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8)
- 2023(13017)
- 2022(10709)
- 2021(9766)
- 2020(8004)
- 2019(18323)
- 2018(18006)
- 2017(34053)
- 2016(18586)
- 2015(20697)
- 2014(20327)
- 2013(19824)
- 2012(18399)
- 2011(16862)
- 2010(17116)
- 2009(15560)
- 2008(15176)
- 2007(13511)
- 2006(12061)
- 2005(11022)
- 学科
- 济(81529)
- 经济(81443)
- 业(48885)
- 管理(48838)
- 企(37650)
- 企业(37650)
- 方法(33351)
- 数学(29736)
- 数学方法(29169)
- 中国(24363)
- 农(23298)
- 地方(21260)
- 业经(18513)
- 学(17043)
- 财(16417)
- 农业(15908)
- 贸(15746)
- 贸易(15733)
- 易(15226)
- 制(13599)
- 银(13057)
- 银行(13005)
- 融(12933)
- 金融(12932)
- 技术(12864)
- 行(12575)
- 环境(12528)
- 发(12242)
- 理论(11854)
- 地方经济(11695)
- 机构
- 学院(265327)
- 大学(262655)
- 济(106562)
- 经济(104347)
- 管理(97873)
- 研究(97439)
- 理学(84263)
- 理学院(83258)
- 管理学(81342)
- 管理学院(80910)
- 中国(72794)
- 科学(63839)
- 京(57398)
- 农(56701)
- 所(51851)
- 研究所(47478)
- 业大(46082)
- 财(46056)
- 农业(45015)
- 中心(43483)
- 江(40960)
- 北京(36472)
- 财经(36136)
- 院(35508)
- 范(34807)
- 师范(34246)
- 经(32808)
- 州(32665)
- 省(32363)
- 经济学(31787)
- 基金
- 项目(180822)
- 科学(140746)
- 基金(129406)
- 研究(124105)
- 家(117226)
- 国家(116253)
- 科学基金(97520)
- 社会(77881)
- 社会科(73851)
- 社会科学(73831)
- 省(73126)
- 基金项目(67629)
- 自然(65925)
- 自然科(64438)
- 自然科学(64420)
- 自然科学基金(63239)
- 划(62104)
- 教育(56914)
- 资助(53907)
- 编号(48566)
- 发(44049)
- 重点(41743)
- 创(38084)
- 部(38044)
- 成果(37889)
- 计划(36320)
- 创新(35618)
- 课题(35442)
- 科研(35137)
- 发展(33736)
- 期刊
- 济(119666)
- 经济(119666)
- 研究(75930)
- 中国(58334)
- 农(52194)
- 学报(50579)
- 科学(44542)
- 管理(37557)
- 大学(37099)
- 农业(35810)
- 学学(35369)
- 财(33639)
- 教育(30233)
- 融(25118)
- 金融(25118)
- 技术(24004)
- 业经(21637)
- 经济研究(20286)
- 业(19499)
- 财经(17415)
- 问题(15349)
- 经(14972)
- 业大(14265)
- 科技(13854)
- 统计(13696)
- 版(13669)
- 技术经济(13331)
- 商业(13064)
- 策(12834)
- 农业大学(11960)
共检索到402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明 李明华 蒋家乐 马学花 李容望 赵文青 崔静 刘扬 马富裕
【目的】明确北疆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对氮磷钾综合运筹的响应特征,为节省氮肥成本提供依据。【方法】以鲁棉研24号为材料,在4种施氮量(506、402.5、299和195.5 kg·hm-2,分别用N1、N2、N3和N4表示)和蕾期、花铃期4种不同磷钾肥运筹方式(100%+0,25%+75%,50%+50%和75%+25%,分别用PK-M1,PK-M2,PK-M3和PK-M4表示)下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期间测定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蕾花铃数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在相同磷钾运筹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降低,LAI的Logistic模型K’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N3比N2处理高5.1%—16.5%,快速增长起始期(t1)和快速增长结束期(t2)均为N3处理最晚,且N3处理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最长,N3处理比N2处理多2—12 d;N3处理生长特征值GT最高,N2处理次之,N3比N2处理高5.2%—16.7%;干物质积累量在生长前期表现为N1>N2>N3>N4处理,在生长后期表现为N2>N1>N3>N4处理;蕾花铃数在全生育期表现为N2>N3>N1>N4处理;产量相对值在各施氮处理下表现为N2处理最高,N3处理次之,N2处理比N3处理高3.6%—6.5%。在相同施氮量下,LAI的Logistic模型K’值最高为PK-M3处理,最低为PK-M1处理,PK-M3处理比PK-M1处理高20.5%—27.4%;快速增长起始期t1(2019年除外)和快速增长结束期t2均为PK-M3最晚,且PK-M3处理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T)最长;PK-M3处理生长特征值(GT)最高,PK-M2处理次之,PK-M3处理比PK-M2处理高13.0%—24.5%;干物质积累量在生长前期表现为PK-M2处理>PK-M3处理>PK-M4处理>PK-M1处理,生长后期表现为PK-M3>PK-M2>PK-M4>PK-M1处理;蕾花铃数在生长前期表现PK-M4>PK-M3>PK-M>PK-M2处理,生长后期表现为PK-M3>PK-M2>PK-M4>PK-M1处理;产量相对值表现为PK-M3处理最高,比其他磷钾处理高5.2%—18.2%。所有处理中,N3PK-M3处理下LAI Logistic模型K’值和GT值最大,T最长,在吐絮期干物质积累量、相对产量值和后期蕾花铃数仅次于N2PK-M3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高于其他处理。相关分析表明,LAI在2018年播种后109 d以后和2019年播种后120d以后与生殖器官干物质、干物质总量和相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生殖器官个数、总干物质积累量、生殖器官干物质与相对产量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所有处理中N2PK-M3产量最高,N3PK-M3处理次之,N3PK-M3相对产量仅比N2PK-M3处理降低1.5%。【结论】N3PK-M3处理与农户常规施氮量相比,减少25%的氮肥施用量仍能获得较高产量,可能是由于推迟了棉花后期LAI到达峰值的时期,延缓了LAI下降速率,提高棉花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并促使其向生殖器官转运,且降低蕾铃脱落,保证后期铃数,为产量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本研究认为在蕾期和花铃期各分施50%磷钾肥的条件下,氮肥的施用量可以降低至299 kg·hm~(-2),这比农户常规施氮降低25%,以达到减氮稳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兆娜 田树飞 郭润泽 张晓军 司彤 王月福 邹晓霞
为了确定花生生长所需的适宜追肥量,提供花生高产高效施肥理论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连续2 a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以不灌水不追肥处理(CK1)和只灌水不追肥处理(CK2)为对照在花针期设置4个追肥量处理,研究了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叶片和茎秆干质量在各期均表现为随追肥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于每公顷施尿素261 kg、硼砂30 kg、硝酸钙221 kg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不追肥处理,而花生总果针和入土果针数、荚果数和干质量、荚果产量、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出仁率则随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于每公顷施尿素131 kg、硼砂15 kg、硝酸钙132 kg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追肥量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2017年T2(追施纯氮硼砂氧化钙各60,15,45 kg/hm~2)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8. 53%,46. 00%,2018年T2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 20%,34. 76%。各追肥处理下花生茎叶生长显著高于不追肥处理,促进地上部生长效果明显,但果针和荚果的生长随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适量追肥既可以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又可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提高花生产量,但追肥量过多易引起花生营养生长过度,抑制生殖生长,造成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从而降低产量。综上,适宜的追施量为公顷施纯氮60 kg、硼砂15 kg、氧化钙45 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汉民 刘松涛 曹雯梅 马丽 房卫平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长星 徐亮 王月福 王铭伦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磷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花生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度、侧枝长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当施磷量高于225 kg/hm2时,再增加施磷量对主茎高度、侧枝长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增施磷肥增加了花生主茎和侧枝的节数,促进了花生分枝的发生,提高了花生叶面积系数。适当增施磷肥可以提高花生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荚果产量,但当磷肥施用量超过225 kg/hm2时,增产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花生 磷肥 生长发育 分枝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春彦 熊顺贵
以夏黄切菊花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三元素不同施肥水平对夏黄切菊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砂质壤土盆栽条件下,每公斤土壤基施 N0.17g,P_2O_50.12g,K_2O 0.17g 和追施 N,K 50mg营养液,夏黄切菊花生长发育良好。定植后菊花的地上部分氮素累积速率以营养生长和蕾期最高,花蕾透色后累积速率明显下降;磷的累积速率高峰在现蕾至开花期,供磷不足时,磷有从茎叶向花序转移的趋势;钾在地上部分各器官中累积始终较高,尤以花蕾透色后更为明显。
关键词:
生长发育 菊花 需肥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静 王振华 刘健 马占利 温越
【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环境和棉花生长对灌溉水温与施氮量的响应机理,旨在确定北疆滴灌棉花合理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方法】以新陆早42号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温:15℃(T0)、20℃(T1)、25℃(T2)和30℃(T3);3个施氮水平:250 kg·hm~(-2)(F1)、300 kg·hm~(-2)(F2)和350 kg·hm~(-2)(F3),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灌溉水温条件下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水热环境、棉花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常规灌溉水温与低氮处理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棉花生长,单株铃数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下降。适宜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与15℃常规灌溉水温相比,增温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0.58—3.30℃,土壤储水量降低1.2%—7.2%,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5.7%—28.0%;随灌溉水温升高,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先增高后降低,在灌溉水温为25℃时达最大。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储水量降低3.3%—6.7%,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3.6%—9.5%,棉花株高增加3.2%—4.9%,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5.8%—11.0%,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1.2%—2.2%,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籽棉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均先增加后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分别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籽棉产量直接作用最大,而施氮量通过促进棉花生长对籽棉产量间接作用最大。籽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在T2F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 652.3 kg·hm~(-2)、1.17 kg·m~(-3),且T2F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22.17 kg·kg~(-1))显著大于T2F3处理(18.80 kg·kg~(-1))。【结论】综合考虑灌溉水温与施氮量对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棉花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推荐北疆棉区适宜灌溉水温为25℃,施氮量为300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永萍 张海娜 师树新 燕建召 孙辉 田海燕 崔瑞敏
为筛选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株行距配置模式,为黄河流域机采棉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试验筛选了3个冀中南地区主栽品种:冀棉958、石抗126和冀863,设置了7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4个不同的株行距配置,行距分别为80(Ⅰ),75(Ⅱ),70(Ⅲ),(100+50) cm(Ⅳ),同时设置常规种植密度45 000株/hm2为对照(CK,行距80 cm),研究了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不同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果枝台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尽相同;冀棉958和石抗126不同株行距配置的单株成铃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低密度下的CK,单株成铃率则均为处理Ⅱ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处理Ⅲ;冀863的单株成铃数以处理Ⅳ最高,其次为处理Ⅱ;冀棉958籽棉产量以处理Ⅳ最高,石抗126籽棉产量为处理Ⅱ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处理Ⅲ,冀863的籽棉产量则为处理Ⅱ与处理Ⅳ略高于处理Ⅲ,处理Ⅲ又略高于处理Ⅰ。推荐3个棉花品种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75 cm行距与(100+50) cm 2种种植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韩锦锋 刘华山 李巨
研究了液体地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地膜能加快棉花前期生长速度、适度抑制后期旺长、调控和优化棉花株型,使棉花早发、早熟。
关键词:
棉花 液体地膜 生长发育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贝贝 房伟民 陈发棣 顾俊杰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切花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的营养液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氮磷钾分别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对‘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茎粗、叶面积、花径、花瓣长、破蕾期、植株鲜干质量、根长差异显著;磷对茎粗、花颈长和破蕾期的影响显著;钾对花颈长、破蕾期、叶鲜质量和茎鲜质量的影响显著。最佳的氮磷钾摩尔浓度配比为营养生长期N∶P∶K=14.3∶2.0∶8.0,生殖生长期N∶P∶K=7.1∶4.0∶12.0。表4参18
关键词:
园艺学 切花菊 生长发育 氮磷钾营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瑞萍 韦泽秀 卓玛 曲航
为确定拉萨青稞田氮、磷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最佳配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N)4个水平,分别为:(N1)0 kg·hm-2、(N2)75 kg·hm-2、(N3)150 kg·hm-2、(N4)225 kg·hm-2,磷肥(P2O5)5个水平,分别为:(P1)0 kg·hm-2、(P2)45 kg·hm-2、(P3)90 kg·hm-2、(P4)135 kg·hm-2、(P5)180 kg·hm-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20个处理,研究对青稞出苗数、相对叶绿素含量、株高、生物量积累、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1、N2低氮水平有利于青稞出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在青稞各个生育期均随...
关键词:
青稞 氮磷配施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林霞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施用时期 棉花 棉铃 矿质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丽华 赵连佳 陈兴武 雷钧杰 赛力汗·赛 乔旭 张永强
为研究新疆滴灌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水氮运筹模式,以新冬41为试材在田间采用水、氮2因素3水平裂区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W灌水量,N施氮量),W_1N_0(2 775 m3/hm2、0kg/hm2)、W_2N_0(3 900 m3/hm2、0kg/hm2)、W_3N_0(4 350 m3/hm2、0 kg/hm2)、W_1N_1(2 775 m3/hm2、180 kg/hm2)、W_2N_1(3 900 m3/hm2、180kg/hm2)、W_3N_1(4 350m3/hm2、180kg/hm2)、W_1N
关键词:
滴灌 冬小麦 水氮耦合 根系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晓明 张亚如 张娜 张晓军 赵长星 王铭伦 王月福
为明确花生生长过程中是否存在生长冗余,探讨花生高产的适宜生长度,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试材,设长×宽×深分别为40 cm×20 cm×20 cm、40 cm×20 cm×40 cm、40 cm×20 cm×60 cm、40 cm×20 cm×80 cm4种规格不等的根土空间,采用网袋法,研究了根系生长空间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根土空间增大,株高逐渐增高,分枝数逐渐增多,根系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逐渐增大,其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根土空间过小显著影响各时间段花生开花数、下针和结果;根土空间过大则中前期开花数、下针和结果少,中后期开花数、下针和结果多;适当的根土空间(如限根...
关键词:
花生 根土空间 生长发育 产量 冗余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晨 赵仁杰 刘晓龙 边少锋 赵洪祥 闫伟平 孙宁 李前 王洪君 张治安 张丽华
为探讨玉米应对不同滴灌定额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2 a池栽试验,以2个具有耐旱性差异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CK1(耐旱型品种、500 mm)、T1(耐旱型品种、350 mm)、T2(耐旱型品种、200 mm)、CK2(干旱敏感型品种、500 mm)、T3(干旱敏感型品种、350 mm)和T4(干旱敏感型品种、200 mm)6个处理,分析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光合响应特性及籽粒灌浆特性、籽粒中激素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滴灌定额减少玉米R3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等4项光合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4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增加趋势。玉米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等10项光合响应相关参数均随滴灌定额减少而下降,CK1、T1与CK2处理光补偿点(LCP)与光饱和点(LSP)、CO_2补偿点(CCP)与CO_2饱和点(CSP)间差值范围较其他处理大。籽粒灌浆速率在开花后25 d达到峰值,T2和T4处理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随滴灌定额减少籽粒中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T2和T4处理籽粒中酸性蔗糖转化酶、蔗糖合酶、淀粉合成酶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玉米产量随滴灌定额减少而显著下降,T1处理较CK1处理仅下降3.45%~4.51%。T1处理与CK1和CK2处理在上述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采用T1处理的玉米叶片仍能维持光合性能和光系统Ⅱ结构,增强叶片对光与CO_2适应能力,玉米籽粒相关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增加,有效调控了籽粒生长发育及灌浆进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表现较佳。
关键词:
玉米 滴灌定额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焕杰 邵光成 张振华
20 0 0年 5~ 8月在新疆石河子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 ,进行了不同水分处理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较高的皮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应在 345~380 m m;特定阶段和程度的水分亏缺虽然降低了总生物量 ,但提高了生殖器官在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例 ;与对照相比 ,苗期每次灌水推迟 2 d,蕾期恢复正常供水 ,花铃后期每次灌水推迟 2 d,是适合于当地膜下滴灌棉花需水规律的灌水模式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水水平 棉花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