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95)
- 2023(19043)
- 2022(16300)
- 2021(15246)
- 2020(12814)
- 2019(29069)
- 2018(28985)
- 2017(56300)
- 2016(30925)
- 2015(34244)
- 2014(34084)
- 2013(34040)
- 2012(31485)
- 2011(28534)
- 2010(28653)
- 2009(26959)
- 2008(26985)
- 2007(24177)
- 2006(21785)
- 2005(19297)
- 学科
- 济(125417)
- 经济(125262)
- 业(109329)
- 管理(96249)
- 企(89606)
- 企业(89606)
- 方法(55060)
- 农(50321)
- 数学(45215)
- 数学方法(44709)
- 财(37095)
- 业经(35947)
- 中国(33665)
- 农业(33370)
- 制(27432)
- 学(25228)
- 务(24821)
- 财务(24753)
- 财务管理(24719)
- 地方(24314)
- 贸(24279)
- 贸易(24268)
- 易(23639)
- 企业财务(23459)
- 技术(22381)
- 策(21844)
- 和(20849)
- 理论(20788)
- 银(20645)
- 银行(20576)
- 机构
- 学院(450046)
- 大学(446158)
- 济(182405)
- 经济(178603)
- 管理(177477)
- 理学(152978)
- 研究(151472)
- 理学院(151302)
- 管理学(148847)
- 管理学院(148035)
- 中国(116081)
- 科学(95021)
- 京(94878)
- 农(91041)
- 财(85508)
- 所(77984)
- 业大(73488)
- 农业(70878)
- 研究所(70788)
- 中心(68968)
- 江(67888)
- 财经(67845)
- 经(61681)
- 北京(59547)
- 范(56269)
- 师范(55657)
- 州(54399)
- 院(54090)
- 经济学(53744)
- 财经大学(49985)
- 基金
- 项目(300680)
- 科学(235187)
- 基金(217782)
- 研究(216602)
- 家(191730)
- 国家(190020)
- 科学基金(161764)
- 社会(136677)
- 社会科(129258)
- 社会科学(129222)
- 省(118109)
- 基金项目(115568)
- 自然(106375)
- 自然科(103879)
- 自然科学(103848)
- 自然科学基金(102012)
- 划(99215)
- 教育(97711)
- 资助(89488)
- 编号(88146)
- 成果(71157)
- 重点(67104)
- 部(66077)
- 发(64989)
- 创(63444)
- 课题(60099)
- 创新(58843)
- 科研(57561)
- 业(56290)
- 国家社会(55818)
- 期刊
- 济(207347)
- 经济(207347)
- 研究(131123)
- 农(87895)
- 中国(83698)
- 学报(76194)
- 科学(68881)
- 管理(66180)
- 财(65639)
- 农业(59178)
- 大学(57184)
- 学学(54646)
- 融(44748)
- 金融(44748)
- 教育(42836)
- 业经(38619)
- 技术(36798)
- 财经(33398)
- 经济研究(31517)
- 业(30720)
- 经(28599)
- 问题(28066)
- 版(23029)
- 技术经济(22906)
- 科技(22153)
- 现代(20994)
- 商业(20879)
- 理论(20725)
- 贸(20561)
- 业大(20278)
共检索到66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鲍文
西南地区气象灾害具有地域性、链网性、突发性和危害严重的特点。农业具有极易遭受气象灾害危害,农业资源开发粗放利用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以及农业和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使得西南地区农业面对气象灾害显得十分脆弱,气象灾害对西南地区农村和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安居乐业造成严重威胁。最后提出强化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构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工程的适应性对策。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气象灾害 农业 适应性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爱平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各种农业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 ,历来是制约西部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和自然与人为成因的基础上 ,从维护整个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减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西部 农业灾害 减灾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爽 周光美
文章利用滑动平均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基于西南四省市的灾害数据,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各省市受灾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02年洪涝灾害呈上升趋势,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干旱灾害变化幅度不大;1980—1991年风雹灾害呈上升趋势,1991年后呈下降趋势,低温灾害在2005年后略呈上升趋势。(2)西南四省市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干旱灾害受灾程度:云南>贵州>重庆>四川。(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重庆:低温>干旱>风雹>洪涝;四川:低温>风雹>洪涝>干旱;贵州:低温>干旱>洪涝>风雹;云南:干旱>风雹>低温>洪涝。低温是西南四省市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粮食产量 灰色关联度 西南地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跃一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但是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 ,其原因是由于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不够。就此 ,本文提出了走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根本动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西南地区农业开发之路。
关键词:
农业 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志明 王驷鹞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由气候变化导致一系列气象灾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农业是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首先对我国气象灾害类型和特征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后进一步探讨防御气象灾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农业经济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晓龙 陈宗兴 霍学喜
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已经成为稳定苹果种植户收入,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陕西、山东、甘肃和河南4个苹果主产省的45个村庄与931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苹果种植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6.67%的样本农户苹果生产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其中85.92%的农户采用了适应性行为,但对包括覆膜、防冻剂等新型适应性措施的采用比例较低;村庄和农户层次的因素共同影响苹果种植户适应气象灾害的行为;村庄层次的苹果种植面积占比、基础设施供给情况,农户层次的户主风险类型、家庭规模、生产特征等因素正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而县年平均温度负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农户采取事前预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小兵 卢逸群 吉中会 骆翔 蔡玫
利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数据,针对近45 a(1970~2014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问题,采用数理统计和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山东和河南是受灾和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山西和内蒙古是受灾率和成灾率最高的两个省份;旱灾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波动明显,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持续上升;东北地区旱灾比重增加,低温灾害有所减轻;华东地区洪涝、低温和台风灾害比重增加;华北地区低温和风雹呈现上升趋势;华南地区台风灾害增长显著;西北地区风雹和低温增加;西南地区旱灾和洪涝走势相反;中南地区旱灾减轻,洪涝加重;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尤为明显;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恒 鲍文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 刘锦銮 薛昌颖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论文提出了我国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减产率序列的构建技术,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序列的构建技术,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技术;致灾损失(减产率)的风险评估技术,致灾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的评估技术。通过对196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与产量、灾情资料的相关分析研究,筛选出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冷害、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油菜涝渍、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致灾等级、致灾指标及其对应的减产率。以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为例,给出了针对一年生农作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义波 王思明
在搜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气象灾害影响植棉业的理论模式、以定量方法对植棉业受灾记录进行分析并估算气象灾害为害当地棉作的程度,结果表明:民国时期上海地区为害棉作的气象灾害发生频仍,且多发生于7、8、9三个月;风雨灾害是为害民国上海地区植棉业的主要灾害,但是它们为害棉作的概率并非均等分布;气象灾害导致棉花减产的程度在八成和三成之间,以五成左右较为普遍。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为理解历史问题提供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
关键词:
植棉业 气象灾害 民国 上海 比较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景荣
近年来受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各类气象灾害更加频繁,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频发的气象灾害严重时会造成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甚至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充分认识气象灾害对经济危害的严重性对我国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温室效应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
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宋敏面对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早在70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传统农业的各种替代模式。自在美国最先提出“持续农业”以后,目前“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一种新战略。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明友 刘成玉
本文针对西南地区的特点,提出农业发展应走高产、优质、高效前提下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劳力和资源集约为主,全面增加要素投入,积极向技术和资金集约转化;提高单产和扩大复种并重;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和立体农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文清 鄢帮有 谢冬明
江西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10a来江西省干旱发生频繁,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历史文献与资料,结合江西省农业厅的农业灾情调查数据和干旱指数最高的星子县、都昌县调研数据,着力分析近10a来江西省的干旱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探讨农业干旱灾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干旱灾害以秋旱为主,近10a年对江西的粮食和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鄱阳湖区地区;江西农业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包括降水分布不均匀、红壤持水能力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植被结构破坏和易改变水文过程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最后针对农业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减轻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农业生产 驱动因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