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
- 2023(1183)
- 2022(1136)
- 2021(1008)
- 2020(950)
- 2019(2025)
- 2018(1994)
- 2017(3194)
- 2016(2233)
- 2015(2385)
- 2014(2357)
- 2013(2464)
- 2012(2301)
- 2011(1995)
- 2010(2054)
- 2009(1839)
- 2008(2065)
- 2007(1856)
- 2006(1528)
- 2005(1346)
- 学科
- 管理(7945)
- 业(7067)
- 企(7061)
- 企业(7061)
- 财(4833)
- 济(4510)
- 经济(4508)
- 务(4451)
- 财务(4448)
- 财务管理(4440)
- 企业财务(4245)
- 学(3882)
- 害(2381)
- 虫(2150)
- 制(2080)
- 方法(1972)
- 虫害(1965)
- 病虫(1874)
- 病虫害(1874)
- 生物(1681)
- 及其(1624)
- 数学(1599)
- 防(1596)
- 数学方法(1556)
- 防治(1459)
- 治(1454)
- 银(1291)
- 银行(1278)
- 体(1219)
- 划(1168)
- 机构
- 学院(30533)
- 大学(30444)
- 农(13883)
- 研究(13128)
- 科学(11795)
- 农业(11383)
- 业大(9557)
- 中国(9325)
- 所(8785)
- 研究所(8159)
- 农业大学(7459)
- 管理(7374)
- 室(7121)
- 京(7003)
- 省(6895)
- 实验(6832)
- 实验室(6613)
- 业(6487)
- 济(6451)
- 重点(6214)
- 理学(6208)
- 经济(6150)
- 理学院(6047)
- 中心(5818)
- 管理学(5735)
- 管理学院(5705)
- 江(5354)
- 技术(5330)
- 财(4832)
- 科学院(4827)
共检索到4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程 邱婷 朱菲莹 肖姬玲 魏林 梁志怀
测定连作5年和施加氧化钙的西瓜植株定植40 d后的枯萎病发生率,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土壤进行16S rDNA测序,比较施加氧化钙后西瓜根际土壤的细菌种群特征。结果显示:连作5年土壤的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为87.5%,施加氧化钙的发病率为35.4%,氧化钙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达59.5%;施加氧化钙的连作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细菌丰富度都大于连作的;连作与施加氧化钙都使得土壤的优势菌群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30的土壤细菌中,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Mizugakiibacter、Crenotalea、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dibacter)、戴氏菌属(Dyella)和Bryobacter,呈显著负相关的有黄色土源菌属(Flavisoli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出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丰收神菌属(Opitutus)、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洪生 周晓冬 李鹤 刘正柱 闫霜 刘小雪 王增辉 孔祥云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同时抑制黄瓜、西瓜枯萎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天然拮抗菌,从种植辣椒的大棚土样中分离培养多种能同时拮抗黄瓜和西瓜枯萎病的拮抗细菌,经平板对峙实验,从辣椒土样中分离出编号为LX6、LX7、LX12、LX13的细菌菌株对黄瓜和西瓜尖孢镰刀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抑菌圈显著,96 h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9.3、18.2、17.4、25.5 mm和16.2、15.0、15.9、14.8 mm;盆栽试验,拮抗菌LX6对黄瓜和西瓜枯萎病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3%和81.2%。拮抗效果最显著的LX6菌株做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鉴定。经平板培养菌落特征、镜检、16S DNA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凤芝 安美君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自根苗、嫁接苗和砧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嫁接后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非嫁接处理,而镰孢菌除苗期外均低于非嫁接处理;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对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金磊 韩旭 张仕琦 王丙庆 杨文杰
为探讨茼蒿在西瓜枯萎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效果,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水培茼蒿根系悬混液中分离出一株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命名为TK-3。综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 DNA分子鉴定的结果,表明拮抗菌TK-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TK-3中拮抗相关代谢物和生物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K-3能够产生吲哚乙酸(IAA)、嗜铁素、NH3和蛋白酶,具备一定的解磷能力,无HCN的产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TK-3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48.7%。根据以上结果,TK-3菌株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番华彩 魏薇 曾莉 徐胜涛 李舒 郭志祥 郑泗军
【目的】研究云南香蕉枯萎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探索香蕉枯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其后续生态防控提供新策略。【方法】在云南香蕉枯萎病发生的蕉园,分别采集发病和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组成的差异。【结果】香蕉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香蕉枯萎病植株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健康植株。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4个菌门是香蕉植株根际土壤中的优势门菌群。2种类型香蕉植株根际土壤中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棒状杆菌门(Roku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等5个门菌群差异显著。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健康植株较发病植株高,棒状杆菌门(Roku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丰度发病植株较健康植株高。属水平上,健康植株的优势属依次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朱氏杆菌属(Chuja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daceae)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发病植株的优势属依次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朱氏杆菌(Chujaibacter);芽胞杆菌属(Bacillus)、朱氏杆菌属(Chujaibacter)和土壤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5个菌属在2种类型香蕉植株根际土壤中差异显著,其中,芽胞杆菌属、朱氏杆菌属和土壤链霉菌属的丰度健康植株明显高于枯萎病植株。【结论】香蕉枯萎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源性,但部分菌群在2种类型植株根际土壤中的组成丰度有显著差异;差异菌群的功能多样性及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尚待明确。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土壤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慧 朱震 马雪莲 卢颖林 李奇伟 冉炜 沈其荣
采用室内分离和盆栽致病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田间大棚西瓜枯萎病病株的根部、茎部和叶片分离纯化获得34株疑似病原菌的菌株,并从中挑选出6株形态差异明显的菌株用于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D和LB回接7 d后植株开始出现轻微萎焉症状,到第14天时发病率分别达到100%和72%,病情指数分别为2.00和1.14;菌株LA、LC和XB在回接30 d后西瓜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14%和0.29;而菌株XA在回接30 d后植株未出现发病症状。对西瓜植株的生物量统计表明,在接种病原菌30 d后,接种菌株XA和XB的处理植株的株高和地上部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株LA和LC的处理西瓜植株的株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增贵 李天来 赵王月 陈捷
从2~5叶期甜瓜根茎部共分离纯化了内生细菌81株,平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有6株内生细菌对甜瓜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Z46,Z53,Z54和Z56菌株的拮抗性较强。上述4株拮抗菌的5倍发酵滤液对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2.8%,66.8%,63.0%,64.7%。温室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Z56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最高,200倍和400倍发酵液的防效分别为80.0%和60.0%,同时对寄主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说明Z56菌株具有潜在生防功能。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内生细菌 拮抗性,防效测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文雅 沈其荣 冉炜 徐阳春 任丽轩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以及化感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显著多于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而感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又显著多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与感病西瓜品种相比,抗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不含酪氨酸,水稻根系分泌物中不含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这9种氨基酸。综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两项测定结果,供试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立新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引致的寄主反应明显不同于感染类似病害的其他植物如棉花、番茄等,西瓜显症后往往在3~5d内死亡,本文报告了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蒸腾速率等对病害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989~1990年在重病地区(前作发病率75%以上)分两地设置试验:(1)高官寨试验于1989年4月2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建明 郭绍贵 吕桂云 陈年来 张海英 宫国义 许勇
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诱导的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测序获得的4 000条EST进行分析,经过前处理后拼接得到1 487条unigene序列,全长为759 kb。在其中978条unigene序列中共检索出2 136个EST-SSR,出现频率为53.4%。EST-SSR的平均分布距离和平均长度分别是1/0.36 kb、19.59 bp。EST-SSRs中的重复单元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二者在总EST-SSRs中的出现频率为98.08%。GA/TC和GAA/TTC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类型,分别占二、三核苷酸重复的25.78%和12.97%。西瓜抗枯萎病相关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EST SS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会军 郭小敏 李喜焕 吴立强 马峙英
本试验利用21个RAPD随机引物对50个西瓜枯萎病菌系进行了RAPD扩增,研究了病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对供试菌系扩增出13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13条,占总带数的84.3%。菌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45~0.93之间,多数菌系间的同源程度较低。基于RAPD标记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系划分为6个RAPD群(RAPDgroups,简称RGs),即RGⅠ,RGⅡ,RGⅢ,RGⅣ,RGⅤ和RGⅥ。其中RGⅠ和RGⅡ各含有一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和新疆;RGⅢ和RGⅤ包括2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承德和廊坊、沧州;RGⅣ包括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新疆菌系;其余的菌系属于RGⅥ。分类结果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菌 遗传分化 RAP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仲生 杨玉茹 朱晓丹 王志清 耿本聪
1982~1987年间自黑龙江、北京等10个省市采集到60份西瓜病株,分别进行分离和培养鉴定,结果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致病性试验是将3个镰刀菌分别接种于西瓜品种郑州3号,结果尖孢镰刀菌致病,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不侵染。分别从黄瓜和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出来的尖孢镰刀菌,与西瓜病株分离得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交互接种于西瓜、甜瓜和黄瓜的幼苗上。鉴定的结果是不同的专化型,即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E. F. Smith)Snyder et. Hans.〕。在防治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经过1989~1990年试验,防效达9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尚 张作刚 田永强 王建明 姚艳平
为了解砧木的抗病机理,提取砧木日本南瓜(RBNG)和野生西瓜(YSXG)及西瓜品种超甜花龙(CTHL)的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砧木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显著高于西瓜品种;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砧木引起下降的幅度较小;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砧木引起下降的速度较快;砧木引起菌丝体P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而西瓜品种则引起先快速上升后迅速下降;3种材料引起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砧木在前期引起下降的速度较快;砧木引起菌丝体可溶性糖含量呈直续下降趋势,而西瓜品种却引起先下降后上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光辉 刘建雄 肖兰异 吴德喜 罗赫荣
为了培育抗枯萎病的西瓜良种 ,用感病品种蜜宝作母本 ,分别与高抗枯萎病材料 D3- 1和 D3- 2杂交 ,F1 代表现高抗枯萎病 ,F2 代及与感病亲本蜜宝回交的 BC1 代群体抗感分离比例分别符合 3:1和 1 :1 ,说明枯萎病抗性遗传是受单基因或单 DNA片段控制的显性遗传 .用抗性材料为亲本 ,选育出了 5个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 ,其中3个高抗枯萎病 ,2个中抗枯萎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项鹏宇 韩燕 云兴福
为解决农药在西芹生产中的残留与污染问题,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西芹根乙醇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42.31%,最低为12.22%;除了1%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20,132 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西芹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RS100%到RS6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强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也越好,最高抑制率达94.37%,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高出49.02百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