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5)
2023(17360)
2022(14755)
2021(13675)
2020(11718)
2019(26094)
2018(25824)
2017(49572)
2016(26988)
2015(29855)
2014(28943)
2013(28759)
2012(26129)
2011(23317)
2010(23066)
2009(21577)
2008(21386)
2007(18935)
2006(16517)
2005(14689)
作者
(78575)
(65294)
(65041)
(61507)
(41489)
(31366)
(29349)
(25637)
(24734)
(23252)
(22156)
(22060)
(20726)
(20691)
(20108)
(19934)
(19509)
(19508)
(18713)
(18693)
(16453)
(15926)
(15772)
(14912)
(14650)
(14571)
(14527)
(14385)
(12971)
(12909)
学科
(106814)
经济(106689)
(101982)
(90466)
企业(90466)
管理(89829)
方法(49184)
数学(39346)
数学方法(38962)
业经(33732)
(32932)
(32716)
中国(27963)
(24244)
财务(24185)
财务管理(24156)
农业(23039)
企业财务(22908)
技术(22890)
(22138)
(20711)
理论(20460)
(19629)
贸易(19617)
地方(19202)
(19057)
(19048)
(18026)
(17954)
银行(17885)
机构
学院(379300)
大学(376577)
管理(155188)
(150895)
经济(147815)
理学(133754)
理学院(132341)
管理学(130257)
管理学院(129575)
研究(122073)
中国(95913)
(80198)
科学(77566)
(70361)
(68867)
(61447)
业大(60709)
财经(56248)
(56142)
研究所(56070)
中心(55729)
农业(54449)
(51290)
北京(50203)
(45249)
(45114)
师范(44580)
(44389)
经济学(44294)
商学(41870)
基金
项目(259947)
科学(204104)
基金(188823)
研究(186146)
(166126)
国家(164670)
科学基金(141906)
社会(117606)
社会科(111454)
社会科学(111426)
(102866)
基金项目(100836)
自然(94294)
自然科(92143)
自然科学(92117)
自然科学基金(90515)
(85773)
教育(83457)
资助(76971)
编号(74573)
(58205)
成果(58045)
重点(57836)
(55694)
(55140)
创新(53681)
(50844)
课题(50532)
科研(50030)
国家社会(48143)
期刊
(165481)
经济(165481)
研究(109150)
中国(70972)
学报(62874)
(62664)
管理(60636)
科学(57143)
(56046)
大学(47169)
学学(45038)
农业(42976)
(35758)
金融(35758)
教育(35671)
技术(32930)
业经(29535)
财经(27489)
经济研究(25892)
(25164)
(23508)
问题(21267)
科技(20466)
技术经济(20446)
现代(18340)
(18263)
商业(17859)
理论(17701)
财会(16849)
图书(16457)
共检索到553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国琴   张玮琳   熊艳  
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应对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气候风险感知对企业人工智能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气候风险感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出。机制检验表明,气候风险感知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金融化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人工智能创新。调节分析表明,提高组织韧性能够强化气候风险感知与企业人工智能创新产出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较高的媒体监督压力则会抑制这一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国有企业与非高科技企业中,气候风险感知对企业人工智能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应对气候风险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填补了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的研究空白,为加快构建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钰   唐要家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如何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促进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宽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能显著拓展企业创新宽度;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宽度的影响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强、融资约束小和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明显;人工智能应用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成功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拓展企业创新宽度;人工智能应用滞后则会制约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应用促进高质量创新潜力的政策重点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拓展企业创新宽度的创新生态,形成人工智能应用驱动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增强企业技术迭代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婷婷   周兵   梁博  
基于微观视角检验人工智能、绿色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企业碳绩效具有先减后增的正U型曲线关系,绿色创新对企业碳绩效具有非线性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政府环境治理对人工智能与企业碳绩效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绿色创新与企业碳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对人工智能、绿色创新与企业碳绩效的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小规模企业和非“两高”企业的人工智能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更显著,但大规模企业和非“两高”企业的绿色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更明显;非“两高”企业人工智能、绿色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均强于“两高”企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工智能、绿色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应通过系统和多层次的政策体系做好人工智能和绿色创新的顶层设计,根据企业类型因地因时施策,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印州  李丹琪  龚思颖  
本文概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态势,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分布状况;基于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会计管理中已有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分析人工智能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管理和战略决策领域的应用机制,展望人工智能为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炜  赵玉帛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Tobit回归和脉冲响应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创新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性;创新效率进步得益于规模效率增长,而创新效率降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下降的影响;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下降分别是制约国有和民营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持续促进作用,而税收负担具有持续抑制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炜  赵玉帛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Tobit回归和脉冲响应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创新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性;创新效率进步得益于规模效率增长,而创新效率降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下降的影响;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下降分别是制约国有和民营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持续促进作用,而税收负担具有持续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果   白云朴  
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突破。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了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综合测度指标,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企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应用提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大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为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爱清  朱凯达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税收风险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技术平台和创新性思路。"人工智能+税收风险管理"在税务稽查筛选中极具优势,文章选择Bagging和SVM两种计算机算法预测逃税模型,构建了预测指标,快速且精确地对实例进行聚类,将出现明显异常的小类识别为异常,判断其存在税收风险。该模型可在税务稽查中筛选重点企业和可疑业务,以减少税收流失风险,提高税务稽查命中率。人工智能与税收风险管理的结合必将是未来提高税收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章培培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应用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10-2021年A股新零售企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显著促进了新零售企业创新的持续性,在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应用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创新效率来促进新零售企业创新可持续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冠平   王琨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推进企业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同时,势必也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发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企业绿色专利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作用机制表明,成本节约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关系在东、中部地区、非重污染和低财政激励企业组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微观层面人工智能的绿色创新效应的文献,也能为政府和企业如何改善绿色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房浩超  
为进一步厘清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以及这种效应在不同维度下是否存在异质性,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3 262家企业A股主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知识、人才、资本分析框架,利用回归检验分析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地,从技术化水平、媒体关注度、研发强度3个维度分别考察不同组别下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非高科技企业、高媒体关注度企业以及高研发投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创新要素配置优化,这些效应共同对企业创新施加了积极影响;(3)人工智能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大。为此,政府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推进创新要素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东闻   周志勇   黄生权  
随着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字化的下一步,智能化转型开始备受关注,特别是人工智能创新如何促进物流企业成长有待研究。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对2015-2022年102家A股上市物流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人工智能创新对物流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创新积极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成长性;市场竞争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积极调节了人工智能创新对物流企业成长性的正向影响。参考该结论,政府可以适度放宽竞争限制政策,激励物流企业进行人工智能创新,物流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并意识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人工智能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成长性,以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喜良  邱玥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正深度融入各经济社会领域,在加速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引致了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新变化。基于2016—2020年385家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规模;(2)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高了中等技能和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份额,显著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份额,同时对技术类、财务类、行政管理类岗位的劳动力需求提升起到正向影响,对生产类岗位的劳动力需求起到负向影响;(3)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负向影响会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因此,为实现企业智能化转型与劳动力配置的相对平衡,一方面需要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效应;另一方面应当评估知识技能需求变化,实现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匹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泽明   张光宇  
后发企业作为颠覆性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不仅致力于驱动颠覆性技术、产品在市场的推广和扩散,而且对颠覆性创新的进程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采用两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Two-step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Two-step fsQCA)提炼“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知识搜索”“跨界并购”“开放市场”“协同融合”“结构适应”“生态网络”是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六大关键因素;(2)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四条组态路径分别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生态网络”的“技术跃迁”和“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的“范式转变”;“十三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组织变革”和“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价值创造”。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相关研究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英华   刘宇钊   李海彤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生产力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通过推动生产、营销、管理环节的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其作用方式包括降低劳动力投入、外部销售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调节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宏观创新环境以及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等微观企业特征会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提升作用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效应评估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