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1)
2023(12234)
2022(10755)
2021(10044)
2020(8404)
2019(19397)
2018(19293)
2017(37270)
2016(20358)
2015(22861)
2014(22970)
2013(22556)
2012(20516)
2011(18474)
2010(18382)
2009(16991)
2008(16673)
2007(14332)
2006(12619)
2005(11194)
作者
(58395)
(48399)
(48163)
(45803)
(30791)
(23186)
(21875)
(18928)
(18390)
(17284)
(16650)
(16271)
(15328)
(15282)
(14891)
(14807)
(14493)
(14356)
(13812)
(13748)
(11999)
(11882)
(11583)
(11018)
(10812)
(10795)
(10758)
(10640)
(9744)
(9496)
学科
(77649)
经济(77530)
管理(63342)
(58700)
(49380)
企业(49380)
方法(35839)
数学(30705)
数学方法(30318)
(22299)
(21702)
中国(20608)
业经(18674)
(18588)
(16851)
地方(15379)
农业(14675)
(14136)
财务(14065)
财务管理(14037)
理论(13916)
企业财务(13320)
环境(13219)
(13096)
(13089)
贸易(13089)
(12774)
技术(12763)
(12717)
(12339)
机构
大学(289911)
学院(287271)
管理(116482)
(111757)
经济(109194)
理学(101264)
理学院(100145)
管理学(98447)
管理学院(97911)
研究(93831)
中国(68703)
(61803)
科学(58324)
(53550)
(46407)
(43884)
业大(42765)
财经(42572)
研究所(42169)
中心(42157)
(41293)
北京(38964)
(38592)
(37670)
师范(37346)
(34358)
农业(34213)
(33555)
经济学(33046)
财经大学(31713)
基金
项目(199786)
科学(157219)
研究(147594)
基金(144907)
(125569)
国家(124533)
科学基金(107532)
社会(92290)
社会科(87412)
社会科学(87391)
(78002)
基金项目(77525)
自然(69959)
自然科(68257)
自然科学(68243)
教育(67552)
自然科学基金(66991)
(65507)
编号(60529)
资助(59279)
成果(49439)
重点(44280)
(44047)
(41774)
(41601)
课题(41585)
(39563)
创新(38792)
教育部(38000)
科研(37997)
期刊
(122501)
经济(122501)
研究(85161)
中国(54385)
学报(44916)
管理(43138)
科学(41597)
(41175)
(40349)
大学(34480)
教育(32778)
学学(32389)
农业(27984)
技术(24913)
(23043)
金融(23043)
财经(20609)
业经(19860)
经济研究(18495)
(17411)
问题(15826)
图书(14972)
理论(14826)
科技(14491)
(13690)
实践(13681)
(13681)
技术经济(13418)
(13320)
现代(13081)
共检索到41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翔  张艾荣  
提出了气象灾害事件产生和演化的概念模型,认为气象灾害事件的产生与发展是气象要素、社会因素、信息、行为主体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耦合的驱动力,指出耦合驱动力的构成及动力源,并进一步从利益压力和信息势差两个方面分析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动力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炳林  
从作用模式出发,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市场驱动机制、政府作用机制和自我维持机制。市场驱动机制是推动产业转移最根本的力量,政府作用机制引导企业将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行为,自我维持机制是形成产业转移行为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现象的原因。三者之间互相联系,通过作用于企业这一主体而彼此连接、相互耦合。现实中由于动力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产业转移粘性、行政区划内转移、政策目标偏差等耦合误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陈明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遵循的原则和防御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并以社区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四个阶段的重点环节与相关任务,并对建立灾害高效防御机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穆治霖  
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尚不完善。该文通过回顾近两年来我国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深入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了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为完善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出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应急协调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文广  冶伟峰  米璇  魏银丽  
从甘肃省最新确定的5个重点扶贫区域中选取了6个市(州)作为典型地理区域,以统计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这些区域的灾害频发度和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0年来灾害频发度、贫困度时间演替轨迹和分布特征,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省不同地理区域灾害频发与贫困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不同地理区域贫困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地理区域灾害频发度总体上保持着比较高的程度,灾害频发度的高低与时间不存在相关性,而与灾害类型、灾害发生次数和灾害持续时间有关;各地理区域灾害频发与贫困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很强,特别是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旱灾频发且持续时间较长,以及这些地理区域固有的高脆弱性等因素共同加剧了贫困程度,使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灾害与贫困易形成恶性循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绪娴  范玲  樊媛媛  
本文在对生态环境—区域灾害—社会经济活动三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三者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投影寻踪—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演化分析,并得出结论:①中国31个省份2008—2017年间生态—灾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波动较大,整体呈现W型。②全国的生态—灾害—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分布集中且耦合类型特征显著。③61.3%的省份的生态—灾害—社会系统耦合度呈上升趋势。④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个东部地区耦合度较好,西南地区耦合度较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爱平  
中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灾害也在迅速增多,灾害损失明显上升。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长期性制约因素。目前减灾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从建立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机制、灾害评估机制与减灾投入机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多元化主体的救灾机制等方面构建和完善中国综合防灾减灾机制,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促进减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丹  郑智峰  
依据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及美国、日本的救灾经验,构建我国重大灾害救灾机制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充分的预防机制、完备的应对机制、高效的反应机制和科学的重建机制。救灾机制的建设,应以完善救灾法律体系、提高政府救灾效率、优化救灾资源配置、扶持民间救灾力量和建立监督评价体系为重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旻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推进建筑节能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剖析由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者共同构建起的动力系统中各自的动力和能力,并探讨如何将各方的动力进行有机耦合,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伯超  
从应急物流的内涵与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法律体系现状,分析了其法律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系统法律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应急物流标准化立法、完善资源征用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冉云芳  陈绍华  徐灵波  
企业深度参与是校企合作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将高职院校“校中企”合作模式作为共生系统,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维度,探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耦合效应和外驱动力。据此得出结论:契机动力促进校企共生的达成,经济动力维系校企共生的关系,耦合效应体现校企共生的强度,外驱动力保障校企共生的稳定。应治理企业入驻职业院校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企业入驻职业院校的经济矛盾,创新企业入驻职业院校的合作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彦平  姚晓红  袁亚萍  刘为民  刘晓强  
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前秋9月大气干旱、冬季12—2月暖冬高温、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各灾害发生频率在53%~70%之间,以前秋9月干旱最多,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最少;前秋9月大气干旱以中—大灾为主;其他灾害均以轻、中灾最多,大灾居次;各种灾害因子重灾年份最少,仅在6%~15%之间。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为89%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陈明  
通过对4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与我国现行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为设计和建立适合我国的气象灾害防御高效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对于冬春季空气污染及雾霾天肆虐,人们的议论还未止歇,时值入夏,雨季和酷暑来临,全国众多城市又面临防旱抗涝的艰巨任务,目前深圳等南方城市已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各地防汛救灾压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对于天气系统变化规律不断加深认知,天气预报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但局地空气污染、刮风下雨演变为灾祸仍时有发生,令人避之不及。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集聚、城市硬质化建设、工业生产排放等等,无不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城市环境及生态,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极端天气的强度和频度。特别是当多种气象灾害频繁、连续或叠加发生,很多城市显得准备不足,生产生活遭受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