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2891)
2022(11286)
2021(10497)
2020(8642)
2019(19965)
2018(20034)
2017(38250)
2016(20930)
2015(23459)
2014(23640)
2013(23489)
2012(21856)
2011(19825)
2010(19914)
2009(18137)
2008(17551)
2007(15400)
2006(13697)
2005(12154)
作者
(62493)
(51859)
(51543)
(48537)
(32836)
(24881)
(23295)
(20559)
(19790)
(18629)
(17713)
(17458)
(16495)
(16459)
(15918)
(15829)
(15431)
(15330)
(14719)
(14708)
(13029)
(12943)
(12536)
(11754)
(11654)
(11581)
(11540)
(11481)
(10502)
(10255)
学科
(88432)
经济(88341)
管理(57354)
(55809)
(45155)
企业(45155)
方法(36112)
数学(30770)
数学方法(30446)
中国(25831)
地方(24064)
(23924)
业经(20400)
(20255)
(18596)
农业(16388)
(15377)
贸易(15364)
(14781)
(14686)
(14357)
环境(14334)
技术(14185)
理论(14109)
(13831)
银行(13781)
(13462)
金融(13461)
(13271)
地方经济(13237)
机构
大学(297649)
学院(297175)
管理(116620)
(114592)
经济(111921)
研究(104760)
理学(100475)
理学院(99256)
管理学(97462)
管理学院(96947)
中国(76955)
科学(67222)
(65389)
(54017)
(51850)
(51285)
研究所(49346)
业大(46486)
中心(46170)
(43876)
北京(41997)
(41506)
师范(41120)
财经(40787)
农业(40503)
(38064)
(37005)
(36427)
师范大学(33251)
经济学(32826)
基金
项目(203517)
科学(158859)
研究(148185)
基金(145144)
(127316)
国家(126209)
科学基金(107224)
社会(90821)
社会科(85866)
社会科学(85845)
(80547)
基金项目(77713)
自然(70661)
自然科(68959)
自然科学(68943)
(68216)
自然科学基金(67676)
教育(67397)
编号(60993)
资助(59608)
成果(49620)
(47294)
重点(45859)
(43758)
课题(42802)
(42159)
创新(39235)
科研(38743)
发展(37232)
项目编号(37194)
期刊
(131832)
经济(131832)
研究(89545)
中国(60145)
学报(49604)
(48095)
科学(45684)
管理(43617)
大学(36709)
教育(36671)
(36353)
学学(34423)
农业(33810)
(25941)
金融(25941)
技术(25861)
业经(23124)
经济研究(20450)
财经(19078)
(17475)
图书(17290)
问题(16976)
(16170)
科技(15666)
理论(14807)
技术经济(14307)
资源(13792)
现代(13784)
商业(13714)
实践(13701)
共检索到443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程  张一平  
在封闭条件下 ,利用干燥剂不断吸收土壤水分 ,研究氨挥发与土壤水分散失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有干燥剂时 ,氨累积挥发量 (Y)与时间 (t)关系符合 Elovich动力学方程 ,与土壤水分散失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含水量进行比较 ,散失 1g水分所引发的平均氨挥发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为 80 g/ kg时最高 (0 .0 6 0 6 m g/ g) ,水分散失引发氨挥发的极值时间出现在试验第 5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东明  王德成  
为深入研究苜蓿压扁系数与含水率变化的关系,以苜蓿晾晒过程中主茎杆为对象,用研制的压扁间隙性能试验台,对不同部位段苜蓿主茎杆进行不同压扁系数条件下的含水率变化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压扁程度对紫花苜蓿茎秆不同部位的水分散失规律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相对湿度50%RH,光照度11 000lx条件下,压扁系数55%的苜蓿茎秆内不同部位段的含水率变化较一致。在苜蓿压扁晾晒过程中增加压扁的程度虽然可以增加干燥速度,但茎秆不同部位的水分散失速度对压扁程度的敏感度不同。靠近根部的茎秆对不同的压扁系数都比较敏感,其水分散失速度随压扁系数的减小明显的逐步增大。压扁系数70%以上的轻度压扁不能显著加快茎秆中上部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泽辉  吴常信  
为研究藏鸡蛋壳对水的通透性特点和影响因素,分别在西藏林芝地区(海拔:2 90 0m)和北京(海拔:10 0m)同时测定藏鸡和农大小型鸡(平原品种对照)蛋壳对水的通透性等相关特性,分析了在高原孵化时蛋壳失水率与胚胎死亡日龄的关系。结果显示:藏鸡蛋壳对水的通透性(1. 0 5 μg/(d·Pa·g) )显著低于对照品种(1. 2 0 μg/(d·Pa·g) ,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凯  朱建强  程玲  艾天成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区油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该地区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关系 :对产量危害较大的禾本科杂草在重渍害区为优势种群 ,其相对多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高 ;稻槎菜在本地区所有油菜田均为优势种群 ,以轻渍害区发生最为严重 ;牛繁缕在本地油菜田为中等发生 ,以轻渍害区发生稍重 ;荠菜、泥胡菜等杂草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田块的相对多度较大。改良区杂草种类最多 ,但总重量最低 ;轻渍害区杂草总重量最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张广才  
论述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入渗方程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SPAC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地水分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观点由形态学观点转到了能态学观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得以广泛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华  赵燮京  庞良玉  刘定辉  
引入土壤表面阻力概念来说明土壤水分蒸发过程, 提出了实验室测定其大小的整套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土壤表面阻力与蒸发、影响蒸发的主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表面阻力总趋势是随蒸发时间的延长和累积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大, 但这种关系有可能被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的改变所打破,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是决定土壤表面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对土壤表面阻力与蒸发时间的关系、与蒸发时间及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的关系进行了模拟, 结果后一种比前一种模拟更符合实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袁小良  
田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前期,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80cm以上的土层,随着根系向纵深方向的伸展,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逐步增大。影响根系对某一层次土壤水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该土层土壤中根量的大小、根系本身的吸水活力和土壤水分状况。在冬小麦生长后期,其上部土层中根系吸水活力出现下降。根系吸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可用活根的根长密度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根系吸水与土壤湿度有关的参数来描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继龙  张振华  谢恒星  
2005年4—10月期间利用Trime土壤水分速测系统,测定苹果园内0—18c0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建立了土壤水分随深度变化曲线及利用表层水分进行深层水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0—50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为强变异,50cm以下土壤水分变化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弱呈中等强度变异。0—10cm和0—30cm土层与深层水分的拟合效果较差,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大于10%的占55.56%和50.00%。利用0—50cm土层水分进行深层水分预测时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中相对误差小于10%的占88.89%,最大相对误差为12.98%,且以经验关系的预测效果最为理想。故本地区进行深层水分预测的最佳表层土壤深度为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武海霞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同一质地 (重壤土 )不同干容重装填土、不同水分处理装填土、农田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θ- s)及土壤含水率 (θ)和当量孔径 (d)关系曲线的对照分析 ,发现干容重、水分处理及土壤的原状性对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全  曾莉  卢俊宇  曾守鲁  张显仲  宋斌  李廷轩  张仁绥  
研究了淹水、田间持水量、60%田间持水量3种水分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状况、蒸散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水稻蒸散量在淹水条件下为605毫米,60%~8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为347毫米,孕穗期和灌浆期日蒸散量大。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下时,土壤中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而水稻体内缺乏硝酸还原酶,这是造成水稻氮素营养障碍的重要原因。脯氨酸可作为水稻受水分胁迫的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豆品鑫  马孝义  马宏  郁文  
覆砂条件下,保水剂具有更明显的抑制蒸发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外蒸发桶模拟实验,研究了在覆砂与不覆砂条件下,三种浓度保水剂对砂壤土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覆砂条件下,浓度为0.1%、0.2%、0.5%保水剂的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5.70%、20.20%、25.65%,说明加入保水剂后可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浓度越大抑制蒸发效果越明显;在覆砂条件下,未加保水剂的土壤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减少了87.08%,当分别加入保水剂浓度为0.1%、0.2%和0.5%时,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了90.47%、96.20%、96.32%,在覆砂条件下,保水剂浓度由0.2%增加到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贵桐  李保国  陈德立  
本文介绍 Bowen比仪测定大面积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基本原理、仪器安装的细节和方法的可靠程度 ,以及利用该方法进行的 5次田间试验的测定结果。对仪器记录数据的分析表明 ,该方法的系统误差在 10 %以下 ,可以用于农田尺度下土壤氨挥发过程的测定。另外 ,在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生产条件下 ,冬小麦 /夏玉米体系每次施 N后 ,土壤的氨挥发损失 (N)在 18.9~ 63.5 kg.hm-2 ,占施入肥料 N的 9.9%~ 37.0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豪   丁帅   陈硕   张帅   敖俊华   文炯   哈雪姣   陈清  
探究长期施用粪肥对3种地带性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为磷素流失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于2021年5—8月,按五点采样法分别采集北京大兴(潮土)、湖南岳阳(红壤)和广东湛江(砖红壤)3种农田的表层(0~20 cm)土壤,对土壤中水分散性磷的含量、形态分布及矿物含量等特征进行研究。与不施粪肥的处理相比,长期施用粪肥的大兴、岳阳和湛江3种地带性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15,1.32,14.00倍。长期施用粪肥使不同形态水分散性磷在土壤总水分散性磷中的分布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大兴和岳阳土壤中颗粒态磷占比分别显著降低30.22,14.68百分点,而真溶态磷占比分别显著增加29.83,28.06百分点;岳阳土壤中胶体态磷占比显著降低13.37百分点;湛江土壤中真溶态磷占比显著增加8.24百分点。长期施用粪肥显著改变土壤水分散性矿物含量,与不施粪肥处理相比,大兴、岳阳和湛江土壤中水分散性钙含量分别显著增加0.55,1.66,4.15倍;水分散性镁含量分别显著增加0.66,1.46,8.39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CEC、DOC以及水分散性矿物组成(Fe/Al/Ca/Mg)是影响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及形态分布的主要因子。长期施用粪肥显著提升了3种地带性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并影响其形态转化,加剧了磷素流失风险。长期施用粪肥可促进岳阳和湛江土壤中颗粒态磷和胶体态磷以及大兴土壤中颗粒态磷向真溶态磷转化。长期施用粪肥主要通过促进颗粒态磷向真溶态磷转化进而影响土壤水分散性磷形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留  田光明  任立涛  蔡祖聪  何任红  
采用连续气流密闭室法研究了江苏南部丘陵地区稻麦两熟农田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及其年际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年份间麦田的氨挥发量 (N)占施氮量的比例变化在 4 0 7%~ 14 8%之间。尿素作水稻基肥时 ,氨挥发量为1 77%~ 5 5 7% ,分蘖期为 10 7%~ 16 % ,而孕穗期为 5 3 %~ 8 6 %。无论是麦田还是稻田 ,施用尿素后 ,年际间氨挥发量相差显著。高温、长日照和低降雨量促进氨挥发。土壤水分含量对麦田的尿素氨挥发的作用可能大于温度对它的影响。稻田高郁闭度和尿素混入土壤均能明显减少氨挥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