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4)
- 2023(10613)
- 2022(8855)
- 2021(7896)
- 2020(6264)
- 2019(14048)
- 2018(13521)
- 2017(25019)
- 2016(13815)
- 2015(14862)
- 2014(14524)
- 2013(14320)
- 2012(13601)
- 2011(12511)
- 2010(12597)
- 2009(11374)
- 2008(11051)
- 2007(9968)
- 2006(8962)
- 2005(8228)
- 学科
- 济(59568)
- 经济(59511)
- 业(35682)
- 管理(35097)
- 企(25341)
- 企业(25341)
- 中国(19831)
- 农(19690)
- 地方(19441)
- 方法(18487)
- 数学(16020)
- 数学方法(15889)
- 业经(14811)
- 农业(13828)
- 学(12783)
- 贸(12223)
- 贸易(12212)
- 财(11804)
- 易(11792)
- 发(11198)
- 地方经济(10808)
- 环境(10787)
- 银(10394)
- 银行(10341)
- 融(10296)
- 金融(10295)
- 制(10234)
- 技术(10032)
- 行(10031)
- 产业(8266)
- 机构
- 学院(196672)
- 大学(193616)
- 济(79584)
- 经济(77956)
- 研究(77052)
- 管理(70089)
- 理学(59727)
- 理学院(58916)
- 管理学(57851)
- 管理学院(57521)
- 中国(57119)
- 科学(50932)
- 农(47689)
- 京(42999)
- 所(41739)
- 研究所(38255)
- 农业(37943)
- 业大(36530)
- 财(34112)
- 中心(34045)
- 江(31027)
- 院(28020)
- 北京(27429)
- 省(27241)
- 范(26841)
- 财经(26562)
- 师范(26400)
- 科学院(24954)
- 州(24874)
- 经(24160)
- 基金
- 项目(134976)
- 科学(104412)
- 基金(95673)
- 研究(92348)
- 家(87850)
- 国家(87065)
- 科学基金(71845)
- 社会(58592)
- 社会科(55554)
- 社会科学(55539)
- 省(54832)
- 基金项目(50989)
- 自然(47746)
- 划(46936)
- 自然科(46621)
- 自然科学(46605)
- 自然科学基金(45761)
- 教育(40554)
- 资助(37641)
- 编号(35841)
- 发(35694)
- 重点(31384)
- 创(28550)
- 部(28105)
- 计划(27782)
- 成果(27535)
- 发展(27374)
- 展(26919)
- 创新(26784)
- 课题(26306)
共检索到305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易镇邪 王璞 张红芳 申丽霞
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率为着眼点,对3种类型氮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夏播玉米品种郑单958与农大108的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施氮范围内(折合N 0~180 kg/hm2),两品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同一施氮水平下以复合肥增产效应最好,但3种类型氮肥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与氮肥类型关系不大,而千粒重受氮肥类型影响较大,且品种间表现有差异。LAI、干物重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且复合肥和包膜尿素对以上3个性状值的提高较普通尿素更明显。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与复合肥的氮肥利用率较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立洲 王茂文 刘冲 邢锦城 朱小梅 董静
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着眼点,对2种类型氮肥(尿素、复合肥),不同施用量(75、150和225 kg·hm-2)对马齿苋的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施氮量增大,植株氮素累积量增加,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下降,氮肥利用率(NUE)、光和荧光能力先升后降。与尿素相比,施用复合肥马齿苋鲜菜产量更高,可溶性蛋白积累更明显,在150 kg·hm-2施氮水平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植株吸氮量、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以及氮肥利用率方面复合肥略高于尿素。马齿苋花期后,植株叶、茎的氮素含量开始转运,且转运量高N>低N>不施氮,叶片>茎;氮肥利用率、可溶性蛋白、Vc含量和光合荧光能力均...
关键词:
马齿苋 氮肥 叶绿素荧光 氮肥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丽 王璞 陶洪斌
在施N量为180 kg/km2条件下,研究了四种氮肥运筹方式N180(基∶12叶=1∶2),N180(基∶吐丝=1∶2),N180(8叶∶吐丝=2∶1),N180(8叶∶12叶=1∶1)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180(基∶12叶=1∶2)处理千粒重大、空秆率低、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吐丝期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迅速增加,氮肥利用率高。N180(基∶吐丝=1∶2)处理,吐丝期叶面积指数较小,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少从而产量较低。N180(8叶∶12叶=2∶1)处理产量表现与N180(基∶吐丝=1∶2)处理基本相同,但氮肥利用率略高。N180(8叶∶12叶=1∶1)与其他处理相比穗粒数下降严重...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运筹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林霞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施用时期 棉花 棉铃 矿质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竹 王璞 付晋峰
氮肥施用过量、肥效低下以及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秸秆还田配施氮 肥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试验在向当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传统施氮处理(300 kg/hm2),依据 叶片诊断技术所确定的玉米需肥量设置了优化施氮处理(60 kg/hm2),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郊区秸秆还 田下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 玉米株高、叶面积、茎粗、节根等影响不明显;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传统施氮、优化施氮条件下夏玉米产量分别达到 7 297.65 kg/hm2、7 385.1 kg/hm2,产量效应几...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夏玉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迁 李磊 张凤路 袁柳柳 王聚辉 吴瑞娟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肥和普通化肥对夏玉米养分累积与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了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玉米形态和生理性状及其养分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在施入相同养分含量(N 144 kg/hm~2,P2O572 kg/hm~2,k2O 72 kg/hm~2)的控失肥和普通肥料后,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营养元素累积量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控失肥处理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普通肥料。与普通肥料相比,控失肥可提高玉米千粒质量、干物质和产量分别为12.3%,12.8%和6.9%;控失肥处理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对照肥料。控失肥处理提高了玉米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来坤 陶洪斌 朱金城 徐杰 王璞
以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污染为着眼点,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三叶期施氮、大喇叭口期施氮、三叶期施氮结合大喇叭口期展追氮)对夏玉米植株碳氮运转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降低了茎鞘、叶片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运转量和运转率以及总运转量和运转率,减弱了玉米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向籽粒的再运转能力。施氮降低了植株花前贮藏氮素总运转量和运转率,提高了籽粒全氮含量。三叶期施氮结合大喇叭口期追氮处理下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最高,较三叶期施氮和大喇叭口期施氮分别提高了21.8个百分点和22.8个百分点,较好的提高了夏玉米当季氮肥利用率,能够有效地降低因氮素损失而造成的农田污染。
关键词:
夏玉米 施氮时期 物质运转 氮肥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丽平 杨俐苹 白由路 卢艳丽 王磊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化处理氮肥对夏玉米的产量、氮肥去向及氮素平衡的影响,为提高夏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在华北地区中低产田连续两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尿素(CU)、树脂包膜尿素(CRF)、控失尿素(LCU)、凝胶尿素(CLP)和脲甲醛(UF)。在玉米成熟期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用于测定植物含氮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计算作物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积累量、氮肥损失量等。【结果】(1)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氮素吸收。与尿素相比,脲甲醛、凝胶尿素、树脂包膜尿素和控失尿素可分别提高夏玉米产量18.9%、16.8%、13.7%和13.6%,同时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5、4.8、4.0和3.7 kg·kg-1。(2)不同氮肥处理的作物吸收肥料氮以及肥料氮在0—100 cm土层残留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脲甲醛、凝胶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控失尿素和尿素的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为54.9%、42.4%、38.3%、38.3%和22.0%,肥料氮在0—100 cm土层残留量分别占施氮量的28.3%、43.8%、39.2%、46.2%和46.6%。此外,与尿素相比,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肥料氮的损失,凝胶尿素、控失尿素、脲甲醛和树脂包膜尿素分别降低了47.6%、43.1%、40.8%和26.7%。(3)综合分析不同氮肥处理的农田氮素平衡,脲甲醛处理的夏玉米吸氮量最高,为245.0 kg·hm~(-2),其次是凝胶尿素,为222.5 kg·hm~(-2)。脲甲醛的0—100 cm土层残留量在缓释化氮肥中最低,为153.4 kg·hm~(-2),树脂包膜尿素、凝胶尿素和控失尿素分别为173.1、181.5和185.7 kg·hm~(-2)。凝胶尿素处理的氮表观损失量最低,为35.6 kg·hm~(-2),控失尿素、脲甲醛和树脂包膜尿素的氮表观损失量分别为38.8、41.2和51.3 kg·hm~(-2)。【结论】在华北地区中低产田土壤上,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减少氮素损失。脲甲醛和凝胶尿素的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缓释化 氮肥去向 氮素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韵翔 吴裕如 王承 杨友才
2018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木塘垸乡,以临奥1号、湘农玉27号和郑单958为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T1(5月8日)、T2(5月16日)、T3(5月24日)、T4(6月4日)、T5(6月14日),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后,玉米的生育期缩短,湘农玉27号、郑单958和临奥1号全生育期分别缩短5、5、4d;从吐丝期至成熟期,早播处理(T1、T2)的干物质积累量大于晚播处理(T3、T4、T5)的,各品种均以T1处理的最大;至成熟期,湘农玉27号、临奥1号、郑单958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4576.2、25087.7、26367kg/hm~2;3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最大,播期推迟,叶面积指数逐渐下降;3个品种T3、T4、T5处理的倒伏倒折率均高于T1、T2处理的,倒伏倒折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湘农玉27号、临奥1号、郑单958;空秆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也较小,空秆率从高至低依次为临奥1号、郑单958、湘农玉27号;3个品种的产量均以T1处理的最高,播期推迟,3个品种的产量均下降,且播种日期越晚,产量降低幅度越大;在本试验区域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播种玉米。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华 梁双波 董志强 姚艳荣 姚海坡 贾秀领
为了解出苗水灌水量对玉米的田间效应,设置4种不同的灌水水平,对郑单958于播种后进行喷灌处理,研究土壤、玉米生长发育对不同灌水量的反应。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后土壤含水量增加,处理间自20~30 cm土层的含水量差异较大,高灌水量处理的深层含水量增加明显。低灌水量条件下,玉米的出苗速度下降,叶片发育进程减缓,叶面积、干物重降低,株高、穗位及整齐度下降,抽雄吐丝时间延迟,产量降低,但由于灌水量较少,玉米深层根系长度增加,增加了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且缩短了玉米抽雄吐丝持续时间。在高灌水量条件下,玉米产量增加明显,但灌水效率降低,灌水45 m2下的玉米产量与灌水20~30 m2无明显差异,同时由于较...
关键词:
玉米 灌水量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金城 陶洪斌 高英波 明博 王璞
利用郑单958为材料,探讨播种时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灌水量。试验设置4个处理,播种后不灌水(CK)、播种后立即灌水30mm(GS-30)、45mm(GS-45)、60mm(GS-60)。结果表明:1)6月中旬播种灌溉底墒水有其必要性;2)土壤储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GS-60的土壤储水量最多,WUE的差异不显著;3)播种后不灌水(CK)处理下的出苗率显著低于3个灌溉处理,即CK比灌溉处理低27.8%~30.3%;3叶展时CK处理下单株干物重比GS-60显著降低了16%,但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6叶展时单株干物重以GS-60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刚 黄盖群 殷浩 张建华 朱永群 危玲 佟万红 林超文
本研究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夏伐式修剪、多年生试验桑园桑树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能促进桑树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含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氮肥、磷肥、钾肥对单株产叶量的影响表现分别为N2>N3>N1>N0、P2>P1>P3>P0、K2>K1>K3>K0。桑叶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694.36kg/hm2N、198.15 kg/hm2P、274.26 kg/hm2K,最大值为8045.04 kg/hm2;枝条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1000.05 kg/hm2N、242.04 kg/hm2P、218.01 kg/hm2K,最大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琼 李萍仙 董坤 潘开华 王片吉 李娥贤 李胜 段玉云 卢俊
本研究比较了展叶期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钾(处理A:65 kg/hm2、处理B:100 kg/hm2、处理C:130 kg/hm2、处理D:180 kg/hm2)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变化及对富源花魔芋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分析结果显示:展叶期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钾后土壤全氮、碱解氮略有下降;全磷、全钾下降,下降幅度分别在77.3%~79.8%和63.7%~75.9%;速效磷和速效钾上升,上升幅度分别在26.4%~98.3%和7.8%~54.1%;有效硫、有效锌和有效铜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分别在75.4%~81.3%、24.5%~37.9%和58.2%~65.2%;有效铁和有效锰明显上升,上升幅度分别在642...
关键词:
展叶期 富源花魔芋 钾肥 土壤 长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春雨 沙珊伊 朱琳 王少杰 冯国忠 高强 王寅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地点(三棵树村和泉眼沟村,简写为SKS和QYG)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尿素)用量(0、50、100、150、200、250、300 kg N·hm~(-2))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综合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的农学、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别为施氮引起的直接产值增量、除去氮肥成本的利润增量、除去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成本的生态效益、除去环境污染引发人类健康危害成本的社会效益),并分别计算农学最佳施氮量(agronomically optimal N rate,AOR)、经济最佳施氮量(privately optimal N rate,POR),生态最佳施氮量(ecologically optimal N rate,EOR)和社会效益最佳施氮量(socially optimal N rate,SOR),最终综合多重效益优化黑土区玉米的氮肥施用量。【结果】黑土区玉米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两个试验点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上升,均在200 kg N·hm~(-2)达到产量平台,SKS和QYG 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3和11.1 t·hm~(-2)。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提高,SKS和QYG均在300 kg N·hm~(-2)达到最高(分别为151.9和161.8 kg N·hm~(-2)),而氮肥表观回收率均在施氮量100 kg N·hm~(-2)时最高(分别为70.3%和72.2%),而后则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4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发现,氮肥投入导致的生态和社会成本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玉米施氮后的产值增量、利润增量、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一元二次曲线趋势。基于曲线拟合计算,SKS点的AOR、POR、EOR、SOR分别为236、225、215、211 kg N·hm~(-2),而QYG点分别为245、235、225、221 kg N·hm~(-2)。AOR条件下,SKS和QYG点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6和11.4 t·hm~(-2),活性氮损失分别为44.4和46.8 kg N·hm~(-2),生态效益分别为8 786和10 271元/hm~2,社会效益分别为8 351和9 822元/hm~2。两个试验点在EOR条件下相比AOR条件分别减施氮肥8.8%和7.9%,提高氮肥偏生产力9.1%和8.1%,减少活性氮损失11.7%和11.0%。两个试验点的SOR在EOR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氮投入,SOR相比AOR分别减施氮肥10.6%和9.6%,减少活性氮损失14.0%和13.1%,增加社会效益124和119元/hm~2。【结论】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本研究条件下玉米在10.5—12.0 t·hm~(-2)产量水平的适宜施氮量为210—220 kg N·hm~(-2),建议黑土区玉米养分管理应以最佳生态或社会效益为目标推荐施氮量,以实现减氮增效、生态高产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蔡明历 陈国兴 卢碧林 朱永桂
通过连续 3a的试验发现 :齐穗期喷施尿素溶液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 ,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延长胶稠度 ,但对垩白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稻早季种植形成较优米质的最佳氮肥用量大于晚季种植 ,增氮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垩白小的品种 ,以扬其改善加工、蒸煮、营养品质之长 ,避增加垩白之短。重施基肥吻合早季种植水稻生育期短、灌浆快的特点 ,使其尽早吸收、充分利用氮素营养 ,故能形成较优的米质 ,而重施穗肥吻合晚季种植水稻生育期长、灌浆平缓的特点 ,在生育后期集中向籽粒供氮 ,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施氮时期及施氮量调控优质稻米的形成与适应不同类型品种或不同季节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但伴随加工、蒸煮、营养等品...
关键词:
氮肥 稻米品质 施氮时期 施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