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4)
- 2023(7038)
- 2022(5905)
- 2021(5184)
- 2020(4437)
- 2019(9514)
- 2018(9060)
- 2017(17214)
- 2016(9495)
- 2015(9951)
- 2014(9534)
- 2013(9400)
- 2012(8524)
- 2011(7586)
- 2010(7453)
- 2009(6701)
- 2008(6536)
- 2007(5660)
- 2006(4919)
- 2005(4131)
- 学科
- 济(37358)
- 经济(37324)
- 业(26598)
- 管理(26245)
- 企(21111)
- 企业(21111)
- 方法(18443)
- 数学(16806)
- 数学方法(16670)
- 农(10725)
- 财(10555)
- 中国(9180)
- 学(9178)
- 业经(8439)
- 贸(8302)
- 贸易(8297)
- 易(8099)
- 制(7628)
- 产业(7247)
- 农业(7225)
- 务(6748)
- 财务(6747)
- 财务管理(6738)
- 企业财务(6494)
- 地方(6373)
- 技术(6197)
- 环境(5943)
- 结构(5936)
- 银(5713)
- 银行(5662)
- 机构
- 大学(137363)
- 学院(136397)
- 济(55511)
- 经济(54619)
- 管理(50485)
- 研究(48767)
- 理学(45467)
- 理学院(44886)
- 管理学(43992)
- 管理学院(43759)
- 农(36033)
- 中国(34622)
- 科学(34248)
- 农业(29088)
- 业大(29040)
- 京(28136)
- 所(26275)
- 研究所(24759)
- 财(22778)
- 中心(21821)
- 农业大学(19775)
- 财经(19284)
- 江(19228)
- 经(17782)
- 经济学(17648)
- 院(17281)
- 北京(16752)
- 经济学院(16249)
- 省(16205)
- 科学院(15900)
- 基金
- 项目(103508)
- 科学(80926)
- 基金(77236)
- 家(72216)
- 国家(71657)
- 研究(65098)
- 科学基金(59876)
- 社会(43359)
- 自然(41973)
- 基金项目(41621)
- 社会科(41310)
- 社会科学(41295)
- 自然科(41078)
- 自然科学(41061)
- 省(40770)
- 自然科学基金(40394)
- 划(35355)
- 资助(30581)
- 教育(29695)
- 重点(24185)
- 编号(22782)
- 计划(22696)
- 部(22301)
- 创(22044)
- 发(21987)
- 科研(20926)
- 创新(20759)
- 科技(20292)
- 业(20007)
- 国家社会(18966)
共检索到182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祥开 衣莹 刘恩财 侯立白 齐华 蒋文春 高妍萍 王艺陶
为了研究氮素对燕麦坝莜1号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冠层分析仪测定不同氮肥处理下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下产量性状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单株叶面积在整个生育期呈"M"型变化,叶绿素含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的影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变大,而透光率变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坝莜1号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胞间CO2浓度则降低。产量以N2处理(144.0 kg/hm2)最高。因此认为,合理的氮肥用量能显著改善燕麦群体的冠...
关键词:
氮素 燕麦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产量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素玲 苗丰 陈建辉 信龙飞 邵瑞鑫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长武134(旱地品种)与郑麦9023(水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80 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叶绿素(Chl)含量、光合速率(Pn)、光合性能指数(PI)、生物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施氮量继续增加(≥180 kg/hm2),2个品种的Pn、生物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而PI值和Chl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同时,随着氮水平的升高,2个品种的产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80 kg/hm2施氮水平时小麦产量最高。
关键词:
氮素水平 小麦 旱作 光合作用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永胜 胡跃高 曾昭海 钱欣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本文研究了生物菌肥对裸燕麦光合生理、氮素积累的影响及适宜的生物菌肥喷施时期,为裸燕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在吉林白城以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R1(不拌种)为对照、R2(菌肥拌种)、R3(菌肥拌种+菌肥三叶期喷施)、R4(菌肥拌种+菌肥孕穗期喷施)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有助于裸燕麦茎、叶、穗中全氮含量的积累,三叶期喷施,穗中积累氮素最多,孕穗期喷施,茎和叶中含量较高;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菌肥拌种结...
关键词:
燕麦 生物菌肥 光合生理 氮素积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珊珊 米俊珍 赵宝平 武俊英 王莹 刘景辉
[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光合参数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燕麦的抗旱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7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5%)、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30%)3个水分条件下喷施HA,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燕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燕麦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喷施HA后燕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增加;叶片P_n、G_s和T_r显著提高,而C_i显著降低;IAA、GA和ZR显著增加,而ABA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均以重度干旱胁迫时喷施HA效果最优。P_n、T_r分别与IAA、GA和ZR极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C_i与IAA极显著负相关;G_s与ZR和GA极显著正相关,与IAA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以通过调控叶片光合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延缓燕麦衰老,促进其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满红 刘锁云 李立军 刘景辉
为明确旱作地区水肥条件和燕麦生产的关系,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水分磷肥处理组合对燕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差异显著,肥料梯度间各时期差异显著。植株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水分梯度的变化显著,随肥料梯度的变化不显著,净光合速率随水分梯度升高而增加。蒸腾速率随水分梯度的升高而升高,W2P2处理的WUE最大,W2P1的其次。丰雨季节增施磷肥对燕麦植株光合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WUE以水处理2优点最为突出,磷肥低水平的WUE高于高水平处理。不同处理差异显著,生物产量W1P3,W2P4,W3P4处理产量最高,W3P4处理产量较W2P4提高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亚卿 邵金旺 王 莹 樊明寿
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O3--N和NH4+-N 2种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氮代谢及根际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3--N和NH4+-N两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的营养介质中,燕麦生长明显优于单一供应NH4+-N或NO3--N处理,且植株生长量特别是根系生长量随着NO3--N在氮源中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燕麦吸收NO3--N和NH4+-N会对根际pH值产生不同影响,吸收NO3--N时,根际pH值逐渐升高,而吸收NH4+-N却使根际pH值有所降低。
关键词:
燕麦 铵态氮 硝态氮 营养生长 根际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寇江涛
为探明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NaCl胁迫下燕麦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以加燕2号、青引2号燕麦为材料,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外源EBR对燕麦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PSⅡ光能分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燕麦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抑制了PSⅡ反应中心活性,导致燕麦幼苗PSⅡ光化学效率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和NaCl胁迫相比较,添加外源EBR后,燕麦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hlx·c)含量显著增加;燕麦幼苗的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升高,胞间CO_2浓度(Ci)显著降低,最大荧光(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合效率(ФPSⅡ)、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天线色素转化效率(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及PSⅡ光化学反应能(P)显著升高,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反应中心耗散能(E)、天线耗散能(D)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外源EBR能够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PSⅡ反应中心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燕麦幼苗所产生的光抑制和PSⅡ反应中心损伤程度,提高燕麦幼苗的碳同化效率和光合能力,说明外源BRs对盐胁迫下燕麦光合作用起到正向调控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燕麦幼苗所造成的伤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佰朝 张吉旺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田淹水条件下夏玉米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供试夏玉米品种为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通过设置3叶期(V3)淹水3 d(V3-3)和6 d(V3-6),拔节期(V6)淹水3 d(V6-3)和6 d(V6-6),以不淹水处理为对照(CK),比较不同淹水时期(V3和V6)和淹水持续时间(3 d和6 d)对夏玉米光合势、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冠层透光率及其半球灰度图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淹水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显著下降,群体透光率提高,群体光能截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永禄 李朝苏 吴晓丽 吴春 杨武云 黄钢 马孝玲
【目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和高产潜力,研究SHW衍生品种的物质积累与分配、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为区域小麦遗传改良和产量提升奠定基础。【方法】2011—2013年在四川广汉市选择3个SHW衍生品种和5个非SHW衍生品种(普通小麦品种),测定主要生育阶段的物质积累与分配、开花灌浆阶段的冠层结构与光合参数。【结果】联合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品种及其互作效应,且年际效应大于品种与互作效应。SHW衍生品种3年平均产量9 163 kg·hm-2、19 133粒/m2、千粒重47.5 g,分别比普通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培华 王远 袁政奇 孙青云 蔡善亚 陆喜瞻
[目的] 探索基于冬小麦冠层RGB图像的氮素营养指标实时监测方法,为实现简便、准确的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和推荐施肥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3年次的冬小麦大田氮肥梯度试验,采用数码相机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垂直拍摄冠层RGB图像。分析图像特征参数G/R、G-R、NRI、NGI、H和冠层覆盖度(CC)与植株氮素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筛选氮素营养监测指标的最优图像特征参数,构建氮素营养指标估算模型。[结果] CC与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氮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LAI)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87、0.85和0.84(P<0.01),其他特征参数与地上部生物量、氮积累量和LAI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采用CC作为冬小麦氮素营养指标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并使用异速生长函数和指数函数建模。采用异速生长函数的模型R~(2)分别为0.82、0.76和0.82(P<0.01),采用指数函数的模型R~(2)分别为0.80、0.74和0.85(P<0.01)。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异速生长函数模型预测值和观测值间的R~(2)平均为0.89(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艳 常庆瑞 刘秀英 王晓星 田明璐
【目的】分析不同生育期及整个生育期小麦叶片氮含量(LNC)与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关系,以实现对田间小麦活体氮素营养状况的监测,为小麦叶片氮素状况的精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杨凌揉谷镇、扶风马席村和巨良农场的3个小麦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长势及生育期小麦LNC及冠层光谱反射率,分析不同长势下小麦LNC和反射率的变化,并研究氮含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以及小麦LNC与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性,建立小麦LNC的敏感波段及光谱监测模型。【结果】在同一生育期,长势差的小麦叶片氮含量较低,长势较好的叶片氮含量高。与单波段相比,组合波段构成的植被指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肖雪君 周青平 陈有军 杜忠 柏晓玲 田莉华 彭先琴
播种量是保障牧草高产质优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播种量除取决于牧草品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外,还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为探明适合川西北高寒牧区自然气候条件下林纳燕麦(Avena sativa cv.LENA)的最适播种量,本研究设置了120(A)、165(B)、210(C)、255(D)、300(E)和345kg·hm(-2)(F)共6个播种量,分析播种量对林纳燕麦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量的增加,林纳燕麦物候期表现出了提前的趋势,在出苗期不明显,但在其它生育期较明显;播种量对燕麦的株高无显著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潘存德 张翠芳 李星 郭佳欢
【目的】为明确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枣树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光环境管理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法,以不同栽植株行距的枣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间作巷道内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饱和、非饱和和无效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及其影响因子的时节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枣麦间作系统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的关键因子。【结果】太阳高度角、枣树叶面积指数(LAI)和透光率(Tr)与冬小麦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正相关,枣树冠幅和树高与冬小麦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负相关;太阳高度角和枣树株行距与冬小麦冠层非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正相关,枣树透光率与冬小麦冠层非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负相关;太阳高度角、枣树树高和叶面积指数与冬小麦冠层无效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正相关,枣树株行距和透光率与冬小麦冠层无效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负相关。【结论】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太阳高度角、枣树栽植株行距和枣树透光率是影响间作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主要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单新河 张运龙 王显国 孙洪仁 吴吉馯 薛浩杰
为探究施氮量对科尔沁沙地燕麦(Avena sativa)生物量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贝勒2号’燕麦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氮梯度,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N0)、45.6 kg·hm-2(N1)、91 kg·hm-2(N2)和137 kg·hm-2(N3),测定燕麦全生育时期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综合评估氮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麦开花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10.83%~10.92%(P<0.05);燕麦完熟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5.37%~8.53%(P<0.05)。2)燕麦抽穗期到完熟期,生物量对氮肥响应与施用量有关,45.6 kg·hm-2(N1)较N0未改变生物量,N2和N3较N0显著增加生物量26.60%-48.33%(抽穗期除外),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燕麦孕穗期到完熟期,施氮显著提高燕麦氮素吸收量;燕麦整个生育时期,各施氮处理生物量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累积均呈增加趋势;N2处理燕麦氮素吸收量累积和累积速率要高于N3处理。4)随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各生育时期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降低。综上,在科尔沁沙地,与45.6 kg·hm-2和137 kg·hm-2相比,91 kg·hm-2是该地区燕麦生产适宜施氮量。该研究可为燕麦生产力提升及氮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燕麦 生物量累积 养分吸收量 科尔沁沙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