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1)
- 2023(8165)
- 2022(7113)
- 2021(6582)
- 2020(5932)
- 2019(13904)
- 2018(13748)
- 2017(26478)
- 2016(14893)
- 2015(16774)
- 2014(16978)
- 2013(16894)
- 2012(15930)
- 2011(14495)
- 2010(14421)
- 2009(13341)
- 2008(13552)
- 2007(12569)
- 2006(10761)
- 2005(9827)
- 学科
- 济(61428)
- 经济(61377)
- 管理(37886)
- 业(37821)
- 方法(30405)
- 企(30251)
- 企业(30251)
- 数学(26946)
- 数学方法(26656)
- 农(16904)
- 财(15983)
- 学(15714)
- 中国(15599)
- 业经(12828)
- 地方(12694)
- 贸(12572)
- 贸易(12567)
- 制(12352)
- 易(12193)
- 农业(10973)
- 务(10031)
- 财务(10005)
- 财务管理(9974)
- 和(9727)
- 企业财务(9444)
- 理论(9324)
- 银(9245)
- 银行(9199)
- 行(8690)
- 融(8579)
- 机构
- 大学(218860)
- 学院(217080)
- 济(85201)
- 经济(83283)
- 管理(78982)
- 研究(76209)
- 理学(68000)
- 理学院(67143)
- 管理学(65646)
- 管理学院(65241)
- 中国(56484)
- 科学(51736)
- 京(47305)
- 农(46366)
- 所(41114)
- 财(38474)
- 业大(38151)
- 研究所(37789)
- 农业(36957)
- 中心(35489)
- 江(33847)
- 财经(30615)
- 北京(29757)
- 范(28782)
- 师范(28357)
- 经(27710)
- 院(27053)
- 州(26598)
- 经济学(26341)
- 技术(25156)
- 基金
- 项目(146503)
- 科学(113036)
- 基金(104808)
- 研究(100794)
- 家(93913)
- 国家(93184)
- 科学基金(77796)
- 社会(61076)
- 省(58694)
- 社会科(57830)
- 社会科学(57806)
- 基金项目(55750)
- 自然(52723)
- 自然科(51473)
- 自然科学(51456)
- 自然科学基金(50561)
- 划(49820)
- 教育(47106)
- 资助(43914)
- 编号(40667)
- 重点(34038)
- 成果(33384)
- 发(32026)
- 部(31965)
- 创(29965)
- 计划(29644)
- 科研(29268)
- 课题(28582)
- 创新(28159)
- 大学(26920)
共检索到317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端卫 程东升 耿明建 刘武定
对Al(OH)3+H3BO3,Al(OH)3,H3BO3等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差分谱以及Al(OH)3+H3BO3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结果表明,Al(OH)3+H3BO3样品在1423和1279cm-1处有2个特征吸收峰,这些峰与H3BO3表现出的吸收峰相比,峰带更宽,说明在Al(OH)3+H3BO3处理中,Al(OH)3表面形成了一种新物质,即硼的吸附络合物。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的SIMS图谱表明,硼在Al(OH)3表面高度密集,反映了这一表面结构状况中铝硼原子比例不同于简单的硼铝混合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以缩聚温度、时间、转速、芯壁比以及p H值为考察因素,以微胶囊的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16(45)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密胺树脂包覆氢氧化铝的较优工艺条件是:缩聚温度70℃,时间60 min,搅拌速度1200 r·min-1,芯壁比2.0,p H值5.0.环境扫描电镜表征显示该工艺条件下氢氧化铝已被密胺树脂完全包覆,且形貌较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张昱 杨敏 崔建云
研究了WZ和KHD两种活性氧化铝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平衡及其吸附动力学 ,利用传质理论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吸附平衡试验结果表明 ,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WZ和KHD对氟离子的吸附平衡 ,WZ和KHD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 9 4 7和 6 38mg·g-1。动力学研究表明 ,氟离子在WZ和KHD上的吸附均为颗粒内孔扩散控制 ,颗粒内孔扩散过程是决定吸附速度的控制步骤 ,颗粒内孔扩散速率常数分别为 3 35×10 -2 和 2 36× 10 -2 min-1/ 2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雨晴 何林韩 王浏浏 罗玉芬 陈瑶 高建民
【目的】针对人工林速生桉木材色较浅、表面色调单一的问题,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对其进行材色调控,仿制名贵木材紫光檀的黑棕色效果。【方法】将与木材高度亲和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Co-MOF)作为模板和前驱体,利用MnCl_2在木材表面发生水解反应,在桉木单板表面制备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Mn-LDH);探究桉木单板分别在0.016、0.032、0.064 mol/L MnCl_2溶液和20、40、60、80℃条件下表面颜色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究LDHs与桉木单板表面的结合机理;通过接触角和耐光老化测试评估改色木材的耐水性和耐光老化性。【结果】(1)在40℃下,利用0.032 mol/L MnCl_2溶液制得的钴锰双氢氧化物涂层桉木单板实现了紫光檀颜色效果,两者的色度值和紫外光谱均相近。(2)MnCl_2水解诱导Co-MOF和木材的OH~-交换形成金属氢氧化物,生成CoMn-LDH;SEM显示CoMn-LDH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XRD和XPS分析表明钴和锰分别以Co~(2+)和Mn~(2+)的形式存在,CoMn-LDH为典型的钴锰双氢氧化物;其红外光谱呈金属–羟基振动模式。(3)调色木材的接触角由36.2°增大至49.5°;光照120 h后色差在3~6范围内,属于中质量分辨率下可见色差;表明制备的钴锰双氢氧化物涂层桉木单板表面疏水能力和耐光老化性能均得到提升。【结论】本研究所用调色处理条件温和,能有效改善桉木颜色,提高产品装饰效果和附加值,促进人工林木材的高效利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春花 王富丽 纪以欣 徐啸 师钰博 赵志磊
针对白洋淀抗生素水污染研究现状并依托当前科研项目,设计了采用水热法合成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底、钴镍铁层状氢氧化物(CoNiFe-LDH)修饰的复合气凝胶(CMC/CoNiFe-LDH)吸附水中环丙沙星的研究型实验。实验使用SEM、XRD、FTIR等对CMC/CoNiFe-LDH的形貌、物相、基团等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pH、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下CMC/CoNiFe-LDH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为298.32mg/g。该教学实验涉及分析化学、材料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及实验动手能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代华 李学垣 徐凤琳
研究了添加谷氨酸(Glu)对δ-MnO2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明显抑制了氧化锰对Cu2+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从无Glu时的264.1mmol/kg降至有Glu存在时的179.2mmol/kg;并且吸附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Glu的抑制作用在低pH(pH2.5~4.5左右)时最强,随pH值增高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造成Cu2+吸附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吸附于δ-MnO2表面的Glu与氧化标发生还原反应脱去羧基,形成的惰性物质掩盖部分活性点位;②溶液中,络合能力较强的有机配体Glu与氧化标表面竞争溶液中的Cu2+,使Cu2+吸附量降低。
关键词:
铜吸附 δ-MnO_2 谷氨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光前 孙新元 张齐生
介绍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氧化工艺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过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在比表面积、孔容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增加显著。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对于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提升十分明显,而对于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后,提出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活性炭 改性技术 吸附 综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闫丽 黄胜利 彭绍春 熊嫣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已成为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方法,在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变温核磁是进行构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以一种路易斯酸碱对的硼氮络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变温核磁技术测试该络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核磁氢谱和硼谱,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变温核磁 硼氮络合物 实验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亚璇 张士元 郭玉强 郝圣圳 马红梅 付明珠 徐芹 孙玉宝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阳极氧化铝模板,通过改变电压波形和氧化周期调控阳极氧化铝的结构形貌,制备出形貌各异的阳极氧化铝薄膜,并分析了阳极氧化铝形貌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基于等电场模型,从空间电荷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上述样品微结构的产生原因,进一步证实了等电场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端卫 刘永红 尹业平
为了解决2种溶液在混合前温度不易相等的问题而设计的双温度计法,可以快速测定2种溶液混合前后温度差值,并将这一新方法用于衡量锰、铝、铁水合氧化物在吸附溶液硼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结果表明,锰、铝、铁的水合氧化物对硼的吸附均有不同程度的热效应。供试样品与硼发生吸附反应所引起的热效应造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与通常的雷诺曲线相同,而水合氧化物悬浮液以及吸附质溶液的稀释与吸附反应相比较,其热效应小得多。使用这种双温度计法就可实现在通常条件下测定诸如吸附反应这类热效应引起的温度变化,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吸附热提供了简单易行的量热方法。
关键词:
双温度计法 吸附热效应 水合氧化物 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琼文 周盼盼 宋娟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氧化铝行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的行业风险越来越严峻。借鉴系统论思想,将氧化铝行业视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将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划分为资源风险子系统、成本风险子系统、销售风险子系统以及环境风险子系统,构建了氧化铝行业风险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Vensim软件,受篇幅所限仅以销售风险为例,详细识别了造成销售风险的因素和风险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以及风险发生后通过系统内部调节后对行业的影响。研究证明了系统动力学在氧化铝行业风险识别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氧化铝行业 风险识别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浩 齐慧云 苏雅琪 任云宁 王厚锋 曾建雄
基于NaOH对大薸进行改性的吸附剂(MPS),以聚合氯化铝(PAC)为复配剂制备吸附剂(MPSP)。采用材料表征技术分析了大薸复配前后的理化特征,并以中性红模拟染料废水,测试了大薸复配前后上述两种吸附剂对中性红废水的吸附能力,并探究了染料初始pH值、染料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中性红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MPS相比,MPSP的比表面积更大,孔隙结构更发达,对中性红的吸附、去除能力更强;MPS和MPSP对中性红的吸附性能均与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呈正比,与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呈反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MPS和MPSP对中性红染料的吸附、去除过程,表明吸附过程是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也存在物理吸附和静电引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