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1)
- 2023(2428)
- 2022(2134)
- 2021(2047)
- 2020(1746)
- 2019(3951)
- 2018(4027)
- 2017(7091)
- 2016(4341)
- 2015(4998)
- 2014(5226)
- 2013(5122)
- 2012(5308)
- 2011(4836)
- 2010(5077)
- 2009(4947)
- 2008(5069)
- 2007(4824)
- 2006(4370)
- 2005(4106)
- 学科
- 济(15987)
- 经济(15964)
- 管理(11329)
- 业(9687)
- 企(8282)
- 企业(8282)
- 学(7512)
- 方法(6312)
- 数学(4979)
- 数学方法(4764)
- 农(4395)
- 中国(4313)
- 制(3831)
- 财(3638)
- 地方(3581)
- 理论(3445)
- 和(3347)
- 业经(3092)
- 农业(2789)
- 策(2703)
- 贸(2685)
- 贸易(2682)
- 银(2669)
- 银行(2630)
- 教育(2615)
- 体(2589)
- 易(2579)
- 行(2500)
- 融(2499)
- 金融(2497)
- 机构
- 大学(70235)
- 学院(68560)
- 研究(29656)
- 科学(22940)
- 中国(22310)
- 济(20778)
- 经济(20130)
- 管理(20123)
- 农(19012)
- 所(18284)
- 京(17293)
- 研究所(16751)
- 理学(16550)
- 理学院(16206)
- 管理学(15511)
- 管理学院(15396)
- 农业(15072)
- 业大(14294)
- 中心(12761)
- 江(12162)
- 省(11793)
- 北京(11446)
- 院(10819)
- 财(10576)
- 范(10359)
- 师范(10180)
- 室(10107)
- 科学院(9814)
- 州(9614)
- 农业大学(9592)
- 基金
- 项目(43999)
- 科学(31930)
- 基金(30162)
- 家(29500)
- 国家(29256)
- 研究(26093)
- 科学基金(22680)
- 自然(17379)
- 省(16990)
- 自然科(16980)
- 自然科学(16973)
- 自然科学基金(16643)
- 基金项目(15558)
- 划(15315)
- 资助(13750)
- 社会(13615)
- 社会科(12663)
- 社会科学(12660)
- 教育(11888)
- 重点(10775)
- 计划(10625)
- 科技(10566)
- 编号(9936)
- 成果(9169)
- 发(9024)
- 科研(8876)
- 部(8651)
- 专项(8141)
- 创(7986)
- 课题(7790)
共检索到114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宗亦臣 王贵禧 冯双庆
以冬枣为试材,研究了在气调贮藏(CA)和冷藏(对照)条件下冬枣果实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合的气调贮藏(O2体积分数12%~15%,CO2体积分数为0)能够保持冬枣果肉较高水平的酚类物质(总酚含量与果实组织电导率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CA的相关系数是-0 99);可以有效抑制冬枣果实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推迟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的来临;保持果实中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并较好地减缓了冬枣果实中乙醇的积累;气调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冬枣果实的褐变和酒化,延长了冬枣的贮藏时间。
关键词:
气调贮藏 冬枣果实 采后生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冰 王文生 石志平
【目的】从气调组分入手研究不同的气体指标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期得出比较理想的组分指标。【方法】采用2%~3%O2,0~0.5%CO2;5%~6%O2,0~0.5%CO2;8%~9%O2,0~0.5%CO2的气体指标,在温度为(-1.5±0.5)℃、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进行了冬枣气调贮藏研究,以(-1.5±0.5)℃、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无气调控制的冬枣作对照(21%O2,0~0.5%CO2)。【结果】在90 d的贮藏期内,5%~6%O2、0~0.5%CO2的气体成分,能更好地延缓冬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的降低,降低乙烯释放量,减少乙醇和乙醛在果肉内的积累量。【结论】试验...
关键词:
冬枣 气调贮藏 生理生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文毅 王贵禧 梁丽松 樊金拴
为寻求减轻桃低温冷害的有效方法和提高桃贮藏保鲜效果的措施,以‘八月脆’桃为试材,研究气调贮藏(0~1℃,10%O2+10%CO2)和冷藏(0~1℃)条件下果实品质特性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能延迟‘八月脆’桃果实出现褐变的时间并降低果实的褐变程度,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实组织细胞膜的透性,同时在贮藏的后半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气调贮藏的效果显著好于冷藏对照。
关键词:
‘八月脆’桃 气调贮藏 品质 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花 瞿素萍 王继华 汪禄祥 吴学尉
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siberia"种球在-1℃低温处理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某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siberia"种球内的顶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52 d后芽生长点距种球端部的距离小于1 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低温冷藏至52 d时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下降趋势,52~86 d变化趋势平缓,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种球内生长点的萌发有关。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冷处理 种球 解除休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萍 田世平 徐勇
【目的】研究气调贮藏对壶瓶枣果实细胞壁和角质层成分及其品质的影响,以阐释角质层在果实贮藏保鲜中的作用,并为壶瓶枣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依据。【方法】将壶瓶枣果实分别置于低温[(-1±1)℃]和气调[10%O2+0%CO2,(-1±1)℃]下贮藏,定期取样研究其软化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滴定酸含量,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果肉细胞壁和果皮角质层的成分变化。【结果】与普通冷藏相比,在整个贮藏期间气调贮藏能够更好地保持壶瓶枣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滴定酸水平,显著降低软化发生率。此外,气调贮藏能够保持果肉细胞壁物质中高含量的酯化果胶和木质素等酚类物质以及角质层中低含量的长链脂肪类物质。【结论】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勤 李建华 赵猛 冯津 王春生
鲜枣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先下降 ,后略上升又下降 ;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采后处理方法 ,对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不同 ,速冻和热处理对VC 有破坏作用。脆果率高、贮藏效果好的处理维生素C含量也高 ,因此鲜枣贮藏过程中脆果率的高低可作为维生素C保存效果的指标。
关键词:
鲜枣 贮藏 维生素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永红 曾继吾 周碧容 夏瑞 易干军
以九仙蜜桃的离核和粘核两品系为材料,研究其在室温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果实腐烂率、果皮颜色、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果实品质、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第12天,离核果实硬度为粘核果实的45.28%;果实腐烂率比粘核高51%;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离核和粘核分别增加了35.1%和30.8%;总糖含量离核增加了38.6%,粘核增加了30.0%,而可滴定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果实中MDA含量离核和粘核分别比贮藏初期增加了60.6%和25.1%,与离核果实相比,粘核果实SOD、POD、CAT活性的高峰期出...
关键词:
桃 离核 粘核 果实品质 抗氧化酶系统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杰 薛长湖 赵庆喜 李兆杰 薛勇
以邻苯二甲醛(OPA)为柱后衍生化试剂,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的酪胺(Tyr)、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胍丁胺(Agm)、精胺(Spe)和亚精胺(Spd)等7种生物胺。结合虾的感官分析、pH值和T-VBN值测定等方法评价凡纳滨对虾的品质,分析了凡纳滨对虾在不同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下的生物胺种类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和4℃两种贮藏温度下,尸胺和腐胺发生的变化均最显著,可以其作为凡纳滨对虾新鲜程度的参考指标,确定最长贮藏时间分别为8d和6d。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红丽 施文正 邱伟强 王锡昌
为了研究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背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草鱼死后30 h内质构、pH、乳酸、游离氨基酸、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草鱼肉的硬度和咀嚼性在死后23h时达到最大值,弹性、内聚性及回复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23 h达到最大值。乳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鲜甜味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逐渐减少,而苦味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则逐渐增加。ATP含量在草鱼死后10 h内显著增加,具有鲜味的IMP含量则迅速减少,呈苦味的HxR和Hx含量逐渐增加。在整个贮藏过程中,K值一直增加。K值的变化情况表明,草鱼死后常温贮藏10h内可保持较高鲜度,27h时,K值达到68.99%,表明鱼肉已经腐败。研究表明,草鱼死后室温贮藏时应在10 h内尽快加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兵益 苏建荣 张志钧
采用显微测量、石蜡切片和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云南红豆杉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胚的长度、结构和萌发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新鲜种子胚的长度差异明显,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胚的长度变化不明显;多数情况下,成熟种子的胚分化完全,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胚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离体培养中,新鲜种子胚在2周左右萌发,萌发率为7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胚的萌发率会逐渐降低。因此推测种子休眠不是由胚的生物学特性引起的;胚在种子中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活力,这是长期适应的结果,但却是以损失萌发率为代价的。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种子 胚 萌发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喻方圆 邵岚 沈永宝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ir and Masson Pine seed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a year storage period. The investigating indexes ar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the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OD and POD activity as we...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种子贮藏 生理生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成业 叶玫 王勤 张农 陈冰
本文以淡水养殖的鲢,鳙、罗非鱼为对象,利用IQF冻结设备在-30℃下冻结,并在-18℃的冷藏冻中贮成.通过对鱼肉鲜度指标K值,VBN、FAA-N、pH值以及蛋后质变性指标的测定,探讨鱼肉在冷冻贮藏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K值和ATPase活性对反映淡水鱼低温冻藏过程中的鲜度变化有着良好的规律性。
关键词:
淡水鱼,鲜度,冻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依萍 崔文萱 高瑞昌 李渐鹏 曾名湧 唐淑玮 冯秋凤 赵元晖
为了比较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肉在4℃冷藏与?3℃微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一种提高鲟鱼新鲜品质的贮藏方式,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TVC)、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水分分布状态与肌纤维微观结构等指标的测定,评价了2种温度贮藏对鲟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低温保鲜方式下鲟鱼肉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TVB-N、TBA和菌落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质构指标硬度和弹性及感官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之间出现黏连,肌节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3℃贮藏后期表现尤为明显。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4℃冷藏和?3℃微冻条件下,鲟鱼肉的货架期分别为6 d和18 d。与冷藏相比,微冻可较好地保持鲟鱼肉品质,微生物对鲟鱼肉的腐败进程影响较小,而质构指标则是影响贮藏末期感官评分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鲟鱼 微冻 品质变化 微观结构 贮藏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永华 席玙芳 应铁进 严珏敏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逐渐下降,膜透性逐渐增加。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膜透性增加。随采后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糖分、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不断下降。采后生理研究表明枇杷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d,好果率可达90.0%以上。但枇杷果实贮藏中酸分的损失远大于糖分的下降,导致糖酸比例失调,果实风味变淡。因此枇杷果实不耐久藏,大红袍果实的贮藏期以15~20d为宜。
关键词:
枇杷 贮藏生理 果实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琳琳 罗静 庞荣丽 王瑞萍 黄玉南 乔成奎 李君 庞涛 谢汉忠
为了解析采前CPPU处理的猕猴桃果实贮藏性与未处理果实的差异及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清水为对照,评价了盛花后用20 mg/L CPPU处理果实在常温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并用转录组分析鉴定出与可溶性糖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无论处理还是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但CPPU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低于对照果实。转录组分析表明,CPPU处理抑制了淀粉和蔗糖代谢中的基因Achn087691(编码磷酸己糖异构酶)以及果糖和甘露糖代谢中基因Achn203191(编码磷酸丙糖异构酶)的表达,并促进淀粉和蔗糖代谢中基因Achn069851(编码己糖激酶)前期表达,但对基因Achn161931(编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Achn206141(编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酯-4-表异构酶)和基因Achn295291(编码果胶甲酯酶)表现为前期抑制、中期促进、后期抑制。由此推测,20 mg/L CPPU处理明显影响了徐香猕猴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致使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且提前软化。
关键词:
猕猴桃 贮藏 转录组测序 糖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