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4)
- 2023(5177)
- 2022(4470)
- 2021(4042)
- 2020(3450)
- 2019(7667)
- 2018(7637)
- 2017(14342)
- 2016(8161)
- 2015(9191)
- 2014(9218)
- 2013(9007)
- 2012(8531)
- 2011(7810)
- 2010(8089)
- 2009(7820)
- 2008(8012)
- 2007(7334)
- 2006(6619)
- 2005(6216)
- 学科
- 济(29493)
- 经济(29416)
- 管理(29214)
- 业(24885)
- 企(21880)
- 企业(21880)
- 制(11996)
- 财(11597)
- 方法(11145)
- 数学(9112)
- 数学方法(8968)
- 体(8353)
- 农(8108)
- 学(7916)
- 中国(7851)
- 业经(7848)
- 体制(7146)
- 务(6990)
- 财务(6970)
- 财务管理(6950)
- 企业财务(6616)
- 银(6565)
- 银行(6544)
- 融(6265)
- 金融(6262)
- 行(6237)
- 环境(5793)
- 划(5617)
- 理论(5188)
- 度(5115)
- 机构
- 大学(126568)
- 学院(123939)
- 济(49205)
- 经济(48115)
- 研究(44913)
- 管理(43936)
- 理学(37465)
- 理学院(36985)
- 管理学(36220)
- 管理学院(35984)
- 中国(33495)
- 科学(27730)
- 财(27195)
- 京(26953)
- 所(23694)
- 农(23084)
- 研究所(21345)
- 财经(20687)
- 江(20403)
- 中心(19538)
- 业大(18977)
- 经(18636)
- 农业(18186)
- 北京(16623)
- 院(16169)
- 范(16090)
- 师范(15860)
- 经济学(15792)
- 财经大学(15361)
- 州(15309)
- 基金
- 项目(81328)
- 科学(64021)
- 基金(59969)
- 研究(57881)
- 家(53318)
- 国家(52915)
- 科学基金(44495)
- 社会(37425)
- 社会科(35383)
- 社会科学(35374)
- 基金项目(31424)
- 省(31127)
- 自然(28855)
- 自然科(28175)
- 自然科学(28163)
- 自然科学基金(27689)
- 教育(27026)
- 划(26906)
- 资助(24368)
- 编号(22147)
- 制(20624)
- 成果(19838)
- 重点(19025)
- 部(18801)
- 创(17037)
- 发(16725)
- 课题(16430)
- 创新(16141)
- 教育部(16004)
- 国家社会(15895)
共检索到19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明 张丽芳 薛飞群 王霄旸 吴昊 张崇 江善祥
为开发氟腺嘌呤新制剂并建立其浓度测定的方法,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试验法筛选出氟腺嘌呤溶液剂最优配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溶液剂浓度。筛选出氟腺嘌呤溶液剂各因素最佳组合为溶媒用量为40%、助溶剂用量为50%、抗氧剂用量为0.2%、pH值约为3.0。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乙腈-水(0.1%磷酸+0.1%三乙胺)的体积比为18∶82,流速1.0 m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61 nm,进样体积10μL。辅料干扰试验显示氟腺嘌呤在出峰位置不受辅料干扰,专属破坏试验表明与降解产物均能分开。在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明1 张丽芳2 薛飞群2 王霄旸2 吴昊1 张崇1 2 江善祥1
[目的]开发氟腺嘌呤新制剂,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含量。[方法]根据单因素试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筛选出氟腺嘌呤溶液剂最优配方,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剂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C18(4.6mm×250mm,5.0m),流动相乙腈-水(0.1%磷酸+0.1%三乙胺)的体积比为18:82,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61 nm,进样体积为10 L。[结果] 筛选出氟腺嘌呤溶液剂各因素最佳组合为溶媒用量为40%、助溶剂用量为50%、抗氧剂用量为0.2%、pH值约为3.0。辅料干扰试验显示氟腺嘌呤在出峰位置不受辅料干扰,专属破坏试验表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树杰 张军辉 马志卿 张兴
【目的】研制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并评价其田间杀虫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标方法对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进行研制并评价其质量;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评价该制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研制的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配方为:20%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52%无水乙醇+13%醇类溶剂A+15%吐温-80(制剂中含0.75%的中国粗榧生物碱);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秋实 陈嘉宇 陈学敏 李发堂
该文设计了基于溶液燃烧法制备具有快速储锂性能的五氧化二铌(Nb_2O_5)电极的综合实验。使用XRD和SEM分析样品物相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不同晶相Nb_2O_5的电化学性质,并使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研究Li~+扩散动力学,同时以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测试考察赝电容行为。结果表明:经950℃煅烧得到的H-Nb_2O_5具有最优储锂性能,在100 C的超大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达104 mAh/g。该综合实验设计简单,涵盖了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等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梓豪 刘平平 梁英敏 张志祥
本文制备了0.50%氟铃脲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该制剂对工蚁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50%氟铃脲饵剂可以显著降低中型工蚁的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采用该药剂处理后1、3、5和7 d,中型工蚁的爬杆率为66.67%、30.00%、23.33%和20.00%,攻击率为76.67%、60.00%、56.67%和53.33%,行走能力降低率为6.00%、19%、22.00%和52.00%,其抓附率为100.00%、76.67%、63.33%和63.33%。同时,该饵剂对红火蚁中型工蚁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采用...
关键词:
红火蚁 氟铃脲饵剂 杀虫活性 药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德重 陈明哲 路博浩
该文设计了基于1-乙基-3-甲基咪唑胸腺嘧啶盐([Emim][Thy])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溶解腺嘌呤教学实验。将[Emim][Thy]分别与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二醇(EG)混合获得两类溶剂体系[Emim][Thy]-DMSO和[Emim][Thy]-EG用于溶解腺嘌呤。在25℃时,测定了[Emim][Thy]-DMSO和[Emim][Thy]-EG对腺嘌呤的溶解量,并研究了溶剂中[Emim][Thy]含量对溶解性能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溶解机理。结果显示,[Emim][Thy]-DMSO对腺嘌呤的溶解量远高于[Emim][Thy]-EG,溶解度随着溶剂中[Emim][Thy]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Emim][Thy]-DMSO中的阴离子[Thy]─易与腺嘌呤形成氢键,从而使[Emim][Thy]-DMSO对腺嘌呤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Emim][Thy]-EG体系的EG与[Thy]─具有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使[Thy]─不易与腺嘌呤形成氢键,使得腺嘌呤在[Emim][Thy]-EG中的溶解度较小。此外,还研究了[Emim][Thy]-DMSO体系中[Thy]─与腺嘌呤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该实验属于生命科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实验现象有趣,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关键词:
碱基 离子液体 胸腺嘧啶 腺嘌呤 氢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刚 张正群 马超 慕卫 刘峰
【目的】探讨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柴油作为替代溶剂在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制备中的应用性能,为生物柴油在农药绿色制剂加工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相转移法,制备生物柴油、环己酮和0#柴油3种不同溶剂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比较3种不同溶剂微乳剂的相行为、对棉蚜和菜青虫幼虫毒力以及对棉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生物柴油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25℃为326g·L-1;以生物柴油为溶剂制备的微乳剂外观均一透明、低温贮存稳定,热贮稳定,原药分解率仅为2.0%;3种不同溶剂的微乳剂对棉蚜和菜青虫3龄幼虫LC50值无显著差别,对棉苗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影响。【结论】以生物柴油为溶剂能...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溶剂 微乳剂 高效氯氟氰菊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岁明 李佩成 周孝德
研究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方法和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以及再生和其他共存离子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提高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和再生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无明显影响,树脂的最佳载铁量为69.39 m g/g,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36 m g/g。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及其具有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德忠 吴一春 徐汉连 陈荣国 李平
为提高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人工授精的稳定性,分别用卵子和精子同步激活法以及预激活精子法,在6个梯度浓度(0%~0.5%)范围的低渗溶液中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比较精子活力、受精率和孵化率。结果显示:低渗溶液浓度与精子活力、精子激活率和受精率密切相关,在相同浓度的低渗溶液组中采用预激活精子法的受精率显著高于卵子和精子同步激活法(P<0.05),受精率相对应提高了7.7%~14.5%;低渗溶液的浓度和人工授精方式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0.3%的低渗溶液中采用预激活精子法的效果最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文 刘长军 蒋炜 吴潘
将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无限稀释化合物溶液的活度系数,作为化工热力学基础实验。加强学生对化工热力学参数测定的基本意识,使其掌握热力学参数测定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实践基础。该实验分别测定不同温度下丙酮、环己烷及乙酸乙酯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中的活度系数,要求学生通过常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和求解各物质的摩尔溶解热。实验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气相色谱的结构、热力学原理及实验操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过程强化了本科生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实验报告熟悉科技文献中数据表达的基本规范,实现了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无限稀释 活度系数 气相色谱法 热力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欣 王百田
【目的】探索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的吸收性能,明确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吸水时间为3 h时不同保水剂用量(0,2.5,5.0,7.5,10.0 g/kg)对20 mmol/L CuSO4溶液、吸水时间为3 h时5.0 g/kg保水剂对不同浓度(0,10,15,20,25 mmol/L)CuSO4溶液以及不同吸水时间(1,3,6,16,22 h)下5.0 g/kg保水剂对20 mmol/L CuSO4溶液的吸水倍率、铜离子去除率和二次吸水倍率3个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吸水时间为3 h、CuSO4溶液浓度为20 mmol/L的条件下,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使其吸水倍率和二次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军 冉炜 沈其荣
利用原状土柱通过人工灌溉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 (黄泥土 )在小麦生长季节中表层和底层土壤溶液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的变化。氮磷钾肥的施用按基肥、拔节肥、穗肥 5∶3∶2的比例分次施用。结果表明 ,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 ,表层土壤溶液中总磷浓度和铵态氮浓度逐渐提高 ;表层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和底层土壤溶液中各形态氮和磷的浓度均没有显著变化 ;土壤溶液中氮磷形态以有机态氮和无机态磷为主。提示 :太湖地区小麦生长季节土壤氮磷向水体迁移的环境风险在小麦抽穗期后相对较高。
关键词:
氮 磷 土壤溶液 小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东禾 梁小冲
将传统的微波分光仪加以改,并测量液体的浓度,利用微波的偏振特性和溶液的旋光性测量待测液体的旋光角,进而计算出液体的浓度,并与准实值做比较,检测该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微波分光仪 液体浓度 微波偏振 旋光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燕 贾贵儒
提出基于数字色度学的有色透明溶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并开发了配套的检测系统。依据朗伯-比尔吸收定律和RGB颜色模型推导出溶液色度值与浓度的定量关系;采用自行开发的检测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检测实验,对方法的理论及实际检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溶液色度值与质量浓度负指数相关;特征色度值Ci的变换lg(C0(iλ)/Ci)与质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0.998 0,可用于样品浓度的准确测定;特征色度值Ci>160时,其与质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0.980 0,可用于样品浓度预测或粗测。该系统可同时采集多个样品溶液的色度值,检测速度快;相同条件下多次采集的数据变异...
关键词:
数字色度学 特征颜色 浓度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治 尹微琴 孙伟 盛海君 封克 朱建国
【目的】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钙、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长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法】利用中国稻田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包括Ambient(对照,自由大气CO2浓度约为370μmol·mol-1)和FACE(比对照大气CO2浓度高200μmol·mol-1)2个试验处理,在2004、2005和2007年稻季不同生育期原位采集5cm和15cm处土壤溶液并测定其中Ca、Mg浓度。【结果】在2004、2005和2007年,FACE处理5cm处土壤溶液Ca浓度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25%、106%和72%,Mg浓度分别是对照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