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9)
2023(7450)
2022(6217)
2021(5628)
2020(4751)
2019(10260)
2018(9799)
2017(18839)
2016(10497)
2015(10828)
2014(10569)
2013(10259)
2012(9373)
2011(8419)
2010(8057)
2009(7294)
2008(7156)
2007(6151)
2006(5000)
2005(4366)
作者
(34186)
(28747)
(28531)
(26845)
(18283)
(14233)
(12709)
(11211)
(10834)
(10053)
(9910)
(9485)
(9461)
(9216)
(9198)
(8933)
(8740)
(8581)
(8332)
(8329)
(7616)
(6960)
(6855)
(6600)
(6481)
(6355)
(6245)
(6241)
(6011)
(5987)
学科
(35932)
经济(35886)
(28095)
管理(27608)
(21998)
企业(21998)
方法(18635)
数学(16812)
数学方法(16626)
(11811)
(10760)
(10127)
(9405)
贸易(9405)
(9220)
中国(8906)
业经(7754)
(7169)
财务(7157)
财务管理(7145)
农业(7029)
技术(7005)
(6893)
企业财务(6871)
(6149)
银行(6095)
(5901)
金融(5898)
环境(5879)
(5747)
机构
大学(148059)
学院(146648)
(55734)
经济(54752)
研究(54084)
管理(52415)
理学(47024)
理学院(46402)
管理学(45323)
管理学院(45084)
(41099)
科学(39842)
中国(37662)
农业(33330)
业大(32441)
(30196)
(30144)
研究所(28485)
(24198)
中心(23708)
农业大学(22335)
(20806)
财经(20425)
(19470)
(19092)
(18851)
(18568)
实验(18054)
北京(17926)
(17833)
基金
项目(112723)
科学(87080)
基金(84103)
(79728)
国家(79131)
研究(68255)
科学基金(65347)
自然(47153)
自然科(46173)
自然科学(46152)
自然科学基金(45371)
基金项目(45010)
社会(44483)
(44188)
社会科(42321)
社会科学(42307)
(38519)
资助(33944)
教育(30667)
重点(26199)
计划(25912)
(23877)
(23835)
科技(23649)
科研(23475)
(23241)
编号(23036)
创新(22465)
(22134)
专项(19792)
期刊
(50736)
经济(50736)
学报(40545)
(35879)
研究(34381)
科学(32006)
大学(28288)
学学(27722)
中国(24526)
农业(23949)
(18064)
管理(17096)
(12946)
业大(12505)
(11114)
金融(11114)
农业大学(10669)
(10410)
财经(9956)
经济研究(9936)
科技(8922)
业经(8824)
技术(8633)
(8468)
林业(8321)
教育(8062)
中国农业(7470)
自然(7246)
问题(7095)
商业(6838)
共检索到195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封琦  朱光来  王建国  齐富刚  熊良伟  王权  
采用静水法模拟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研究氨氮对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测定血清中2种代谢酶类(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5℃,pH 7.4时,氨氮24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63.28 mg/L,高于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鳜(Siniperca chuatsi);氨氮暴露试验表明氨氮浓度和暴露时间均会对2种酶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中华鳑鲏在短时间内对高浓度氨氮刺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忠林   张佳佳   周国勤   强俊   徐跑   徐钢春   王佩佩   庆辉  
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引进种F1代幼鱼的生理适应性,以体质量(12.51±0.91) g的幼鱼为对象,进行氨氮胁迫试验。氨氮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种F1代幼鱼24、48、72、96 h的总氨氮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3.66、29.86、26.98和25.08 mg/L,安全浓度为2.51 mg/L。通过18 mg/L浓度的氨氮溶液对其进行96 h的急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后鳃组织中Na~+/K~+-ATP酶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出现降低升高交替的现象,在12 h时达到最低值,48 h时达到最高值;肝和鳃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都在胁迫6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肝组织下降速度快于鳃组织。48~96 h胁迫组肝和鳃组织hsp70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在0 h时表达量最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在胁迫6 h时就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氨氮会引起大口黑鲈加州原种产生应激损伤,因此在实际养殖中要及时监测水体中氨氮浓度,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廖永岩  王海云  陈禄芝  
用氯化铵和曝气自来水设置0(对照)、40、80、120、160、200、240 mg/L共7个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进行96 h的氨氮对(12±1.6)g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存活和摄饵影响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96 h40 mg/L氨氮质量浓度组蟹存活率(100%)与对照组(0 mg/L)差异不显著,但8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0 mg/L)蟹存活率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志峰  章龙珍  庄平  黄晓荣  颜世伟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铜(Cu2+)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定0.005mg/L、0.01mg/L和0.015mg/L3个Cu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实验,以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抗氧化酶(GSH-PX)活性为指标研究Cu2+污染对中华鲟幼鱼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Cu2+浓度升高对中华鲟幼鱼产生了较大的毒性,24h、48h、72h和96h LC50分别为0.05932mg/L、0.0340mg/L、0.0283mg/L和0.0217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217m...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李娜  王锦锦  廖梅杰  王世锋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郑童潇  
本研究采用模拟生态学的方法,选取化学驱鲨剂和电脉冲驱鲨装置2种驱鲨产品,以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许氏鲆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幼鱼鱼苗为测试对象,测定不同驱鲨方式使用后对海水水质和鱼苗的生理及存活的影响。在不投放鱼苗的水槽中使用相关驱鲨产品测定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化学驱鲨剂的溶解和释放可显著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和pH(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永华  胡祥文  刘忠东  秦世国  
对不同规格的鲤鱼苗进行了氨的急性毒性值测定。试验将全长0.94±0.07cm、2.21±0.11cm和3.58±0.25cm三种规格的鲤鱼苗分别同3组不同浓度梯度的氨溶液接触96,J’时,结果表明:①24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s。)分别为0.361、0.966和1.361mgNH3-N/L,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00、0.865和1.324mgNH3-N/L,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82、0.778和1.262mgNH3-N/L。②试验持续48小时之后,氨的急性毒性明显减弱,其致死的浓度分别为0.285、0.794和1.265mgNH3-N/L。③氨对鲤鱼苗的安全浓度范围为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聂志娟  徐钢春  张守领  徐跑  顾若波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铜(Cu2+)对刀鲚(Coilia nasus)幼鱼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定0.3、0.54、0.96、1.68和3 mg/L 5个CuSO4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实验,以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指标,并通过观察肝、鳃组织病理变化来研究Cu2+污染对刀鲚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刀鲚幼鱼随Cu2+浓度升高毒性效应逐渐增强,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087、1.062、1.042和0.96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9 67 mg/L。刀鲚幼鱼暴露24 h之后,各Cu2+浓度处理组(0.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陶易凡  强俊  王辉  徐跑  马昕羽  赵文强  
研究了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中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鳃、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 C_(50)的基础上,设置对照(pH7.6)和实验(pH10.2)2个pH处理组,进行96 H高pH胁迫,于胁迫后0、2、8、24和96 H测定鳃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延胡索酸还原酶(fumaraTe reduCTase,frd)、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采集完整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娟  曲克明  刘海英  李健  马德林  
研究了正常溶氧(5.5~6.0 mg/L)和过饱和溶氧(10~12 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69.43 mg/L(58.53~82.36 mg/L),43.80 mg/L(37.57~51.06 mg/L),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30)值和96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36 mg/L(1.15~1.61 mg/L)和0.98 mg/L(0.83~1.16 mg/L);而过饱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波  樊启学  张磊  方巍  杨凯  孙存军  沈志刚  杨磊  周华  
在高溶氧(10.77±0.40)mg/L、中溶氧(6.89±0.33)mg/L和低溶氧(3.45±0.54)mg/L水平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8.1 mg/L(125.03~172.37 mg/L)、206.52 mg/L(164.25~246.23 mg/L);在中等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6.69 mg/L(89.92~123.70 mg/L)、145.77 mg/L(116.77~174.77 mg/L);而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孟振  张鸿丽  刘新富  姜勇  贾玉东  刘滨  曲江波  徐荣静  
本研究采用96h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血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9.0±0.5)℃、pH为7.85、盐度为29.5和溶解氧为(7.8±0.2)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重为(163.90±15.31)g的大菱鲆幼鱼,总氨(TAN)和非离子氨(NH_3-N)96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9.73和0.64mg/L。氨氮浓度、暴露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血浆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is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碱性磷酸酶(AKP)和血糖(GLU)含量/活性都存在显著影响;血浆EPI、SOD、GSH、AKP和GLU随氨氮浓度升高响应时间提前,EPI、皮质醇、AKP和GLU随暴露时间延长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致死高浓度胁迫(TAN浓度70.96和84.11 mg/L)下,血浆SOD和GSH在胁迫期(12 h)内快速升高,GLU快速升高(4 h)后急剧降低(12 h),暗示氨氮急性致死的原因与氧化应激损伤、生理代谢紊乱和呼吸功能受损有关。本结果可为大菱鲆大规格幼鱼的养殖管理和行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牟洪民  唐黎  王吉桥  姚俊杰  安苗  陈玉珍  
研究了硫酸铜、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和敌百虫4种渔药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种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硫酸铜的24 h LC50为7.71 mg/L,48 h LC50为6.11 mg/L,安全浓度为1.15 mg/L;福尔马林的24 hLC50为48.17 mg/L,48 h LC50为36.25 mg/L,安全浓度为6.16 mg/L;高锰酸钾的24 h LC50为3.87 mg/L,48 hLC50为2.75 mg/L,安全浓度为1.74 mg/L;敌百虫的24 h LC50为11.96 mg/L,48 h LC50为9.39 mg/L,安全浓度为0.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淑荃  万全  范文张  边家荣  吴泊君  汪永忠  
在水温20~24℃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醚沙星、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甲醛对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B leeker)鱼苗(体长7~10 m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求出这五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这五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3 mg/L、1.61 mg/L、3.48 mg/L、4.59 mg/、l55.9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 mg/L、0.24 mg/L、0.60 mg/L、1.04 mg/L、3.65 mg/L。表明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可安全使用,硫醚沙星和甲醛需慎用,硫酸铜不适宜在花鱼骨鱼苗的防病中使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晋芳  朱玲  武秀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治国  杨东辉  叶新太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效敌百虫、富氯、硫酸铜、百毒威、高锰酸钾、伏碘、福尔马林、食盐等药物对黄颡鱼种 (2~ 3cm)的急性毒性试验。上述试验药物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 :0 1 5、0 2 3、0 45、0 83、1 1 1、1 78、1 5 1、1 86 3mg/L。表明硫酸铜、百毒威、伏碘、福尔马林是控制黄颡鱼病害的较理想药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