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8)
2023(13873)
2022(12009)
2021(10935)
2020(9453)
2019(21252)
2018(21026)
2017(39833)
2016(22252)
2015(24723)
2014(24314)
2013(23652)
2012(21327)
2011(19255)
2010(19567)
2009(18366)
2008(17908)
2007(15950)
2006(13627)
2005(11765)
作者
(66855)
(56158)
(55855)
(52912)
(35213)
(27162)
(25291)
(22090)
(20864)
(19875)
(18826)
(18714)
(17750)
(17603)
(17389)
(17352)
(17296)
(16585)
(16226)
(16032)
(14344)
(13810)
(13471)
(12799)
(12520)
(12500)
(12416)
(12321)
(11387)
(11368)
学科
(86338)
经济(86253)
管理(60766)
(58517)
(47748)
企业(47748)
方法(44425)
数学(39819)
数学方法(39144)
(24154)
(21304)
中国(21252)
(19606)
业经(18619)
(18069)
贸易(18064)
(17574)
农业(15988)
地方(15522)
理论(14575)
(14511)
(13663)
财务(13617)
财务管理(13584)
技术(13166)
环境(12984)
(12859)
企业财务(12779)
(12328)
银行(12264)
机构
学院(315691)
大学(312639)
(121674)
经济(119112)
管理(118846)
理学(104147)
研究(103936)
理学院(102958)
管理学(100540)
管理学院(100005)
中国(75482)
科学(70246)
(65375)
(64968)
业大(56002)
(55014)
(52898)
农业(52527)
研究所(50794)
中心(47781)
(46391)
财经(43174)
(39734)
北京(39599)
(39145)
师范(39144)
(37079)
(37058)
经济学(37009)
技术(36505)
基金
项目(220303)
科学(171069)
基金(158189)
研究(151041)
(142019)
国家(140880)
科学基金(118992)
社会(93866)
(89288)
社会科(89014)
社会科学(88984)
基金项目(83618)
自然(81191)
自然科(79404)
自然科学(79380)
自然科学基金(77935)
(75296)
教育(71513)
资助(65652)
编号(60997)
重点(50578)
成果(47566)
(47063)
(46882)
(46380)
计划(44188)
科研(43618)
创新(43330)
课题(42464)
大学(40030)
期刊
(124410)
经济(124410)
研究(79958)
学报(60811)
(58984)
中国(56701)
科学(51890)
大学(43822)
学学(41908)
(41008)
管理(40672)
农业(40112)
教育(32545)
技术(27509)
(23314)
金融(23314)
业经(22514)
(21995)
经济研究(21314)
财经(20434)
(17515)
(17403)
统计(17041)
业大(16736)
问题(16400)
(15944)
科技(15861)
技术经济(15712)
商业(15369)
农业大学(14214)
共检索到439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平平  冯露之  李媛  李祯  赵惠燕  
【目的】根据小麦蚜虫种群动态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建立小麦蚜虫种群动态的突变模型,以期为蚜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假设研究区域不变,小麦的品种、天敌状况、农民施肥、喷洒农药年际变化变化很小时,将气候因素加以细化,以温度、相对湿度和作物生长状况为控制变量,在广义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蚜虫种群动态变化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构建了受温度、相对湿度、作物生长状况3种因素作用的小麦蚜虫种群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燕尾突变模型。利用燕尾突变模型预测了蚜虫种群动态在气候因素影响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亚琴  
小麦蚜虫发生量的动态预测对于其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很少有文献对蚜虫量预测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傅立叶级数修正的灰色幂模型(GM(1,1)幂模型)的小麦蚜虫量预测方法,对蚜量进行动态预测。以江苏海安县小麦蚜虫量为实例,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建模和预测过程,并验证了提出的方法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预测精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祯  赵惠燕  刘光祖  柳建军  
【目的】利用蝴蝶突变模型的性质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发生突变的条件和机理。【方法】在已有的害虫种群动态模型基础上添加农药影响因素,建立受天敌、气象环境因素、农药及植被状况影响的害虫种群动态蝴蝶突变模型,并对蝴蝶突变分歧点集所分各个控制区域的系统势函数和平衡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害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模型,并利用蝴蝶突变的性质描述了害虫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突跳和滞后等现象,解释了害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特征。【结论】害虫种群动态蝴蝶突变模型可用于解释昆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星星  王凯  李红阳  杨智青  高波  顾慧玲  张俊喜  马晶晶  王凡  蒋颖洁  
【目的】明确沼液施用对大麦上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大麦蚜虫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田间防治大麦蚜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灌施的方法将沼液应用于大麦田中测定对大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大麦蚜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沼液在低用量的情况下,随着施用量(N1~N4处理)的增加,小区内蚜虫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与不施任何氮肥处理(CK)相比,N1、N2、N3处理区大麦蚜虫数量显著减少;在所有的处理中,仅施用氮肥(尿素)处理区(CF)的蚜虫数量最多,说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抑制大麦蚜虫的基数。麦长管蚜(大麦为寄主)对于6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氧乐果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15. 9倍),对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低水平抗性(8. 5和6. 0倍),对乙基多杀菌素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3. 8倍),对于氟啶虫胺腈和啶虫咪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沼液与吡虫啉混用后对蚜虫的毒力显著性提高,增效比达到4. 6倍;氧乐果与沼液混合使用也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比达到2. 3倍;沼液与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混用后增效比分别为1. 5和1. 6倍;与啶虫脒混用未发现明显的增效作用。【结论】麦长管蚜对多种杀虫剂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沼液的合理使用以及与杀虫剂的混用能够有效控制大麦蚜虫的发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学达  赵惠燕  刘光祖  郑立飞  李军  
 在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天敌的胁迫项,构造了天敌胁迫下食饵种群的动态模型。在食饵种群的增长量和天敌的捕食量达到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推导出食饵种群动态的尖角突变模型。运用突变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食饵种群在天敌胁迫下也有可能爆发的生态现象。尖角突变模型中的复合控制变量无需坐标转化即可判断系统所处的状态。从理论上解决了以往研究复合控制变量时参数转化的问题。参数简化后可得到折叠突变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金霞  李建成  赵文臣  李智惠  谷兆昱  石少亭  孔祥兰  
采用聚类代表无法筛选自变量,根据逐步判别分析和逐步回归原理.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河北省麦蚜主发生区田间系统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组建了麦蚜发生程度4级判别式.应用该式可提前2个月预测穗期蚜量.经对保定、正定的历史数据回判.准确率达100%.对麦蚜种群数量增长研究结果表明,5月份百茎蚜量随时间变化呈“S”型.可用Lgistic曲线方程表述.本研究结果为麦蚜综合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金培  宋晓霞  陈华友  汪官镇  王珍  
为了探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运用BP内生结构突变点检验、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模型和基于V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利用我国1985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探讨经济增长、城镇化、技术创新、贸易开放与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碳排放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人均碳排放,技术创新与人均碳排放显著负相关,而贸易开放会引起环境恶化。短期来看,贸易开放与人均碳排放显著正相关,而其他变量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基于V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所有解释变量均为人均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且经济增长、贸易开放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兆良  袁忠林  杨国锋  罗兰  
苜蓿蚜虫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明确苜蓿蚜虫在青岛地区苜蓿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3年对青岛地区苜蓿蚜虫混合种群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运用聚集指标法分析了蚜虫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最优分割法对蚜虫种群田间动态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青岛苜蓿田蚜虫在田间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种群密度较高时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蚜虫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采用最优分割法将苜蓿蚜虫种群动态划分为7个阶段,即发生初期(4月6日之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时荣  尚哲明  刘德广  崔晓宁  
【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付莲莲  黄斌  方桂英  朱丽  曾春华  
从结构突变的视角考察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首先构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固定参数模型,发现其参数不稳定、具有时变性,然后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成本和汇率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84和0.217。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045;国际农产品价格和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相对稳定,而汇率和农业生产成本的系数波动很大,分别在-0.268-0.684和0.004-0.592之间变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传涛  张忠山  马奇祥  何家泌  
采用多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对白粉病,麦蚜抗性模式不同的小麦品种混植和播种密度、施氮肥量、粉锈宁用量、抗蚜威用量对小麦白粉病、麦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混植对三个目标函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效应.一次项回归系数分别为0.93,—790,17.39.对白粉病的效应高于播种密度,对麦蚜和产量的效应高于供试的所有其它显著因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代彦  喻志利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结构协整方法对生猪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价格与饲料价格、活鸡价格和居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该协整关系在2008年12月份发生了结构突变。滞后1期的生猪价格及饲料价格变动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替代品价格及收入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主要由供给因素引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东  张元臣  
蚜虫体内感染共生菌的现象较为普遍。共生菌在蚜虫种群的存活、繁衍和应对外界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蚜虫种群感染共生菌的种类和组成模式多样,这有利于蚜虫种群应对多变的环境。共生菌生活于宿主昆虫体内。宿主感染共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动态受宿主的遗传背景和生态适应力、外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共生菌具有为宿主提供营养、消化植物组织和降解植物毒素等功能,从而影响宿主昆虫的寄主利用范围。原生和次级共生菌可引起宿主蚜虫寄主范围的改变,赋予蚜虫利用新寄主的能力,从而促进种群的分化。蚜虫体内通常有多种共生菌共存,共生菌种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娟  刘爱芝  茹桃勤  武予清  韩松  
应用群落生态学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小麦与油菜、荷兰豆间作和单作麦田3种栽培模式条件下对麦田麦蚜及主要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的丰盛度和昆虫群落的稳定性,麦套荷兰豆最高,其次为麦套油菜田、单作麦田最低;麦套荷兰豆田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单作麦田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较好。麦蚜亚群落主要特征值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麦套荷兰豆>单作麦田>麦套油菜,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麦套油菜>单作麦田>麦套荷兰豆;主要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单作麦田>麦套油菜>麦套荷兰豆,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麦套荷兰豆田>麦套油菜田>单作麦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