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
2023(240)
2022(216)
2021(208)
2020(191)
2019(384)
2018(365)
2017(551)
2016(436)
2015(442)
2014(399)
2013(407)
2012(376)
2011(336)
2010(375)
2009(296)
2008(276)
2007(239)
2006(181)
2005(137)
作者
(2229)
(1929)
(1842)
(1675)
(1135)
(939)
(844)
(815)
(744)
(687)
(685)
(653)
(645)
(644)
(621)
(615)
(614)
(612)
(555)
(538)
(516)
(506)
(495)
(464)
(452)
(451)
(439)
(431)
(408)
(405)
学科
(738)
土壤(468)
(468)
动物(375)
水产(373)
(299)
(282)
玉米(280)
(279)
(278)
动物学(276)
玉蜀黍(275)
(275)
蜀黍(275)
(269)
(266)
其他(253)
(241)
经济(241)
管理(238)
(235)
(225)
生物(224)
(222)
植物(221)
(201)
小麦(196)
(191)
企业(191)
(183)
机构
学院(5798)
大学(5657)
(4580)
农业(3869)
科学(3308)
研究(3307)
业大(2942)
农业大学(2522)
(2340)
研究所(2292)
(2259)
实验(2221)
(2204)
实验室(2124)
重点(2049)
(2006)
中国(1659)
科学院(1527)
资源(1415)
技术(1344)
环境(1308)
中心(1249)
(1227)
(1172)
(1075)
(1044)
农业科学(1011)
生物(979)
科技(972)
(960)
基金
项目(5385)
(4092)
国家(4069)
基金(3228)
科学(3199)
(2708)
科技(2691)
科学基金(2550)
(2509)
自然(2480)
自然科(2418)
自然科学(2415)
计划(2372)
自然科学基金(2351)
(1979)
基金项目(1776)
专项(1721)
农业(1655)
(1645)
研究(1629)
重点(1548)
技术(1477)
资助(1368)
(1303)
科研(1275)
(1222)
创新(1198)
b(980)
(887)
产业(884)
期刊
学报(4344)
(4218)
农业(2681)
科学(2531)
大学(2367)
学学(2365)
(1751)
业大(1300)
中国(1184)
农业大学(1136)
中国农业(924)
农学(866)
华北(866)
自然(840)
林业(817)
(807)
自然科(779)
自然科学(779)
西南(761)
科技(751)
科技大(713)
科技大学(713)
农业科学(669)
农林(651)
(651)
西北(468)
研究(453)
(423)
水产(409)
(343)
共检索到7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松涛  赵斌  李成林  胡炜  韩莎  李琪  
本实验以小[(6.05±0.44)g/头]、中[(14.68±1.76)g/头]、大[(25.64±3.27)g/头]的3种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氮胁迫浓度为0、2、4、6、8、10 mg/L时对刺参体腔液中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氨氮浓度为8 mg/L时,第10天后,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出现吐肠、化皮,直至死亡。氨氮浓度为10 mg/L时中规格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6.7%。在氨氮浓度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晓亮  李成林  赵斌  胡炜  韩莎  李琪  
以养殖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强度盐度胁迫对刺参生存、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性及抗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16实验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66.7%,与其他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盐度≥22时,刺参能够全部存活,实验组刺参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盐度≤20时,刺参生长表现为负增长。2)刺参体腔液中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总体降低的趋势。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均为最高值,30d时,各实验组S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斌  周红学  李成林  赵洪友  胡炜  程晓艳  韩莎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探明刺参新品种对环境中氨氮变动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探究0(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的自然海水),2,4,6,8和10 mg/L氨氮胁迫下体质量分别为(30.2±0.2) g/头(A组)、(59.2±0.8) g/头(B组)刺参“鲁海1号”存活、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氨氮胁迫对刺参的存活与生长影响显著,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0mg/L时,2组刺参均出现排脏、化皮和死亡个体,A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7.2%。刺参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6,8和10 mg/L时A、B组刺参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慧  李彬  荣小军  廖梅杰  陈贵平  张正  王岚  王印庚  邹安革  
测定了不同盐度(20、25、30、35、40)和不同溶氧水平(充空气,DO 7~9mg/L)充纯氧,DO15~20mg/L;不充气,DO 2~5mg/L)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盐度试验结果表明,盐度急性变化会引起刺参体腔液ACP、AKP、LZM活性的升高和SOD活性降低,其中第10天时盐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溶氧试验显示,过饱和溶氧(DO 15~20mg/L)可使刺参体腔液ACP、AKP、LZM、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充气组(DO 2~5mg/L)刺参体腔液中ACP、AKP、LZM活性出现短暂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猛  廖梅杰  常青  王印庚  李彬  荣小军  高磊  范瑞用  
以浒苔、石莼、豆粕、扇贝边、葡萄糖、贝壳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为原料配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利用酿酒酵母菌菌液和碱性蛋白酶制剂对刺参饲料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得到5组实验用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的幼刺参42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刺参。结果显示,不同的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的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有显著影响(P0.05)。复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俊  肖琛  尹晓燕  汤蓉  李大鹏  
为探讨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将草鱼(0.15±0.05 g)分别暴露在0 mg/L、0.2 mg/L、0.4 mg/L、0.8 mg/L、1.0 mg/L、2.0 mg/L、4.0 mg/L和8.0 mg/L的亚硝态氮溶液中,分别在暴露后0 d、1 d、4 d、7 d测定草鱼体内补体C3和C4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结果表明,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产生了消极影响,其胁迫效应随着暴露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暴露浓度低于1.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喆  李健  冯伟  何玉英  陈萍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婷婷  陈效儒  梁萌青  王成强  郑珂珂  徐后国  陈齐勇  
实验以基础饲料组[含30%鱼粉蛋白(FM)]为对照组,用鱼蛋白水解物(FPH)、猪血蛋白水解物(PBPH)、酵母蛋白水解物(YPH)和豆粕蛋白水解物(SPH)分别替代配方中1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存活率在97.78%–98.89%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PH组与FM组的末重和特定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晶晶  左志晗  张晓月  李文悦  孙金生  
益生菌,因其既无毒副作用和残留问题,又能促进生长、防病治病,还可改 善养殖水体的环境,越来越受到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重视。为探究益生菌对氨氮胁迫下半滑舌鳎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实验首先选用枯草芽孢杆菌Y2为益生菌对半滑舌鳎进行饲喂,然后对半滑舌鳎进行氨氮胁迫,胁迫过程中持续饲喂Y2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其中宏观生长指标结果显示氨氮胁迫组半滑舌鳎体重体长低于非氨氮胁迫组,且在氨氮胁迫及非氨氮胁迫条件下Y2组舌鳎体重体长高于空白组。免疫酶活测定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后半滑舌鳎血清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有所升高;且在氨氮胁迫及非氨氮胁迫条件下饲喂Y2菌株的2组ACP、CAT、和POD活性均高于其相应对照组。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非氨氮胁迫Y2组半滑舌鳎血清中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含量略高于对照组,白球比较高,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含量差异较小;氨氮胁迫对照组舌鳎血清中ALB、CHO含量下降,GLB含量略有升高,血清中总蛋白(TP)及总脂肪呈下降趋势,且白球比降低,而氨氮胁迫Y2组比空白组舌鳎血清中ALB、TG及CHO含量升高,导致白球比升高。同时氨氮胁迫使血清中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显著升高,Y2在氨氮胁迫及非氨氮胁迫条件下均可以降低MDA、AST及ALT的含量。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氨氮胁迫使半滑舌鳎肠、肝脏、肌肉及鳃组织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及血红蛋白α1基因(Hb-α1)表达量升高,且HSP70的表达量Y2组高于空白组,其中在肝脏组织中上调最明显,相反氨氮胁迫下Y2组的Hb-α1表达量下降,在肝脏及肌肉组织中下降最明显。此外氨氮胁迫使半滑舌鳎相应组织中生长因子(IGF)的表达量均降低,但在氨氮及非氨氮胁迫条件下Y2组的IGF表达量均高于其空白对照组。综上,Y2可以改善氨氮胁迫对半滑舌鳎的免疫能力、血液生化指标、氧气运输、应激能力及生长等造成的多方面影响,降低氨氮胁迫对半滑舌鳎造成的负面作用。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汉  李义  王玥  郭明凯  俞泉宇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迫后第1天,pH 4.5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8)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H 6.0组的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5组和pH 9.0组,pH 10.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6.0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0.05);在pH胁迫后第7天,p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文博  李爱华  汪建国  蔡桃珍  吴玉深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构建组间差异,模拟养殖过程中草鱼所面临的拥挤胁迫。胁迫第7、14、30、60d后采样测量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高密度组(80g·L-1)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在胁迫后开始升高,并于14d时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呈倒"U"型趋势。血清杀菌活性随放养密度的剧增而锐减(P<0.005)。白细胞比容在各组间未显示明显差异。而在30d和60d所测的高密度组草鱼的头肾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显示,高密度组低于对照组(P<0.05)。60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实验,高密度组死亡率高达75.0%,中密度组也达到了63.6%,而对照组只有25.0%。同期所测的脾脏脏器系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先银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张喆  常志强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呈现峰值变化,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72 h后趋于稳定。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pH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高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邓康裕  孟宪红  孔杰  张恒恒  史晓丽  曹家旺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2.5%和5.0%的PHB配制成实验饲料,饲喂21 d后测定对虾免疫酶活性,选择最佳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测定对虾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测定氨氮胁迫48 h内对虾免疫基因表达水平,观察PHB对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PHB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液、肝胰腺及鳃丝中T-AOC分别在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邓康裕  孟宪红  孔杰  张恒恒  史晓丽  曹家旺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2.5%和5.0%的phb配制成实验饲料,饲喂21 d后测定对虾免疫酶活性,选择最佳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测定对虾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测定氨氮胁迫48 h内对虾免疫基因表达水平,观察phb对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phb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液、肝胰腺及鳃丝中t-aoC分别在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炜  赵斌  李成林  韩莎  张艳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