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0)
2023(5166)
2022(4261)
2021(3787)
2020(3096)
2019(6685)
2018(6285)
2017(11693)
2016(6499)
2015(6679)
2014(6263)
2013(6072)
2012(5359)
2011(4782)
2010(4510)
2009(4102)
2008(3892)
2007(3222)
2006(2650)
2005(2107)
作者
(21065)
(17694)
(17684)
(16409)
(11037)
(8772)
(7775)
(7116)
(6747)
(6063)
(5946)
(5798)
(5769)
(5677)
(5436)
(5359)
(5314)
(5288)
(5059)
(4980)
(4739)
(4276)
(4104)
(4039)
(3937)
(3860)
(3851)
(3828)
(3804)
(3556)
学科
(23161)
经济(23132)
管理(18603)
(18461)
(13842)
企业(13842)
方法(11841)
数学(10898)
数学方法(10832)
(7446)
(6679)
贸易(6679)
(6586)
(6543)
中国(5614)
(5607)
业经(5419)
农业(5344)
技术(4550)
环境(4388)
(4200)
财务(4199)
财务管理(4195)
企业财务(4005)
产业(3779)
(3750)
(3725)
(3614)
地方(3393)
(3356)
机构
大学(91251)
学院(91005)
(36630)
经济(36112)
管理(34658)
研究(31845)
理学(31606)
理学院(31241)
管理学(30614)
管理学院(30483)
(26685)
科学(23259)
中国(22018)
农业(21787)
业大(21208)
(18174)
(17284)
研究所(16468)
农业大学(15013)
中心(14274)
(14241)
财经(12354)
(11980)
(11461)
经济学(11367)
(11339)
(11130)
(11070)
科学院(10888)
(10833)
基金
项目(72117)
科学(55993)
基金(54162)
(51294)
国家(50886)
研究(43441)
科学基金(42358)
自然(30300)
自然科(29662)
自然科学(29648)
基金项目(29616)
社会(29479)
自然科学基金(29173)
(28528)
社会科(28081)
社会科学(28073)
(24726)
资助(20865)
教育(19197)
计划(16588)
重点(16563)
(15694)
(15188)
(15116)
科技(15008)
(14936)
科研(14918)
创新(14747)
编号(14745)
(13289)
期刊
(31775)
经济(31775)
学报(24519)
(23196)
研究(19665)
科学(19280)
大学(17016)
学学(16762)
农业(15764)
中国(13877)
管理(10431)
(10014)
(8762)
业大(7775)
农业大学(6842)
经济研究(6324)
(6244)
业经(6165)
财经(5748)
(5692)
金融(5692)
科技(5633)
技术(4985)
中国农业(4951)
商业(4892)
(4862)
问题(4726)
自然(4446)
林业(4256)
资源(4208)
共检索到11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陈殿奎  李式军  
在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以不同比例(28.57%和57.14%)的氨基酸态氮分别代替无机营养液里的硝态氮,制成低浓度和高浓度氨基酸营养液。研究了不同浓度氨基酸态氮对番茄产量、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总氮含量相同的条件下,低浓度和高浓度氨基酸态氮对番茄的增产效应都与硝态氮相当。低浓度氨基酸态氮提高了番茄可溶性糖含量,高浓度氨基酸态氮降低了番茄Vc的含量,氨基酸态氮一定程度降低了番茄的硝酸盐含量。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氨基酸态氮营养液与无机营养液种植的番茄相比,风味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氨基酸可以作为番茄的氮源,但在总氮中的比例不宜超过5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琪   董静   周伟伟   庞忠俊   杨加仪   梁斌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栽培方法,探究外源添加腐植酸钾和氨基酸肥料对番茄苗期代谢通路、植株生物量、茎叶果养分吸收量、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处理下番茄根长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显著增加118%,13%,茎中氮、磷、钾携出量显著增加31%,45%,26%;叶中磷携出量显著增加92%;果实中磷携出量也显著增加4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处理主要影响番茄谷胱甘肽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卟啉与叶绿素代谢,氨基酸肥料处理则主要影响番茄丙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以及TCA循环。与空白对照相比,腐植酸钾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显著增加35%,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增加21%,5%,同时也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幅分别为30%,41%,0.39百分点。施用氨基酸肥料显著提高了番茄开花结果期的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和果实产量,其增幅分别为19%,18%,26%,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30百分点,固酸比提升16%,单果质量提高15.6%。综上所述,腐植酸钾和氨基酸肥料的施用可显著改变砂培番茄植株碳氮代谢过程,促进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形成,是实现高产优质番茄栽培的有效农艺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铭  徐福利  
【目的】为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ALA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结果】ALA以及ALA+N叶面施用均明显提高了番茄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果实产量,并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外源ALA各处理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D处理(ALA1号肥料第1次2 kg/hm2,第2~4次1 kg/hm2)效果最佳,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单株生物产量分别提高27.18%,17.75%和13.93%;外源ALA对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其中处理B(ALA1号肥料第1次0.5 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继峯  王振华  张金珠  窦允清  侯裕生  
【目的】新疆有着全中国最大面积的盐碱地和加工番茄的种植基地。在新疆开展两年试验以研究加工番茄在氮盐交互下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获得适宜新疆盐碱地种植加工番茄的合理施氮量和土壤盐分范围,为新疆扩大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和合理施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技术途径。【方法】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基地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3166为试验材料,2017年试验共设置4个土壤含盐量水平:1.5、4.0、7.0和10.0 g·kg~(-1)及4个氮素水平:201、166、131和96 kg·hm~(-2),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去除10.0 g·kg~(-1)的土壤含盐量,增加5.0 g·kg~(-1)的土壤含盐量和不施氮量处理。试验测定和分析加工番茄的荧光叶绿素参数、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在氮盐交互下,加工番茄荧光参数及产量等指标均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绝大多数的荧光参数及产量受土壤盐分的主导作用较氮素强,在同等氮素水平下,7.0 g·kg~(-1)和10.0g·kg~(-1)的土壤盐分对加工番茄荧光指标抑制程度最大;低盐分水平下,166 kg·hm~(-2)的中等偏高的施氮量对加工番茄的荧光指标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施氮201 kg·hm~(-2)的处理;在中等偏高的盐分水平下,96 kg·hm~(-2)的低氮对加工番茄的最好,其次为不施氮水平。加工番茄的鲜果产量总体上符合"盐高产低"的规律,但低氮高盐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同盐度的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逐渐增大,糖酸比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低盐处理,盐分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远高于氮素,二者交互对加工番茄的品质并无显著性影响。通过图形叠加分析方法,得出了加工番茄获得相对最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施氮范围和土壤含盐量区间。【结论】在盐碱程度偏高的土壤可通过少施氮素来提高加工番茄产量;加工番茄获得相对最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施氮范围和土壤含盐量区间为N:98.12—119.60 kg·hm~(-2),S:3.57—5.58 g·kg~(-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赵梅素  李若楠  翟彩霞  陈丽莉  翟凤芝  刘全清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氮磷推荐有机肥(M0、M170N、M400N、M600N和M70P),按照氮素供应目标值和根层土壤氮素水平确定配施化肥的不同调控模式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推荐量的增加,番茄干物质量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氮推荐M400N和以磷推荐M70P处理的番茄产量较高,比M0处理分别增产7.7%和5.5%,显著高于对照。以氮推荐M170N和M400N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较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可溶性糖和糖酸比,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亮  陈永忠  王瑞  王爱云  
以1年生油茶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氨基酸态氮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作为氮源能够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随施氮水平提高,苗高、地径、植株鲜重与干物重均随之增加,但浓度超过3 mmol/l后,促进作用有所减弱。等氮条件下,不同氮源对油茶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甘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对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增长效果最好,赖氨酸态氮处理的油茶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最高,故在试验所采用的6种氨基酸态氮中,甘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态氮能够被油茶嫁接苗较好地吸收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梅梅   赵琪   李倩   何永波   朱晓萍   张晶   苏欢   李磊  
为探究氨基酸水溶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盛果期早黑宝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常规施肥(CK);增施有机肥(OPT);有机肥+氨基酸水溶肥处理(OPT+AA),研究外源氨基酸对葡萄产量、生长、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OPT处理葡萄产量降低14.17%,OPT+AA处理葡萄产量降低7.50%,但均不显著。与CK相比,OPT、OPT+AA处理化肥偏生产力均显著增加,OPT+AA处理的N、P_2O_5、K_2O偏生产力分别显著增加73.44%,85.01%,85.01%;OPT+AA处理总糖显著增加8.09%,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加1.32百分点,糖酸比显著增加38.80%,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减少0.16百分点;OPT+AA处理新梢全磷含量显著增加24.73%,全钾含量显著增加24.73%。此外,OPT和OPT+AA处理并不会影响树体生长,且能够有效减少速效养分淋洗、提高植株根域养分含量。综上所述,通过化肥减施并增施有机肥对葡萄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减少速效养分的淋洗,显著提高化肥偏生产力;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水溶肥能够促进树体养分吸收,提高葡萄产量,显著提升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英英  张富仓  张燕  李静  强生才  吴立峰  
【目的】水肥是限制作物增产的两大因子,不合理的灌溉与施氮不仅难于增加产量,还会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降低作物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温室蔬菜灌水和施肥存在的问题,通过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温室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水施肥制度。【方法】通过温室番茄小区试验,设常规沟灌施肥(100%ET0,N240-P2O5120-K2O150 kg·hm-2)以及3个滴灌水量(高水W1:100%ET0、中水W2:75%ET0、低水W3:50%ET0)和3个施肥水平(高肥F1:N240-P2O5120-K2O150 kg·hm-2、中肥F2:N18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俊峰  蒯佳琳  王晓巍  张玉鑫  马彦霞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明基质槽培番茄高产优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方法]在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吉诺比利为试材,采用氮磷钾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共计20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然后以氮、磷、钾肥施用量的编码值为自变量,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综合评分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氮、磷、钾肥与番茄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氮、磷、钾肥进行主效因子、单因子以及互作效应分析,最终确定了番茄高产优质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结果]建立了氮、磷、钾肥施用量编码值与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经F检验可知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主效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种肥料因子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以氮肥最大,钾肥次之,磷肥较小,表明氮是影响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均先增加后降低。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磷钾、氮钾之间的互作效应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利用模型决策分析表明,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基质槽培番茄目标产量大于80 000 kg/hm~2时的施肥方案为:N 284~367 kg/hm~2,P_2O_5 173~228kg/hm~2,K_20 437~566 kg/hm~2;番茄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11~407 kg/hm~2,P_2O_5 221~291kg/hm~2,K_2O 454~592 kg/hm~2。[结论]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大于80 000 kg/hm~2、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施肥方案为:N 311~367 kg/hm~2,P_2O_5 221~228 kg/hm~2,K_20 454~566 kg/hm~2,适宜的N、P_2O_5、K_2O施用量之比约为1:0.66:1.5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贤  张雪  童灵  张思文  叶德练  吴良泉  
从游离氨基酸对于植物源食品风味品质的影响着手,将氨基酸对食物味道/气味的贡献、调控氨基酸含量的手段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概述了影响氨基酸味道的因素,包括氨基酸味觉阈值、味觉成分间的协同/抑制作用等研究结果;对游离氨基酸合成气体成分的代谢过程进行了扼要总结;分析了养分调控手段、激素喷施、田间管理措施对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进展如下:施肥、套袋、嫁接等采前措施均可通过调控鲜味、甜味、苦味氨基酸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对作物风味品质产生影响。以上措施所引起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相关生理和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辉  须晖  李天来  梅丹娜  
以园土为对照,研究处理A(园土:玉米芯=1∶2)、处理B(园土:玉米秸=1∶2)和处理C(园土:稻草1∶2)不同营养土栽培对番茄生长特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番茄营养生长势弱,品质较差,不适合番茄栽培。处理B叶片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干物质的积累,产量最高(19739kg.hm-2)。处理C品质最优,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8%,可溶性蛋白含量为472.81μg.g-1,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最高。从番茄产量和品质角度考虑,处理B和处理C较适合番茄栽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军丽  包婕  李建设  高艳明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施钙量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等的影响,探求有利于提高番茄品质、产量等的最适钙用量,为钙肥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根养液土耕的栽培方式,N、P、K、Mg元素以日本园试配方1/2剂量单位为基本单位,调整Ca和S的浓度,Ca元素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入任何肥料,T1:1 mmol/L,T2:2 mmol/L,T3:3 mmol/L,T4:4 mmol/L。【结果】钙肥的施入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钙肥的施入可降低脐腐果率和硝酸盐含量;同时钙肥可以提高单果重和番茄产量。盛果期,植株茎叶部及根部N、P、K的吸收量随钙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T3茎叶部全钙、全镁含量最大,分别比CK、T1、T2、T4提高了23.26%、8.32%、29.70%、5.90%和4.81%、5.33%、7.88%、4.17%。茎叶部Ca与Mg元素呈正相关关系,随着钙肥的增加相关系数增加。土壤Ca~(2+)、Mg~(2+)含量对茎叶部Ca、Mg元素的吸收表现增效作用。【结论】T2和T3处理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考虑到肥料投入成本,建议使用T2处理的施肥方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姜晶  李天来  
番茄定植栽培在营养液槽中,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番茄植株株高和茎粗的生长,降低果实的横径与纵径长度;降低番茄的单株产量和单果重;但0.08mol.L-1和0.16mol.L-1 NaCl处理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及有机酸的含量,0.16mo.lL-1 NaCl处理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盐胁迫处理使番茄的糖酸比降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时友  朱端卫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有机复混肥和等养分量的无机肥对辣椒、番茄产量、品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复混肥在等养分含量条件下,对上述蔬菜生长发育、商品产量、植株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与无机肥料基本相近,并稍有提高,但对供试作物果实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的提高,有机复混肥明显优于无机肥,有机复混肥含菌肥与否差异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