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5)
2023(8857)
2022(7904)
2021(7330)
2020(6423)
2019(14606)
2018(14574)
2017(27181)
2016(15734)
2015(18010)
2014(17816)
2013(17353)
2012(16059)
2011(14747)
2010(15176)
2009(14119)
2008(14154)
2007(12888)
2006(11015)
2005(9672)
作者
(48162)
(41034)
(40116)
(38540)
(25964)
(19617)
(18438)
(15750)
(15294)
(14716)
(13888)
(13619)
(13121)
(13052)
(13003)
(12835)
(12620)
(12029)
(11945)
(11784)
(10635)
(10239)
(10138)
(9273)
(9251)
(9189)
(9169)
(9122)
(8531)
(8333)
学科
(56779)
经济(56719)
管理(37839)
(36456)
(28643)
企业(28643)
方法(27729)
数学(24309)
数学方法(23980)
(17908)
(15787)
中国(14956)
(14347)
(12004)
贸易(12001)
业经(11771)
理论(11648)
(11630)
农业(11560)
地方(11082)
(10298)
(9412)
教育(8890)
(8838)
财务(8814)
财务管理(8788)
(8664)
银行(8598)
环境(8522)
(8305)
机构
学院(225633)
大学(223933)
(81682)
经济(79728)
研究(79554)
管理(77064)
理学(66215)
理学院(65362)
管理学(63725)
管理学院(63333)
中国(56541)
科学(55070)
(49732)
(47947)
(43702)
业大(40571)
研究所(40362)
农业(39877)
(37375)
(36052)
中心(35606)
(31615)
师范(31161)
财经(29985)
北京(29719)
技术(28939)
(28839)
(28401)
(26998)
农业大学(26129)
基金
项目(151338)
科学(114285)
研究(106320)
基金(104290)
(93989)
国家(93224)
科学基金(76000)
(62854)
社会(61847)
社会科(58251)
社会科学(58230)
基金项目(55113)
(53014)
教育(51454)
自然(51197)
自然科(49968)
自然科学(49941)
自然科学基金(49013)
编号(44786)
资助(43672)
成果(37138)
重点(35779)
(33043)
课题(32554)
(32265)
(31497)
计划(30828)
科研(29996)
创新(29467)
科技(28187)
期刊
(90079)
经济(90079)
研究(60670)
学报(46653)
(45503)
中国(44347)
科学(38615)
大学(33057)
学学(31369)
教育(31098)
农业(30880)
(29432)
管理(25314)
技术(19823)
(16537)
(16533)
金融(16533)
业经(16237)
经济研究(14495)
财经(14372)
(13724)
业大(12604)
(12336)
问题(12013)
科技(11108)
林业(10690)
图书(10507)
农业大学(10310)
技术经济(10266)
商业(10250)
共检索到326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勤锃  刘德华  张丽霞  彭正云  肖海军  
以茶树子叶柄诱导的无根小苗,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 NaF,AlCl3的 MS 培养基上培养,以探讨茶树富集氟、铝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初代培养中,NaF,AlCl3对小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或毒害作用.小苗培养至 50 d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 NaF 培养的小苗生长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而添加不同质量浓度 AlCl3培养的小苗生长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初代培养未死亡的芽或组织在继代培养中能恢复生长.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大田栽培茶树的芽、茎、叶和只添加 NaF 1 mmol/L 培养基培养的小苗均出现了谱带 41,42;添加 AlCl33 mmol/L 的出现了谱带 42,而添加 AlCl3 3 mmo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英  黄广学  孟利前  肖海峻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是禾本科冰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干旱、寒冷及风沙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是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带的重要牧草。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技术即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是近年来最新开发的一种新的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定量结果可靠、灵敏度高、可检测出低丰度蛋白等特点。以蒙古冰草为材料进行干旱处理12d后复水处理,分别在处理0,4,8,12,16d取样,利用iTRAQ技术分析蒙古冰草叶片在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下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情况下持续上调的蛋白15个,持续下调的蛋白6个,在干旱复水处理中发现有1个基因(Q40001)是在干旱处理中处于下调状态,但是在复水处理后处于上调状态,通过查询蛋白的注释信息发现,该蛋白是一种镁离子螯合酶,其含量的变化与叶绿素的变化趋势相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俊森  王溢  李永泉  魏尚霖  李超楠  姜维  黄润生  
【目的】南方地区拥有大面积的酸性红壤,导致土壤中铝元素多以离子的形式溶出,严重抑制油茶的生长及高产。研究采用Label-free技术探究高州油茶在铝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学响应,为揭示高州油茶应答铝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以高州油茶两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浓度铝处理条件下高州油茶叶片部分代谢指标及抗氧化生理相关指标,同时比较对照组(CK)和4 mmol/L铝处理组(GZ4)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生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胁迫下油茶幼苗都会发生氧化胁迫导致细胞活性氧(ROS)积累,2 mmol/L铝浓度下油茶叶片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增强多种抗氧化酶活性以清除细胞活性氧,使细胞免受氧化胁迫的损害;而4 mmol/L铝浓度下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升高,积累的活性氧超出了自身所能清除的范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油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蛋白质组学数据表明,CK组和GZ4组共鉴定到4 282个蛋白质,与CK组相比,GZ4处理组有207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增加,129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降低。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通路富集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4 mmol/L铝胁迫下高州油茶主要通过提高谷胱甘肽代谢,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负离子的能力缓解铝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4 mmol/L铝浓度下高州油茶蛋白质合成和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减弱可能与细胞供能能力不足有关。【结论】铝胁迫下高州油茶主要通过能量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合成及代谢、生物碱合成、蛋白质加工、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等代谢途径抵抗铝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周惜时  夏妍  陈晨  郑录庆  沈振国  陈亚华  
[目的]通过对黄花月见草(OenOthera glaziOviana)幼苗根系铜胁迫下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来阐述黄花月见草根系铜胁迫响应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方法比较0、25、50和100μmOl·l~(-1)铜浓度处理下黄花月见草生长状况和植株内铜元素含量,运用基于质谱的非标记相对定量技术(label-free)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组。[结果]黄花月见草能够耐受低浓度(50μmOl·l~(-1))铜胁迫,而高浓度(100μmOl·l~(-1))铜胁迫使黄花月见草生长受到抑制,根系幼小、发黄,根系中铜含量显著增加。此外,根系蛋白组检测到46个差异表达趋势蛋白(DeP),这些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祥希  刘星辉  杨宗武  万泉  郑蓉  王志洁  
以苗龄7个月的乌龙岭龙眼实生苗为材料,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进行铝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铝胁迫干扰了龙眼的氮代谢。铝胁迫下,龙眼幼苗叶、根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叶片增加了33.76%~217.30%,根增加了70.45%~167.86%,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质和热不稳定蛋白质含量下降,在叶中三者分别下降了16.54%~58.53%、18.29%~64.56%、9.09%~32.87%,在根中三者分别下降了17.84%~34.61%、21.47%~41.59%、12.85%~24.99%,可溶性蛋白质与蛋白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铝胁迫下,叶片全N、蛋白质N、铵态N、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非蛋白质N增加,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秀英  王会民  龙起樟  黄永兰  芦明  万建林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揭示水稻苗期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以耐冷性强的东乡野生稻和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于5℃低温处理0,1,2,3 d后分别测定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随后利用iTRAQ技术对5℃低温处理3 d后水稻幼苗的根系差异蛋白质组进行分析。通过生理指标分析,5℃低温处理影响东乡野生稻和中嘉早17的根系生理指标,且在低温处理第3天,两者已出现明显差异。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常温(25℃)相比,东乡野生稻经低温处理后共鉴定到16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表达蛋白61个,下调表达蛋白106个;中嘉早17经低温处理后共鉴定到26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22个,下调表达蛋白139个。通过GO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代谢、细胞和单机体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及细胞成分,主要起着结合和催化作用。通过KEGG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代谢、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和碳代谢等代谢通路。通过对东乡野生稻和中嘉早17中均发生差异表达的29个蛋白质的进一步分析,了解到两者受低温危害后根系部分蛋白质的表达动态。本研究鉴定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阐述水稻耐冷机理及耐冷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寒  叶小丽  邢安琪  武子辰  孙怡  朱江媛  王艮梅  王玉花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茶树小G蛋白基因CsRAC5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并进一步探索茶树RAC/ROP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为材料,研究盐胁迫、干旱处理和脱落酸(ABA)处理对茶叶中CsRAC5表达量的影响。通过农杆菌介导浸染法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拟南芥,并通过对盐胁迫、干旱处理和ABA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根长和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测定,验证CsRAC5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结果]盐胁迫、干旱处理和ABA处理均使茶树叶片中CsRAC5表达量显著下降;转基因拟南芥在盐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萌发率、成活率及根长明显降低;干旱处理延缓了转基因拟南芥(OE6和OE7)的萌发时间,但OE6、OE7的7 d萌发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且3个拟南芥株系的成活率和根长无显著差异。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但其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结论]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和ABA处理的敏感性明显提高,且呈现梯度依赖效应;CsRAC5基因降低了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胁迫初期的抗旱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克焱  顾骁  马启林  邓用川  夏幽泉  
以导入红海榄总DNA的耐盐番茄及其野生型番茄为材料,于3~4片真叶期分别用调和海水(1.07%盐度)和自来水进行灌溉,处理14d后,采用BPP法提取番茄根部的全蛋白质,通过等电聚焦和SDS–PAGE电泳得到番茄根部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利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对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发现,供试番茄根部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大约有550个蛋白质点,其中耐盐番茄与野生型番茄蛋白质表达量比值大于1.5或小于0.66的有139个;海水处理下,耐盐番茄与野生型番茄根部蛋白质表达量比值大于2.0或小于0.5的有69个,其中37个蛋白点的表达量为上调,28个蛋白点的表达量为下调,此外还有4个特异蛋白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进  刘志高  郑钢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及在凝胶和非凝胶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近年来正从定性向精确定量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依然存在着过多地依赖于双向电泳-质谱(2DE-MS)技术,研究对象不多,不能有效分离相关蛋白质,差异蛋白质丰度分析不精确等问题。最后,提出将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来研究植物盐胁迫响应,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诠释植物耐盐机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参3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王萍  陈金  李瑶  刘光荣  谢金水  彭春瑞  
为揭示不易早衰水稻耐养分胁迫机理,应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不易早衰水稻隆平001生育后期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了研究。叶片蛋白质图谱经软件Imagemaster 2D Elite 5.0分析,有26个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7个蛋白质功能经质谱分析(ESI-Q MS/MS)得到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显示,养分胁迫下,隆平001叶片中光合及养分再利用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增强,从而满足养分胁迫下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其具有较强抗养分胁迫的内在机理,而参与活性氧清除及逆境保护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增强,可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胁迫伤害,从而对养分胁迫有更强的耐性、不易发生早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李瑶  钱银飞  邱才飞  彭春瑞  刘光荣  谢金水  
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杂交水稻威优916根系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以揭示养分胁迫对水稻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响的分子机理。根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析及差异检测,获得了23个发生差异表达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1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2个呼吸代谢相关蛋白质、7个根系生长发育相关蛋白质、6个逆境相关蛋白质及2个未知功能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最初的养分胁迫能够刺激根系的分化生长;但持续的养分胁迫诱导根系大量逆境应答蛋白质上调表达,呼吸代谢减弱,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木质化程度增加,根系衰老加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盛  李阳阳  唐章林  李加纳  曲存民  刘列钊  
【目的】干旱是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联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候选基因,为解释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旱棚盆栽方式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使用183份甘蓝型油菜构成的自然群体,于2019和2020年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收获2年的籽粒,并进行籽粒含油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将得到的表型数据与60K芯片的基因型数据(包含34 103个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同时,结合相同处理下花后不同干旱时间段(30、40和50 d)的籽粒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筛选共有基因,并利用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数据库注释信息、已报道的相关文献和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水平鉴定与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通过对2年间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发现材料重复性较好,干旱胁迫造成甘蓝型油菜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出的最佳模型主要为一般线性模型下的Q或na?ve模型,共检测出38个显著关联位点(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  杨涛  肖军  王娜  金迪  李浩戈  
以黄瓜感枯萎病品系1900和抗枯萎病转基因品系1905为试材,采用灌根法接种枯萎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48h后提取叶片蛋白质,采用差异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枯萎病胁迫下黄瓜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在枯萎病菌胁迫下,感病和抗病品系的双向电泳图谱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质谱分析,共鉴定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聚光复合体叶绿素a/b结合蛋白、假拟蛋白和5类表达差异的蛋白点。这些植物代谢中产生的能量和一些小分子可能激发了黄瓜抗枯萎病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桂  邹成林  丘立杭  黄丽萍  杨丽涛  李杨瑞  
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采用含100 g/L聚乙二醇(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干旱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4 h胁迫过程中稳定存在的新增蛋白条带为44.5 ku,可能是应答干旱胁迫的主要新增调节蛋白;57.1和29.0 ku蛋白条带在24 h处理期间相对表达量变化活跃,胁迫初期57.1 ku蛋白条带显著增加,29.0 ku蛋白条带显著下降,胁迫过程中出现起伏变化;而62.7、40.4与48.2 ku蛋白条带在PEG胁迫早期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后期才出现显著增加与下降;PEG胁迫14 h处理蛋白质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涛  李耕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层面探讨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胁迫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分析其功能,揭示籽粒自身防御系统的分子调控机理。【方法】大田条件下,以玉米品种登海661(DH661)为供试材料,67 500株/hm2密度下种植,开花期人工饱和授粉后第3、5、10、15、20、30、40和50天(DAP)取果穗中部籽粒。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籽粒总蛋白,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 TRAQ)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匹配Uniprot玉米蛋白数据库鉴定籽粒总蛋白,并且用基因本论(GO)注释按照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