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9)
- 2023(4331)
- 2022(3526)
- 2021(3510)
- 2020(3096)
- 2019(7311)
- 2018(7487)
- 2017(14704)
- 2016(7964)
- 2015(9090)
- 2014(9054)
- 2013(8815)
- 2012(7838)
- 2011(7069)
- 2010(7311)
- 2009(6590)
- 2008(6324)
- 2007(5449)
- 2006(4697)
- 2005(4126)
- 学科
- 济(31660)
- 经济(31622)
- 管理(21974)
- 业(20354)
- 方法(19160)
- 数学(17575)
- 企(17462)
- 企业(17462)
- 数学方法(17086)
- 学(7917)
- 财(7730)
- 农(7693)
- 理论(6499)
- 中国(6362)
- 业经(6010)
- 农业(5008)
- 贸(5008)
- 贸易(5003)
- 易(4873)
- 制(4732)
- 技术(4531)
- 和(4504)
- 环境(4181)
- 务(4179)
- 财务(4146)
- 划(4145)
- 财务管理(4137)
- 教学(4112)
- 地方(3990)
- 企业财务(3894)
- 机构
- 学院(112970)
- 大学(112354)
- 管理(45148)
- 济(41697)
- 经济(40839)
- 理学(40014)
- 理学院(39581)
- 管理学(38399)
- 管理学院(38229)
- 研究(36256)
- 中国(27455)
- 科学(25584)
- 京(23816)
- 农(21162)
- 所(19337)
- 业大(19224)
- 财(18111)
- 研究所(18022)
- 农业(16988)
- 江(16289)
- 中心(16284)
- 财经(14787)
- 北京(14731)
- 范(14084)
- 师范(13817)
- 院(13568)
- 经(13488)
- 技术(13220)
- 州(12763)
- 经济学(12107)
- 基金
- 项目(80853)
- 科学(63662)
- 基金(59587)
- 家(54072)
- 国家(53726)
- 研究(53480)
- 科学基金(45955)
- 自然(33378)
- 自然科(32708)
- 自然科学(32703)
- 社会(32421)
- 自然科学基金(32076)
- 省(31577)
- 基金项目(31188)
- 社会科(30716)
- 社会科学(30708)
- 划(27719)
- 资助(26163)
- 教育(25728)
- 编号(21493)
- 重点(18726)
- 部(17206)
- 计划(16833)
- 创(16795)
- 科研(16281)
- 发(16238)
- 成果(16195)
- 创新(15767)
- 大学(14721)
- 课题(14591)
共检索到15491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庆婷 于赫男 林小涛 许忠能
为研究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行为和能量分配的变化,将体质量为(4.89?0.27)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分别置于氨氮质量浓度为0.02 mg/L(对照)、1.00 mg/L、2.50 mg/L、5.00 mg/L,水温(28?0.5)℃的水族箱中养殖2周,监测其行为并对其生长、体组分和能量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氨氮浓度升高,凡纳滨对虾白昼的活动频率、游走距离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夜间则呈逐渐下降趋势,5.00 mg/L组白昼和夜间活动频率及游走距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特定生长率及摄食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葛红星 李健 陈萍 梁忠秀 任海 李东利
为探讨养殖水体中总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HPNS)"发生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质量浓度氨氮实验组:2.5、5.0、7.5、10.0 mg/L实验组,胁迫20 d后腹肌注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感染。凡纳滨对虾感染后6–24 h,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均出现死亡高峰。24 h后,5.0、7.5和10 mg/L实验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高于2.5 mg/L组,且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实验组对虾累积死亡率随着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金龙 王元 李新苍 周俊芳 陈甜甜 房文红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WSSV在患病对虾体内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氨氮(NH+4)和亚硝基氮(NO-2)的共同胁迫浓度均为20 mg·L-1,分别注射10-4和10-5稀释度的WSSV提取液。结果显示,胁迫下感染10-4WSSV的凡纳滨对虾144 h死亡率达到100%,显著高于无胁迫组(76.67%),相同实验条件下高浓度病毒感染组死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熊大林 段亚飞 王芸 张家松 陈成勋 董宏标 李华 刘青松
为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对虾暴露于氨氮浓度为20 mg·L~(-1)的海水中72 h,测定了不同时间点肠道中抗病原感染指标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ys)、酚氧化酶原(proPO)以及抗氧化功能指标如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等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氨氮胁迫后:1)ACP和ALP活性均于6 h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影响显著,对其肠道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葛红星 李健 陈萍 葛倩倩 梁忠秀 李东利 王莹
为探讨亚硝酸盐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HPNS)发生的影响,设置1个凡纳滨对虾对照组和4个不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2.0、4.0、6.0和10.0 mg/L)胁迫组,亚硝酸盐氮暴露20 d,于凡纳滨对虾后腹肌注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感染。观察到在感染后9~24 h各实验组出现死亡高峰,濒死对虾表现出与AHPN相同的临床症状,48 h后,各实验组对虾不再出现死亡,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对虾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4%、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旭江 么宗利 来琦芳 于明超 李新苍 高鹏程 周凯 崔青曼 刘一萌 孙真 李燕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盐碱水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高pH、高碱环境下的存活率不稳定。为探究凡纳滨对虾对长期高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低碱对照组(LSW:碳酸盐碱度为3 mmol/L,盐度为6,pH为8.1)和高碱胁迫组(AW:碳酸盐碱度为10 mmol/L,盐度为6,pH为8.8)养殖42 d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和鳃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注释,进而筛选、分析高碱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调控通路并进行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2个组织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有243个,其中,98个表达上调,145个表达下调。肠道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糖代谢、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胆汁分泌、ABC跨膜转运、紧密连接以及免疫调节等途径。鳃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谷胱甘肽代谢、碳酸氢盐转运、精氨酸合成、糖代谢以及离子转运等相关途径。进一步筛选获得10个最显著的差异表达基因,经qRT-PCR验证发现,凡纳滨对虾鳃中碳酸酐酶(CA1、CA10)、蜕皮激素诱导蛋白(Eip74EF)、β-半乳糖基转移酶(UGT8)基因在高碱胁迫下均表达下调,而Na~+/K~+ -ATPase-α(NKA-α)、Na~+/K~+ transporting ATPase interacting (NKAIN)、氨转运蛋白(Rhbg)、苹果酸脱氢酶(MDH)等基因表达上调,与转录组表达趋势一致,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对虾高碱胁迫下的应激响应。凡纳滨对虾表现出较强的高碱适应性,可能是通过下调鳃中CA的表达,补偿体内碱中毒,上调Rh氨转运蛋白防止氨在体内积累,上调NKA相关基因维持体内渗透平衡;但蜕皮激素诱导蛋白(Eip74EF)显著下调,推测其蜕皮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凡纳滨对虾在长期高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孟凯 姚翠鸾
为探究温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低温及高温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其催化的一氧化氮(NO)生成量,以及对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低温及31与35℃的高温胁迫均会导致O-2·显著增加,在15~31℃内,SOD活力与O-2·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低温胁迫导致CAT活力升高更为显著,低温与高温胁迫后,GSH含量均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会引起NOS活力及其催化的NO生成量显著增加;低温与高温胁迫均会引起A...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温度胁迫 氧代谢 能量代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么宗利 应成琦 周凯 王慧 来琦芳
以广盐性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其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期从基因组水平研究对虾对高碳酸盐碱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以高碳酸盐碱度(20 mmol/L)胁迫第4天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和低碱度(2 mmol/L)对照组鳃组织为材料,通过斑点杂交筛选,发现鳃组织中有158个克隆子表达上调,291个克隆子表达下调。挑选150个高表达差异的克隆子进行测序,获得100个序列,其中50个得到成功注释。经过GO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上上 韩凤禄 周利 刘世誉 徐畅 陈立侨 李二超
为研究低盐胁迫(盐度3)下,饲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 M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低盐条件下,给实验组对虾(0.68±0.01)g分别饲喂含有2、4和8 g/kg MOS的实验饲料,并将在盐度25和3条件下饲喂0 g/kg MOS饲料的对虾作为海水对照组和低盐对照组,养殖周期42 d。结果显示:(1)相比于低盐对照组,海水对照组、4和8 g/kg MOS组对虾生长性能显著升高。(2)与海水对照组相比,低盐条件下各处理组对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活力显著降低(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肖威 单洪伟 马甡 李忠帅
为研究亚硝态氮慢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3±0.33 g)生长、摄食、体成分和糖代谢的影响,实验设置0 (对照组)、8 mg/L (N8组)、15 mg/L (N15组)和30 mg/L NO_(2)~(–)-N (N30组)亚硝态氮浓度组,进行36 d的亚硝态氮慢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硝态氮浓度升高,对虾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日摄食率均呈显著下降。N8组和N15组对虾的血糖和肝胰腺中糖原含量在实验中期高于对照组,但最终均低于对照组,而肌肉中糖原含量在实验期间始终低于对照组。胁迫组对虾肌肉中的己糖激酶活力低于对照组;而肝胰腺己糖激酶活力和丙酮酸激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肝胰腺乳酸含量与乳酸脱氢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最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终末体成分中,N30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慢性胁迫会降低对虾食欲,减缓对虾的生长,机体糖代谢调节可作为对虾应对亚硝态氮慢性胁迫的短期响应,对虾对脂质的利用在应对亚硝态氮慢性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亚硝态氮胁迫 体成分 糖代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邓康裕 孟宪红 孔杰 张恒恒 史晓丽 曹家旺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2.5%和5.0%的PHB配制成实验饲料,饲喂21 d后测定对虾免疫酶活性,选择最佳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测定对虾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测定氨氮胁迫48 h内对虾免疫基因表达水平,观察PHB对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PHB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液、肝胰腺及鳃丝中T-AOC分别在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邓康裕 孟宪红 孔杰 张恒恒 史晓丽 曹家旺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2.5%和5.0%的phb配制成实验饲料,饲喂21 d后测定对虾免疫酶活性,选择最佳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测定对虾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测定氨氮胁迫48 h内对虾免疫基因表达水平,观察phb对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phb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液、肝胰腺及鳃丝中t-aoC分别在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林薇 李雪男 谢金平 冯奇飞 王昌宇 戴习林
不同盐度和温度下亚硝酸盐和氨氮的毒性不一致,为了研究亚硝酸盐、氨氮、盐度及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共胁迫的影响,进行35 d的四因素三水平[亚硝酸盐浓度(0.05、0.5、5 mg/L)、氨氮浓度(0.2、0.9、4 mg/L)、盐度(0.5‰、15‰、30‰)和温度(20、25、30℃)]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随亚硝酸盐和氨氮浓度的增加,存活率、体长日增长值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丙二醛(MDA)、尿素氮(BUN)和血氨(AMM)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随盐度的增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体长日增长值、体重日增长值、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P<0.05)。随温度的增加,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BUN、AMM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亚硝酸盐和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存活率影响最大,盐度对体长和体质量日增长值影响最大,氨氮对MDA含量影响最大,亚硝酸盐对BUN和AMM含量及SOD活性影响最大,亚硝酸盐和氨氮的交互作用对ALT、AST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响最大,亚硝酸盐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AKP活性影响最大。研究表明盐度与亚硝酸盐和氨氮与亚硝酸盐间的交互作用在ALT和AST活性方面产生协同作用,低盐下亚硝酸盐的毒性影响起主导作用。共胁迫下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主要受外环境中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影响,且20℃时的抗氧化能力较弱。亚硝酸盐和氨氮、盐度、温度间的交互作用相比于单因子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更大。本研究可以为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可持续产业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在养殖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低于0.5 mg/L,氨氮低于0.9 mg/L,水温低于30℃。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共胁迫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卢霞 栾生 曹宝祥 郝登春 孟宪红 曹家旺 代平 罗坤 孔杰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普遍的高密度养殖活动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逆境胁迫是影响其养成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浓度氨氮胁迫是最普遍的毒理因子。由于对虾抗病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且在受限于测试场地的低选择强度情况下,抗病选育的进展比较缓慢。而对虾的抗逆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且不具备传染性的特点使得其不受测试场地的限制。因此,本研究以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SP)和耐受群体(TP)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差异分析,首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红艳 刘天红 孙元芹 于晓清 叶海斌 王颖
对生态化池塘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肌肉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与日本囊对虾相近。两种对虾均呈现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均含有18种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9.29±0.16)%、(29.01±0.19)%,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8.57、67.90,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且凡纳滨对虾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略高于日本囊对虾;两种对虾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无机元素含...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