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7)
2023(11493)
2022(10250)
2021(9620)
2020(8114)
2019(18778)
2018(18808)
2017(36483)
2016(20039)
2015(22507)
2014(22529)
2013(22227)
2012(20217)
2011(18202)
2010(18040)
2009(16671)
2008(16124)
2007(14037)
2006(12224)
2005(10815)
作者
(57325)
(47517)
(47167)
(44949)
(30278)
(22788)
(21439)
(18601)
(18066)
(16957)
(16293)
(15898)
(15032)
(14946)
(14659)
(14540)
(14282)
(14122)
(13548)
(13512)
(11775)
(11682)
(11367)
(10768)
(10592)
(10578)
(10567)
(10437)
(9528)
(9359)
学科
(75404)
经济(75285)
管理(62308)
(56619)
(48755)
企业(48755)
方法(35547)
数学(30620)
数学方法(30283)
(22556)
(19404)
中国(19061)
(18178)
业经(17624)
(16898)
地方(14419)
(14266)
财务(14197)
财务管理(14168)
企业财务(13458)
理论(12974)
环境(12954)
(12899)
贸易(12893)
(12644)
农业(12632)
(12607)
技术(12558)
(12530)
(12154)
机构
大学(283514)
学院(280316)
管理(113299)
(109039)
经济(106571)
理学(98604)
理学院(97527)
管理学(95907)
管理学院(95392)
研究(91242)
中国(66841)
(60070)
科学(57134)
(52507)
(45241)
(43751)
业大(42698)
财经(41819)
研究所(41148)
中心(40996)
(40242)
(37951)
北京(37736)
(36030)
师范(35679)
农业(34180)
(33260)
(32496)
经济学(32479)
财经大学(31240)
基金
项目(195508)
科学(153516)
研究(143466)
基金(142129)
(123141)
国家(122143)
科学基金(105326)
社会(89570)
社会科(84834)
社会科学(84814)
(76449)
基金项目(76283)
自然(69009)
自然科(67357)
自然科学(67342)
自然科学基金(66122)
教育(65665)
(64038)
编号(58562)
资助(58172)
成果(47816)
重点(43321)
(43264)
(40921)
(40612)
课题(39951)
(38765)
创新(38184)
科研(37436)
教育部(37304)
期刊
(118672)
经济(118672)
研究(82874)
中国(51896)
学报(45283)
管理(41844)
科学(41081)
(40664)
(39785)
大学(34510)
学学(32501)
教育(30829)
农业(27381)
技术(23560)
(22916)
金融(22916)
财经(20424)
业经(19065)
经济研究(18124)
(17247)
问题(15480)
理论(14724)
图书(14538)
科技(14243)
实践(13612)
(13612)
(13292)
(13035)
技术经济(12989)
现代(12720)
共检索到403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凤  于志明  宿可  黄志义  
为探索废弃刨花板的再利用方式,以杨木刨花板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和施胶量为参数研究活化工艺对所得活性炭吸附性能和活化得率的影响,并对试验范围内较优试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吸附性能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N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比是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活化温度1 000℃、活化时间40 min、浸渍比1∶3、施胶量6%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2 459.708 m2/g、碘吸附值为2.047 g/g、活化得率为58.3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纪予  叶兴乾  
以杨梅Myrica rubra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杨梅核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1.5h,水蒸气用量6mL.g-1。在该条件下,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4.2%,碘吸附值达1167.2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132.0mg.g-1。活化温度对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能力都有显著影响(P<0.05);活化时间只对得率有显著影响(P三氯甲烷>苯>氨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  刘石彩  杨华  
以废弃的松子壳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松子壳活性炭,系统研究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用量等关键工艺因素对活性炭产品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对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松子壳活性炭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为500℃、活化温度为860℃、活化时间为90 min、水蒸气流量为2.5 m L/min,此时松子壳活性炭得率为26.08%,碘吸附值为1 33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00 mg/g。松子壳活性炭孔径主要集中在3 nm左右,其平均孔径为2.396 nm,BET比表面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燕丹  陈卫群  黄彪  
以低浸渍比的KMnO4为活化剂高效活化红麻秆芯,制备了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与原料的浸渍比、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碘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成本和高性能红麻秆芯活性炭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比2%、活化温度800℃和活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分别为985.36 m2.g-1、0.54 cm3.g-1和1.09 nm.通过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FT-IR、FE-SEM、EDX等手段对红麻秆芯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表面官能团、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KMnO4活化法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和环境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涵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碳酸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浸渍比和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得率不断下降,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活化温度升高有利于中孔结构的发达.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033.2 m2·g-1,总孔容积、微孔容积和中孔容积分别为0.662、0.500、0.162 cm3·g-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尧   刘志佳   陈瑶   何林韩   高建民  
【目的】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竹箨探索一种高效除砷活性炭材料。【方法】以竹箨为原材料,以微波加热为热源,利用高温热解自活化技术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竹箨活性炭,通过表征竹箨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程度、表面元素和官能团,揭示活化时间和温度等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竹箨活性炭的砷吸附性能,比较不同制备方法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的差异。【结果】活化温度1 050℃、活化时间30 min时,竹箨活性炭孔隙结构排列整齐致密,比表面积达到1 251.7 m~2/g,孔容为0.697 cm~3/g,微孔比表面积比率和微孔孔容比率分别为60.9%和64.0%,平均孔径为0.448 nm,主要由微孔和少量介孔组成,孔径远大于砷酸根离子(AsO_4~(3-))和亚砷酸分子(H_3AsO_3)的空间构型尺寸,有利于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反映石墨化程度的R值为1.340,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87 mg/g,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17 mg/g。对比文献中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竹箨活性炭表现出一定优势。【结论】适当提高活化温度、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表面微孔的形成,从而提高砷吸附容量;但过高的活化温度和过长的活化时间会导致孔隙结构坍塌,减小比表面积和微孔比率,降低砷吸附容量。本研究为高效治理水体砷污染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环保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除砷性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封萍  王欢  梅磊  张登峰  易明  王梦霞  朱学帅  
为加深学生对碳排放、碳中和在化学工程与能源利用领域的理解,设计了一个完全基于生物质资源的活性炭制备与吸附性能探究综合性实验。以生物质热解液替代常规化学品(如磷酸、氢氧化钾或氯化锌等)作为活化剂,以玉米芯或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对活性炭吸附量影响不大,浸渍比对玉米芯基活性炭吸附量影响较大。玉米芯基活性炭和核桃壳基活性炭分别在浸渍比1∶12和1∶8时吸附量最大,对应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分别达8.67 mg/g和14.53 mg/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湘洲  
研究利用棉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探讨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以磷酸为活化剂,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活性炭产品;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为34%,活性炭对亚甲基兰脱色力为292.7mg·g-1,碘吸附值898.2mg·g-1,所制备的活性炭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锦锋  黄彪  陈翠霞  林冠锋  陈学榕  陈燕丹  谭非  吴耿烽  
以甘蔗渣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制备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探讨工艺条件对活性炭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1:1、活化温度为660℃、活化时间为120min、球磨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178.92mg·g-1、270mg·g-1和1541.165m2·g-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慧  石苏华  周学辉  
Under the microwave,the activated carbon from bamboo shavings was prepared with the phosphoric acid according to orthogonal tes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bamboo shavings could be producted good activated carbon by the method of microwave_pho...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开金  林冠烽  孙康  陈涵  陈志强  官新宇  
以磷酸浸渍杉木屑,并在低温下进行预处理,制备活性炭.探讨了预处理温度、活化温度、浸渍比、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磷酸在木质原料内部的渗透,促进磷酸的活化作用,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活化温度、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浸渍比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活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提高.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1628.7 m2.g-1和0.894、0.699 cm3.g-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朱铭强  蒋花  苏印泉  杨昇  马超  
以山茱萸果核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探讨了氯化锌活化剂溶液浓度、液料质量比、超声波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为50%、液料质量比为3.0∶1、超声波浸渍时间4h、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20min。所得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3.8%,碘吸附值为1180.8mg/g,达到了GB/T 13803.2—1999中一级品标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宇   刘焕   王国睿   郝海彦   王天赐   张文标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刺竹活性炭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1)刺竹活性炭的最优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2.0 h、水蒸气量0.50 L·h~(-1)。在该工艺下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得率为29.07%,强度达97.68%,碘吸附值为1 235.03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6 mg·g~(-1),吸附性能较好。(2)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经活化之后峰值在3 130、3 010、1 670 cm~(-1)等处变弱,876、809、747 cm~(-1)处吸收峰消失,但主要峰依然存在;XRD分析表明:活性炭中含有石墨α轴结构;经比表面积测试和电镜观察,最优工艺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孔隙发达,孔容、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孔容为0.489 cm~3·g~(-1),微孔容为0.388 cm~3·g~(-1),平均孔径为23.378 nm,BET比表面积为837.005m~2·g~(-1)。【结论】使用最优活化工艺所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吸附、除污等不同场合。图5表1参27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翠霞  林冠烽  陈国荣  蔡政汉  杨旋  黄彪  
以菌糠为原料,在机械力化学技术前处理条件下,采用磷酸化学一步炭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的粉末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得率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选取浸渍比、球磨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4种因素,采用L_9(3~4)正交设计试验,初步筛选较优性能的活性炭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扫描电镜表征活性炭的孔结构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预处理球磨时间为30 min,浸渍比为2.0,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60 min时,得到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962.94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0 mg·g~(-1),焦糖脱色率为144.63%,得率为36.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