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8)
- 2023(3166)
- 2022(2782)
- 2021(2395)
- 2020(2103)
- 2019(4839)
- 2018(4716)
- 2017(8514)
- 2016(4929)
- 2015(5637)
- 2014(5501)
- 2013(5605)
- 2012(5415)
- 2011(5044)
- 2010(5149)
- 2009(4783)
- 2008(4686)
- 2007(4395)
- 2006(4012)
- 2005(3758)
- 学科
- 济(19351)
- 经济(19321)
- 管理(12070)
- 业(10976)
- 方法(10794)
- 数学(9395)
- 数学方法(9140)
- 企(9128)
- 企业(9128)
- 学(8639)
- 财(4743)
- 中国(4679)
- 农(4144)
- 制(3850)
- 业经(3364)
- 理论(3243)
- 贸(3022)
- 贸易(3020)
- 和(3006)
- 融(2983)
- 金融(2981)
- 银(2937)
- 易(2931)
- 银行(2901)
- 农业(2822)
- 行(2774)
- 环境(2762)
- 及其(2745)
- 技术(2700)
- 策(2689)
- 机构
- 大学(80439)
- 学院(76924)
- 研究(33679)
- 济(26268)
- 科学(26194)
- 经济(25572)
- 农(25212)
- 中国(24141)
- 管理(23473)
- 农业(20669)
- 所(20244)
- 理学(19924)
- 理学院(19543)
- 京(19057)
- 研究所(18766)
- 管理学(18744)
- 业大(18663)
- 管理学院(18646)
- 中心(14654)
- 省(13443)
- 室(13308)
- 农业大学(13260)
- 江(12750)
- 院(12341)
- 实验(12204)
- 财(12178)
- 北京(11958)
- 实验室(11774)
- 业(11717)
- 科学院(11169)
- 基金
- 项目(55542)
- 科学(41477)
- 基金(40482)
- 家(39668)
- 国家(39414)
- 科学基金(31491)
- 研究(30283)
- 自然(24629)
- 自然科(24089)
- 自然科学(24071)
- 自然科学基金(23646)
- 省(21865)
- 基金项目(20090)
- 划(19834)
- 资助(18840)
- 社会(17284)
- 社会科(16379)
- 社会科学(16371)
- 计划(14610)
- 教育(13996)
- 科技(13724)
- 重点(13437)
- 科研(11712)
- 发(11392)
- 部(11296)
- 专项(10892)
- 创(10864)
- 创新(10349)
- 业(10261)
- 编号(9978)
共检索到120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晓艺 沈锦玉 郝贵杰 姚嘉贇 徐洋 尹文林 孙逢明 吴颖蕾
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毒力基因甘油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GCAT)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16S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双重PCR反应体系优化,PCR产物的测序鉴定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气单胞菌(Aeromonasspp.)和嗜水气单胞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用此方法对5株嗜水气单胞菌、7株其他不同种的气单胞菌和5株非气单胞菌属菌株进行双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在GCAT基因的扩增区都能得到有效扩增,其中嗜水气单胞菌能同时在16SrRNA基因扩增区得到有效扩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晓丹 肖自东 孙威 李席席 周一凡 张晓君
根据NCBI已发表的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和编码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基因rpoD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gyrB和rpoD基因PCR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815 bp、554 bp,而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非O1霍乱弧菌(non-O1 Vibrio cholerae)、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扩增结果皆为阴性;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到的最低菌体DNA量为1.8×10~(-2) ng/μL,且10份送检样本检测结果与传统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性高,适用于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饶静静 李寿崧 黄克和 江树勋 潘群兴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近年中国各地大规模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hlyA)、溶血素基因(aerA)以及为气单胞菌属所特有的内参照基因16S rRNA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试图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8株嗜水气单胞菌、16株相关菌株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非致病性分离株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hlyA和aerA,而致病性分离株则至少含有hlyA基因;对40份送检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宗晓 刘荭 史秀杰 高隆英 岳志芹 吕建强 何俊强 江育林 谢从新
选取杀鲑气单胞菌A层A蛋白(VapA)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以ATCC标准株10倍系列稀释,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后进行实时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通过SDS软件获得细菌数量(X)与Ct值的关系为:Ct=-3.1574lgX+43.6841(相关系数R2=0.992)。实时定量PCR的检测限为6个细菌。建立的方法对杀鲑气单胞菌典型株和非典型株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其他细菌没有交叉反应。杀鲑气单胞菌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对于快速口岸检疫、临床诊断和疫病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大雁 钱冬 刘问 张友平 潘清清 陈昌福
从中华鳖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T0608经福尔马林灭活后,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高价免疫血清,血清的菌体凝集效价可达1/1 280;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兔IgG,将IgG用生物素标记,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其最低检出限为2.5×103cfu,相当于0.5 ng菌体蛋白,其检测灵敏度为ABC-ELISA(4.0×104cfu)和间接ELISA(4.0×104cfu)的16倍;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法与鱼类气单胞菌、拟态弧菌、海豚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无交叉反应。BA-ELISA可不经细菌培养直接检测人工感染48 h中华鳖的肝、肠道组织中的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向东 陆承平 陈怀青
嗜水气单胞菌载铁体的检测收稿日期:19960104马向东,陆承平,陈怀青(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DETECTIONOFSIDEROPHOREOF\%AEROMONASHYDROPHILAMaXiangdong,LuCheng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靳晓敏 葛慕湘 张艳英 房海 陈翠珍
采用PCR方法,对分离于唐山和秦皇岛养殖场的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a)、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以及鲤(Cyprinus carpio)肝脏的42株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4种耐药基因β-内酰胺类(TEM)、氨基糖苷类(ant(3″)-I)、磺胺类(Sul3)和四环素类(tet(A))的检测。结果表明:42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双凤 邹作宇 韩志忠 曲立 董宏伟 徐连伟 蔡勋
以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hii)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抗原,免疫兔获得高免血清,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施氏鲟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ELISA技术。结果显示: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7CFU/mL和1∶20000;病原菌检测灵敏度为每孔104CFU;抗血清与其它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呈阴性;阻断实验中的阻断率达66.88%;交叉反应和阻断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标准化后检测了22份人工感染后的施氏鲟和健康施氏鲟,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0.9%和13.6%,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施氏鲟,而且能够检测带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静静 李贵阳 晋怀远 高晔 王会林 李杰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是一种重要的鱼类致病菌,可以感染多种海淡水鱼类。杀鲑气单胞菌包括5个亚种,目前常用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很难实现亚种的快速精确区分。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亚种的快速鉴定和检测,针对我国常见的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杀日本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本研究开发了其特异性的PCR检测方法。根据Gene Bank已公布的杀鲑气单胞菌基因组信息,选择杀鲑亚种phoB基因和杀日本鲑亚种LOC111476736基因作为目标基因,根据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对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和酶浓度5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并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对引物分别可以扩增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522 bp的phoB特异性基因片段和杀日本鲑亚种515 bp的LOC111476736特异性基因片段。杀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10μ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_4和1 U/μ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2、1.5和0.5μL。杀日本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10μ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_4和1 U/μ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75、1、1.5和0.5μL。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杀鲑气单胞菌其他亚种等14种其他水产病原菌或常见环境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均无特异性条带。该方法对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12.8 CFU/反应(菌体)或17.6 fg/反应(DNA),对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23.8 CFU/反应(菌体)或27.2 fg/反应(DNA)。利用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分别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感染后取病鱼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从感染后的大菱鲆中分别检测到相应病原。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流行病调查和快速诊断提供了支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符贵红 肖丹 胡鲲 杨先乐
为快速了解鲫源嗜水气单胞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与菌株基因型的相关性,建立多重PCR法和ERIC-PCR分子分型,为临床快速检测、菌株分型和菌株致病性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单重PCR法检测出标准菌株ATCC7966内5个毒力基因气溶素(aerolysin,aer)、溶血素(hemolysin,hly)、细胞毒性肠毒素(cytotoxic enterotoxin,alt)、胞外蛋白酶(extracellular protease,ahp)和细胞肠兴奋性肠毒素(intestinal cells of excitatory enterotoxin,act),其扩增产物长度依次为300 bp、592 b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傅松哲 夏文 涂俊凌 樊国印 刘鹰
为了解流水式养殖场养殖动物中弧菌和气单胞菌的感染状况,分别针对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单位(ctxA)基因、O139和O1群群特异基因、毒力协同调节菌毛A亚单位基因(tcpA)、中心调节蛋白基因(toxR)、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溶细胞素基因(vvhA)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aerA)设计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技术,PCR产物经电泳,根据扩增条带的大小和数目,检测和区分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对南昌沿岸霍乱流行水域及附近养殖场的养殖动物进行了18个月的连续监测,对1 440份水产品的增菌液进行PCR检测,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和细菌培养法对中华鳖体内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陈昌福(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FLUORESCENTANTIBODYTECHNIQUECOMPAREDTOPLATECULTUREMETHODFORCOUNTOFAer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根据已发表的气单胞菌16SrDNA基因序列及气单胞菌气溶素(aerolysin)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PCR方法。通过对12株气单胞菌的检测,发现16SrDNA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仅对嗜水气单胞菌扩增阳性。而Aero基因引物检测结果与采用生物学方法(鲜血平板法)检测的结果符合率为97.2%,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检测最低1fg的模板。将16SrDNA与Aero基因结合PCR方法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与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4%。该方法的建立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途径,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任燕 陆承平 姚火春
根据已发表的人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温敏胞外蛋白酶基因eprA1的核甘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鱼源株Ah J-1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1 005 bp的胞外蛋白酶基因eprJ1,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克隆载体pMD-eprJ1。序列分析发现,其与发表的Ah AH1的胞外蛋白酶eprA1基因的同源性有91%。根据测序结果在保守区重新设计一对引物以增强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为387 bp。对1990~2004年15年间从浙江、福建、湖北及江苏等地不同患病水产动物肝肾等脏器分离到的23株Ah检测结果显示,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娓娓 李秋芬 刘淮德 李晓龙
利用Gyr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已知浓度的气单胞菌菌液加入灭菌的沉积物样品中,作为模拟沉积物样品。通过选择和优化沉积物DNA提取方法、特异性引物、标准曲线模板,建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准确检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溶菌酶-SDS温和裂解法提取沉积物DNA,以扩增GyrB基因片段的IAF和IAR为特异性引物,并直接以模拟沉积物样品DNA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可以建立适用于定量检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可灵敏、特异、准确地定量检测刺参养殖池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牛奶中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双重PCR技术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和黑胫病菌方法的建立
病原性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双重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病原性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双重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胞内劳森菌SYBR Green Ⅰ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胞内劳森菌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禾花鲤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弧菌属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