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0)
- 2023(6749)
- 2022(5662)
- 2021(5089)
- 2020(4283)
- 2019(9239)
- 2018(8758)
- 2017(16302)
- 2016(9104)
- 2015(9759)
- 2014(9242)
- 2013(9022)
- 2012(8353)
- 2011(7463)
- 2010(7247)
- 2009(6572)
- 2008(6434)
- 2007(5610)
- 2006(4815)
- 2005(4151)
- 学科
- 济(32553)
- 经济(32506)
- 管理(25425)
- 业(24738)
- 企(19392)
- 企业(19392)
- 方法(15568)
- 数学(13927)
- 数学方法(13773)
- 财(10322)
- 学(10048)
- 农(9747)
- 中国(8647)
- 贸(8120)
- 贸易(8119)
- 易(7926)
- 业经(7351)
- 农业(6738)
- 务(6572)
- 财务(6570)
- 财务管理(6558)
- 企业财务(6249)
- 制(6065)
- 技术(5742)
- 环境(5685)
- 地方(5122)
- 银(5051)
- 银行(4997)
- 融(4828)
- 金融(4828)
- 机构
- 大学(130153)
- 学院(128377)
- 研究(50429)
- 济(50190)
- 经济(49302)
- 管理(45830)
- 理学(40580)
- 理学院(40053)
- 管理学(39130)
- 管理学院(38940)
- 农(36638)
- 科学(36505)
- 中国(36073)
- 农业(29758)
- 业大(28831)
- 所(28430)
- 京(28348)
- 研究所(26532)
- 中心(21865)
- 财(21273)
- 农业大学(19712)
- 江(19191)
- 院(18906)
- 省(17960)
- 北京(17551)
- 室(17191)
- 财经(17189)
- 科学院(16208)
- 业(16054)
- 实验(15982)
- 基金
- 项目(97039)
- 科学(74463)
- 基金(71632)
- 家(68787)
- 国家(68237)
- 研究(58867)
- 科学基金(55572)
- 自然(40426)
- 自然科(39497)
- 自然科学(39479)
- 自然科学基金(38841)
- 基金项目(38242)
- 社会(37714)
- 省(37640)
- 社会科(35773)
- 社会科学(35761)
- 划(33619)
- 资助(28926)
- 教育(26016)
- 重点(22811)
- 计划(22743)
- 科技(20807)
- 部(20509)
- 发(20472)
- 创(20397)
- 科研(20252)
- 编号(20134)
- 创新(19181)
- 业(19150)
- 专项(17312)
共检索到181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腾 马履一 段劼 贾黎明 彭祚登
通过盆栽小区试验,研究不同供氮量下文冠果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以确定文冠果育苗最佳氮肥施用量。试验共设5个处理,氮素用量分别为0,130,180,230,280 mg·seedling-1,以N0,N1,N2,N3,N4表示,每处理各栽植20盆。各处理氮肥在生长季分12次等量施入,每周施氮肥1次。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幼苗各个时期的生长指标,其中N3处理效果最好,生长旺季叶片氮钾养分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64%和60.97%,生长季末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2.70%,27.43%,7.71%和105.36%,根茎部氮养分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7.55%...
关键词:
文冠果 氮 光响应 养分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有燕 刘宏军 余宏远 赵娟 郝永桢
【目的】研究种子大小和干旱胁迫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文冠果育苗和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文冠果大种子(单粒种子质量>1.0g)、中等种子(单粒种子质量0.6~1.0g)、小种子(单粒种子质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新 姜继元 董鹏 朱耀军 李铭
为了研究文冠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特性,选择2年生文冠果幼苗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水分梯度,测定分析文冠果幼苗在不同水分梯度及不同时间下的生理指标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延长,文冠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RCM)在对照和T2处理下保持相对稳定,而在T1、T3及T4处理下有升高的趋势。(2)文冠果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和脯氨酸(Pro)含量在T3和T4处理下逐渐升高,T1处理下先升高后降低,而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则在T1和T4处理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关键词:
文冠果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剑 刘贤德 金铭 刘建海 赵国生 范菊萍 王艺林 张虎
采用盆栽方法,以1年生文冠果幼苗为试材,用不同质量分数(0.0%、0.1%、0.2%、0.4%、0.6%、0.8%)的Na 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对盐胁迫下文冠果幼苗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盐胁迫抑制了文冠果的生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文冠果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在盐胁迫质量分数较高时(0.4%、0.6%、0.8%)下降趋势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2)文冠果的根冠比在盐胁迫下呈增加趋势,特别是在高质量分数盐胁迫下文冠果的根冠
关键词:
盐胁迫 文冠果 生长形性状 适应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韫嘉 徐欢 毕泉鑫 石春鸿 关文彬
通过设定在7种不同梯度光照处理(H、M、L、HML、HLL、HLS、HMS),研究文冠果不同长度(8 cm、10 cm、12 cm)根插穗成活率以及幼苗形态、质态性状。结果表明:(1)在同一光照处理下,10cm、12 cm根插穗的成活率及幼苗生长明显高于8 cm;(2)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幼苗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并采取不同生长策略。在250~350 lux中等光照强度范围内,3种根插穗幼苗形态性状、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在100~250 lu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幼苗通过增加根、叶质量比,增大叶面积比加强植物同化能力,在350~500 lu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文冠果幼苗通过减少叶片数、增加...
关键词:
文冠果 光照异质性 根插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彤彤 陈莉 万华龙 李津 刘连涛 孙红春 张永江 白志英 李存东
为棉花生产氮肥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对农大棉601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逐渐增大;随着营养液中NH_4~+浓度的增大,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重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主根长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增铵营养处理7,14,21 d时,棉苗株高分别在NH_4~+/NO_3~-为50/50,25/75处理下最高;在增铵营养7,14,21 d时,NH_4~+/NO_3~-为50/50的处理棉花茎粗、叶面积最大,表明增铵营养大于50%时则明显抑制了棉苗的生长。就干物质而言,总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均在NH_4~+/NO_3~-为75/2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增铵营养对棉花干物重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而对地下部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单铵处理根冠比最大,主根长最长,表明单铵处理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说明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棉花地下部和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调控机制,混合态氮素更利于棉苗的地上部生长。
关键词:
增铵营养 棉花 形态特征 干物质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丽萍 李亚灵 赵军良 张剑国 巫东堂
为了深入了解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在昼夜平均温度20℃的情况下,研究了昼/夜为20℃/20℃、23℃/17℃、26℃/14℃这3个不同温差(0,6,12℃)对番茄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6℃/14℃处理比20℃/20℃处理可增加番茄幼苗单叶面积30.3%~47.1%,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87.5%~126.6%,增加番茄幼苗干物质48.8%~55.7%;同时,显著增加了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3℃/17℃处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昼夜平均温度20℃时,适当加大昼夜温差,能显著降低光...
关键词:
昼夜温差 番茄幼苗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腾 段劼 马履一 贾黎明 彭祚登 陈闯 陈婧
通过小区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文冠果生长、养分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确定文冠果育苗最佳氮肥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总氮素用量分别为0、130、180、230、280 mg株,以N0、N1、N2、N3、N4表示,5次重复,各处理氮素分12周平均施入。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显著影响文冠果生长季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整个生长季内文冠果氮、磷、钾积累量为氮>钾>磷;不同氮素用量影响根、茎、叶中氮、磷、钾的转运效率和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率,转运效率以N3处理最高;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积累效率为氮>磷>钾;生长季末氮、磷、钾养分主要集中在根和叶中。在本试验条件下,文冠果育苗的推荐施氮量为230 mg...
关键词:
文冠果 氮 磷 钾 养分积累 转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汕 贾永红 孙鹏 刘冲 王欢 罗四维 石书兵
为探明匀播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新冬22号’(‘XD 22’)和‘新冬46号’(‘XD 46’)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播种方式设匀播(UN)和常规条播(DR)2个处理,副区施氮量设0(N_0)、150(N_(150))、300(N_(300))、450(N_(450))和600(N_(600))kg/hm~2 5个水平,测定冬小麦分蘖成穗、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转运、分配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与DR相比,UN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也增大,尤其增大了灌浆期叶面积指数。2)随着施氮量增大;匀播提高了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尤其提高了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3)随着施氮量增大,小麦花前茎鞘、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均先增大后减小;与DR相比,UN提高小麦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穗数、穗粒数和产量,2个品种于N300和N450水平下产量达到最大;在N_0、N_(150)、N_(300)、N_(450)和N_(600)水平下,‘新冬22号’UN比DR分别增产11.79%、5.36%、4.55%、5.24%和8.73%;‘新冬46号’分别增产10.98%、7.07%、14.81%、14.55%和16.10%。综上所述,匀播方式改善了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中、下层的光合特性,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中的转移,进而提高产量,尤其施氮量为300和450kg/hm~2增产效果最佳。
关键词:
冬小麦 匀播 施氮 光合 产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 王樱琳 韦小丽 吴高殷
【目的】确定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培育的最适指数施氮量,对丰富高质量闽楠苗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6个水平指数施氮量(0、1、2、3、4、5 g·株~(-1))处理下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闽楠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根系活力随指数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3 g·株~(-1)时达到最大;苗木氮、磷、钾素积累量在最高指数施氮量处理中最大;苗木生物量、氮素质量分数、株含量以及施氮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施氮量为3~5 g·株~(-1)时,幼苗养分吸收表现为奢侈消耗;临界值法表明:闽楠苗叶片氮钾的最适质量分数临界范围分别16.88~20.58和9.78~11.38 mg·g~(-1),最适施氮量为3~4 g·株~(-1)。【结论】综合闽楠苗生长生理以及养分积累表现,建议闽楠苗期培育以指数施氮量4 g·株~(-1)为宜。图3表4参3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娜 郭庆 张晓军 赵长星 王铭伦 王月福
为明确花生根系生长是否存在冗余,探讨花生根系生长的适宜土壤深度,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尼龙网袋限根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深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但当限根深度超过60 cm,再增加土壤深度后增加幅度变小。在生育前期各土壤深度之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在生育后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冠比增大。荚果干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到限根深度60 cm处理时荚果干质量最
关键词:
花生 土壤空间 根系 干物质积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方春 马海林 马丙尧 杜振宇 段春华
以白蜡为供试植物,利用容器育苗研究保水剂对白蜡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探讨白蜡干物质和养分的动态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同单施速效肥料相比,添加保水剂对白蜡前期生长影响不大,但促进中后期苗高及地径的生长。白蜡干物质和养分动态积累均符合Logistic生长回归模型,但不同处理方程的特征值差异很大。同单施速效肥料处理相比,加入保水剂推迟白蜡干物质积累的盛末期,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总时间延长7天,积累的最大速率提高6.62%。同时,延长白蜡氮和钾的快速积累时间,并使其最大积累速率分别提高16.61%和7.52%,对磷的快速积累时间影响较小。在不加入速效养分的情况下,基质中直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体达 黄丹枫 宋世威 芦波 杨冬冬
【目的】探讨番茄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叶片碳氮积累动态对无机氮(NH4+-N、NO3--N),氨基态氮(Glycine)的不同响应。【方法】采用2个番茄品种(‘申粉918’、‘沪樱932’),水培条件下设置相同氮浓度(3.0mmol·L-1N)的NH4+-N、NO3--N、Glycine(甘氨酸)3个处理,测定番茄幼苗株高、干物质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系叶片碳氮含量和植株总氮量。【结果】在无机氮(NH4+-N、NO3--N)和氨基态氮(Gly-N)存在的营养介质中,番茄幼苗在处理前期(如处理后8d或16d)的株高、生物量、植株总氮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其后则表现为NO3--N>Gly-N...
关键词:
番茄 无机氮 氨基态氮 碳、氮积累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菲 李建明 吴普特 张大龙 赵志华 李俊
【目的】揭示亚低温条件下水分对番茄幼苗氮钾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为冬季温室番茄水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的方式,以适温(18—30℃)环境为对照,研究亚低温(4—20℃)条件下,灌溉补充蒸腾蒸发量(ET)分别为60%、80%、100%和120%的水分对温室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与适温相比,亚低温下番茄幼苗根、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随着补充水分的减少逐渐降低,且处理时间越长降低得越多;干物质向叶片分配的比例减少,向根茎中的分配比例增大;亚低温下番茄幼苗植株中N、K的总含量降低,N总量随着补充水分的减少而减少,K总量在补充100%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雯雯 高小丽 马瑞瑞 杨秋歌 马淑蓉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探究连作对糜子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明确导致糜子连作障碍的生理机制,为糜子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糜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糜子连作和芸豆与糜子轮作(对照)2个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成熟期,测定连作、轮作下糜子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植株主茎绿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1)连作显著降低了糜子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植株主茎绿叶面积,在抽穗期和开花期影响尤为显著;(2)连作导致糜子抽穗后植株衰老进程加快,籽粒灌浆被迫提前终止,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籽粒产量下降。【结论】连...
关键词:
连作 糜子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