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9)
- 2023(7212)
- 2022(5932)
- 2021(5183)
- 2020(4199)
- 2019(9121)
- 2018(8634)
- 2017(15781)
- 2016(8889)
- 2015(9243)
- 2014(8785)
- 2013(8569)
- 2012(7591)
- 2011(6850)
- 2010(6751)
- 2009(6033)
- 2008(5802)
- 2007(4944)
- 2006(4281)
- 2005(3487)
- 学科
- 济(33251)
- 经济(33214)
- 管理(25667)
- 业(22606)
- 企(16994)
- 企业(16994)
- 方法(15726)
- 数学(14272)
- 数学方法(14164)
- 环境(11143)
- 农(10678)
- 学(9452)
- 中国(8138)
- 业经(8134)
- 财(7956)
- 农业(7574)
- 贸(7491)
- 贸易(7489)
- 易(7310)
- 划(6592)
- 地方(6534)
- 生态(6211)
- 技术(5852)
- 产业(5191)
- 发(5038)
- 资源(4939)
- 和(4888)
- 务(4882)
- 财务(4881)
- 财务管理(4876)
- 机构
- 学院(126376)
- 大学(125805)
- 济(49499)
- 经济(48711)
- 管理(46720)
- 研究(45612)
- 理学(42055)
- 理学院(41521)
- 管理学(40620)
- 管理学院(40429)
- 农(34027)
- 科学(33402)
- 中国(31311)
- 业大(28460)
- 农业(27388)
- 京(25969)
- 所(24586)
- 研究所(23380)
- 中心(20102)
- 财(19251)
- 农业大学(19032)
- 江(17656)
- 院(16612)
- 财经(16506)
- 北京(15564)
- 科学院(15373)
- 省(15300)
- 范(15257)
- 经(15193)
- 经济学(15178)
- 基金
- 项目(99291)
- 科学(77285)
- 基金(73250)
- 家(68713)
- 国家(68187)
- 研究(62213)
- 科学基金(56864)
- 社会(41512)
- 省(39958)
- 基金项目(39915)
- 自然(39731)
- 社会科(39531)
- 社会科学(39519)
- 自然科(38739)
- 自然科学(38723)
- 自然科学基金(38048)
- 划(34057)
- 资助(28253)
- 教育(27539)
- 重点(23199)
- 计划(21829)
- 编号(21546)
- 发(21523)
- 创(21129)
- 部(20346)
- 科技(20131)
- 科研(20105)
- 创新(19852)
- 业(18653)
- 国家社会(18207)
共检索到16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文娟 赵丽丽 王普昶 陈超 余青青 张宇君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5个氮素水平(1、3、5、7、9 mmol·L~(-1)),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等方面,探究适合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生长的氮素水平。结果表明,3 mmol·L~(-1)氮素处理下宽叶雀稗生长指标、生物量及含氮量较高,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及气孔导度(G_s)保持在较高水平(P
关键词:
氮素水平 宽叶雀稗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思毅 孙娜 秦雪龙 蔡丽平 梁锋娜 靳城 于乐 侯晓龙
植生工程是边坡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探讨废弃菌渣在植生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食用菌栽培的废弃菌渣作为植生基材的有机质材料,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保水剂,将其与土壤、水泥、肥料、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种子按不同配比混拌后形成不同植生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宽叶雀稗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生基材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随着土壤比例的减小和菌渣比例的增大,宽叶雀稗种子发芽速率加快,促进萌发和幼苗生长,土壤:菌渣比为0:4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佳,显著优于其他配比。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土壤:菌渣比为0:4时,PAM添加量2.0%加速发芽过程,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PAM添加量为1.0%时,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较小,但PAM添加量2.0%时,对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菌渣配比和PAM对萌发幼苗的生理指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指标变化特征不同,但均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植生工程中菌渣含量高、PAM添加量0.5%~1.0%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有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裕玲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Pb2+胁迫对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生理特性及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新芽数、叶绿素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在受铅胁迫初期明显升高,最高点分别是7个、1.67 mg/L、790 U/g FW、160 U/g·min;但随着Pb2+浓度的增大,都呈下降趋势,最低点分别是0个、0.62 mg/L,110 U/g FW、60 U/g·min;双穗雀稗叶片的SOD活性则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双穗雀稗叶片富集的铅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中(分别是45.07%~34.54%),其次为细胞质,而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量最低。双穗雀稗地上部...
关键词:
铅胁迫 双穗雀稗 生理特性 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春 冯丽肖 谢志霞 李存东 李金才
【目的】研究氮素营养对棉株主要源库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CCRI29)为材料,在田间进行不同氮肥水平(高氮:225.0kg·ha-1;中氮:112.5kg·ha-1;低氮:0kg·ha-1)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CCRI29中、下部铃-叶系统生理特性及铃重的空间分布。【结果】(1)与中氮、低氮相比,高氮促进了中部果枝叶生长后期叶绿素的合成,延长了叶片功能期。(2)氮肥水平对棉花器官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有重要影响,低氮促进了果枝叶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中氮水平下碳水化合物代谢较为协调。(3)施入氮肥可以增加POD、SOD酶活性。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的SOD、POD酶活性变...
关键词:
氮素 棉花 铃-叶系统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玉峰 周忠雄 李雨桐 高雪琴 乔亚丽 张文斌 颉建明 胡琳莉 郁继华
目的】所有高等植物均会调控其根系形态,以便能更好地在土壤环境中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其中,氮素是调控根系形态的一个关键因子。探究氮素水平及形态对娃娃菜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明确参与根系形态塑造的关键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氮素调控植物根系形态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娃娃菜(品种‘惠农金娃娃’)为试材,设置两个氮素浓度(0.1和1 mmol·L~(-1))及两种氮素形态(NO_3~-和NH_4~+)共4个处理组合,使用根系扫描仪以及生理试验等方法,测定娃娃菜根系形态指标:总根长、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和根尖数;生理指标:NO_3~-含量、NH_4~+含量、糖、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_2O_2)以及生根相关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以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对内源激素细胞分裂素类(CTK)、茉莉酸类(JA)、生长素(IAA)、水杨酸(SA)、1-氨基环丙基-1-羧酸(ACC)和脱落酸(ABA)含量进行LC-MS/SM绝对定量分析,并分析根系形态与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同形态下,不同氮素水平对娃娃菜根系形态和生理作用不同。低浓度(0.1 mmol·L~(-1))的NO_3~-(LN)与高浓度(1.0 mmol·L~(-1))的NO_3~-(HN)相比,可分别显著提高根系总根长、表面积、根尖数43%、24%和50%;LN处理与HN处理相比,还原糖含量提高了55.81%,NO含量提高了18.3%,H_2O_2降低了20.44%;低浓度(0.1 mmol·L~(-1))的NH_4~+(LA)与高浓度(1.0 mmol·L~(-1))的NH_4~+(HA)相比,分别提高了根系总根长、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和根尖数96%、73%、85%和45%,LA处理比HA处理的还原糖含量提高了200%,NO与H_2O_2均有所降低,分别降低74.59%和13.58%。相同水平下,不同氮素形态影响娃娃菜根系形态以及生理指标,与LA处理相比,LN处理提高了娃娃菜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降低了总根体积和总根尖数,同时提高了还原糖含量,LA处理比LN处理的NO和H_2O_2含量分别降低73.68%和40.98%;与HA处理相比,HN处理提高总根长、总根体积和总根表面积,但降低了根系总根尖数,HA处理比HN处理NO和H_2O_2含量分别降低82.16%和58.66%。根系激素中十二氧植物二烯酸(12-OPDA)含量以LA处理最大,高于HA处理55.18%,各处理下12-OPDA含量高低为LA>LN>HA>HN;吲哚乙酸(IAA)含量以HN最大,比LN高44.10%,LA比HA高93.79%,各处理下IAA含量高低为HN>LA>LN>HA。根系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长与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尖数与12-OPD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低浓度硝态氮影响根系还原糖,对娃娃菜主根和侧根的伸长产生促进作用;低浓度铵态氮调控娃娃菜根系12-OPDA,可使娃娃菜根系的侧根数量增多。
关键词:
娃娃菜 氮素营养 根系发育 内源激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德运 胡立勇
以高产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华双 3号为试验材料 ,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测定了功能叶中 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苗期低氮水平下表现高IAA含量 ;施氮促进了越冬期ABA含量增加 ,以及初花期IAA、GA1+ 3 和iPAs的合成量增加 ,并使后 3种激素的含量在盛花期下降更为显著。越冬以后随着施氮量增加 ,IAA的百分比下降 ,而GA1+ 3 、iPAs百分比上升。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油菜功能叶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平衡关系。
关键词:
油菜 氮素 内源激素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建 蒋伟 贾维嘉 区智 屈燕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不同氮素形态对宽叶绿绒蒿幼苗表型及光合荧光的影响,筛选最适宜宽叶绿绒蒿幼苗生长的氮素形态与氮肥浓度。【方法】对其半年生幼苗进行施肥处理,包括2个浓度和3种氮素形态,每次施肥20 d后测定表型参数、叶绿素荧光、光合指标、土壤含氮量。【结果】(1)施氮肥可有效增加幼苗株高和干重,4 g·L~(-1)硝铵态氮处理促进株高和干重增长最明显(P
关键词:
宽叶绿绒蒿 氮素 表型 光合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连涛 李存东 孙红春 张永江 白志英 冯丽肖
【目的】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叶面积载荷量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0kg·hm-2;中氮189.50kg·hm-2;高氮395.0kg·hm-2)处理,研究棉花衰老过程中主茎功能叶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及载荷量特征。【结果】盛铃末期为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差异的起始时期。与中氮、高氮相比,从盛铃末期开始,低氮处理棉花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组织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叶面积载荷量快速升高,加速...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叶片衰老 生理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玲 李生秀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对不同氮素形态膜转运蛋白的研究概况。细胞膜上硝态氮和铵态氮均有高亲和和低亲和转运系统。目前已从多种作物中克隆了硝态氮低亲和系统的基因。根系吸收铵态氮 ,具有双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 ,铵高亲和转运体应是AMT1家族的成员 ,此基因在酵母中得到了表达。还综述了氮素形态对作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情况。作物在铵营养增加时 ,NR(nitratereductase,NR)活较高 ;铵态氮营养条件下的GS活性更高。氮素形态对作物光合作用各环节等均产生明显影响。大多数研究认为 ,铵硝态氮混施 ,叶绿素含量高 ;增加铵态氮 ,希尔反应活性升高 ;氮素形态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尚无定论。氮素形态对RuB...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炎朋 刘宇 郑钰莹 刘君 杨志民 李志华 张明 陈煜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海滨雀稗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途径与耐盐性的关系,为解析海滨雀稗的耐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基于SAM途径的植物耐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克隆了海滨雀稗PvSAMS1(Paspalum vaginatum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1)基因并异源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分析其耐盐表型及生理指标;通过外源SAM处理野生型海滨雀稗,检测NaCl胁迫下的表型差异和离子含量。[结果]NaCl胁迫下,PvSAMS1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株系表现出更好的生长和较低的电解质渗漏率,其相对含水量、SAM含量、K~+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而N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外源添加0.5 mmol·L~(-1) SAM能显著缓解海滨雀稗在NaCl胁迫下的伤害,表现出更高的叶片含水量和较低的电解质渗漏率,同时能抑制Na~+积累和促进K~+吸收,其中在500 mmol·L~(-1)NaCl处理下,Na~+在叶片和根部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1.6%和22.5%,K~+在叶片和根部的增加率分别达到39%和14.5%。[结论]PvSAMS1能显著促进SAM合成,调控NaCl胁迫下的离子平衡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植物耐盐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炎朋 刘宇 郑钰莹 刘君 杨志民 李志华 张明 陈煜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海滨雀稗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途径与耐盐性的关系,为解析海滨雀稗的耐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基于SAM途径的植物耐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 克隆了海滨雀稗PvSAMS1(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并异源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分析其耐盐表型及生理指标;进而通过外源SAM处理野生型海滨雀稗,检测NaCl胁迫下的表型差异和离子含量。[结果] NaCl胁迫下,PvSAMS1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株系表现出更好的生长和较低的电解质渗漏率,其相对含水量、SAM含量、K~(+)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而N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外源添加0.5 mmol/L SAM能显著缓解海滨雀稗在NaCl胁迫下的伤害,表现出更高的叶片含水量和较低的电解质渗漏率,同时能抑制Na~(+)积累和促进K~(+)吸收,其中在500 mmol·L~(-1 )NaCl浓度处理下,Na~(+)在叶片和根部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1.6%和22.5%,K~(+)在叶片和根部的增加率分别达到39%和14.5%。[结论] PvSAMS1能显著促进SAM合成,调控NaCl胁迫下的离子平衡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植物耐盐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晓东 李霞 郭士伟 陈平波
为探讨转C4光合基因水稻在生育后期剑叶PSⅡ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性,采用转pepc(PC)、ppdk(PK)、pepc+ppdk(CK)和未转基因的Kitaake(WT)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氮素条件下(0.7 mmol/L(1/4N)、3 mmol/L(1N)、6mmol/L(2N))不同品种剑叶SPAD值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并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测定了各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4N处理能增加各品种的根长,减小剑叶面积、株高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2N能使剑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转C4光合基因品种叶绿素含量在1/4N氮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PC在1/4N条件下...
关键词:
氮素 C4光合基因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明君 傅杨武 饶通德 胡光倩 欧春益 马萍娥
以消落带适生植物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为实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重金属cr(Ⅵ)、Pb(Ⅱ)单一及复合处理时对双穗雀稗生长及cr、Pb在双穗雀稗中的迁移富集情况。结果表明:1低浓度cr(≤80μmol/l)、Pb(≤400μmol/l)对双穗雀稗生长有促进作用,根系耐性指数大于1,双穗雀稗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明显上升;而随着cr、Pb浓度的增加,双穗雀稗的生长显现出中毒现象,叶尖发黄且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下降,根部变成黑褐色,根系耐性指数小于1;2双穗雀稗主要通过地下部和地上部迁移富集cr和Pb,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迁移富集量逐渐增大,cr(Ⅵ)、Pb(...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慧青 周林涛 安勐颍 濮阳雪华
为了探讨干旱条件下不同种类和不同施用量的保水剂对海滨雀稗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对海滨雀稗施用了3种不同保水剂S1、S2和S3,每种保水剂施用量均为0、10、20和30g/m~2,在自然干旱条件下连续处理28 d,以正常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同单一干旱胁迫相比,保水剂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改善了坪观质量,缓解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少了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同时,保水剂还提高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因此,保水剂可以提高海滨雀稗的抗旱性,并且抗旱性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在施用量相同时,不同种类的保水剂对海滨雀稗抗旱性的...
关键词:
海滨雀稗 保水剂 抗旱性 生理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