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坐果数等12项指标,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甜瓜品质指标,确定薄皮甜瓜品质性状的决定因子和指标;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薄皮甜瓜产量、代表性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筛选适合陕北地区有机基质栽培的薄皮甜瓜品种。[结果]不同品种薄皮甜瓜营养品质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65%;薄皮甜瓜营养品质的主要决定因子为风味因子、抗氧化因子、食用因子和合成因子,对应的指标分别为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果肉厚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分排名前5的品种分别为中原9016(1.92)、吉创20B(1.28)、金帝(0.62)、泽甜四号(0.59)、日本甜宝(0.24);通过TOPSIS综合分析产量品质,筛选出排名前5的甜瓜品种分别为中原9016(0.77)、吉创20B(0.61)、金帝(0.47)、泽甜四号(0.41)和冰糖王子(0.36)。[结论]中原9016、吉创20B、金帝和泽甜四号薄皮甜瓜品种产量、品质综合性状较优,适宜在陕北地区进行有机基质栽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薛泉宏 唐明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伽师甜瓜(Cucumismelo L.)猝倒病的病原菌,筛选可用于甜瓜猝倒病生物防治的拮抗性放线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伽师甜瓜猝倒病的病原菌,用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性试验筛选拮抗瓜果腐霉的生防放线菌,搭片法观察生防放线菌菌丝与瓜果腐霉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伽师甜瓜猝倒病的病原菌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筛选出7株对瓜果腐霉具有显著拮抗性的生防放线菌,其中8号放线菌对瓜果腐霉的拮抗环宽度为13.3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瓜果腐霉的抑菌率在培养120h时高达88.3%。【结论】7株生防放线菌对由瓜果腐霉引起的伽师甜瓜猝倒病均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力慧 牛新湘 刘萍 杨红梅 楚敏 包慧芳 王宁 詹发强 林青 杨蓉 龙宣杞 娄恺 史应武
【目的】对甜瓜采后主要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防腐效果最佳的拮抗菌株,丰富甜瓜采后保鲜拮抗菌资源。【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在腐烂的甜瓜果实中分离致腐菌,梯度稀释法从甜瓜种植地土壤分离拮抗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测定拮抗菌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明确拮抗菌对致腐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分离出1株主要病原菌CH-3,通过对ITS、tef和tub基因序列进行BLAST 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病原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从甜瓜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得到67株细菌,通过拮抗试验得到3株抑菌活性很强的拮抗菌,分别为BG-1、BG-2和BG-3,选取抑菌效果更好的BG-2作为供试菌株,结合生理生化测定、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gyrB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BG-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对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0.00%、60.11%。【结论】获得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拮抗菌BG-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到1株甜瓜主要致腐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G-2对尖孢镰刀菌CH-3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能有效抑制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且拮抗菌浓度越高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越好。在甜瓜采后贮藏及生物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甜瓜 致腐菌 拮抗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菊 赵奎华 刘长远 苗则彦 梁春浩 林凤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4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初步鉴定,Y1、Y2、X1、X11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室内防治试验测定表明,它们对甜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最好的Y1防治效果可达75.32%。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生物防治 拮抗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增贵 李天来 赵王月 陈捷
从2~5叶期甜瓜根茎部共分离纯化了内生细菌81株,平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有6株内生细菌对甜瓜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Z46,Z53,Z54和Z56菌株的拮抗性较强。上述4株拮抗菌的5倍发酵滤液对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2.8%,66.8%,63.0%,64.7%。温室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Z56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最高,200倍和400倍发酵液的防效分别为80.0%和60.0%,同时对寄主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说明Z56菌株具有潜在生防功能。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内生细菌 拮抗性,防效测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志华 李建明 潘铜华 张大龙 贾笑蕊 徐菲 李俊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与施氮量耦合对塑料大棚厚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厚皮甜瓜"一品天下20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塑料薄膜隔离小区栽培,分别建立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灌水下限、施氮量2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分析2因素的耦合效应。【结果】分别模拟出了灌水下限、施氮量耦合对甜瓜产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小于施氮量;2因素对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负交互作用。当灌水下限为60%~65%,施氮量为100~120kg/hm2时,甜瓜产量高、品质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义玲 李天来 孙周平 陈亚东
【目的】探讨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雾培植株根际通CO2处理方式,在开花结果期对网纹甜瓜进行不同浓度的根际CO2处理,研究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植株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在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2500μL·L-1和5000μL·L-1CO2浓度处理同350μL·L-1(对照)处理相比,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硝态氮(NO3--N)含量、氨态氮(NH4+-N)含量、ATP酶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5000μL·L-1处理变化的幅度大于2500μL·L-1处理。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艳丽 李建明 王静静 邹志荣 赵智明
【目的】探讨温室不同通风环境下,氮钾肥施用量对甜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通风环境(TL:通风量90%;TM:通风量50%;TT:通风量10%)下,不同氮、钾肥施用水平(高水平:N 18.4 g/株+K2O 25 g/株;中水平:N 13.8 g/株+K2O 20 g/株;低水平:N 9.2 g/株+K2O 15g/株)对温室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TT环境下,中水平施肥的甜瓜植株茎粗、叶面积最大,单果质量最高;高水平施肥甜瓜果实糖含量最高。在TL环境下,低水平施肥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在TM环境下...
关键词:
厚皮甜瓜 温室 通风条件 氮肥 钾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