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
2023(490)
2022(414)
2021(398)
2020(318)
2019(643)
2018(594)
2017(1080)
2016(683)
2015(681)
2014(651)
2013(610)
2012(554)
2011(538)
2010(514)
2009(432)
2008(427)
2007(356)
2006(307)
2005(229)
作者
(3074)
(2512)
(2507)
(2296)
(1495)
(1300)
(1089)
(1080)
(945)
(894)
(871)
(852)
(849)
(812)
(804)
(786)
(783)
(775)
(769)
(738)
(731)
(627)
(627)
(578)
(572)
(568)
(563)
(560)
(557)
(539)
学科
(1244)
经济(1241)
管理(1036)
(1010)
(948)
(649)
企业(649)
方法(544)
(516)
土壤(508)
(508)
数学(497)
水产(495)
数学方法(494)
动物(455)
农业(368)
环境(351)
及其(316)
动物学(314)
(311)
(301)
地方(286)
(283)
中国(278)
业经(277)
(274)
(269)
(269)
(268)
玉米(267)
机构
学院(9492)
大学(9378)
(5257)
研究(4580)
农业(4430)
科学(4131)
业大(3600)
农业大学(2965)
(2909)
研究所(2846)
中国(2739)
(2590)
实验(2579)
(2474)
实验室(2469)
重点(2350)
(2275)
管理(2147)
(2081)
经济(2032)
(1992)
理学(1951)
理学院(1923)
科学院(1895)
中心(1891)
管理学(1826)
管理学院(1816)
资源(1744)
环境(1631)
技术(1611)
基金
项目(8287)
(6243)
国家(6204)
科学(5731)
基金(5528)
科学基金(4419)
自然(3766)
研究(3688)
(3680)
自然科(3677)
自然科学(3672)
自然科学基金(3594)
(3519)
科技(3048)
基金项目(3026)
计划(2953)
(2411)
资助(2251)
重点(2206)
专项(2146)
(2119)
(1977)
社会(1871)
农业(1863)
科研(1795)
社会科(1772)
社会科学(1771)
(1765)
创新(1693)
技术(1681)
期刊
学报(4997)
(4715)
农业(3147)
科学(3089)
大学(2933)
学学(2922)
(1850)
(1815)
经济(1815)
中国(1792)
业大(1596)
农业大学(1406)
研究(1324)
中国农业(1091)
(969)
自然(961)
科技(843)
林业(814)
自然科(795)
自然科学(795)
农学(775)
华北(775)
农业科学(724)
西南(720)
科技大(711)
科技大学(711)
农林(670)
(670)
水产(596)
(574)
共检索到11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长字  秦耿  彭小经  
在静水水温和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的河蚌(Anodonta woodiana)在3个氨氮水平下的耗氧率。结果显示:在固定的氨氮水平下,单位体重耗氧率(Or)随体重(w)增加而下降,耗氧率和体重间呈负相幂函数关系;在实验体重和氨氮浓度(n)范围内,氨氮浓度对河蚌耗氧均具有主效应,氨氮浓度和体重、耗氧率的自然对数y(以lnOr表示)可以表述为y=3.5968±0.24+0.0119±0.00n-1.0237±0.15lnw。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氨氮浓度对河蚌耗氧产生增益效应,即随氨氮浓度升高,耗氧率增加,而随体重的增加,耗氧率下降。本试验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建勇  邓兴朝  绍杰  
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规格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耗氧率(O)和排氨率(N)的影响。实验所用方斑东风螺规格为壳高(3 147±0 115)~(6 862±0 237)cm,软体部分干重(2 0145±0 12)~(11 0636±0 36)g。结果表明:(1)个体大小、温度以及二者的综合效应均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建聪  蔡利  杨静茹  林先鑫  顾志峰  石耀华  刘春胜  
为了揭示温度和氨氮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耗氧率(R_(O))与排氨率(R_(N))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密闭流水法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3种规格红螯螯虾(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对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氨氮浓度对红螯螯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不同温度下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Q10变化范围分别为1.102~3.361和0.346~3.417,且分别在25℃~30℃和30℃~35℃时达到最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劲松  高攀  刘立志  咸玉兰  
对体重分别为0.8~1.0 g、14.0~16.5 g和340~400 g的3种规格白斑狗鱼(Esox lucius)在水温12、14、16、18、20、22、24、26℃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水温20℃时,摄食状态和光照周期对其耗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白斑狗鱼的耗氧率与水温正相关,三种体重规格其关系式分别为Y=0.0245X-0.0418(R2=0.9878),Y=0.0177X-0.0394(R2=0.9935),Y=0.0034X+0.0246(R2=0.844);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在18~22℃时稳定在同一水平(P>0.05)。耗氧率和窒息点与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学艳  闻海波  杜兴伟  金武  华丹  顾若波  
采用静水呼吸法测定了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紫黑翼蚌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变化,比较了雌雄蚌的呼吸代谢差异,并研究了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27℃条件下,紫黑翼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雄蚌耗氧率高于雌蚌,但无显著性差异;而雄蚌排氨率低于雌蚌,且在22℃、27℃条件下排氨率差异显著(P=0.014,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华芳  黄东科  吴耀华  王成桂  黎明江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S)对体质量为(98.8±4.3)g龙虎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呼吸和排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S对龙虎斑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福江  杨明  戴习林  臧维玲  
在不同水温(15、20、25和30℃)下,对体重(46.1±4.5)g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黄金鲈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龑  姜晓娜  葛彦龙  任婉莹  田景文  田立静  李池陶  胡雪松  程磊  石连玉  贾智英  
为了揭示温度对鲤呼吸代谢影响,采用密闭流水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两种规格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与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密封进出水口测定窒息点。结果显示: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1龄松浦镜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显著高于1龄松浦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2龄松浦镜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低于2龄松浦鲤,但差异不显著。两种鲤的昼夜耗氧率与排氨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龄松浦鲤与1龄松浦镜鲤的窒息点为0.38~0.60 mg/L,2龄松浦鲤与2龄松浦镜鲤的窒息点为0.11~0.37 mg/L,且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影响较大,且1龄时期松浦镜鲤比1龄松浦鲤代谢旺盛,2龄时期两种鲤代谢程度相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马甡  董双林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变小;当盐度为6~30时,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22时均达到最大值。pH对缢蛏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FF0.01),此时,缢蛏的排氨率出现1个峰值变化,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鹏程  周朝生  吴洪喜  胡利华  
在水温(16±1)℃、盐度27.6±0.5、pH值7.5~8.3条件下,将体重为(28.47±2.02)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分别饥饿0(空白对照)、5、10、15和20d(分别记为T0、T5、T10、T15和T20)后再饱食投喂至40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的耗氧率呈急速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氧氮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饥饿结束时刺参的体重,除T5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小于T0组(P<0.05),且各自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T0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杜美荣  任黎华  王忠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高振锟  房景辉  李加琦  刘毅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12-24℃时,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24℃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温度为12-28℃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温度为12-28℃时,甲虫螺的氧氮比值O/n比值范围在8.17-17.31之间。温度为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超准  黄永春  陈辉辉  康自强  林祥日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星洲红鱼(Red Tilapia)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15~35℃时,星洲红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