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3)
2023(6736)
2022(5683)
2021(5057)
2020(4224)
2019(9249)
2018(8774)
2017(16338)
2016(9180)
2015(9792)
2014(9244)
2013(9122)
2012(8542)
2011(7629)
2010(7407)
2009(6795)
2008(6626)
2007(5685)
2006(5133)
2005(4453)
作者
(30575)
(25570)
(25513)
(23833)
(16128)
(12597)
(11184)
(9964)
(9819)
(8952)
(8824)
(8456)
(8350)
(8267)
(8073)
(7991)
(7874)
(7602)
(7374)
(7334)
(6733)
(6283)
(6089)
(5911)
(5892)
(5653)
(5570)
(5498)
(5269)
(5247)
学科
(33575)
经济(33523)
(25145)
管理(25061)
(19271)
企业(19271)
方法(15925)
数学(14311)
数学方法(14176)
(10516)
(10448)
(9826)
(8987)
中国(8746)
税收(8452)
(8417)
(8227)
贸易(8226)
(8031)
业经(7615)
农业(7432)
(6169)
技术(5942)
(5927)
财务(5925)
财务管理(5913)
环境(5741)
企业财务(5648)
地方(5424)
(5040)
机构
大学(131983)
学院(130152)
(51922)
经济(51035)
研究(50083)
管理(46761)
理学(41561)
理学院(41048)
管理学(40137)
管理学院(39952)
(36044)
中国(35680)
科学(35602)
农业(29363)
业大(27967)
(27842)
(27829)
研究所(25967)
(23645)
中心(21678)
农业大学(19365)
财经(19064)
(19058)
(18154)
(17836)
(17538)
北京(17073)
科学院(16340)
(16323)
经济学(16152)
基金
项目(97027)
科学(74825)
基金(72057)
(68541)
国家(68012)
研究(59646)
科学基金(55766)
自然(40079)
自然科(39173)
自然科学(39155)
社会(38675)
自然科学基金(38513)
基金项目(38433)
(37578)
社会科(36695)
社会科学(36683)
(33375)
资助(28955)
教育(26112)
重点(22609)
计划(22277)
(20673)
(20621)
编号(20610)
(20538)
科研(20076)
科技(20054)
创新(19414)
(19268)
(17287)
期刊
(50376)
经济(50376)
研究(35572)
学报(34422)
(31518)
科学(27195)
大学(23870)
中国(23750)
学学(23213)
农业(21389)
(16621)
管理(15830)
(11937)
业大(10440)
(9646)
金融(9646)
经济研究(9570)
财经(9049)
农业大学(8875)
(8293)
业经(8291)
技术(7838)
(7717)
教育(7658)
科技(7498)
林业(7053)
问题(6949)
中国农业(6425)
(6326)
国际(6190)
共检索到184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运旺  马洪波  许仙菊  汪吉东  张辉  许建平  陈杰  张永春  
【目的】为甘薯生长前期氮磷钾缺素诊断积累资料。【方法】选取生长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甘薯品种,通过营养液砂培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CK,-N,-P,-K)和4次重复,薯苗移栽后在蒸馏水和1/2 Hogland营养液中分别预培养3 d和7 d,至3片新叶后开始处理,4周后甘薯出现明显缺素症状,取全株样研究氮磷钾缺乏条件下的生长性状、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植株各部位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氮磷钾缺乏可显著降低甘薯茎叶和总生物量(P<0.01),其中以缺氮影响最大,缺钾次之,缺磷影响最小。氮钾缺乏可显著降低根系生物量(P<0.05或P0.05)。氮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梦莎  朱高浦  付贵全  周晓星  赵罕  乌云塔娜  李芳东  
【目的】研究氮磷钾缺乏对苗期仁用杏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仁用杏配方施肥技术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Hogland沙培培养,以仁用杏‘中仁1号’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全素及氮、磷、钾缺素条件下仁用杏叶片表型性状的变态反应、叶片对氮磷钾积累的响应、根系形态特征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的差异。【结果】(1)缺氮初期叶片略微泛黄并伴有黄斑,之后叶边缘出现焦黄;缺磷初期幼叶发黄,随后叶片向上卷曲、边缘伴有白斑;缺钾会导致叶片坏死、叶尖卷曲和焦黄。(2)缺磷和缺钾显著(P<0.05)降低了植株Ⅰ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若囡  刘庆  李欢  史衍玺  李娟  
为明确缺磷对甘薯前期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设置缺磷(P0)和正常供磷(P1)2个处理,通过砂砾培养的方法,研究缺磷条件下甘薯根系发育特征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会抑制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使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下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缺磷胁迫下甘薯根的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其根系活力下降,根系总体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供磷处理;缺磷胁迫可显著促进甘薯根系对氮、钾、钙、锰、铜元素的吸收,降低根系对镁、铁元素的吸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郭小丁  谢一芝  
为探明磷素用量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效应。以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1个不施肥对照(P1),6个施磷量水平:不施磷对照(P_2O_5)0 kg/hm~2(P2)、施磷(P_2O_5)37.5 kg/hm~2(P3)、施磷(P_2O_5)75 kg/hm~2(P4)、施磷(P_2O_5)112.5 kg/hm~2(P5)、施磷(P_2O_5)150 kg/hm~2(P6)、施磷(P_2O_5)300 kg/hm~2(P7),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甘薯地上茎叶和地下块根干物积累量和养分含量,分析各生育期磷素用量对氮、磷、钾养分累积量的影响效应,明确不同施磷水平下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昌  彭建伟  宋海星  官春云  刘强  荣湘民  丁哲利  王署娟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12种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籽粒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余肥料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较高的施氮比例或较高的施磷比例处理,油菜都有较高的产量,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分别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素积累量没有显示出以上规律;氮磷钾3种肥料的利用率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钾肥利用率的减少幅度最大,氮肥减少幅度最小.12种氮磷钾配比中,N、P2O5、K2O质量比为1:0.5:0.58的油菜籽粒产量最高,为1830kg/hm2,其次是1:0.5:0.88,为1800kg/hm2,1:0.4:1.4的油菜籽粒产量最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杨浩瑜  包立  汪泰  张乃明  
[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加顺  郑金伟  池忠志  刘晓雨  潘根兴  郑聚锋  李恋卿  张旭辉  程琨  
[目的]研究一次性、大量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年际变化,为生物质炭农田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试验是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因素一为生物质炭,包括0(C0)、20(C20)和40(C40)t·hm~(-2)3个施用水平;因素二是氮素施用,包括施用(N1)和不施用(N0)2个水平,共6个处理(C0N0、C20N0、C40N0、C0N1、C20N1和C40N1),每处理3个重复。观测了施用生物质炭后2010年水稻、2014年水稻和2015年小麦产量及氮、磷和钾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相同的生物质炭施用水平下,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2010年水稻、2014年水稻和2015年小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佟静  刘克锋  孙向阳  李素艳  张秀芳  
氮是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品质的关键元素。以典型园林植物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栽培型‘橙香公主’‘Chengxiang Gongzhu’为试验材料,设置0(N_0),5(N_1),25(N_2),50(N_3),100(N_4),150(N_5),200(N_6),250 mg·L(-1)(N_7)等8个不同氮素水平,研究了不同氮营养液施用量对植株生长指标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0 mg·L(-1)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株高、冠幅、地径、干物质质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出现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凡林  李媛  唐梦琪  马满鹏  付彤  刁其玉  成思源  屠焰  
研究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缺乏对3-6月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生长和日粮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生产中判断母犊牛氨基酸缺乏症提供依据,并对后续母犊牛氨基酸需要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2头84日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限量饲喂4种不同氨基酸模式的饲粮,分别为氨基酸平衡组(PC组)、赖氨酸扣除组(PC-Lys)、蛋氨酸扣除组(PC-Met)和苏氨酸扣除组(PC-Thr),氨基酸扣除量均为PC组的30%。试验期97d,其中预饲期7d,正试期90d。于正试期第1、30、60、90天测定犊牛体重、体尺和乳头长度;在132—138和173—179日龄每组分别选取6头健康犊牛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收集粪、尿和饲料样品,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正试期每天记录采食量。【结果】与饲喂氨基酸平衡饲粮的犊牛相比:(1)扣除Lys显著降低90—180日龄犊牛饲料转化效率(P0.05);扣除Met和Thr对90—180日龄犊牛ADG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扣除Lys或Thr显著降低犊牛粪便评分(P0.05),以PC-Lys组腹泻率最高;3)扣除Lys、Met或Thr均不影响犊牛体尺(P>0.05),但扣除Lys后犊牛乳头长度增长率均低于PC组(P>0.05);4)扣除Lys、Met或Thr不影响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P>0.05),但扣除Lys显著降低173—179日龄犊牛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学价值(P<0.05)。【结论】在本试验设定的氨基酸平衡饲粮基础上,扣除Lys对犊牛生长发育和氮代谢有不利影响,扣除Thr影响犊牛腹泻,扣除Met对犊牛无明显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哲  何文寿  侯贤清  党柯柯  赵小霞  俞晓红  
【目的】研究氮素不同施用量在马铃薯不同的生育期对马铃薯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在马铃薯生育期,施氮肥均可提高植株器官N、P、K质量分数,其中N2P2K2处理的各器官N、P、K质量分数最高,均显著高于N0P2K2处理。生产1000 kg块茎所需N、P2O5、K2O平均比例为1∶0.49∶2。施氮肥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其中N2P2K2处理(225 kg/hm2)对马铃薯增产和提高商品薯率效果最佳,较N0P2K2处理显著提高21.33%和18.56%。【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宇航  邓远苇  刘亚敏  刘玉民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多花黄精的需肥规律,为多花黄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置氮、磷、钾3个因子,每个因子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N、P、K含量;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多花黄精的最佳推荐施肥量。[结果]氮、磷、钾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在一定施肥区间内,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_2P_2K_2处理(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160,160,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根茎皂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的N、P、K含量有明显影响,不论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同一处理中植株N、K含量均高于P含量。拟合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姣姣  杨其长  刘文科  
以水培桔梗为试材,研究氮水平(N1、N2.5、N5、N7.5)和氮形态(N5、N4+A1、N2.5+A2.5、N1+A4)对桔梗生长及氮磷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下桔梗鲜质量N1、N2.5和N5根系高于地上部,干质量N1、N7.5地上部高于根系;地上部、根系干质量分别在N7.5、N5最大;叶绿素、地上部和根系鲜质量N7.5和N5高于N2.5和N1,根鲜质量N5稍高于N7.5;氮含量和吸收量地上部高于根系,磷含量N2.5、N5和N7.5根系高于地上部,磷吸收量N1、N7.5地上部高于根系,N2.5、N5相反;地上部氮吸收量N7.5最大,全株氮含量和根系氮吸收量N7.5和N5高于N1和N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宝存  孙明德  吴静  黄德明  
通过基质盆栽冬小麦 ,研究了氮硫交互作用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氮、硫对苗期小麦的生长都有一定影响 ,氮的增产效果远大于硫 ,当氮肥用量为 2 0 0mg/盆时 ,小麦生物量的最大增产幅度 89% ;在低氮水平下 ,硫肥的增产效果最佳 ,最高可增产12 %。硫肥的施用可以提高苗期小麦植株体内硫的累积量 ,在氮素胁迫的情况下最为显著 ,可提高 1倍以上 ;同时降低植株体内氮的累积 ,但降低幅度不大。氮素充足时 ,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之比为 2 4~ 3 9,氮素胁迫条件下 ,小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相当 ,说明氮素养分不足时 ,小麦合成的有机物质更倾向于分配给根系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倩  姚兴东  单玉姿  张惠君  王海英  敖雪  谢甫绨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及籽粒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处理(0%、1%、5%、10%,生物炭/干土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R2期大豆根系和植株形态特性以及植株体内氮和磷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并对大豆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产生积极影响。5%和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高62.0%和74.5%)和植株鲜重(分别较对照高57.1%和72.6%),提高茎叶的氮磷转移量,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平均比对照高51%)。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分别较对照高19.4%、25.1%、27.4%、28.7%、10.7%和8.9%。生物炭对大豆根系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细根(<0.5mm)的伸长和增长,在1%、5%和10%生物炭处理下,细根长度占植株根系总长度的比例从无生物炭处理的71.4%分别增加到76.4%、82.7%和84.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籽粒产量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氮磷收获指数以及氮、磷转移量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之,施用一定量的生物炭能够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影响大豆植株体内养分吸收和利用,提高籽粒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强  张成玲  徐振  孙厚俊  杨冬静  谢逸萍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