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8)
2023(16120)
2022(13963)
2021(13200)
2020(11165)
2019(25756)
2018(25239)
2017(49935)
2016(26655)
2015(30005)
2014(29746)
2013(29086)
2012(26399)
2011(23530)
2010(23385)
2009(21461)
2008(20753)
2007(18013)
2006(15324)
2005(13088)
作者
(74064)
(61698)
(61261)
(58361)
(39480)
(29487)
(28000)
(24420)
(23380)
(21827)
(21069)
(20561)
(19253)
(19246)
(19229)
(18724)
(18432)
(18273)
(17623)
(17592)
(15110)
(15077)
(14932)
(14141)
(13881)
(13680)
(13539)
(13454)
(12310)
(12051)
学科
(106118)
经济(106001)
管理(78208)
(77817)
(64224)
企业(64224)
方法(56084)
数学(49818)
数学方法(49055)
(28523)
中国(28116)
(27090)
业经(22997)
(20661)
地方(19472)
(19453)
财务(19371)
财务管理(19331)
理论(19216)
(18892)
贸易(18884)
(18862)
企业财务(18383)
农业(18364)
(18348)
(17042)
银行(17007)
技术(16688)
(16438)
金融(16436)
机构
大学(373350)
学院(372520)
管理(152902)
(147670)
经济(144614)
理学(133789)
理学院(132420)
管理学(129768)
管理学院(129105)
研究(114280)
中国(87903)
(77267)
科学(70353)
(68775)
财经(56486)
(54938)
(54755)
业大(54696)
中心(53569)
(51644)
(51594)
研究所(50389)
北京(48236)
(46991)
师范(46549)
经济学(45445)
农业(42925)
财经大学(42578)
(42458)
(41883)
基金
项目(262512)
科学(207735)
基金(192508)
研究(191030)
(166659)
国家(165307)
科学基金(144244)
社会(120804)
社会科(114566)
社会科学(114537)
(101736)
基金项目(101698)
自然(95263)
自然科(93140)
自然科学(93121)
自然科学基金(91450)
教育(89434)
(85680)
资助(80892)
编号(78055)
成果(61447)
(58109)
重点(58107)
(54643)
(54147)
课题(52680)
创新(50871)
教育部(50702)
科研(50575)
大学(49785)
期刊
(149079)
经济(149079)
研究(105553)
中国(63367)
学报(56200)
管理(54225)
科学(52224)
(52001)
(48337)
大学(43789)
学学(41468)
教育(39583)
(34061)
金融(34061)
技术(34038)
农业(33582)
财经(27094)
业经(24747)
经济研究(24725)
(22983)
问题(19259)
统计(18723)
技术经济(18178)
理论(17744)
图书(17261)
(17229)
(17194)
科技(17063)
(16766)
商业(16539)
共检索到519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卞雨晨   顾海峰  
本文通过构建TVP-VAR模型就气候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时变冲击及其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风险会通过提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引发短期跨境资本外流,但随着气候风险影响减弱,资本外流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并出现资本回流。进一步研究发现:近年来气候风险对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的正向冲击力度有所上升;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和家畜类商品价格上涨对跨境资本短期流出的冲击力度较大,货币与汇率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和纺织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对跨境资本长期流入的冲击力度较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科  郭亚飞  田凤平  
本文基于8个维度的48个基础经济金融变量,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指标,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全球16个主要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和风险溢出状况展开研究,并运用TVP-VAR模型从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两个层面检验EPU冲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机制。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与EPU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溢出效应,并以EPU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为主,发展中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对EPU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程度更大;EPU冲击下,发达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溢出方,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风险接受者,并且这一现象随着全球EPU水平的提升而更加显著;各金融子市场和经济部门受EPU直接冲击的时间和程度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一步攀升;全球EPU对我国EPU的显著冲击更使得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风险净溢入水平也远远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本研究对于应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德园  林宇  侯县平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不确定性的凸显,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不确定性的冲击。为此,本文基于拟贝叶斯局部似然估计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QBLL-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三类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及其差异。实证结果表明:(1)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引致中国产出和价格分别在2014—2020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美国金融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6—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居中;而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9—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2)美国宏观经济、金融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通过降低中国消费和中美货物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但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还分别通过降低中国投资和中国股价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3)时变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金融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在2017—2020年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据此,建议政府建立前瞻性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强化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监测与分析,充分利用多种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对国内经济进行适时、精准干预和引导,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实施多样化的贸易开放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祝小全  
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本文从短期资本投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短期资本流动与即期汇率、汇率预期、利差、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差异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TVP-VAR模型分析了短期资本流动的套汇、套利和套价行为以及不同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套汇动机的形成要兼顾即期汇率和汇率预期,风险溢价水平须达到门限值;短期套利动机因为中美利率变动同步性降低而始终存在;套价动机在大宗商品市场强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抑制了短期资本流动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套价行为。短期资本对汇率的冲击在2005年汇改后表现出对汇率弹性的敏感性,对中美利率变动的冲击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渐进特征。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应对短期资本流入冲击时表现出分流效应,存在套价动机的市场之间长期表现出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凡  刘燕妮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粮食类、畜肉类和鲜菜类农产品价格数据和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时变特征,呈现出正负交替的走势,而且该影响存在品种、时期和地区上的差异。第一,畜肉类和鲜菜类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粮食类农产品;第二,随着滞后期的不断增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小;第三,由于不确定性事件的性质不同,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2015年股市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三个时期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第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村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大于对城市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稳定经济政策、针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制定差异化政策、利用金融工具稳定价格和健全价格预警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栋  
美国货币政策对非美经济体的政策溢出效应是全球性的问题。本文在开放经济下两国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GVAR和TVP-VAR模型的研究方法,就美国国债利率变动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宏观基本面(通胀和汇率)冲击效应和两国国债利率联动的时变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中,选择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作为美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量化指标,并对欧元区、日本进行参照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债券市场外溢效应研究中,选择美国国债利率为变量优于美联储基金利率等其他利率,其中,10年期利率统计显著性最好。第二,中国债市传导以产业渠道为主,汇率传导仍不畅通,美国货币政策紧缩,推升美国国债利率上行,将对通胀率形成正向冲击效用。第三,美国国债利率与中国国债利率联动性为正向关系,美联储加息对债券价格形成抑制作用。第四,从时变研究结果看,中国债市受美国国债的影响在逐步提高,波动率和效应强度已经超过日本。相关政策建议如下:第一,时变特征增加了央行主动应对的难度,审慎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增强债市自动调节机能;第二,应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控,稳定投资者情绪;第三,推动债市跨境不断发展,利率债主要发行主体应扩展境外投资人群体,提高人民币基准利率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焱林  张倩婷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出的影响受中国制度变迁、对外开放度、经济景气度等多因素影响,并因时而异。本文基于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选取中美两国1996-2015年的季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出影响的时变特征与结构性变动,并从汇率和利率两个渠道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4年的正向刺激分别得益于逆向调控刺激信贷和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而当前全球经济依然疲弱,资本流出和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的负面效应凸显,冲击表现为负。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和对美联储加息进行的预判给出中国对冲其负面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钱晓霞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一博  
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利率、股价与股市波动率三者之间的动态时变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影响不同;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短期结构冲击显著;同时研究还发现我国股市具有较强的投机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维国   李湛   尧艳珍   李永武  
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风险溢出,及时化解金融外源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中美股票市场主要股指的日度数据,首先基于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动态溢出效应的Granger因果关系,探寻各股票市场变动的Granger原因。研究表明:(1)各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内部风险溢出普遍高于市场间风险溢出,危机时期美股对A股市场的风险溢出较大;(2)2011年与2018年各股票市场之间风险溢出较大,其中2015年和2018年A股为主要的风险溢出方,其他时间内美三大股指为主要风险溢出方;(3)在5%的显著性下,除SPX和IXIC之间的动态净溢出效应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之外,其他各市场动态净溢出效应均互为Granger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汇率预期对外汇储备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于短期内增加了外汇储备,其原因在于跨境贸易结算"跛足"现象的存在;但在中长期,"跛足"现象逐渐消失,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外汇储备具有显著负效应。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的不同提前期冲击对外汇储备的时变脉冲响应函数为正且基本稳定,"811"汇改的时点冲击对外汇储备产生了较为持久的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差冲击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呈现非对称特征,短期和中期脉冲响应函数值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长期。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促进了外汇储备规模增加,且不同提前期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呈现"M"型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凤羽  韩国英  
财政收支关系一直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线性视角,采用TVP-VAR模型,基于等间隔和特定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均有所不同,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特征;第二,财政收入风险的增加对财政收支表现出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出风险短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财政收支,长期则会抑制财政收入增长;第三,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短期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且二者表现出松紧搭配的反向组合特征,但政策长期作用效果有限。尊重市场规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黎明  张智  晏丹  
以1998年1月~2018年12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率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长期内影响相对较小;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最为显著;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因此,中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能源利用效率及原油战略储备,以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燕  马骥  
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粮食价格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本文选取2001年1月-2017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粮食价格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2010年之前冲击波动较为剧烈,2010年之后冲击波动较为平稳;国际原油价格对粮食及不同品种粮食价格基本为正向冲击,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冲击逐渐减弱;从不同粮食品种价格上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最大的是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其次是籼米价格和小麦价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吴思娴  肖帅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快速发展,跨境流动资本呈现新的结构特征。人民币流动规模占比增加,短期资本开始主导跨境资金流的趋势,国内资本市场成为跨境资本流动套利的活跃平台。受此影响,国内股票市场不同板块呈现差异化的波动特征。通过选取代表币种、期限和投向的跨境资本流动结构指标以及上证综合指数、创业板综合指数,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跨境资本流动中,币种结构的变动比期限结构和投向结构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