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2)
- 2023(7954)
- 2022(6804)
- 2021(6010)
- 2020(4999)
- 2019(10953)
- 2018(10620)
- 2017(19215)
- 2016(11131)
- 2015(12440)
- 2014(12495)
- 2013(12173)
- 2012(11582)
- 2011(10522)
- 2010(11093)
- 2009(10451)
- 2008(10823)
- 2007(9855)
- 2006(9069)
- 2005(8608)
- 学科
- 济(40405)
- 经济(40313)
- 管理(39823)
- 业(33246)
- 企(29007)
- 企业(29007)
- 财(15829)
- 制(15548)
- 方法(14077)
- 中国(12413)
- 农(11531)
- 数学(11456)
- 数学方法(11208)
- 业经(10817)
- 体(10363)
- 学(10037)
- 务(9723)
- 财务(9694)
- 财务管理(9666)
- 银(9511)
- 银行(9492)
- 企业财务(9208)
- 行(9070)
- 体制(8728)
- 融(8487)
- 金融(8484)
- 理论(7561)
- 地方(7424)
- 划(7335)
- 农业(7277)
- 机构
- 大学(165572)
- 学院(162126)
- 济(64010)
- 经济(62455)
- 管理(58401)
- 研究(58035)
- 理学(48990)
- 理学院(48376)
- 管理学(47408)
- 管理学院(47085)
- 中国(45912)
- 财(36583)
- 京(35791)
- 科学(34465)
- 所(29793)
- 江(28530)
- 农(28088)
- 财经(27210)
- 中心(26963)
- 研究所(26344)
- 经(24415)
- 业大(23196)
- 北京(22558)
- 范(22052)
- 农业(21864)
- 师范(21798)
- 州(21696)
- 院(21148)
- 省(20471)
- 经济学(20004)
- 基金
- 项目(103313)
- 科学(81583)
- 研究(75633)
- 基金(75534)
- 家(66315)
- 国家(65789)
- 科学基金(55966)
- 社会(48563)
- 社会科(45964)
- 社会科学(45954)
- 省(39762)
- 基金项目(38968)
- 教育(36009)
- 自然(35739)
- 自然科(34911)
- 自然科学(34897)
- 自然科学基金(34291)
- 划(34025)
- 资助(30740)
- 编号(29773)
- 成果(26962)
- 制(24625)
- 重点(24117)
- 部(23633)
- 课题(22211)
- 发(21465)
- 创(21244)
- 国家社会(20461)
- 教育部(20341)
- 性(20174)
共检索到26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强 靳亚平 李引乾 蒿彩菊 周佩
【目的】以氟苯尼考为主药,制备氟苯尼考长效混悬注射液,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筛选,以助悬剂含量、润湿剂含量、研磨时间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试验,以研磨分散法制备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测定氟苯尼考含量的方法。【结果】氟苯尼考长效混悬注射液的最佳处方为:氟苯尼考15 g,PVP 10 mL,蓖麻油15 mL,司盘-80、吐温-80、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各适量,再以CMC-Na溶液调节总量至100 mL。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苯尼考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1.24%,专属性强,简单易操作。质...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混悬注射液 正交设计 质量控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党丽梅 崔耀明 冶冬阳 张洁 李会芳 王炫博 李引乾
【目的】对研制的阿苯达唑混悬剂的品质进行评价,为扩大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阿苯达唑混悬剂,以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和药物含量等混悬剂药剂学特性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并确定最佳配方,对制备的阿苯达唑混悬剂进行品质评价。【结果】阿苯达唑混悬剂的最佳配方为:每25mL混悬剂中含有1.75g阿苯达唑,0.3g羧甲基纤维素钠,0.012 5mL聚山梨酯-80,0.3g柠檬酸,0.075g苯甲酸钠。制备的阿苯达唑混悬剂沉降体积比为0.94,再分散性良好,平均回收率(99.60±1.47)%,变异系数1.48%。【结论】确定的阿苯达唑混悬剂配方的药剂学特性稳定,制备的...
关键词:
阿苯达唑 混悬剂 药物研制 质量控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日 孙睿 李青梅 杨婷 冶冬阳 李伟伟 李引乾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并对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方法】通过预试验,确定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配方组分及其大致用量。以焦亚硫酸钠、MgCl2、乙醇胺和复合有机溶媒为影响因素,以灭菌前后盐酸土霉素和甲硝唑质量浓度变化为考察指标,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复方注射液的最优配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注射液中甲硝唑和盐酸土霉素的质量浓度进行考察,并计算其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100mL注射液中含有2.5g甲硝唑、5.0g盐酸土霉素、3g氯化镁、0.2g焦亚硫酸钠、40mL复合有机溶媒(由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二醇400组成,体积比为2∶1)、4m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蒿彩菊 杨鸣琦 朱小飞 帅学宏 乔海
配制了明矾注射液,采用滴定法测定了明矾注射液中明矾和葡萄糖的含量,并选择了最适pH,同时测定了制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明矾注射液制剂配制方法简单,样品中明矾和葡萄糖标示量分别为98.93%~100.12%,98.60%~100.21%,注射液的pH值应维持在3.0~4.5,有效期可暂定为2年,性质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
关键词:
明矾 注射液 稳定性 制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贺贤 曾振灵 黄显会
【目的】研究并比较泰妙菌素混悬注射液和泰妙菌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7头健康猪,按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单次给药剂量(10mg·kg-1b.w)静注、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和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血浆中泰妙菌素的浓度,罗红霉素作为内标,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为2.04±0.23h,t1/2α为0.39±0.06h,t1/2π为0.12±0.04h,Vd为8.73±1.83L·kg-1,AUC为3.78±0.52μg·mL-1.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引乾 杨亚军 吴秋侠 黄勇旗 刘江明
为了进一步为长效沙星(培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以二蒸水为溶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190~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全波段扫描,以最大吸收波长确定为培氟沙星的测定波长,最后以光加速试验和经典恒温热加速试验考察了长效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培氟沙星的测定波长为274 nm,在2~1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长效沙星溶液的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3%。长效沙星注射液对热稳定,对光不稳定,在避光、室温(25℃)条件下的有效期暂定为2年。
关键词:
长效沙星注射液 培氟沙星 稳定性 有效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耀明 成建国 林莉 向瑞平 冶冬阳
【目的】用葡甲胺、聚乙二醇400作为助溶剂制备较低pH值的20%恩诺沙星注射液,并考察其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正交试验L9(33)筛选最佳溶剂条件,按制剂通则试制备20%恩诺沙星注射液,用HPLC法测定恩诺沙星含量,并通过温度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及长期放置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确定恩诺沙星注射液的配制处方为:恩诺沙星100g,聚乙二醇400为100mL,葡甲胺100g,20%氢氧化钠溶液适量(调节pH 9.510.5),注射用水加至500mL。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
关键词:
恩诺沙星注射液 制备 稳定性 HPL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孝文 董伟 杨昆 陈小军 刘兆颖 孙志良
【目的】为了探明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体外药效学特征。【方法】以氟苯尼考注射液为对照组对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进行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测定,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抗生素后效应(PAE)和抗生素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普通注射液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对5种细菌的MIC和MBC无明显变化,但其明显缩小了对5种细菌的MS(WP<0.01),并且明显地延长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PAE和PASME(P<0.01)。【结论】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在体外能够减小细菌耐药几率,明显延长抗生素对细菌的后效应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抗菌效...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双混悬型乳剂 体外药效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庆 金虹 侯万发 朱新华 衣丽华 孙跃明
试验药物:20%碘硝酚注射液,沈阳市兽药厂生产,批号19961008;除癞灵,丹东风城兽药厂生产.20%碘硝酚注射液每公斤体重30 mg,25 mg,20 mg 剂量组,至72 h 硬蜱驱杀率均为100%.以上三剂量的药物应用后,体表无蜱期为15 d 以上。20%碘硝酚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5 mg,10mg 剂量组,经72 h 后硬蜱的驱杀率分别为96.5%和87.5%,以上二剂量的药物应用后,体表无蜱期可达10 d 以上.
关键词:
硬蜱 每公斤体重 风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刚 张西臣 杨举 何宏轩 李建华 李德昌
犬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所引起,其中许多绦虫卵可感染家畜和人,危害极为严重.以往报导的驱绦虫药多为口服剂型,用药后绦虫多呈链体排出,容易污染环境,而且存在给药不方便、易造成犬呕吐等弊病.我室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驱绦灵注射液治疗犬绦虫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验选用20只感染绦虫的病犬,其中14只感染犬复孔绦虫,6只感染泡状绦虫.分别以0.2mL·kg~(-1)体重的剂量皮下注射驱绦灵注射液,并检查用药前后粪便中有无绦虫节片及虫卵。同时对一例复孔绦虫病犬和一例泡状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自逵 陈小军 屠迪 胡兴平 朱中平
选取42日龄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注射生理盐水(3mL/头),第Ⅱ组、第Ⅲ组猪颈部肌内分别注射3、6mL/头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连用5d,观察临床表现及药物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临床表现无异常;给药第3天,血液中RBC、PLT较给药前分别提高了14.05%、20.45%,差异显著(P0.05).给药第5天,血液中RBC、PLT较给药前分别提高了16.26%、20.86%,差异显著(P0.05);血清白蛋白分别提高1.31%、10....
关键词:
复合黄芪多糖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断奶仔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禹
为防治山羊泰勒虫病,我们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抗焦敏注射液",注射流行区农户饲养的绵、山羊1168只,其中2~6月龄羔902只,7~12月龄羊244只,成年羊22只。注射时,有1004只羊尚未发病,164只羊(均为2~6月龄羊)已出现山羊泰勒虫病病状,有61只羊患病5 d 以上,病情严重。羊只注射时逐一称重,按羊0.2 mL/kg~(-1)体重用药,深层肌肉注射,仅用药一次.注射前后均随机抽样进行血片镜检。注射后1004只未发病羊用药后流行期内未出现发病;164只已发病羊用药后治愈率96.95%。2~6月龄和1岁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尔毅 邱震东 田欣田 邓旭明 郝秀文 董维仁 赵晶莹 刘凤琴 杨茂春
复方吡喹酮注射液按80mg·kg~(-1)一次剂量肌内注射治疗猪囊虫病就具有特效.本药在治疗后4~24h,对猪囊虫的囊壁、头颈节以及其各种细胞器均发生明显破坏作用,使囊虫迅速失去活力而死亡;24h 后囊液大部分被吸收;虫体经80~120d 后可完全被吸收.5年来共治疗2068头囊虫病猪,鲜销率达98.60%,钙化率为1.39%.对比试验治疗人工感染猪囊虫病表明,在治疗后77d 与100d 剖杀时,复方吡喹酮注射液组全部杀死成熟型与幼稚型猪囊虫,并完全吸收恢复为好肉,肉质良好,鲜销率为100%;吡喹酮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超群 黎健业 张申 谢顺 胡浪 顾欣 曹莹 黄士新 黄显会
【目的】以健康猪为研究对象,开展泰地罗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从而为泰地罗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2组,按4 mg·kg~(-1)进行单次静注、肌注泰地罗新注射液,于注射后5 min、10 min、15 min、0.5 h、1 h、2 h、4 h、8 h、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2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5.0μL。样品自然解冻,准确吸取0.5 mL血浆于5 mL离心管内,加入2 mL乙腈,涡旋混匀,震荡10 min,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35℃下氮气吹干,1 mL复溶液复溶,过0.22μm微孔滤膜,LC-MS/MS检测分析。泰地罗新在4—1 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8,检测限为2 ng·mL~(-1),定量限为4 ng·mL~(-1),该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87.91%—104.9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8。批内变异系数为2.12%—12.09%,批间变异系数3.92%—10.6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用于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泰地罗新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化;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电喷雾电压(IS)为5500V;雾化气压力(GS1)为50psi;辅助气流速(GS2)为50 L·min~(-1),气帘气压力(CUR)为25 psi;离子源温度(TEM)为550℃;碰撞室压力(CAD)为6 psi。m/z→734.6/98.1和m/z→734.6/174.4。HPLC-MS/MS法检测猪血浆中泰地罗新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猪静脉注射给药后,AUC_(last)和AUC_(inf(pred))分别为(18030.30±7560.75)h·ng·mL~(-1)和(18795.31±7455.23)h·ng·mL~(-1)。t_(1/2)为(99.42±22.25)h,MRT为(81.71±12.15)h。肌肉注射给药后,C_(max)为(886.00±155.63)ng·mL~(-1),T_(max)为(0.51±0.30)h,AUC_(last)和AUC_(inf(pred))分别为(19702.05±6442.36)h·ng·mL~(-1)和(20840.08±6849.76)h·ng·mL~(-1)。t_(1/2)为(100.83±20.23)h,MRT为(81.80±9.44)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9.27%。【结论】泰地罗新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分布广泛,达峰迅速,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在兽医临床上安全使用。
关键词:
泰地罗新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尔毅 王志贵
复方吡喹酮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血吸虫、绦虫和绦虫蚴等作用.我们应用该药治疗有临床症状的羊脑包虫病,按80mg·kg~(-1)(0.8mL~(-1))一次肌注治疗10头,治后2~5d 症状反应加重,食欲减退(有半数),15d 后症状反应消失,治愈9头,死亡1头.按5mg·kg~(-1)(50mL)一次肌注治疗4头,有3头在1~3d 症状反应加重,15d 后症状反应消失,全部治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