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7)
- 2023(8530)
- 2022(7187)
- 2021(6557)
- 2020(5514)
- 2019(12126)
- 2018(11714)
- 2017(21432)
- 2016(11926)
- 2015(13243)
- 2014(12724)
- 2013(12312)
- 2012(11698)
- 2011(10434)
- 2010(10492)
- 2009(9680)
- 2008(9758)
- 2007(8861)
- 2006(7835)
- 2005(6914)
- 学科
- 济(44318)
- 经济(44242)
- 管理(33076)
- 业(32673)
- 企(26162)
- 企业(26162)
- 方法(19914)
- 数学(17210)
- 数学方法(16949)
- 学(13947)
- 农(13367)
- 中国(12459)
- 财(12075)
- 贸(10753)
- 贸易(10748)
- 易(10484)
- 业经(9976)
- 农业(8925)
- 制(8781)
- 技术(7508)
- 融(7154)
- 金融(7154)
- 银(7154)
- 银行(7099)
- 务(7082)
- 财务(7070)
- 财务管理(7048)
- 环境(6973)
- 行(6728)
- 地方(6714)
- 机构
- 大学(177412)
- 学院(173456)
- 济(66575)
- 研究(66205)
- 经济(65237)
- 管理(61293)
- 理学(53357)
- 理学院(52637)
- 管理学(51329)
- 管理学院(51058)
- 中国(48245)
- 科学(46437)
- 农(44572)
- 京(38862)
- 所(36342)
- 农业(35873)
- 业大(35199)
- 研究所(33682)
- 中心(29526)
- 财(29125)
- 江(26350)
- 北京(24292)
- 农业大学(23820)
- 院(23817)
- 财经(23458)
- 省(21881)
- 范(21764)
- 经(21520)
- 师范(21274)
- 科学院(20650)
- 基金
- 项目(123588)
- 科学(95090)
- 基金(90833)
- 家(85889)
- 国家(84795)
- 研究(78013)
- 科学基金(69439)
- 社会(49539)
- 自然(49273)
- 自然科(48168)
- 自然科学(48146)
- 基金项目(47863)
- 省(47620)
- 自然科学基金(47328)
- 社会科(46822)
- 社会科学(46806)
- 划(41690)
- 资助(37230)
- 教育(35168)
- 重点(28683)
- 编号(27899)
- 计划(26981)
- 部(26246)
- 发(25675)
- 创(25551)
- 科研(25064)
- 科技(24405)
- 创新(24019)
- 业(22909)
- 成果(22067)
共检索到256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米智 曾彪 徐水 朱勇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 mg/kg Na 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血液中,734添氟组酪氨酸酶活性是对照组的0.79~1.71倍,T6约是对照组的0.59~0.96倍。734对照组和2个低浓度添氟组(50、100 mg/kg Na F处理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T6对照组和最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在中肠中,734添氟组酪氨酸酶活性是对照组的0.60~1.16倍,...
关键词:
家蚕 氟化物 血液 中肠 酪氨酸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均文 孟繁利 何行健 薛宏 黄仁志 赵玉文
于4龄期分别采用150、300、600、1200、2400mg/kgNaF的2倍稀释液对湖南省现行家蚕22个品种资源进行添毒试验,通过机率值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出NaF对各品种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对家蚕品种资源的半致死量(LC50)。结果表明:湖南省现行家蚕品种间的LC50差异较大,抗性强品种1514、秋白B、8535、夏芳B与秋丰B的LC50超过含抗氟主效基因的基础品种T6,而抗性弱品种云1、云2、皓月A、日3等的LC50低于1000mg/kg。
关键词:
现行家蚕品种 抗氟性 半致死量 湖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雅静 孙爱东 孙红男 高雪娟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细胞的关键酶,为了探讨竹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对竹笋壳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纯化,并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笋壳黄酮提取物导致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5.6和4.6mg/m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8.0mg/mL的笋壳黄酮提取物可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1.4min延长到4.2min;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可逆抑制,笋壳黄酮提取物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3.1mmol/L,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宏玉 张晓义 杨大宇
采用垂直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电泳 (PAGE) ,对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 ,双亲酶谱的差异越大 ,其杂种出现互补酶带和杂种酶带的机会越多 ,此类杂种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 ,应用PAGE进行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谱的分析 ,作为筛选家蚕杂交优势较强的组合亲本和早期预测杂种优势 ,对缩短家蚕育种周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家蚕 杂种优势 酯酶 同工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建华 杨大平 杨伟克 丁志伟
【目的】探究家蚕感染BmNPV后,不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阐明BmNPV的侵染机制及培育抗NPV蚕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思考。【方法】通过经口添食BmNPV,检测分析家蚕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家蚕中肠ALP基因在感染BmNPV后6、9和12 h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感染24 h基因表达被抑制,同时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淋巴碱性磷酸酶及ALP基因对BmNPV的响应略晚于中肠,ALP基因在感染9 h开始上调表达,在12 h表达量最高,在24 h表达量急剧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9和12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24 h急剧减弱,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体ALP基因表达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仅在感染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家蚕感染BmNPV后,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表达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均是呈现先升高后急剧减弱的趋势。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这与家蚕感染BmNPV后,其自身机体的生理代谢进程存在紧密联系,暗示碱性磷酸酶在家蚕抗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BmNPV 碱性磷酸酶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宏 刘映红 邓新平 赵志模
采用乙醚、丙酮、乙醇、石油醚4种有机溶剂浸提和热提苦瓜叶片,以提取液涂抹桑叶和甘蓝叶后分别饲喂家蚕(BombyxmoriLinne)和菜青虫Artogela(pieris)rapaeLinnaeus。试验结果表明,4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处理试虫,其取食量降低,生长速率缓慢,存活率下降,其中以乙醚提取液的作用最强。
关键词:
苦瓜,家蚕,菜青虫,提取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刘增虎 钟健 董占鹏
通过不同时间饥饿处理5龄3 d家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体DefensinA和DefensinB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家蚕饥饿处理8,16,24 h后,DefensinB表达量均呈现上调趋势,其中饥饿16 h时DefensinB表达量上调最为明显,而DefensinA几乎无上调表达趋势。结果说明饥饿胁迫能诱导抗菌肽基因DefensinB的表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细丹 陈红林 MANDALBIPLABKUMAR 司周旋 王军 王成辉
酪氨酸酶(Tyr)基因在动体的黑色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突变会导致人类和其他物种出现白化现象。以AB系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纯合亲鱼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通过编辑损坏Tyr基因的CDS区第二外显子和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使基因发生突变,检测基因不同功能区经编辑后对鱼类体色的影响。结果显示:Tyr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的胚胎各个发育时期均能正常表达,眼睛出现黑色素时的表达量最高;编辑损坏Tyr基因的CDS区后,突变型斑马鱼的胚胎和仔鱼均未出现黑色素细胞,表现为体表白化,而成鱼会再度出现黑色素细胞,表现为体表黑色条纹断裂。编辑损坏Tyr基因的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后,突变型胚胎、仔鱼和成鱼均未出现黑色素减褪,黑色素合成未受影响。研究表明,编辑损坏基因的CDS区会对生物表型产生显著影响,而编辑损坏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对生物表型的影响有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贵田 陈克平 姚勤 陈慧卿 王林玲 徐家萍 赵远 王永杰
【目的】探讨家蚕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及羧酸酯酶基因表达差异与家蚕抗浓核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其抗性的分子机理。【方法】以易感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华八和完全抗性品系BC8(华八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用BIO-TEK SYNERGY测定经口接种病毒(以下简称接种)后12h、36h、72h2个品系中肠的羧酸酯酶活力,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接种后12h、36h、72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接种后12h中肠羧酸酯酶活力BC8接种组分别是BC8对照组、华八接种组和华八对照组的3.28倍、2.26倍和3.02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接种后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改 程廷才 蒋亮 金盛凯 林平 胡翠美 夏庆友
【目的】克隆和鉴定1个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为研究家蚕的免疫应答和应用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从家蚕品种大造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PCR方法克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基因BmAPN(GenBank登录号:BAA33715.1)的上游调控序列。利用此序列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转基因表达载体pBac[BmAPN-EGFP-SV40,3×P3-DsRed],通过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家蚕,在个体水平上检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所克隆的BmAPN启动子长度为1 598 bp,其驱动的EGFP仅在转基因家蚕中肠特异表达,与内源基因BmAPN的表达特征一致。该启动子在家蚕幼虫时期活性相对较高,且在起蚕期的活性...
关键词:
家蚕 中肠特异 启动子 转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大平 范永慧 胡昌雄 唐芬芬 王永生 杨伟克
【目的】研究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ucosaminidase,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为深入解析家蚕GlcNAcase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射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测定6、12、18、24和48 h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中肠、表皮和丝腺中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在JH处理组,家蚕幼虫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在12 h便开始显著增高,在18、24和48 h持续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0E处理组,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仅在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20E处理组和JH处理组,脂肪体组织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相似,在6、12和18 h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24和48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经20E或JH处理后,中肠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6和12 h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8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在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20E处理后,表皮GlcNAcases活性在12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8和24 h持续显著高于对照组,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JH处理后,表皮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12、18和24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丝腺组织中的GlcNAcases活性在20E处理12 h开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随后酶活性持续增强,在18和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8 h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JH处理12 h GlcNAcases活性开始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8 h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24和48 h持续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对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中GlcNAcases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表皮和丝腺组织中,20E能促进并激活GlcNAcases的活性,而JH则抑制其的活性。这提示GlcNAcases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发挥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并且不同激素对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效果亦存在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李兵 秦佳梅 郁有兰 马鹏宇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 N)细胞cyclin A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cyclin A基因的特异性siRNA片段转入家蚕Bm N细胞,采用SYB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clin A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siRNA-cyclin A可有效下调cyclin A基因的表达,转染48 h后,cyclin A mRNA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37.4%;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华1 沈卫德2 李兵2 秦佳梅1 郁有兰3 马鹏宇1
[目的]研究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N)细胞 cyclinA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 cyclinA 基因的特异性 siRNA 片段转入家蚕 BmN 细胞,采用 SYBR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cyclinA mRNA 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 siRNA-cyclinA 可有效下调 cyclinA 基因的表达,转染 48 h 后,cyclinA mRNA 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 37.4%;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 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李兵
【目的】探讨经辛硫磷诱导后,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CyclinA、CyclinB、CyclinB3、CyclinE)在5龄幼虫各种组织中的转录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磷农药对家蚕的损伤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饲喂清水浸泡过的桑叶为对照,分析家蚕5龄3d幼虫喂食辛硫磷(4μg/mL)浸泡桑叶24h后,脑、脂肪体、中肠、丝腺、马氏管、精巢及卵巢等7种组织中4种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辛硫磷诱导24h后,CyclinA、CyclinB、CyclinB3在各组织中均表达上调,CyclinE在中肠及脂肪体中表达显著下调,在精巢与马氏管中无明显变...
关键词:
家蚕 辛硫磷 细胞周期蛋白 基因转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