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2)
2023(7459)
2022(6199)
2021(5429)
2020(4513)
2019(10066)
2018(9443)
2017(17499)
2016(9726)
2015(10516)
2014(9959)
2013(9795)
2012(8987)
2011(8054)
2010(7955)
2009(7135)
2008(6969)
2007(6105)
2006(5330)
2005(4597)
作者
(33130)
(27638)
(27593)
(25735)
(17397)
(13445)
(12172)
(10897)
(10559)
(9514)
(9416)
(9133)
(8980)
(8771)
(8689)
(8660)
(8494)
(8279)
(7976)
(7935)
(7243)
(6794)
(6531)
(6338)
(6335)
(6096)
(6000)
(5913)
(5698)
(5679)
学科
(36742)
经济(36695)
管理(26525)
(25987)
(20280)
企业(20280)
方法(17988)
数学(16225)
数学方法(16046)
(10905)
(10641)
(9982)
中国(9279)
(8692)
贸易(8691)
(8482)
业经(8402)
农业(7453)
技术(6335)
环境(6328)
(6197)
(6115)
财务(6112)
财务管理(6099)
企业财务(5827)
地方(5722)
产业(5319)
(5286)
银行(5230)
(5222)
机构
大学(142665)
学院(140467)
(55492)
经济(54521)
研究(53940)
管理(50403)
理学(44889)
理学院(44309)
管理学(43276)
管理学院(43062)
(39404)
科学(38637)
中国(38018)
农业(32050)
业大(30751)
(30421)
(30074)
研究所(28193)
中心(23311)
(23003)
农业大学(21260)
(20492)
(19649)
财经(19006)
北京(18558)
(18451)
(17957)
科学院(17593)
(17538)
(17283)
基金
项目(105832)
科学(81973)
基金(78386)
(74503)
国家(73929)
研究(65461)
科学基金(60780)
自然(43583)
自然科(42610)
自然科学(42591)
社会(42375)
自然科学基金(41894)
基金项目(41643)
(41336)
社会科(40239)
社会科学(40226)
(36631)
资助(31504)
教育(29499)
重点(24871)
计划(24205)
编号(22812)
(22556)
(22527)
(22484)
科研(21797)
科技(21793)
创新(21128)
(20830)
(18591)
期刊
(52933)
经济(52933)
学报(37236)
研究(35957)
(34182)
科学(29823)
中国(26529)
大学(25948)
学学(25075)
农业(23098)
管理(17071)
(16926)
(13035)
业大(11342)
教育(10381)
经济研究(10057)
(9884)
金融(9884)
农业大学(9625)
财经(9240)
(9080)
技术(9058)
业经(8705)
科技(8266)
(7957)
林业(7600)
中国农业(7257)
问题(7235)
技术经济(6452)
(6315)
共检索到196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亚卿  邵金旺  王 莹  樊明寿  
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O3--N和NH4+-N 2种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氮代谢及根际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3--N和NH4+-N两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的营养介质中,燕麦生长明显优于单一供应NH4+-N或NO3--N处理,且植株生长量特别是根系生长量随着NO3--N在氮源中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燕麦吸收NO3--N和NH4+-N会对根际pH值产生不同影响,吸收NO3--N时,根际pH值逐渐升高,而吸收NH4+-N却使根际pH值有所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晓敏  杨永  任长忠  胡跃高  曾昭海  
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燕麦/豆科不同间作组合和单作处理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单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间作系统中,除灌浆期差异显著外,间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比较稳定。在整个生育期,间作豆科作物相对于其单作,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间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变化幅度小,或趋于一致,尤其在燕麦/大豆间作系统中表现更为突出。DGGE条带测序可知,燕麦的根际固氮微生物都属于变形菌门,主要为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属、β-变形菌纲的AzohyDRomonAs和少数其他菌属。豆科作物根际固氮细菌种类较丰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祥开  衣莹  刘恩财  侯立白  齐华  蒋文春  高妍萍  王艺陶  
为了研究氮素对燕麦坝莜1号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冠层分析仪测定不同氮肥处理下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下产量性状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单株叶面积在整个生育期呈"M"型变化,叶绿素含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的影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变大,而透光率变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坝莜1号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胞间CO2浓度则降低。产量以N2处理(144.0 kg/hm2)最高。因此认为,合理的氮肥用量能显著改善燕麦群体的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召林  祁娟  刘文辉  金鑫  杨航  宿敬龙  李明  
以采自高寒草甸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单一氮素添加为对照,采用营养液沙培方式研究硝态和铵态氮及其不同配比(NO_3~–-N∶NH_4~+-N分别为0∶10、3∶7、5∶5、7∶3和10∶0)对老芒麦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旨在探索不同氮素形态对老芒麦的促生效应,以期找到最佳的氮素形态配比。结果表明:混合态氮素较单一氮素施入能够更好促进老芒麦的生长,硝态和铵态氮配比为7∶3时,老芒麦株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高,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单一NO_3~–-N和NH_4~+-N处理分别提高了48.54%和74.71%,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0.16%和7.30%。硝态和铵态氮配比为5∶5时根系活力最高,该处理下老芒麦根系活力较单一NH_4~+-N和NO_3~–-N处理分别提高了31.05%和8.08%,且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经隶属函数度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NO_3~–-N∶NH_4~+-N为7∶3时氮素能更好地提高老芒麦生理活性,且促进其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单新河   张运龙   王显国   孙洪仁   吴吉馯   薛浩杰  
为探究施氮量对科尔沁沙地燕麦(Avena sativa)生物量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贝勒2号’燕麦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氮梯度,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N0)、45.6 kg·hm-2(N1)、91 kg·hm-2(N2)和137 kg·hm-2(N3),测定燕麦全生育时期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综合评估氮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麦开花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10.83%~10.92%(P<0.05);燕麦完熟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5.37%~8.53%(P<0.05)。2)燕麦抽穗期到完熟期,生物量对氮肥响应与施用量有关,45.6 kg·hm-2(N1)较N0未改变生物量,N2和N3较N0显著增加生物量26.60%-48.33%(抽穗期除外),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燕麦孕穗期到完熟期,施氮显著提高燕麦氮素吸收量;燕麦整个生育时期,各施氮处理生物量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累积均呈增加趋势;N2处理燕麦氮素吸收量累积和累积速率要高于N3处理。4)随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各生育时期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降低。综上,在科尔沁沙地,与45.6 kg·hm-2和137 kg·hm-2相比,91 kg·hm-2是该地区燕麦生产适宜施氮量。该研究可为燕麦生产力提升及氮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永胜  胡跃高  曾昭海  钱欣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本文研究了生物菌肥对裸燕麦光合生理、氮素积累的影响及适宜的生物菌肥喷施时期,为裸燕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在吉林白城以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R1(不拌种)为对照、R2(菌肥拌种)、R3(菌肥拌种+菌肥三叶期喷施)、R4(菌肥拌种+菌肥孕穗期喷施)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有助于裸燕麦茎、叶、穗中全氮含量的积累,三叶期喷施,穗中积累氮素最多,孕穗期喷施,茎和叶中含量较高;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菌肥拌种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霞  徐春梅  王丹英  陈松  陶龙兴  章秀福  
【目的】研究不同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水稻生长及提高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溶氧浓度。进一步完善水稻需氧规律、了解氧气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为中国中低产田——潜育性稻田的改良、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正式试验在2013年于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试验采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营养液中添加双氰胺抑制硝化作用,控制营养液铵硝比约为1﹕1;供试材料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移栽行间距为15 cm,移栽后10 d进行不同梯度的氧处理,通过安装水体循环泵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营养液以控制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试验设置了对照(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泽江  孙楠  王伯仁  徐明岗  张会民  张璐  李冬初  卢昌艾  
【目的】为合理施用氮肥减缓红壤酸化,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酸度与氮矿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模式(不施肥(CK),20 mgN.kg-1(25%N),40 mgN.kg-1(50%N),80 mgN.kg-1(100%N,尿素,常规施氮量),160 mgN.kg-1(200%N),100%N加化学磷肥(100%N+P),100%N+P加化学钾肥(100%N+PK),100%N+PK加玉米秸秆(100%N+PKS),70%N+PK配施30%有机氮(70%N+PK+30%M),50%N+PK配施50%有机氮(50%N+PK+50%M),30%N+PK配施70%有机氮(3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雄文  戴新宾  张荣铣  
对莱氏衣藻在不同pH值下胞外碳酸酐酶活性变化的观测表明 ,在pH 7 2时诱导的酶活性最高 ,而pH 5 5时诱导的酶活性明显低于pH 7 2和pH 9 0时诱导的酶活性。氮素对胞外碳酸酐酶基因表达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在从高CO2浓度 (5 % )转入低CO2 浓度 (0 0 3% )时 ,缺氮或低氮浓度抑制胞外碳酸酐酶活性的增加 ,铵态氮诱导的酶活性高于硝态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馨月  王寅  陈健  陈安吉  王莉颖  郭晓颖  牛雅郦  张星宇  陈利东  高强  
【目的】东北地区春旱频发严重影响玉米出苗与苗期生长,明确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可为东北春玉米水、氮调控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7连续2年设置水分、氮素两因素盆栽试验,土壤相对含水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重度干旱(W0,30%)、适度干旱(W1,50%)、水分适宜(W2,70%)和水分过量(W3,90%);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施氮(N0,0)、低氮(N1,0.12 g N·kg-1土)和高氮(N2,0.24 g N·kg-1土)。【结果】水分、氮素均显著影响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根系发育、氮素吸收与利用,且两因素对植株干重、根系形态、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交互作用显著。土壤水分亏缺或过量均抑制了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W0处理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其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吸氮量与W2处理相比分别降低55.5%、60.1%和47.4%,氮肥利用率下降6.4个百分点,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减少58.2%和59.5%。施氮显著促进玉米苗期植株生长与氮素吸收,降低根冠比,且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效应及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水分适宜条件下施氮促进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植株干重和吸氮量增幅最高。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抑制了根系发育,显著降低根长和根表面积,氮肥效应偏低。水分过量条件下施氮改善根系生长,但施氮效应仍低于W2处理。各水分条件下,N1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均高于N2处理,而体积接近或更小,说明低氮增加了细根的比例。水分、氮素不仅显著影响根系形态,也导致根系空间分布出现明显差异。干旱胁迫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深层土壤的根长分布,W0和W1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W2处理分别下降11.0和8.3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提高9.5和6.9个百分点。与干旱胁迫相反,水分过量趋向于增加根系在表层土壤的聚集。施氮显著促进表层土壤的根系分布,N1和N2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N0处理分别增加16.3和13.7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下降11.5和12.5个百分点。所有水-氮处理中,W1N1处理根系的空间分布最为均衡。【结论】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有显著的耦合效应,适宜的水、氮措施可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增加植株干重和氮素吸收利用。春玉米生产中建议降低氮肥基施用量以发挥水氮耦合效应,促进根系下扎和细根增殖,提高植株耐旱性和氮肥利用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加林  别之龙  张盛林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O: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 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 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NH4+-N为5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宏彦  杨帆  陶洪斌  游捷  林杉  
为研究二色补血草的氮素需求,尤其是营养液中氮素形态(NO3-和NH4+)和适宜其生长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2个室内水培试验。1)氮素形态试验:在总氮素浓度为7.14 mmol/L的情况下,设置硝态氮与铵态氮的5种配比即c(NO3--N)∶c(NH4+-N)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2)营养液浓度和氮素形态试验:设置营养液浓度3组倍数处理(1倍、1/2倍和1/8倍,其中总氮素浓度为7.14、3.57和0.90 mmol/L),每组之下再设3种硝铵配比即c(NO3--N)∶c(NH4+-N)为100∶0、50∶50和0∶100,共9个处理。处理时间26 d。结果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文辉  张永超  梁国玲  马祥  
了解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对燕麦栽培草地各器官生物氮素储量的影响及动态变化,为燕麦栽培草地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16(45)],研究了高寒区燕麦栽培草地在品种、施肥和混播处理下的生物氮素储量。结果表明,对燕麦混播栽培草地群落而言,地上和地下生物氮素储量均受品种、施肥和混播共同作用影响,其中品种、施肥和混播比例均显著影响燕麦草地植物各器官氮素储量,品种主要影响燕麦茎和花序生物氮素储量,施肥主要影响燕麦叶生物氮素储量,品种和施肥共同影响燕麦根生物氮素储量;混播主要影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茎、叶和根生物氮素储量。选用青海甜燕麦、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施肥处理和混播75 kg·hm–2箭筈豌豆处理下,乳熟期地上、地下总生物氮素储量分别可达128.60和13.20、112.45和10.08、122.20和11.30 kg·hm–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群落地上总生物氮素储量呈增加变化,地下总生物氮素储量则呈下降变化;燕麦地上、茎、叶和根生物氮素储量分别呈增加、"先增后降"、"先增后降"和下降的变化;箭筈豌豆地上总生物、茎生物、叶生物氮素储量呈增加变化,而箭筈豌豆根生物氮素储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包洪福  李一葳  赵雨森  
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化肥农药使用为主的面源污染和以工业排放为主的点源污染日益加剧,全球尤其是海岸带氮含量逐渐升高,对滨海植被的生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通过温室模拟实验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互花米草的影响,对研究氮对入侵植物的影响作用机制有重大意义。互花米草在两种氮肥不同氮水平处理下,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根冠比、根长/株高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不同。结果表明:随着氮量增加,米草株高、叶面积、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下部分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长/株高比则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在无机氮肥不同氮水平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有机氮肥的各处理间差异无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玲  李生秀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对不同氮素形态膜转运蛋白的研究概况。细胞膜上硝态氮和铵态氮均有高亲和和低亲和转运系统。目前已从多种作物中克隆了硝态氮低亲和系统的基因。根系吸收铵态氮 ,具有双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 ,铵高亲和转运体应是AMT1家族的成员 ,此基因在酵母中得到了表达。还综述了氮素形态对作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情况。作物在铵营养增加时 ,NR(nitratereductase,NR)活较高 ;铵态氮营养条件下的GS活性更高。氮素形态对作物光合作用各环节等均产生明显影响。大多数研究认为 ,铵硝态氮混施 ,叶绿素含量高 ;增加铵态氮 ,希尔反应活性升高 ;氮素形态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尚无定论。氮素形态对Ru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