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2)
2023(6926)
2022(5852)
2021(5459)
2020(4563)
2019(10196)
2018(9589)
2017(17826)
2016(9871)
2015(10791)
2014(10404)
2013(10138)
2012(9323)
2011(8509)
2010(8394)
2009(7822)
2008(7641)
2007(6649)
2006(5804)
2005(5279)
作者
(30173)
(25272)
(25100)
(23643)
(15753)
(12153)
(11177)
(9888)
(9604)
(8642)
(8591)
(8211)
(8180)
(7812)
(7759)
(7731)
(7590)
(7524)
(7304)
(7229)
(6468)
(6135)
(5981)
(5827)
(5740)
(5529)
(5519)
(5475)
(5089)
(5054)
学科
(36044)
经济(35943)
管理(32329)
(29331)
(24129)
企业(24129)
方法(16882)
数学(14392)
数学方法(14271)
(11521)
(11099)
(9793)
中国(9660)
业经(9063)
(9010)
(8223)
贸易(8213)
(8019)
农业(7594)
(6889)
(6549)
银行(6511)
(6393)
财务(6382)
财务管理(6370)
技术(6360)
(6176)
企业财务(6112)
(6067)
(5944)
机构
大学(143814)
学院(140434)
(56774)
管理(56479)
经济(55790)
理学(50082)
理学院(49517)
管理学(48742)
管理学院(48495)
研究(46587)
中国(35442)
(31248)
科学(30038)
(29344)
(26438)
业大(26011)
农业(24892)
(23705)
中心(21891)
研究所(21864)
财经(21120)
(20369)
(19384)
北京(17731)
经济学(17355)
(17158)
农业大学(17046)
师范(16824)
(16563)
财经大学(15851)
基金
项目(101592)
科学(80537)
基金(77029)
(70059)
国家(69481)
研究(67545)
科学基金(59229)
社会(45723)
社会科(43217)
社会科学(43206)
基金项目(41830)
自然(40559)
自然科(39688)
自然科学(39673)
自然科学基金(39038)
(38168)
(33333)
教育(30857)
资助(29750)
编号(25048)
(22771)
重点(22725)
(21515)
科研(20195)
创新(20160)
(20148)
计划(19940)
国家社会(19603)
教育部(19380)
成果(19321)
期刊
(58781)
经济(58781)
研究(36891)
学报(29175)
中国(28846)
(27440)
科学(25205)
大学(21586)
学学(20577)
(19917)
管理(19804)
农业(17854)
(12220)
金融(12220)
教育(11084)
财经(10783)
业经(10330)
经济研究(9587)
(9498)
(9194)
技术(8824)
问题(8175)
(8147)
业大(8073)
科技(7422)
农业大学(6975)
商业(6852)
理论(6284)
(6228)
技术经济(6220)
共检索到201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典牧  刘翔平  
本文通过对176名员工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气质性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与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级别、在当前企业工作年限和收入水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积极情感对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而消极情感则对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气质性情感解释了工作满意度19%左右的变异量,气质性情感可以作为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有效预测指标,积极情感对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效应比消极情感对其的负向影响效应要大。进一步研究显示,工作满意度对气质性情感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远东  彭纪生  
本文关注中国情境下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受文化因素影响较大的气质性情感角度,研究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西方一些研究结论,本研究有一个重要发现,在中国情境下,气质性情感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系数要明显低于国外元分析报告的结果,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其中原因。另外,气质性情感可以解释工作满意度21%的变异,说明在中国情境下,它也可以作为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指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红云  
本文以368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工作特征中除自主性之外,其余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是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鉴于此,本文认为可通过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和及时反馈等方法提升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使公务员受工作本身激励而展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同时应对公务员加强监督和约束,避免以公谋私或滥用职权等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丽  
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是提升企业运转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关注工作满意度对激发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提出并证实了只有对高当责感的员工通过提高工作满意度来激发其组织公民行为才是有效的。通过系统的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证实了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员工当责感在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要想通过提高工作满意度来激发组织公民行为进而提升企业效率,必须要关注员工的当责感及其前导影响因素,企业创造当责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激发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卿  吕昆鹏  钱振波  
本文通过对236位不同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相关关系,且劳工权益和人权保障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权保障和劳工权益对工作本身及工作关系、薪酬福利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权保障、管理系统和劳工权益对自我发展有正向预测作用;(2)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相关关系,人权保障和劳工权益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工作本身和工作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许龙  刘卫忠  张同建  
纳税人满意度是税务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而税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对纳税人满意度存在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内容型激励是激励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税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存在着内在的驱动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内容型激励对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个人勤奋、主动进取、互惠性帮助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税务人员组织忠诚缺乏有效的促进;税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个人勤奋、互惠性行为对纳税人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税务人员主动进取和组织忠诚对纳税人满意度缺乏有效的促进。总体而言,内容型激励在我国税务机关激励机制中具有现实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税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改进,进而提升了纳税人的满意度。但是,内容型激励对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政宝  凌文辁  
文章采用自编的企业群体公民行为问卷,以工作小组(或团队)为单位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来自69个有效小组75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群体公民行为是一个四维度结构;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是群体公民行为与个体组织公民行为及个体任务绩效的中介变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苗仁涛  孙健敏  刘军  
本文采用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组织支持感与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即组织支持与公平感是否会通过员工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公平感均对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情感承诺对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分别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工作满意度仅对互动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其余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工作满意度仅对组织支持感、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分别与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冠峰  陈冬梅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情感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217份有效样本进行层级回归。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型领导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权力距离正向调节了情感型领导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且心理授权完全中介了情感型领导与权力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最后,建议企业鼓励实施情感型领导,进而提升员工心理授权,同时考虑员工的权力距离,从而使员工展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本文揭示了情感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为企业提升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士顺  凌文辁  
以37个企业部门中的501位员工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使用多层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组群特性进行了检验,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奉献、离职意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的工作奉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员工的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群体组织公民行为能够调节主管支持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但不足以调节主管支持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德鹏  汪丽  易志高  
组织公民行为是维护企业运行、提升运转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的文献还未能深入探讨中国情景下如何有效激发企业组织公民行为这一课题。本文以中国企业的员工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工作自主权对激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个体当责感和与组织联系在两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应该首先提升员工个体的当责感和其与组织的联系,单独提高工作自主权难以真正激发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李京文  
组织支持感用于表示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和关注他们的幸福感的感受,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有益于组织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员工的团队合作,发掘每个人的工作潜能,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管理效率。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地表现公民行为。通过提升组织支持感可以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上级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支持感而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如果管理者希望员工表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应对员工提供更多的组织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詹晓青  陈俊  
引入感知义务作为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交换意识作为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的调节变量,验证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组织支持通过感知义务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交换意识在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丽梅  
组织公民行为是由一系列与工作有关的自主合作行为所构成,能从总体上提高组织效能。如果组织成员相互信任程度高,他们就会采取合作行为,比如产生单方面的合作、利他、职务外工作等自发行为,人际信任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组织公民行为,中西方组织中信任关系表现不同,直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中国企业要根据组织内信任关系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组织公民行为出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辉  夏婷  
在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推进组织创新以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探究组织公民行为如何通过知识共享影响组织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组织创新进而提高其竞争力。本文首先根据研究需要界定了组织公民行为、知识共享和组织创新的研究层次;其次基于研究层次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知识共享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最后,构建了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之间的跨层次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