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9)
2023(6598)
2022(5405)
2021(4843)
2020(3981)
2019(8683)
2018(8197)
2017(15134)
2016(8496)
2015(9010)
2014(8465)
2013(8325)
2012(7448)
2011(6689)
2010(6482)
2009(5850)
2008(5603)
2007(4789)
2006(4100)
2005(3286)
作者
(27195)
(22955)
(22828)
(21232)
(14179)
(11242)
(9958)
(8945)
(8648)
(7930)
(7730)
(7461)
(7374)
(7249)
(7238)
(7070)
(6961)
(6850)
(6469)
(6464)
(5964)
(5537)
(5346)
(5307)
(5082)
(5020)
(4945)
(4880)
(4695)
(4677)
学科
(31836)
经济(31797)
管理(24366)
(24311)
(17844)
企业(17844)
方法(15512)
数学(14275)
数学方法(14156)
(10483)
(9831)
中国(7825)
业经(7651)
(7637)
贸易(7637)
(7476)
农业(7432)
(7193)
环境(5757)
技术(5687)
(5369)
(5216)
财务(5212)
财务管理(5206)
地方(5056)
企业财务(4933)
收入(4835)
(4745)
产业(4717)
(4338)
机构
学院(119128)
大学(119056)
(49983)
经济(49202)
管理(45383)
研究(43433)
理学(40385)
理学院(39944)
管理学(39211)
管理学院(39034)
(32756)
中国(30990)
科学(30190)
农业(26592)
业大(25946)
(24519)
(23393)
研究所(21991)
(20464)
中心(19257)
农业大学(17826)
财经(16825)
(16776)
(15671)
经济学(15561)
(15552)
(15001)
北京(14697)
科学院(14565)
经济学院(14273)
基金
项目(91372)
科学(70994)
基金(68085)
(64273)
国家(63775)
研究(57330)
科学基金(52838)
社会(38437)
自然(36955)
社会科(36585)
社会科学(36574)
基金项目(36446)
自然科(36166)
自然科学(36148)
自然科学基金(35564)
(35338)
(30911)
资助(26981)
教育(25254)
重点(21157)
计划(20033)
编号(19933)
(19592)
(19510)
(19508)
科研(18509)
创新(18383)
(18361)
科技(17954)
国家社会(17022)
期刊
(47573)
经济(47573)
学报(29205)
研究(28795)
(28528)
科学(23809)
中国(21222)
大学(20669)
学学(20277)
农业(19656)
(15019)
管理(14986)
(11390)
业大(9003)
经济研究(8850)
业经(8168)
技术(8144)
财经(8023)
(7879)
金融(7879)
农业大学(7758)
(7639)
科技(6944)
(6902)
问题(6621)
教育(6272)
资源(6020)
技术经济(5996)
林业(5801)
中国农业(5724)
共检索到162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郑顺林  蔡光泽  王晓琴  郭刚金  袁继超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烯效唑对马铃薯原种生产干物质积累、养分分配的影响,探讨提高马铃薯群体控制方法和氮利用效率的措施。结果表明:①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干物质积累总量有较大的增长,增长了28.44%,叶片喷施烯效唑也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了9.01%,小于施氮处理的增量。从各器官的分配来讲,施氮降低了干物质向块茎和根系的积累,而增加了向叶片、叶柄、主茎等营养器官的分配,而喷施烯效唑后,增加了干物质向块茎的积累,而降低了向叶片、叶柄、主茎和根系的分配。②氮、磷、钾三要素中,以钾的分配最多,氮的分配其次,磷的分配最少。施氮降低了块茎和叶片对磷的吸收,增加了对氮和钾的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和烯效唑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生长,能够改善马铃薯株型结构,降低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提高块茎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同时可提高块茎数量、大中薯个数及小薯个数,增加单株块茎鲜重和单薯鲜重,最终增加马铃薯产量。过量氮肥和烯效唑在一定程度上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抑制作用。马铃薯产量以中氮(183.75 kg/hm2纯氮)和低浓度烯效唑(10 mg/kg纯量)处理组合最高。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为:茎>根>块茎>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崇秋  郑顺林  李方安  李德林  郭刚金  袁继超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以脱毒原原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稀效唑对马铃薯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原种高产高效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①增施氮肥降低了根长、根鲜重,增加了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等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主茎鲜重、单位叶面积重和单薯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叶面喷施稀效唑对根长和根鲜重影响很小,对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单位叶面积重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总叶面积重和单位叶面积重呈不断增高的趋势。②氮肥、稀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极显著,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50.41%,喷施稀效唑产量增加了9.04%,随着施氮量及稀效唑喷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璐阳  房增国  
为了明确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分配规律与施氮之间的关系,以鲜食型甘薯(YS25和LS9)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两鲜食型甘薯品种藤蔓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均随之增加,而薯块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却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过量施氮会降低其在薯块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两鲜食型品种甘薯形成100 kg薯干需吸收的养分量也逐渐增加,且K2O>N>P2O5。总体来说,LS9的N、P2O5、K2O生产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YS25的养分生产效率及干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鹏  梁远发  黄钢  梁晓  
在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在叶片、地上茎和块茎中的分配,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本试验在2010和2011年不同气象条件下,对卧龙地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苗期,温水条件对马铃薯的产量有直接关系;块茎增长期的温水条件影响块茎的大小;干物质积累速率最高的是在块茎增长的中后期,较高的温度能明显提高薯块干物质的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芶久兰  何佳芳  赵伦学  赵平英  肖厚军  王正银  李振轮  
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钾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0、60、120、240、360 kg/hm2)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结果表明:1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而增加,变化动态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2出苗60 d时,施钾120、240、360 kg/hm2处理较不施钾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70 d时,施钾处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开始降低,但均高于不施钾的处理。3施用钾肥延缓了马铃薯干物质最大积累率和钾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施钾量越高延缓时间越长。4施钾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世豪  赵春波  皇甫丽云  范欣桐  陈姗姗  韩忠才  韩玉珠  
【目的】探究2种钾肥配施方法对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积累量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氯化钾以达到增产优质的目标提供参考。【方法】以延薯4号马铃薯为供试材料,共设定4个施肥处理:基肥1/2硫酸钾+追肥1/2硫酸钾(K_1)、基肥1/2硫酸钾+追肥1/2氯化钾(K_2)、基肥1/2氯化钾+追肥1/2硫酸钾(K_3)、基肥1/4硫酸钾-1/4氯化钾+追肥1/4硫酸钾-1/4氯化钾(K_4),测定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块茎的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以及相关品质指标(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与硝酸盐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与单施硫酸钾处理(K_1)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均提高了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的积累量。4个处理中,K_4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49 031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K_1处理相比,K_2、K_4处理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明显增加,K_3处理显著降低;K_2、K_3、K_4处理马铃薯块茎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与硝酸盐含量均明显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综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K_4>K_2>K_3>K_1。【结论】硫酸钾和氯化钾2种钾肥配施方法不同,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积累量及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基肥、追肥均施1/4硫酸钾和1/4氯化钾的处理(K_4)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以高、低两类淀粉型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秋季栽植条件下不同氮营养水平对块茎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为秋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块茎发育中各施氮量下块茎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呈"S"曲线变化,符合Logistic方程Y=K/(1+ae-b T),但不同施氮量对各淀粉积累强度,达到最大积累强度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品种之间的影响也不完全一致。2高淀粉品种XS-1,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在中等施肥水平较低,低、高施肥水平较高,支链淀粉、总淀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低淀粉品种XS-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呈下降,支链淀粉呈不断上升趋势,总淀粉呈先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李若楠  武雪萍  翟彩霞  陈丽莉  吴会军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沟灌模式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时期及各个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及分配规律、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一致,均呈"S"曲线,结瓜期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不同水氮供应对根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差异不显著,主要影响叶片、茎和果实的积累。结瓜期优化水氮处理降低黄瓜根冠比,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特别是促进果实积累。黄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大小为:钾>氮>磷,形成150~200 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N 396~490 kg/hm2,P 93~127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建华  李天来  张丽秋  
研究了两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紫花白和费乌瑞它的干物质积累和钙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茎叶、根系和块茎的干重和钙含量的增加随植株的生长,均呈现出"快—慢—快"的趋势;两品种不同器官干重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为:块茎>茎叶>根,而钙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茎叶>根系>块茎。通过对块茎不同发育时期钙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两个品种块茎中钙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从块茎形成期开始迅速提高,到块茎膨大结束钙吸收减少,在块茎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吸收的钙占全部钙含量的60%以上,而且块茎钙含量与干重的变化趋势一致。另外,紫花白块茎中矿质离子的含量均高于费乌瑞它,表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林昌华  张宇鹏  何永胜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差异,探讨粤北坡岗地优质高产木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用量。【方法】以木薯品种南美119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粤北翁源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14个处理。【结果】施肥处理的氮素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则主要分配到根部;不同施肥处理的磷素均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和不施钾处理的钾素主要分配到根部,不施氮处理的钾素在根、冠间分配较均衡。在木薯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下降速度小于不施氮、磷、钾化学肥料的处理。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小娟  郑敏娜  郭凤琴  
为了探讨山西北部地区推广种植的春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制定适宜该地高产栽培管理措施。2014-201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垦沃2号(KW2)、KWS9384(KWS9384)和晋单32号(JD3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玉米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KW2在生育期内每株干物质、氮、磷积累量分别为432.95,4.90,5.21 g,均明显高于KWS9384和JD32。其中,较KWS9384分别高15.11%,11.36%和10.15%,较JD32分别高17.55%,27.94%和28.96%;KW2的籽粒产量、整株干物质及氮、磷养分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明显高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洪鑫  潘晓华  袁展汽  肖运萍  刘仁根  汪瑞清  吕丰娟  
【目的】木薯-花生间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研究分析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氮磷钾素积累和系统氮磷钾素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5和2016年,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花生品种粤油200为材料,设计不施氮、施氮2个水平和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及木薯间作3行花生共5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特征。【结果】随着木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块根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增加;茎秆氮磷钾素积累量和氮素分配率增加,磷钾素分配率先增加后降低;叶片氮磷钾素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分配率下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间块根、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同一种植模式,施氮处理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钾量、生产100 kg鲜薯所需氮磷钾量、木薯氮素收获指数、木薯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间作优势、系统氮钾素积累总量和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较不施氮处理提高或显著提高,而花生氮钾素利用效率、花生磷素积累总量、木薯氮钾素利用效率、木薯钾素收获指数、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氮素间作优势和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较不施氮处理降低或显著降低。同一施氮水平,间作花生的氮磷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显著低于单作花生,间作木薯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低于单作木薯。随着间作花生行数的增加,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和间作优势、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花生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或显著提高,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下降。【结论】与单作模式相比,木薯间作2行和3行花生模式虽降低了系统内单一作物的产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和氮磷钾素积累总量,但提高了系统氮磷钾素积累总量,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氮磷钾素间作优势分别为63.91—112.11、19.37—42.67和68.29—105.62 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翔  孙劲  
【目的】探究烯效唑和二甲戊灵复配对马铃薯种薯发芽及生理影响,确定马铃薯种薯抑芽剂烯效唑和二甲戊灵最适复配配比。【方法】将烯效唑和二甲戊灵按照有效成分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得到8个不同配比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马铃薯种薯经浸种后储藏期间的抑芽效果,以及各处理芽长、发芽率、失重率、还原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复配药剂对马铃薯种薯具有明显的抑芽作用,当马铃薯储藏60 d时,清水对照组A_0B_0还原糖含量最大,达到51.0087 mg/g,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李宗堂  何华  谭启玲  杜昌文  魏文学  
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氮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仍然是冬小麦高产所必需的,在高施氮量下配施钼肥,钼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更明显,并提高氮肥增产效果;高氮条件下施钼能增加冬小麦出苗数、冬至苗数和穗数以及株高、穗长,并使植株、麦穗整齐度增加;施钼处理冬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高峰在拔节至抽穗期,而缺钼植株则在抽穗至成熟期。施钼植株拔节期、抽穗期功能叶干物重增加,说明功能叶光合能力因施钼而增强;与营养器官相比,钼肥能更显著地增加籽粒产量,对生殖生长促进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