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8)
- 2023(2616)
- 2022(1905)
- 2021(1881)
- 2020(1556)
- 2019(3627)
- 2018(3832)
- 2017(7271)
- 2016(3946)
- 2015(4577)
- 2014(4472)
- 2013(4451)
- 2012(3927)
- 2011(3516)
- 2010(3596)
- 2009(3298)
- 2008(3207)
- 2007(2767)
- 2006(2539)
- 2005(2199)
- 学科
- 济(9956)
- 经济(9941)
- 管理(9456)
- 业(9226)
- 企(7899)
- 企业(7899)
- 理论(3922)
- 农(3857)
- 教学(3679)
- 中国(3426)
- 方法(3398)
- 学(3366)
- 业经(3161)
- 贸(2613)
- 贸易(2609)
- 数学(2566)
- 易(2550)
- 技术(2547)
- 制(2503)
- 数学方法(2482)
- 学法(2393)
- 教学法(2393)
- 农业(2358)
- 财(2306)
- 和(2199)
- 地方(2066)
- 教育(2066)
- 学理(1961)
- 学理论(1961)
- 电子(1866)
- 机构
- 学院(54082)
- 大学(52314)
- 研究(18830)
- 管理(17465)
- 济(15411)
- 经济(14905)
- 理学(14678)
- 理学院(14522)
- 管理学(14053)
- 管理学院(13986)
- 科学(13849)
- 中国(13775)
- 农(13480)
- 京(11683)
- 业大(11120)
- 农业(11005)
- 所(10536)
- 研究所(9769)
- 技术(9007)
- 江(8766)
- 中心(8600)
- 北京(7379)
- 财(7317)
- 农业大学(7270)
- 省(7112)
- 州(7100)
- 院(6887)
- 范(6795)
- 工程(6680)
- 师范(6611)
- 基金
- 项目(36772)
- 科学(26430)
- 研究(24736)
- 基金(23453)
- 家(22520)
- 国家(22327)
- 科学基金(17332)
- 省(16103)
- 划(13633)
- 社会(12759)
- 自然(12431)
- 基金项目(12266)
- 自然科(12132)
- 自然科学(12129)
- 教育(12071)
- 社会科(11965)
- 社会科学(11958)
- 自然科学基金(11895)
- 编号(10718)
- 资助(10051)
- 重点(8875)
- 成果(8868)
- 计划(8448)
- 科技(8304)
- 课题(8286)
- 发(8214)
- 创(8166)
- 创新(7649)
- 业(7194)
- 科研(7194)
共检索到80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小莲 胡志超 张会娟 于向涛 刘敏基
【目的】选用自行设计开发的穴播轮进行花生田间成穴、播种性能试验,研究气吸式花生膜上精量穴播轮的作业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作业速度(0.32,0.76和1.02m/s)下的膜孔尺寸、孔穴错位率、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穴距合格率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吸种孔线速度(0.11,0.24,0.33m/s)、不同吸种负压(3.66,3.98,4.65kPa)条件下对花生种子播种质量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作业速度对穴播轮成穴及播种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低速作业时成穴性能较好,膜孔尺寸、孔穴错位、膜下播种深度、穴距均较好;高速作业时孔穴错位率较大...
关键词:
花生播种 穴播轮 成穴性能 播种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小荣 张黎骅 吕小莲
【目的】探讨穴播轮成穴部件的运动轨迹,为穴播轮成穴机理研究及穴播轮成穴性能测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UG软件中建立穴播轮运动分析主模型,通过UG用户界面模块、求解器模块和后处理模块,对穴播轮成穴过程,包括成穴过程中成穴部件的开启及运动轨迹、成穴形状等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试验测试不同前进速度、滑移率、入土深度条件下穴孔的大小及不同条件下的成穴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穴孔大小的影响。【结果】前进速度对穴播轮成穴性能的影响与成穴部件出土角和入土角有关,且随滑移率的增加而加大,随入土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滑移率对穴播轮成穴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入土深度一定的情况下,穴孔的大小随滑...
关键词:
穴播轮 成穴性能 仿真分析 UG参数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翩 廖庆喜 王磊 王宝山 刘海
针对芝麻人工种植效率低、出苗后间苗定苗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缺乏适用的精量穴播排种器等生产实际问题,采用负压吸种、正压投种的正负气压组合排种原理,构建了排种器吸种过程临界负压模型,分析了种子吸附的不同姿态及其与型孔接触面积的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了型孔吸附1~4粒种子的临界负压,确定实现芝麻精量穴播的较优型孔直径范围为0.8~1.1 mm。吸种运移状态图像拍摄试验结果表明:芝麻不同吸附姿态及概率为横卧∶侧卧∶直立≈3.5∶1∶1,排种器不同吸种数目所需负压变化规律与临界负压模型一致。通过基于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排种盘型孔直径、排种轴转速和气室负压真空度对穴粒数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型孔直径为1.0 mm、气室负压为-800 Pa、排种轴转速为8.66 r/min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6.04%、漏播率为0.21%、重播率为3.75%,满足芝麻种植农艺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浩 石林榕 辛尚龙 赵武云 郭军海 杨天 杨金发 刘凤军
针对西北地区胡麻播种机旋耕取土装置取土不均匀导致膜上覆土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一款带有蓄土装置的胡麻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该机具由旋耕装置、地膜覆土装置、滴灌带铺设装置、地膜铺设装置和播种装置组成。根据农艺种植要求对机具的关键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功率计算,确定满足覆土工作时运土带线速度、双向螺旋输送器转速、双排取种勺式穴播器的半径及整机配套拖拉机功率。采用EDEM软件对地膜覆土装置覆土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蓄土装置的可行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0.6m/s时,其空穴率为1.2%、穴粒数合格率89.3%、播种深度合格率86.5%、膜孔错位率5.1%、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95.7%、邻接行距合格率92.4%。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相关指标均达到覆膜穴播机作业质量要求,田间试验覆土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胡麻 全膜覆盖 精量穴播 蓄土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玲 宋建农 王继承
针对我国花生覆膜穴播机大都采用先播种后铺膜的传统作业方式,对土壤扰动大,不利于土壤保墒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先铺膜后播种的小型花生穴播机的回转式成穴机构。对该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成穴机构的穴宽、穴距和成穴深度的表达式;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析曲柄半径、机器前进速度和曲柄转速对成穴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设计参数为:传动比6.5,曲柄半径4.5 cm,播种机前进速度0.25 m/s(λ=1.95),此时成穴深度约4.5 cm,穴宽约3 cm,穴距约14.42 cm,满足花生穴播的农艺要求。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轮式鸭嘴成穴器相比,其结构简单、膜孔小。
关键词:
地膜覆盖 花生穴播机 成穴机构 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尊 赵武云 石林榕 孙步功 孙伟 戴飞 周刚 郭军海 饶罡 李辉
针对滚勺式精量穴播器固定成穴器成穴轨迹呈余摆线,余摆线过大造成撕膜和挑膜的问题,同时为降低株距的差异性,基于离散元法和多体动力学耦合方法对穴播器成穴器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牵引速度、牵引角度和穴播器质量为影响因素,以余摆线宽度、株距和播种深度为响应值,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前期仿真试验结果开展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最优参数组合,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最优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滚勺式精量穴播器成穴器运动的最优参数组合为,牵引速度523.43 mm/s、牵引角度21.9°、穴播器质量18.2 kg,此时株距为196.84 mm,余摆线宽度13.98 mm。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株距为193.86 mm,相对误差1.51%;余摆线宽度13.28 mm,其相对误差4.3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玲 宋建农
种盘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直接影响种子的运动状态 ,从而影响吸种效果。通过对种盘的振动试验分析 ,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种盘振动参数对吸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吸种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弹簧刚度 >偏心距 >电机转速。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回归试验分析 ,得到种盘振动的最优参数组合 :弹簧刚度 5 3 82N·mm-1,偏心距 1 5mm ,最佳电机转速 1110r·min-1。此时吸种率达10 0 %。试验结果为整机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精量播种 气吸式排种器 振动 试验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赵满全 刘飞 刘月琴 吕冰 张涛 董帅 陈晨
为实现谷子的精量播种,设计一种适应谷子这种小粒径作物播种的气吸式精量穴播排种盘。该排种盘具有成群分布吸孔的特点,可同时吸附多粒种子。利用该排种盘在计算机视觉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谷子排种性能试验。分别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排种盘孔数、排种盘孔径、排种盘转速和气吸室真空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各因素作业时的较优范围。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排种性能各因素的较优组合为:排种盘孔数4,排种盘孔径0.8mm,排种盘转速11.0r/min,气吸室真空度-1.2kPa,该组合下,谷子精量排种效果较好,穴粒数合格指数94%,重播指数4%,漏播指数2%,满足谷子精密播种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玲 宋建农 王清旭 王继承
针对我国现有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对种子适应性差、伤种率高、排种速度低等问题,设计气吸辊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并进行种子吸附条件分析,确定影响工作性能的参数;完成了参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种器能够满足水稻芽种的精量穴播和低伤芽率的要求;吸种针孔径与排种器吸种性能影响呈正相关趋势,吸种针孔径选择应大于0.60mm;影响排种器播种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吸种针孔径、吸种真空度、吸种辊转速,当吸种针孔径为1.55mm、吸种真空度为0.035MPa、吸种辊转速为50r/min时播种效果较好,吸种合格率为9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俊芳 许绮川 叶峻 胡文斌 潘玉龙
在室内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穴播轮容种量、转速、成穴投种器和翼板的几何安装尺寸对播种性能影响的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正交寻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穴播轮可靠工作速度为 0 .18~ 0 .2 7m/s,容种高度为 2 0~ 170mm ;当固定管后倾角为 10° ,翼板长度为 80mm ,翼板位置角为 12 0°时 ,播种质量最佳
关键词:
穴播 转速 容种高度 漏播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林 胡洪基 郭金岳 黄邦超 李卉 陶有凤 任万军 雷小龙
针对杂交稻机械化制种不育系稻种穴播的问题,根据不育系稻种物理特性参数和农艺要求,设计一种叶形曲线状型孔排种装置,采用EDEM仿真、高速摄像台架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排种过程中型孔内稻种的受力与姿态、型孔结构和型孔参数进行研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叶形状型孔内平躺和侧卧稻种姿态充种概率之和>76%具有较好的排种性能。2)当型孔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0.27、16.84和7.46 mm时,排种合格率和漏播率分别为92.63%和2.81%,排种性能较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播种合格率和漏播率分别为82.69%和8.52%,穴距和穴径分别为120.60和38.90 mm,穴距变异系数和穴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7%和29.03%,该精量穴播集中排种装置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直播农艺技术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玲丽 张维强 刘敏基
为解决2BHM–2型花生覆膜打穴播种机穴播器鸭嘴不能及时或充分打开、压板引起地膜破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鸭嘴强制开启机构。强制开启机构由活动鸭嘴、固定鸭嘴、拨杆、限位块组成。工作时,活动鸭嘴在拨杆和限位块的带动下能实现与固定鸭嘴的开启与闭合,从而完成定点播种。根据农艺要求,在分析穴播轮滚动状态基础上,确定了开启机构的结构参数:鸭嘴宽30 mm,高50 mm,拨杆长臂89.7 mm,短臂37.6 mm,限位块距离轮盘圆心119.4 mm。样机模型与原有压板式开启机构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压板式开启机构
关键词:
花生穴播器 鸭嘴 强制开启机构 对比试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朦朦 王晓光 蒋春姬 李美 孙智明 王一博 庄红帅
以花生品种花育28号为供试材料,在每公顷15万穴的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穴播粒数处理:每穴1粒(T1)、单粒双粒交替种植(T2)、每穴2粒(T3),构建了3种不同密度群体,研究了不同穴播粒数对花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第一对和第二对侧枝长随穴播粒数的增加而增加;T3的LAI前期上升快,峰值过后降速快,各生育时期LAI表现为T2>T3>T1;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在各个时期均表现为T3>T2>T1;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表现为T3
关键词:
花生 穴粒数 生育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欢虎 张鸿杰 徐建兵 梁维治 马爱平 池宝亮 陈奇恩
微孔膜小麦在冬前、拔节期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 ;在小麦全生育期有较好的温度效应 ;有效抑制了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较好地满足了小麦主要生育阶段水分需求 ,水分生产效率 (1 0 4 1kg/mm)较对照提高 39 5% ,产量达 4 4 6 1kg/hm2 。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孔地膜 覆盖 穴播 旱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丹丹 何彬 周毅 杨文钰 徐友 张黎骅
为提高排种器在小株距密植条件下的播种单粒性和均匀性,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具有双重清种作用的小株距密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通过分析排种器工作原理及确定关键部件结构参数,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以排种盘型孔数、外清种距离和内清种距离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试验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优水平;通过中心组合试验对试验因素及水平进行优化和验证。结果显示:排种盘型孔数和内外清种距离对排种性能均影响显著;玉米排种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型孔数35个、外清种距离6.2 mm、内清种距离1.6 mm;大豆排种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型孔数62个、外清种距离4.1 mm、内清种距离1.6 mm。对该参数组合下的排种性能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玉米排种合格指数为95.40%,重播指数为1.50%,漏播指数为3.10%;大豆排种合格指数为97.78%,重播指数为0.32%,漏播指数为1.90%,与优化预测结果相吻合,且各项指标均满足播种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