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8)
2023(5345)
2022(4387)
2021(3905)
2020(3185)
2019(6977)
2018(6586)
2017(12071)
2016(6807)
2015(7081)
2014(6662)
2013(6457)
2012(5791)
2011(5186)
2010(4823)
2009(4368)
2008(4236)
2007(3493)
2006(2935)
2005(2342)
作者
(22705)
(19236)
(19208)
(17741)
(12032)
(9530)
(8351)
(7543)
(7297)
(6639)
(6531)
(6269)
(6245)
(6220)
(6026)
(5886)
(5813)
(5726)
(5520)
(5494)
(5091)
(4649)
(4429)
(4389)
(4236)
(4181)
(4161)
(4125)
(4012)
(3915)
学科
(24011)
经济(23979)
(18673)
管理(18619)
(14167)
企业(14167)
方法(12315)
数学(11353)
数学方法(11259)
(7465)
(7020)
(6857)
(6661)
贸易(6661)
(6523)
中国(5734)
业经(5501)
农业(5277)
技术(4667)
环境(4662)
(4399)
财务(4394)
财务管理(4390)
企业财务(4197)
(3885)
产业(3800)
(3622)
(3568)
地方(3510)
(3448)
机构
大学(96142)
学院(95804)
(37405)
经济(36864)
管理(35535)
研究(35115)
理学(32213)
理学院(31830)
管理学(31159)
管理学院(31021)
(28746)
科学(26197)
中国(24553)
农业(23471)
业大(23077)
(19639)
(19481)
研究所(18601)
农业大学(16052)
中心(15442)
(14712)
(13057)
(12977)
财经(12709)
(12658)
(12423)
(12248)
实验(12223)
科学院(11812)
(11775)
基金
项目(76311)
科学(58532)
基金(56678)
(54664)
国家(54248)
研究(45245)
科学基金(44328)
自然(32191)
自然科(31490)
自然科学(31475)
自然科学基金(30954)
基金项目(30910)
(30000)
社会(29858)
社会科(28415)
社会科学(28407)
(26445)
资助(22086)
教育(19663)
计划(18175)
重点(17891)
科技(16792)
(16361)
(16031)
科研(15972)
(15918)
(15571)
创新(15405)
编号(15048)
(14108)
期刊
(32650)
经济(32650)
学报(27365)
(24695)
科学(21500)
研究(20873)
大学(18932)
学学(18662)
农业(16700)
中国(14734)
管理(10680)
(10349)
(9373)
业大(8655)
农业大学(7275)
(6649)
经济研究(6424)
科技(6326)
林业(6300)
业经(6170)
(6029)
金融(6029)
财经(5888)
中国农业(5260)
技术(5164)
(4979)
自然(4915)
商业(4911)
问题(4785)
资源(4690)
共检索到122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王凯辉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氮、磷、钾含量达到最高值;当施入N,P2O5和K2O分别为225,120,150 kg/hm2时,丹参根干质量、根长及根条数达到最高值,根的直径最适宜,此后随着磷钾肥施入量增加,根干质量及根长、根条数反而下降,根直径增加。所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提高丹参根的养分含量、根干质量、根长、根数及根直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刘德辉  林江辉  代静玉  李辉信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猪粪、菜籽饼和无机肥的不同配施,研究了施肥对丹参的生长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影响。试验设2个营养水平:Ⅰ.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Ⅱ.每盆含N 2.50 g、P 1.98 g、K2.92 g。结果表明:施用1/2猪粪Ⅰ+1/2无机肥Ⅰ混合肥料(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的丹参,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最高;施用1/2菜籽饼Ⅰ+1/2无机肥Ⅰ混合肥料(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的丹参,其根干质量最大,单株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总量最高。表明,N、P、K用量分别为每盆1.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刘灵娣  王丽英  田伟  陈丽莉  李若楠  张彦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用量分别在0~225,0~270,0~270 kg/hm2时,黄芩根产量及黄芩苷含量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肥对黄芩产量的增加效应最大,磷、钾肥次之;施用氮肥黄芩产量提高幅度可达73.61%~105.10%。在本试验条件下,当N、P2O5、K2O用量分别为225,270,270 kg/hm2时,N∶P2O5∶K2O的比例为1∶1.2∶1.2时,黄芩根产量达到7 158.00~7 403.55 kg/hm2;黄芩苷为9.92%~11.24%,高于《中国药典》规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丽  郭玉海  
本研究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方案,分析了氮、磷、钾肥不同水平对苦豆子产量及苦参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K、N+P、N+K三种施肥组合与苦豆子产量相关性最大,单施N、P、K和P+K对其影响较小。2)复合施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134.85、91.0、59.9kg/hm2时苦豆子产量最高,约为2 016.75kg/hm2。3)综合考虑各药用部位苦参碱含量,施肥量的最优范围为N 125~180kg/hm2、P2O580~90kg/hm2、K2O10~45kg/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翠红  黄启为  黄运湘  冯跃华  黄新  陈欣欣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红菜园土中氮磷钾肥配比对白菜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能保证白菜产量为最高理论产量的60%~75%,同时控制其硝酸盐含量为1 600~2 100 mg/kg的最佳氮磷钾肥配比分别为150~180,23~65,92~173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倩葳  于水强  曹雨婷  邵慧妹  王维枫  
[目的]研究添加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生长特征、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影响,探讨细根在不同富养斑块的觅养特征,为研究细根养分捕获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林龄约30年的麻栎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根系生长袋法,设置对照(CK)、氮添加(N)、磷添加(P)、多养分添加(NPK)、凋落物添加(F)共5个处理,探究细根生长特征(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形态特征(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比表面积、分枝比、分枝强度)以及细根中N、P含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1)与CK相比,NPK处理麻栎1~3级细根的总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2)不同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与CK相比,P、NPK、F处理总体使麻栎细根直径减小,而N处理使3级根直径显著增加(P0.05),但N处理使2~3级细根的分枝比和分枝强度显著增加(P0.05),但NPK和P处理细根的P含量均较CK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NPK处理最高,较CK的增幅为128.8%。[结论]同时增加土壤N、P养分时,麻栎通过增殖根长和细根生物量来获取更多的养分,而将N、P肥单独作为外源养分添加时,麻栎则通过改变细根形态特征来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添加凋落物对麻栎细根生长形态特征无明显影响,可知麻栎对不同类型外源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莲英  秦松  杨桂兰  范成五  
为给贵州超高产水稻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水稻中优608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肥和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不同超高产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显著增产,增幅为10.87%~23.82%,其中以T2增产效果最佳,增幅达23.82%。2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一致,即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下降趋势,氮钾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植株后期的氮磷钾含量,符合超高产水稻的需肥特性。3氮钾肥后移能较好地促进水稻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平衡发展。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即施氮(纯氮)255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20%+穗肥3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张彦才  刘灵娣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温春秀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生物发酵鸡粪(N-P2O5-K2O=1.58-3.08-1.72)4.5 t/hm2基础上,施化肥氮(N)为0~45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施氮(N)45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而绿原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磷肥能有效地提高金银花的产量,施磷(P2O5)为360 kg/hm2时单株产量最高,施P2O5量在0~180 kg/hm2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协锋  张春华  刘国顺  王可  江厚龙  石秋环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2008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王岭现代烟草示范基地,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都较低;氮、磷、钾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氮磷钾的配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烤烟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新植二烯含量也随着增加,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总量以T6最高,因此,氮磷钾的合理配施(T6)是提高烤烟香气量的重要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婧  王树才  夏凯  周燮  
Ti转化的丹参组培物在MS NH4 培养基 (MS中不含硝酸铵 ,含蔗糖 30g·L-1)上经 2 5℃暗培养 18d ,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对照 (CK) ,2 0 0 μmol·L-1水杨酸 (SA) ,4g·L-1酵母激发子 (E)和E +SA处理。其中CK和SA处理的组培物仅产生痕量的丹参酮类物质 ,而E和E +SA处理的总丹参酮产量分别增加到 12 2 3mg·L-1和 15 0 7mg·L-1,表明E处理能促进组培物产生丹参酮类物质 ,而SA可以强化E的这种作用。与上述差异有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是 :培养 6~ 18d ,E +SA处理的ABA和iPAs含量均持续高于对照 ,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林江辉  李辉信  刘德辉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菲处理对丹参根生物量、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影响及菲在丹参根内的累积。结果表明:丹参收获后,土壤中的菲残留量为0.09~0.26mg·kg-1,丹参根内菲含量为0.45~0.57mg·kg-1;添加菲处理的丹参根生物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高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3种丹参酮含量随土壤菲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菲含量在31.1和234.8mg·kg-1时,对丹参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丹参酮在丹参根内的累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威威  周再知  张青青  黄桂华  韩强  王先棒  
【目的】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柚木幼树生长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柚木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柚木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配比施肥处理(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 kg/株钙镁磷肥(T1)、0.25 kg/株钙镁磷肥+2.50 kg/株有机肥(T2)、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kg/株氧化镁+10.00 g/株硼肥(T3)、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T4)、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0 kg/株钙镁磷肥(T5)),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柚木幼树生长量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施肥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其中均以T5处理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44.81%,82.02%和108.72%。(2)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柚木叶片全N、全K、交换性C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叶片全P、交换性Mg含量显著提升,叶片N/P值显著降低。(3)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其中T5处理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4)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5种配比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为T5>T3>T2>T1>T4。【结论】5种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促进柚木叶片对钙、镁、磷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累积,加快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柚木幼树生长量的增加,其中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 kg/株钙镁磷肥为最佳肥料组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媛姣  陆秀君  曾莞棋  雷鸣雷  李东升  万项成  解昀霏  张晓林  
蒙古栎为国家珍贵用材树种,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探究不同肥料、不同施肥量对蒙古栎幼林造林效果的影响,以2年生蒙古栎为研究对象,选用4种农用复合肥(A为洋丰复合肥,有效成分为:含25%N、10%P、16%K;B为鄂中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含12%N、18%P、15%K;C为东北丰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含13%N、10%P、20%K;D为硝基复合肥,有效成分为含16%N、16%P、16%K),分别设置3个施肥量梯度(1,3,5g·株~(-1)),以不施肥(CK)为对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二者对蒙古栎幼林形态指标影响存在交互效应。仅B肥(鄂中复合肥料)对蒙古栎幼林两年的树高、地径增长量均影响显著(p<0.05),树高增长量(2018年和2019年数据)最大值均在B3处理(5g·株~(-1));总生物量最大值在B2处理,其次为B3处理。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二者对蒙古栎幼林养分浓度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B肥处理下,根和茎中N浓度最大值分别出现于B2和B3处理中,根和茎的K浓度最大值均B3处理,且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形态和养分指标得出结论,B2和B3处理对2年生蒙古栎幼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即在1m×1m的密度对2年生蒙古栎幼林施肥量最佳为43.2~72kg·h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盛倩男  余小红  周雄  田贵生  吴海亚  耿国涛  闫金垚  李静  任涛  鲁剑巍  
【目的】杂草是限制油菜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养分的合理管理对杂草防控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探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油菜与杂草生物量及养分竞争的影响,为生态控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氮(0、90、180和270 kg N·hm~(-2),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磷(0、45、90和135 kg P_2O_5·hm~(-2),分别用P0、P1、P2和P3表示)、钾(0、60、120和180 kg K_2O·hm~(-2),分别用K0、K1、K2和K3表示)各4个不同用量梯度田间试验。在油菜成熟期,测定油菜籽产量、油菜和杂草的生物量及相应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分析油菜与杂草的养分竞争关系及其对肥料用量的响应。【结果】施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地上部总生物量和相应的养分积累量,在氮、磷、钾3种养分中,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对缺磷最敏感。N0、P0和K0处理的油菜籽产量分别为560、227和1 490 kg·hm~(-2),分别只占相应最高产量(N3、P3和K3处理)的18.2%、7.5%和50.1%,油菜地上部总生物量随着养分的投入变化趋势与籽粒产量一致。N0、P0和K0处理的油菜相应养分积累量依次为19.96、0.88和26.21 kg·hm~(-2),分别占相应最高养分积累量的12.24%、3.72%、22.26%。杂草生物量和相应的养分积累量随着3种养分施用量的增加不断下降(磷肥用量试验P2处理最高除外),N0、P0和K0处理的杂草生物量分别为1 365、3 060和1 535 kg·hm~(-2),分别是相应最低杂草生物量(N3、P2和K3处理)的7.59倍、5.19倍和3.61倍;N0、P0和K0处理杂草的相应养分积累量依次为17.60、1.91和9.38 kg·hm~(-2),分别是相应最低杂草养分积累量(N3、P2和K3处理)的3.78倍、1.54倍和1.52倍。与磷和钾相比,杂草与油菜对氮的养分竞争力更强,在各氮肥处理时杂草的氮含量均高于油菜。施肥提高了油菜与杂草的生物量和相应养分积累量的比值,除不施磷处理外,其他所有处理的油菜与杂草的生物量和相应养分积累量的比值均大于1,且这个比值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磷肥用量试验P2处理最高除外),说明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长势及养分吸收能力,发挥了抑制杂草的作用。【结论】冬油菜田间杂草的危害程度受养分供应状况的控制,施肥有效弥补了油菜生长前期除草剂不能完全控制整个生育期杂草的不足,氮、磷、钾肥充足施用能显著降低杂草生物量和相应的养分积累量,油菜与杂草竞争能力对3种养分的响应程度为磷>氮>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楠  曾希柏  高菊生  王伯仁  
目的探讨红壤旱地、特别是低肥力红壤旱地中镁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镁肥的合理施用和含镁复合肥的研制奠定进一步的基础。方法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镁含量的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产量及红壤旱地养分含量的影响,并对其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等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两种含镁复合肥对促进黄花菜生长发育、提高黄花菜产量和抗病能力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含镁量较高的镁肥II增产效果更优,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7.4%,比施氮磷钾处理增产32.8%,比含镁较低的镁肥I增产14.5%。两种含镁复合肥对土壤交换性镁和氮磷钾含量亦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施用镁肥II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钾及交换性镁含量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