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5)
2023(8190)
2022(6826)
2021(5875)
2020(4731)
2019(10576)
2018(10137)
2017(18525)
2016(10463)
2015(11196)
2014(10729)
2013(10720)
2012(10057)
2011(9108)
2010(8703)
2009(7531)
2008(7261)
2007(6436)
2006(5589)
2005(4829)
作者
(35066)
(29473)
(29324)
(27295)
(18407)
(14419)
(12846)
(11595)
(11304)
(10260)
(10223)
(9837)
(9696)
(9369)
(9217)
(9119)
(9036)
(8846)
(8560)
(8536)
(7793)
(7217)
(6942)
(6819)
(6716)
(6481)
(6450)
(6330)
(6234)
(6071)
学科
(38737)
经济(38687)
管理(32426)
(27784)
(21153)
企业(21153)
方法(17601)
数学(15851)
数学方法(15693)
(12638)
环境(12460)
(12186)
(10800)
中国(9982)
(9227)
贸易(9226)
(9023)
业经(8609)
农业(8510)
(7888)
(6853)
(6524)
财务(6517)
财务管理(6504)
地方(6332)
技术(6306)
(6289)
企业财务(6214)
(5758)
银行(5701)
机构
大学(150009)
学院(148617)
(59446)
经济(58372)
研究(57897)
管理(54049)
理学(47531)
理学院(46958)
管理学(45955)
管理学院(45751)
(41990)
中国(41120)
科学(40865)
农业(34063)
业大(32844)
(32494)
(31878)
研究所(29795)
中心(25519)
(24791)
农业大学(22457)
(21807)
(21255)
(20157)
财经(20125)
北京(19979)
科学院(19085)
(18748)
(18542)
(18508)
基金
项目(112341)
科学(86770)
基金(83204)
(79056)
国家(78488)
研究(69490)
科学基金(64466)
自然(46445)
自然科(45378)
自然科学(45357)
社会(44639)
自然科学基金(44601)
基金项目(44367)
(43810)
社会科(42385)
社会科学(42372)
(38869)
资助(33372)
教育(30529)
重点(26647)
计划(25931)
(24394)
(24054)
编号(23902)
(23722)
科技(23528)
科研(23197)
创新(22404)
(21814)
(19675)
期刊
(58637)
经济(58637)
学报(39295)
研究(37166)
(36886)
科学(31286)
中国(28616)
大学(27502)
学学(26773)
农业(25376)
管理(18554)
(18290)
(14390)
业大(12230)
(10961)
金融(10961)
农业大学(10379)
经济研究(10339)
技术(9779)
(9774)
业经(9551)
财经(9523)
教育(9412)
科技(8808)
林业(8341)
(8188)
问题(7945)
资源(7724)
中国农业(7409)
自然(7008)
共检索到210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学硕   崔佳月   刘光源   岳嘉欣   刘莹   惠麦侠  
【目的】阐明碳基营养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大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品种春大白菜9号为研究对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和陕西杨凌的曹新庄试验农场2个试验点同时进行大白菜施肥试验。试验共设常规施肥(N、P_2O_5、K_2O的施用量分别为300,120和112.5 kg/hm~2,CK)、有机-无机复混肥(N、P_2O_5、K_2O的施用量分别为360,240和120 kg/hm~2,OF)、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氮肥15%(N1)、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氮肥30%(N2)、N1处理基础上配施碳基营养肥2 250 kg/hm~2(CN1)、N2处理基础上配施碳基营养肥2 250 kg/hm~2(CN2)6个施肥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采集2个试验点大白菜莲座期、结球期、采收期0~20 cm根围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于采收期测定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分析不同施肥措施对大白菜种植区土壤养分及大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个试验点减施氮肥显著抑制了大白菜生长,降低了大白菜产量,而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碳基营养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太白试验点OF和CN1处理大白菜的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12.8%和7.6%。配施碳基营养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大白菜的营养品质,2个试验点CN1处理大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9.6%和29.1%,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06.9%和60.6%,维生素C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5%和25.3%。在大白菜的同一生育时期,2个试验点施肥处理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类似,在大白菜采收期,与CK相比,太白与杨凌试验点的CN1处理土壤EC分别显著下降19.9%和7.0%,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5.2%和33.1%,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8%和17.1%,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3.7%和30.7%。【结论】在两种类型土壤上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与碳基营养肥均取得了较好的表现,其中OF和CN1处理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进而促进大白菜生长,改善大白菜营养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立华  刘颖  周米平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311B方案),对氮磷钾配施与绿星80大白菜的产量、V c含量、硝酸盐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绿星80大白菜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 245~265 kg/hm2,P2O5158~188 kg/hm2,K2O 150~165 kg/hm2;N,P2O5和K2O的质量配比为1∶0.68∶0.62;此时用回归模型预测的大白菜产量为119 620 kg/hm2,V c含量为272.14 m g/kg,硝酸盐含量为1 051.67 m g/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驰  王正银  李振轮  唐静  张晓玲  孙瑞  陈怡  向华辉  李戎  刘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均显著增加了大白菜产量,第一季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硫酸钾,第二季两种钾肥的增产效果相当。与不施钾肥相比,不同钾肥处理均能提高两季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但第二季含量明显低于第一季。两季各处理氨基酸增加量差异较大,在同一季中,钾肥种类对大白菜氨基酸含量影响不一,氯化钾的效果高于硫酸钾。硝酸盐含量受钾肥种类影响较大,硫酸钾更有利于降低大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各处理大白菜全氮含量差异不大。不同钾肥处理对大白菜全磷含量的影响略有差异,第一季施用硫酸钾和第二季施用氯化钾各处理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同一季中,施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   丁树文   程益涵   万水霞   吴萍萍   廖斌  
为探讨砂姜黑土区养分资源高效管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连续2 a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该区域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100%NPK);(3)化肥减量20%(80%NPK);(4)化肥减量20%+秸秆(80%NPK+S);(5)化肥减量20%+生物炭(80%NPK+B),测定并分析水稻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结果显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秸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且生物炭较秸秆的效果更为显著。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80%NPK+B)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较100%NPK处理分别增加5.2%和4.7%,较80%NPK处理分别增加7.9%和7.2%;化肥减量20%配施秸秆(80%NPK+S)较100%NP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3.4%和3.0%;80%NPK与100%NPK处理的籽粒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N、P2O5和K2O养分累积量,较100%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0.4%、7.2%和20.0%;化肥减量20%配施秸秆可显著提高氮、钾养分累积量,但却同时显著降低了磷素累积量;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者秸秆,均有利于改善土壤总有机碳的累积,并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生物炭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效果优于秸秆,而秸秆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效果优于生物炭。综合来看,在沿淮砂姜黑土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者氮钾减量20%配施秸秆可增加或维持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利于固碳培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运河  纪雄辉  田发祥  吴家梅  官迪  魏维  
旨在探明氮肥减量配施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和Cd吸收的影响,为Cd污染稻田的安全利用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Cd污染稻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对水稻产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42%(P<0.05),8.59%(P<0.05)和4.59%,氮肥减量20%配施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5.55%和7.61%(P<0.05),而氮肥减量20%配施微生物菌肥的水稻产量仅比对照降低2.48%,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氮肥一次性基施条件下实行氮肥减量20%可行。施用碱性缓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红  郝兴顺  田霄鸿  陈艳龙  张春辉  陈浩  李厚华  秦宇航  赵胜利  
【目的】稻麦一年二熟轮作是汉中盆地小麦生产的最重要种植制度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季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旨在揭示本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替代部分化肥的产量及沃土效应。【方法】试验共设置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氮磷钾减量15%+秸秆还田(-15%NPKS)、氮磷钾减量30%+秸秆还田(-30%NPKS)4个处理。【结果】与秸秆不还田(NPK)相比,水稻秸秆还田处理(NPKS、-15%NPKS和-30%NPKS)均不同程度降低了0~1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其中对0~5 cm土层影响最为显著;NPKS和适量化肥减量(-15%NPKS)提高了0~15 cm土壤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LOC)含量,而高量化肥减量(-30%NPKS)会降低TOC和LOC含量,还田处理均提高了15~30 cm土层有机碳(TOC)含量;秸秆还田(NPKS)及适量化肥减量(-15%NPKS)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达32.7%和29.0%;NPKS处理提高了蔗糖酶活性,增幅达19.8%,而化肥减量(-15%NPKS和-30%NPKS)显著降低了蔗糖酶活性,降幅分别为32.5%和10.7%。与秸秆不还田(NPK)相比,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均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此外,适量化肥减量(-15%NPKS)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而高量化肥减量(-30%NPKS)会显著降低小麦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显著相关。秸秆还田与化肥氮磷钾减量15%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无负面影响。【结论】因此,稻麦轮作体系下,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同时氮磷钾肥减量15%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小麦季小麦稳产,而且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农学、经济、环境三赢潜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雪纯  张君红  冯魁亮  王涛  夏宇康  马超然  龙明秀  何树斌  
以关中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当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价值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不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P> 0.05)。单施化肥处理(T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配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纤维的含量。T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最低。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升高。由此初步说明,在关中地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维持种植当年的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储量及土壤酶活性。本研究为关中地区发展青贮玉米产业、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让  张永玲  赵芸晨  郭世乾  崔增团  师伟杰  
为探讨化肥减量和配施有机肥对河西绿洲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以及茄子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紫红长茄天龙八号为供试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2 a 7个不同处理大田试验,设置施用100%普通化肥(FH)、施用80%普通化肥+20%有机肥(FE)、施用60%普通化肥+40%有机肥(FS)、施用40%普通化肥+60%有机肥(FF)、施用20%普通化肥+80%有机肥(FT)、施用100%有机肥(FZ)、不施肥对照处理(CK)7个处理,分析茄子收获后0~2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施用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配施纯化肥处理对茄子生长动态影响较小,但配施有机肥可显著促进茄子养分吸收,提高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并调节产量构成要素,为茄子高产奠定基础。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促使茄子光合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茄子产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经济产量最高(42 716.15 kg/hm~2),其次为施用40%普通化肥+60%有机肥(41 922.06 kg/hm~2)和施用80%普通化肥+20%有机肥(40 302.74 kg/hm~2),较CK显著提高53.64%,50.78%,44.9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耕层水热状况,提高茄子水分利用效率,处理FS水分利用效率最高(10.46 kg/m~3),其次为FF(10.37 kg/m~3)和FT(9.79 kg/m~3),较CK显著提高47.53%,46.19%,38.08%。因此,综合考虑土壤环境、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施用60%普通化肥+40%有机肥为最佳推荐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若楠  张彦才  黄绍文  唐继伟  王丽英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露地秋季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积累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平均增产5.5%,平均增收570.4元/hm2,施N量在150kg/hm2左右时大白菜经济效益较高;大白菜球叶总干物质积累与总氮素积累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在150和225 kg/hm2时,大白菜球叶总干物质积累与总氮素积累最多;在施N 225 kg/hm2以下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较高(分别为31.5%~43.1%和18.5~26.3 kg/kg),氮肥表观损失较低(31.5~168.4 kg/hm2),而高量施氮时,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兵  徐秋明  李亚星  胡学军  秦岭  杨宜斌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氮肥品种(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一次性基施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与常规施氮措施中尿素300 kg/hm2的施用量相比,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的施氮量分别为300,240(减量20%)和225 kg/hm2(减量25%),其中S型包衣尿素处理中的化学氮肥由33%的普通尿素和67%的S型包衣尿素均匀混合而成。结果表明:在大白菜上施用氮肥(有机肥和化肥)均会不同程度地增产,其中施用有机肥增产8.22%,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化学氮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普通尿素、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分别增产1.15%,4.27%,4.62%和4.97%。有机氮的利用率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菊  高程斐  马宁  王舒亚  罗石磊  吕剑  冯致  胡琳莉  肖雪梅  郁继华  
为明确西北高原松花菜生产区化肥减量、高产、稳产的最佳施肥方式。以力禾青梗100天松花菜为试材,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当地常规施肥(CK2)、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T1)、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3 000(T2),6 000(T3),12 000 kg/hm~2(T4)。与CK2处理相比,T1处理松花菜经济产量降低3.8%,磷肥利用率由3.7%提高至11.4%;T2、T3、T4处理经济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9.5%,11.3%,18.8%,且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花球中养分分配比例均提高。与CK2相比,T2、T3、T4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0.5%,8.3%,7.2%,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9.1%,19.7%,19.1%,磷素积累量分别提高3.1%,12.1%,11.9%,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2.4%,11.2%,10.9%,其中T3和T4处理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此外,相比CK2处理,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明显提高磷、钾肥利用率,T3、T4处理磷肥利用率从3.7%分别增加到26.0%,25.9%,钾肥利用率从43.5%分别增加到73.4%,72.9%。化肥减量30%配施适量的生物有机肥能够促进松花菜养分的吸收积累及合理分配,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增加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元仿  曹兵  胡克林  吴建繁  贾小红  秦岭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用量对大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氮量有利于大白菜地上部分的生长,可以获得较高的蔬菜产量;但低施氮量条件下,大白菜根系生长较旺盛,表现出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施肥量越高,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越高,甚至超过 WHO/FAO 规定的食用标准。而且施肥量越大,大白菜体内的 VC 含量越低,即品质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文峰  周旋  黄粤林  徐章倩  张慧如  杨威  杨向东  彭建伟  
为揭示鲜食葡萄阳光玫瑰配施控释尿素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佳施用量,为鲜食葡萄栽培的氮(N)肥节本增效利用提供依据。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N肥减量配施聚氨酯包膜尿素对阳光玫瑰产量、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与鲜食葡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肥减量0~3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的鲜食葡萄产量提高10.67%~32.91%,而减量4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降低5.79%。其中,适当减N配施控释肥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随着施N量的降低,鲜食葡萄产量及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膨大期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值与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酸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N肥适当减量配施包膜尿素利于形成鲜食葡萄产量结构,提高膨大期功能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有效扩充果粒,促进鲜食葡萄增产节肥增效,并提升食用品质,以N肥减量10%~2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宪军  刘登魁  
为发挥肥料最大效益,探讨了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配施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质量比为7∶3时,小白菜叶绿素含量最高,质量比为1∶1时蕹菜叶绿素含量最高.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的不同配比对小白菜和蕹菜纤维素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增施有机氮肥能提高小白菜和蕹菜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可能影响产量(在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质量比为1∶1及比例更小时,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宏军  蒋卫杰  孙忠富  刘艳鹏  白洁  杨晓慧  冯利波  
按照蔬菜精准施肥推荐系统小白菜的推荐施肥量,在田间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量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最高,达36868.5kg.hm-2,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较低,肥料利用率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最高,种植者纯收益最大,达54271.65元.hm-2,并且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以及酸碱度、电导度、有机质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变化趋势都优于其他处理,不会造成土壤中盐分累积,因此说明该系统用于推荐露地小白菜生产的施肥量是准确和可靠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