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9)
- 2023(5755)
- 2022(4697)
- 2021(4159)
- 2020(3407)
- 2019(7347)
- 2018(6900)
- 2017(12610)
- 2016(7057)
- 2015(7415)
- 2014(6918)
- 2013(6697)
- 2012(6112)
- 2011(5430)
- 2010(5163)
- 2009(4586)
- 2008(4477)
- 2007(3662)
- 2006(3110)
- 2005(2475)
- 学科
- 济(24030)
- 经济(23997)
- 管理(19456)
- 业(19394)
- 企(14932)
- 企业(14932)
- 方法(11971)
- 数学(10837)
- 数学方法(10767)
- 农(7608)
- 财(7185)
- 学(6734)
- 贸(6654)
- 贸易(6652)
- 易(6507)
- 中国(6162)
- 业经(5825)
- 农业(5381)
- 技术(4865)
- 务(4681)
- 财务(4679)
- 财务管理(4674)
- 环境(4619)
- 企业财务(4431)
- 制(4059)
- 产业(3932)
- 划(3790)
- 地方(3614)
- 银(3592)
- 银行(3547)
- 机构
- 大学(99163)
- 学院(98439)
- 济(37909)
- 经济(37336)
- 管理(36357)
- 研究(35319)
- 理学(32992)
- 理学院(32585)
- 管理学(31912)
- 管理学院(31766)
- 农(28834)
- 科学(26255)
- 中国(24898)
- 农业(23400)
- 业大(23218)
- 京(20050)
- 所(19657)
- 研究所(18447)
- 农业大学(16125)
- 中心(15570)
- 财(15491)
- 江(13861)
- 财经(13173)
- 院(12832)
- 省(12783)
- 室(12668)
- 经(12209)
- 实验(12153)
- 业(12099)
- 北京(11798)
- 基金
- 项目(77954)
- 科学(59894)
- 基金(57803)
- 家(55122)
- 国家(54667)
- 研究(46763)
- 科学基金(45132)
- 自然(32490)
- 自然科(31786)
- 自然科学(31769)
- 基金项目(31517)
- 自然科学基金(31245)
- 社会(31046)
- 省(30915)
- 社会科(29504)
- 社会科学(29495)
- 划(26762)
- 资助(22442)
- 教育(20777)
- 计划(18050)
- 重点(18016)
- 创(16848)
- 科技(16727)
- 科研(16245)
- 发(16148)
- 部(16132)
- 编号(15940)
- 业(15909)
- 创新(15801)
- 农(14178)
共检索到129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群 郑丰河 张斌 李志辉 许忠坤
以能量30 kev/10 mA,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种子,用以研究离子注入后光皮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注入剂量的内在关系,为光皮桦离子束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氮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注入剂量为7×1016N+.cm-2时,MDA含量最低,此剂量是离子束处理光皮桦种子的适宜剂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燕 王卫东 秦广雍 霍裕平
以拟南芥菜为研究对象,对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干种子的萌发力、苗体生长形态性状的影响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和酶谱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发芽率-剂量曲线呈"马鞍型"特性;离子注入对拟南芥菜生长有抑制作用,营养器官的损伤率-剂量关系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且剂量间各性状差异极显著;离子注入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酶谱的变异体现在谱带强弱的变化而不是谱带增减上,初步探讨了各性状表现与POD酶活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拟南芥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陈儒香 李洪立
对经注入处理后播种育苗14个月的桉家系苗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能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且性状在季节间的差异也达显著水平。注入家系与对照家系在光合特性上出现分化,注入家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家系,但光合利用效率两者差异不显著,反映出家系间的差异,注入有助于提高光合特性;利用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家系进行选择,6号家系在这两种性状上均表现较佳,是高光效、低水耗家系,在今后选择优良无性系时加以重视。
关键词:
桉树家系 苗期 离子注入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吴世军 王伟 陆钊华
对14个月生6种离子注入浓度、6个家系的桉树播种苗进行苗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 i)、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SUE和WUE)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E、SUE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Pn、WUE性状在注入浓度间差异达近显著水平;Pn、E性状在不同季节间达极显著水平。研究还表明,6号家系的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符合高光效、低水耗特征;N+浓度2×1017/cm2(浓度5)适宜对桉树进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
关键词:
桉树家系 苗期 离子注入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伟 李涵 梁少华 楚箫 孙小武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不同薄皮甜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水培方法,以薄皮甜瓜品种X-T-G(相对高积累品种)和IVF-28(相对低积累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0,30,60,100 mg/L 4种不同镉浓度,研究不同镉胁迫浓度下X-T-G和IVF-28薄皮甜瓜品种地上部、根系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X-T-G和IVF-28的株高、茎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形维数均随镉胁迫处理的浓度增加而减小,其中X-T-G降幅与IVF-28相比较低。随着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加,2个供试的薄皮甜瓜品种的生理也发生了改变,其中SOD、MDA和H_2O_2含量均随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OD活性和GSH含量在60 mg/LCdCl_2处理时达到最大,而CAT活性和PRO含量在30 mg/L CdCl_2处理时达到最大,其中X-T-G的生理生化指标高于IVF-28。综上可知,薄皮甜瓜品种X-T-G幼苗在镉胁迫下,幼苗对镉胁迫的耐受性高于IVF-28。
关键词:
薄皮甜瓜 镉 幼苗 生长 生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宁 张磊 赵新海 刘玉芹 陈小强 孟庆良 孙永健
以茶花凤仙风干种子为材料,研究磷离子注入后对其组织培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注入磷离子各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试管苗株高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处理剂量的提高萌发率降低,平均株高增加;处理组试管苗分化率和生根率均低于对照组;低能磷离子注入能够诱导凤仙组培苗试管内开花,处理剂量为1×1016ions/cm2时成花率最高。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茶花凤仙 组织培养 试管成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悟生 刘东华 李毅 郭希铭 郭淑华
以50keVFe+和Cu+注入绿豆种子,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法观察、分析低能重离子的注入对绿豆种子细胞形态的影响及注入离子的穿透能力。结果表明,Fe+和Cu+注入后的种皮表面细胞壁角质层被破坏,细胞表面呈现出许多孔洞;剥去种皮的子叶和胚根表面,细胞壁明显塌陷;注入离子可穿过种皮,进入胚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卫东 刘磊安 王燕 秦广雍 霍裕平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能量为30keV的不同剂量N+离子束诱变,以当代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建立基因池,并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池可扩增出约200条有效条带,不同剂量组变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经离子注入后的拟南芥发芽率统计显示,发芽率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最后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条件下发芽率和变异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机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卫东 闻捷 苏明杰 秦广雍 霍裕平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具体表现在苗高降低、第一叶长变短。剂量率间差异显著,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另外苗期还发现了一些变异,主要表现为主叶脉失绿和形态畸形。离子束诱变的合适剂量在6×1017ions/cm2以上。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剂量率 剂量 苗期损伤 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捷 李淑萍 崔党群 秦广雍 霍裕平
为了研究离子注入剂量对小麦苗期性状的影响,用7种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分别注入3个小麦品种 (系)的干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存在品种特异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发芽率 剂量间差异不显著,发芽势随剂量增大而下降。离子注入对苗高、第一叶长和初生根的影响在剂量间差异均达极显 著水平;对次生根的影响存在品种特异性。离子注入后比未经离子注入时表现苗高、第一叶长降低,而初生根和次生 根增多的现象;各剂量对苗高、第一叶长、初生根和次生根4个苗期性状影响趋势相同,均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呈先降 后升再降的趋势。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小麦 苗期性状 诱变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姣娣
以一年生刺槐实生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人工控水,模拟设置CK(对照)、LS(轻度干旱)、MS(中度干旱)、HS(重度干旱)4种不同水分供应梯度,研究刺槐幼苗叶片在不同强度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大,刺槐幼苗可溶性糖SS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与MDA含量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LS胁迫条件下除Pro含量与CK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与CK差异不显著,而MS、HS胁迫下4种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大,刺槐幼苗SOD、POD活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特性,并且都表现MS胁迫下取最大值后活性开始减弱。
关键词:
刺槐 实生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红星 冯美利 孙程旭 陈思婷 陈良秋 王贵美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和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变化趋势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现象,POD酶活性整体变化趋势呈"S"形变化,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槟榔对低温胁迫的反应敏感程度大于干旱胁迫的影响。槟榔对逆境环境(低温和干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机制,该研究结果对于槟榔品种的引种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槟榔 低温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友根 李昆 孙永玉 张春华
为揭示干旱缺水对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研究了胁迫处理下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消长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在5%和10%处理时略微升高,在15%,20%和3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处理时持续下降,至10d时分别下降了40.7%,46.0%和55.9%;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活性氧(O2·-)产生速率、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在各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先升高后下降。而丙二醛质量分数在各种不同处理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晓婷 梁双贤 林碧英 黄枝
在南方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以肉丝瓜为材料,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源,研究红光、蓝光、黄光和白光4种光质补光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补光处理有利于丝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黄光补光处理则提高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光补光处理有利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4种光质补光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处理30 d时的酶活性最高;红光、蓝光和白光补光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不补光处理的对照,且蓝光补光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光质 丝瓜幼苗 生长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静 徐强 张婷
【目的】测定NaCl胁迫下2种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2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强丰7301"和"秋艳"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CK),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胁迫时间相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中的MDA和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高浓度(200,250mmol/L)NaCl处理会使辣椒植株逐渐表现...
关键词:
盐胁迫 辣椒 生理生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