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6)
- 2023(10567)
- 2022(8913)
- 2021(8311)
- 2020(6812)
- 2019(15585)
- 2018(15157)
- 2017(28005)
- 2016(15854)
- 2015(17442)
- 2014(16941)
- 2013(16635)
- 2012(15828)
- 2011(14142)
- 2010(13937)
- 2009(12821)
- 2008(12747)
- 2007(11258)
- 2006(9990)
- 2005(8698)
- 学科
- 济(61874)
- 经济(61798)
- 管理(41370)
- 业(39091)
- 企(29897)
- 企业(29897)
- 方法(25563)
- 数学(22569)
- 数学方法(22160)
- 农(19551)
- 地方(18049)
- 学(16151)
- 中国(15511)
- 财(14881)
- 农业(13422)
- 业经(13329)
- 贸(12701)
- 贸易(12693)
- 易(12245)
- 制(11180)
- 环境(9888)
- 技术(9005)
- 地方经济(8948)
- 理论(8730)
- 融(8655)
- 金融(8652)
- 务(8617)
- 财务(8587)
- 财务管理(8565)
- 银(8380)
- 机构
- 大学(222025)
- 学院(221103)
- 研究(82822)
- 济(82710)
- 经济(80927)
- 管理(78037)
- 理学(67704)
- 理学院(66709)
- 管理学(65098)
- 管理学院(64739)
- 中国(60586)
- 科学(58225)
- 农(54110)
- 京(48705)
- 所(45188)
- 农业(43446)
- 业大(42945)
- 研究所(41748)
- 江(38713)
- 中心(37975)
- 财(36054)
- 省(30367)
- 院(30145)
- 范(29717)
- 北京(29422)
- 师范(29154)
- 财经(28680)
- 农业大学(28649)
- 州(27569)
- 科学院(26587)
- 基金
- 项目(157935)
- 科学(121131)
- 基金(113315)
- 家(104896)
- 国家(104030)
- 研究(103853)
- 科学基金(85795)
- 社会(64473)
- 省(63733)
- 社会科(60855)
- 社会科学(60833)
- 基金项目(60699)
- 自然(60236)
- 自然科(58799)
- 自然科学(58777)
- 自然科学基金(57739)
- 划(54181)
- 教育(46638)
- 资助(46182)
- 编号(39706)
- 重点(36591)
- 发(34560)
- 计划(33482)
- 部(33042)
- 创(32152)
- 科研(31271)
- 成果(31001)
- 科技(30443)
- 创新(30214)
- 课题(28700)
- 期刊
- 济(92050)
- 经济(92050)
- 研究(59881)
- 学报(50694)
- 农(48683)
- 中国(45789)
- 科学(41879)
- 大学(35850)
- 学学(34186)
- 农业(32722)
- 管理(27925)
- 财(27742)
- 教育(20747)
- 融(18318)
- 金融(18318)
- 业(18263)
- 技术(17160)
- 业经(15268)
- 业大(14624)
- 经济研究(14551)
- 财经(13875)
- 版(13824)
- 资源(13015)
- 农业大学(12367)
- 问题(12317)
- 经(11926)
- 科技(11818)
- 图书(10421)
- 林业(10165)
- 技术经济(9860)
共检索到32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霞 豆攀 陈祥 孔凡磊 袁继超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2.9%,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1%),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第一播期后的天数,x)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关键词:
玉米 气象因子 播期 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霞 豆攀 陈祥 孔凡磊 袁继超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2.9%,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1%),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第一播期后的天数,x)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关键词:
玉米 气象因子 播期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凡磊 王兴龙 李强 张頔 豆攀 朱敏 程秋博 袁继超
为明确川中丘陵春播和夏播玉米产量特性,以川中丘陵区大面积推广的1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春夏播对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春夏播玉米在生育进程、植株形态、物质积累和产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春玉米相比,夏玉米缩短了各生育阶段的持续时间,全生育期较春播平均缩短18.6 d。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较春玉米分别提高了5.90%,28.36%,22.28%,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夏玉米也显著高于春玉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春玉米显著高于夏玉米,而成熟期则表现为夏玉米显著高于春玉米。玉米吐丝前物质积累率春播(40.74%)显著高于夏播(37.72%),而吐丝后物质积累率夏播显著高于...
关键词:
川中丘陵 玉米 播期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紫东
西部丘陵地区地处内陆,城镇化面临不发达、后发展、基础薄弱、人口分散、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产业支撑、流动人口较多等现实困境。论文提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骨干交通为纽带、梯度推进为抓手、城市规划管理为保障,分级分类差异化、非均衡多点多极推进城镇化是必然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绶宁
川中丘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地处长江以北和沱、涪、嘉(陵)、渠诸江的中下游,它西隔龙泉山与成都平原毗邻,东界华蓥山与川东平行岭谷地区接壤,其行政区范围包括内江、永川、南充地区和自贡市的全部,绵阳地区之大部,宜宾地区之北部,以及乐山、达县地区和成都市的一小部分,共50个县、市,总土地面积约7.7万平方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治国 米仁元
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地跨84个县(区),土地总面积12.1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3%,人口63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1%,是我国典型农业为主的地区之一。 一、川中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研究的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国亚
川中紫色丘陵雨养农区干旱频繁,春、夏、伏旱发生频率分别高达89%、92%和62%。玉米穗分化期对水分亏缺极为敏感〔1〕,干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玉米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增产潜力发挥。同时,其它不利气象因素对玉米生理代谢和产量也有不利影响〔2...
关键词:
玉米,气象要素,产量效应,动态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与方法,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结论: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同时又必须机动灵活。
关键词:
土地工程 土地整理 丘陵地区 实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李春发 曾文胜 陈学堂 张建中
浙江及皖东丘陵地区火炬松生长分析迟健,李桂英,李春发,曾文胜,陈学堂,张建中关键词火炬松,生长分析,密度我国引种美国南方松已有46a历史,大规模引种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树种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生长通常良好[1,2]。其中浙江引种南方松5000多hm...
关键词:
火炬松,生长分析,密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永昌
四川丘陵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资源条件有限 ,要实现丘陵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 ,就必须正确解决好经济增长与控制人口、经济社会结构转换、“三农”问题、减少贫困和改善收入分配等四个关键问题。现阶段 ,应主要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招商引资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丘陵地区 跨越式发展 新突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张孝成 刁承泰 王锐 陈令
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状数据以及合川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布局随地貌、地域差异明显,且布局散乱;人均用地接近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上限,土地闲置严重,其中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具有分散、块小、有一定坡度、交通不便等特点。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土地整理 现状分析 重庆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晓春
丘陵地区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发展相对滞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双重效应下,富民兴区对四川丘陵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全省"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丘陵地区的实际,探讨丘陵地区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和富民兴区关联发展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富民兴区 特色产业 三产互动 改善民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潇 李小梅 曾泰儒 张帆 李昌华 李小铃 黄琳凯 游明鸿 闫艳红
在川中丘陵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西部之星’、‘WL-525HQ’、‘WL-440HQ’、‘WL-656HQ’和‘昆德拉’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地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WL-525HQ’在两试验地株高、平均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两试验地均以‘WL-525HQ’隶属度最高,分别为0.8和0.9。综上,‘WL-525HQ’表现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营养成分 适应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国泽
川中丘陵地区幅员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在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应是:(1)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改善投资环境;(2)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3)拓展居民生活服务业、生产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及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领域;(4)改造现有工业;(5)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