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8)
- 2023(6561)
- 2022(5317)
- 2021(4974)
- 2020(4222)
- 2019(8968)
- 2018(9321)
- 2017(17174)
- 2016(9526)
- 2015(10831)
- 2014(11118)
- 2013(10844)
- 2012(10061)
- 2011(9273)
- 2010(9424)
- 2009(8773)
- 2008(8444)
- 2007(8101)
- 2006(7285)
- 2005(6504)
- 学科
- 农(44225)
- 济(38420)
- 经济(38374)
- 业(37081)
- 农业(29367)
- 管理(23220)
- 企(16753)
- 企业(16753)
- 业经(13777)
- 技术(13038)
- 方法(11249)
- 中国(10845)
- 制(10619)
- 数学(9847)
- 农业经济(9814)
- 数学方法(9740)
- 体(9329)
- 村(8974)
- 农村(8965)
- 学(8933)
- 发(8445)
- 地方(8416)
- 土地(7259)
- 发展(7138)
- 展(7127)
- 及其(7125)
- 策(7058)
- 劳(6869)
- 劳动(6869)
- 财(6790)
- 机构
- 学院(141472)
- 大学(134518)
- 济(56974)
- 经济(55653)
- 农(52379)
- 管理(51924)
- 研究(51779)
- 理学(44441)
- 理学院(44014)
- 管理学(43159)
- 管理学院(42916)
- 农业(40291)
- 中国(39862)
- 科学(33797)
- 业大(32359)
- 京(28855)
- 所(28026)
- 研究所(25450)
- 中心(24905)
- 农业大学(24580)
- 江(24205)
- 财(22347)
- 省(21044)
- 业(20251)
- 技术(18836)
- 州(18175)
- 范(17958)
- 经济管理(17711)
- 师范(17690)
- 院(17451)
- 基金
- 项目(95068)
- 科学(73125)
- 研究(71135)
- 基金(65607)
- 家(58388)
- 国家(57762)
- 科学基金(47830)
- 社会(43256)
- 省(41202)
- 社会科(40438)
- 社会科学(40429)
- 基金项目(34913)
- 划(32375)
- 编号(31356)
- 教育(31039)
- 农(29831)
- 自然(29789)
- 自然科(29041)
- 自然科学(29032)
- 自然科学基金(28473)
- 资助(25400)
- 成果(24485)
- 发(22423)
- 重点(21380)
- 课题(21298)
- 创(20680)
- 部(20615)
- 业(20415)
- 创新(19402)
- 性(18025)
共检索到22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耘 贺江 王丽 刘贤进
体外构建1个长度为91个核苷酸、内含30个随机序列的单链DNA(ssDNA)文库,运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以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混合药剂作为靶分子,基于核酸分子与靶分子结合时构象会发生改变的原理,分离与靶分子结合的适体,并利用碱裂解法制备ssDNA次级文库。此方法优点在于不需要对农药小分子进行改造。经过9轮循环筛选,对氨基甲酸酯类混合农药的筛选效率从0.70上升到13.32,获得了有特异性的适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非改造型农药小分子适体筛选的新方法,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提供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伟 梁丹 张建夫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农作物保护中广泛使用,因其母体及代谢产物均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使得其残留分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从色谱分析、生物检测、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化学计量学分析法5个方面综述了目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农药残留 分析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陈如东 朱红梅 荣维广 郭华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紫甘蓝中 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 2种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采用C18、PSA小柱固相萃取分离净化, 用ODS柱 (柱槽温度 50℃) 在梯度淋洗条件下对 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 2种代谢物进行分离, 通过柱后衍生化, 荧光检测器 (荧光波长为 445nm) 定性定量测定紫甘蓝中 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 2种代谢物(杀线威、灭多威、涕灭威、恶虫威、甲萘威、硫苯威、硫双灭多威、仲丁威、甲硫威、甲硫威代谢物 1、甲硫威代谢物2) 的残留量。结果表明, 9种农药及 2种代谢物在 28min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 线性范围为 0 01~50mg·L-1, 线性相关系数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久平 李燕 洪云菊 易志坚 高静 贺红周
本文在现有标准基础上,改变定容溶液和流动相溶剂梯度的时间和比例,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蔬菜中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用外标法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5~0.9994,平均回收率为93.6%~100.9%,保留时间提前8.5 m in。这说明优化后方法分析快速、分离效果好、回收率与灵敏度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志高 龚道新 杨仁斌 郭正元 高升
为了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畜禽饲料中农药残留状况,保证畜禽产品食用的安全性,利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7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饲料中的多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饲料样品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以丙酮提取,经等体积石油醚/二氯甲烷混合液萃取,再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配有氮磷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仪检测,可以获得满意结果.当添加0.1,0.5,5.0mg/kg时,添加回收率为79.00%~102.37%,变异系数为0.99%~10.03%;方法最小检出量为4.086×10-11~9.324×10-11g,最小检出量为0.02~0.04mg/kg.该方法能一次同时检测饲料中残留的7种氨基甲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庆章 郝艳红 高学军 刘永杰 高文学 赵冰
【目的】研究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囊药物对猪带绦虫囊尾蚴的作用靶点,为药物的类型衍化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体外培养的和猪体内的囊尾蚴于阿苯哒唑和奥芬哒唑分别作用后能量代谢途径物质含量及其关键酶活性变化。【结果】阿苯哒唑和奥芬哒唑对体外培养猪六钩蚴、未成熟期和成熟期猪囊尾蚴,以及体内发育未成熟期和成熟期猪囊尾蚴的糖无氧分解途径、丙酮酸羧化支路与逆向三羧酸循环途径均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代偿性促进糖异生及蛋白质、脂类和核酸分解途径,葡萄糖吸收受阻。阿苯哒唑和奥芬哒唑体外非竞争性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复合体活性。【结论】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囊药物非竞争性抑制猪囊尾蚴FR复合体活性,抑制葡萄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永权 邵向东 姚建仁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开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郑永权邵向东姚建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药,人们把农药发展史划分为天然药物时代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后者又可分为有机合成农药前期和当代有机农药时期,两者的分界线是高效的光稳定型农用拟除虫菊酯的成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骆爱兰 余向阳 张存政 祝树德 刘贤进
以间苯氧基苯甲酸(PBA)为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偶联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对多种菊酯类农药有特异性的广谱性抗体。以6-氨基己酸法合成PBA与OVA之间含有六碳骨架的桥的偶联物作包被原,建立并优化了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PBA最低检出限达0.193μg·ml-1,抑制中浓度为3.707μg·ml-1,且对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均有特异性识别,对氰戊菊酯识别弱,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066、4.232、4.286、4.874、8.979、77.360μg·ml-1。结果表明,该抗体可用于多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筛选检测。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农药残留 酶免疫分析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志华 邹雅竹 龚道新 高海英 赵卫星
运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饲料中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的分析检测方法.饲料样品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丙酮提取,经石油醚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用带微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2,0.5mg/kg时,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0.53×10-11~4.17×10-11g,添加回收率为74.19%~105.37%,变异系数为1.72%~11.19%,符合农药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英健
采用乙睛作为提取剂,石英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粮食中4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甲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2.5%~103.3%,RSD为3.29%~5.33%;氯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4.4%~100.6%,RSD为1.34%~5.51%;氰戊菊酯的回收率为80.1%~102.5%,RSD为2.78%~6.67%;溴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0.3%~102.8%,RSD为3.07%~6.48%。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快速、简便。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粮食 菊酯类农药 残留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喜保 温万东 祁志军 胡兆农 杨润亚
【目的】合成具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共性结构的系列半抗原,制备此类农药的通用人工抗原。【方法】以烷氧基硫代磷酸盐和卤代羧酸为原料合成半抗原,采用1 HNMR、13 CNMR及EIS-MS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的半抗原分别通过活性酯法、混合酸酐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人工抗原和包被人工抗原。用紫外扫描法定性分析人工抗原的偶联情况,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间接测定其偶联比。【结果】合成了H1~H6 6种具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共性结构的半抗原,其中H1、H2为包被半抗原,H3~H6为免疫半抗原。制备了H1-OVA、H2-OVA、H3-BSA、H4-...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通用人工抗原 酶联免疫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世勋 魏泰莉 赖子尼 杨婉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玲 陈春 陈浩 黄敏 杜晓颖 谢艳 王艳 高鹏 雷庆 周虹 罗玲
茶叶农药残留量超标时有发生,采用辐照技术对茶叶进行处理是近年来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方法。通过对茶叶中菊酯类农药的辐照降解研究以及茶叶水浸出物及主要成分氨基酸、茶多酚、粗蛋白、咖啡碱的分析,结果发现:茶叶中的菊酯类农药,随着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加降解增加;剂量率对茶叶的农残降解没有影响;茶叶中菊酯类农残含量在限量标准的1.4~1.7倍时,在50 kGy吸收剂量下,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可以达到或接近欧盟农残限量标准。0~50 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处理农残时,茶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基本未变,说明在0~50 kGy辐照处理农残对茶叶的品质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茶叶 辐照 农残 降解 检测 品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厚军 吴淑勤 黄志斌 石存斌 李凯彬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波
采用浊点萃取反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气质联用测定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和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选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浊点萃取的提取剂,异辛烷为反萃取剂,HP-5MS色谱柱为分析柱,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15.00~2 000.00μg·kg-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55~0.999,检出限为0.63~3.10μg·kg-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