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0)
- 2023(7661)
- 2022(6118)
- 2021(5504)
- 2020(4858)
- 2019(10545)
- 2018(10366)
- 2017(20861)
- 2016(10889)
- 2015(11956)
- 2014(11655)
- 2013(11790)
- 2012(10463)
- 2011(8884)
- 2010(9096)
- 2009(8966)
- 2008(9369)
- 2007(8505)
- 2006(7666)
- 2005(7434)
- 学科
- 业(73469)
- 企(69145)
- 企业(69145)
- 管理(51785)
- 济(49819)
- 经济(49747)
- 财(25541)
- 业经(24235)
- 方法(22165)
- 税(21902)
- 税收(20452)
- 收(20280)
- 务(19362)
- 财务(19360)
- 财务管理(19346)
- 企业财务(18347)
- 农(18310)
- 数学(14996)
- 数学方法(14946)
- 技术(14474)
- 农业(13918)
- 制(13188)
- 策(12826)
- 企业经济(11845)
- 中国(11391)
- 划(11348)
- 和(11194)
- 经营(11092)
- 险(10958)
- 保险(10867)
- 机构
- 学院(159487)
- 大学(151556)
- 济(72621)
- 经济(71527)
- 管理(69979)
- 理学(59230)
- 理学院(58820)
- 管理学(58403)
- 管理学院(58106)
- 财(44258)
- 研究(42288)
- 中国(41221)
- 财经(33240)
- 京(30149)
- 经(30125)
- 江(25443)
- 财经大学(24435)
- 农(22775)
- 经济学(21883)
- 科学(21656)
- 商学(21506)
- 商学院(21330)
- 所(20186)
- 中心(20024)
- 经济学院(20012)
- 州(19568)
- 经济管理(18996)
- 北京(18882)
- 业大(18668)
- 农业(17755)
- 基金
- 项目(95533)
- 科学(78175)
- 研究(73086)
- 基金(72807)
- 家(60675)
- 国家(60073)
- 科学基金(55188)
- 社会(49912)
- 社会科(47421)
- 社会科学(47408)
- 基金项目(38301)
- 省(37190)
- 自然(34602)
- 自然科(33919)
- 自然科学(33913)
- 自然科学基金(33437)
- 教育(30953)
- 资助(29564)
- 划(29267)
- 编号(29034)
- 业(28428)
- 创(23942)
- 制(22044)
- 成果(21851)
- 部(21364)
- 创新(21362)
- 国家社会(21149)
- 性(20625)
- 重点(20222)
- 发(19827)
共检索到248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然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气候风险的增加,企业避税程度也会加深。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气候风险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约束从而加剧企业进行避税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重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成本转嫁能力较低的企业中,气候风险与企业避税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
关键词:
气候风险 企业避税 经营风险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行 赵晓阳
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企业避税视角理解这一制度的潜在影响。理论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与生产调整难度,这会使企业在遭遇负面冲击时更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此时企业通过税收规避抵御风险的需求增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推断。企业所在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0元,企业通过避税所带来的所得税现金流出会下降约2.52%。进一步,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企业避税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那些劳动力成本更有可能因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而增加的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和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企业),以及遭遇负面冲击时更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成长性较高、规模较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较少和经营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最后,最低工资标准上涨背景下的企业避税行为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了企业价值。
关键词:
劳动力保护 最低工资标准 避税 所得税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张启浩
以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实地调研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投资者实地调研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其中投资者情绪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调研纪要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管理层语调呈积极状态的实地调研次数越多,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区分不同类型的实地调研后发现,持股型实地调研会削弱调研行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本文基于过度投资视角研究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的作用,拓宽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经济后果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有良
生存是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贸易壁垒是影响出口企业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为此,本文基于PSM-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生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即贸易壁垒会加剧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生存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贸易壁垒会加剧民营企业的生存风险,但国有企业对贸易壁垒的反应并不敏感;贸易壁垒会加剧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康妮 陈林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定量地评价行政垄断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对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及改善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既有研究中,行政垄断的政策效应分析较少深入到微观企业层面,特别是从企业生存的视角来进行的评估。文章采用PSM-Cox比例风险模型,以企业微观数据首次检验了行政垄断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表明,行政垄断对制造业企业的生存风险产生了显著效应,即以行政垄断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会加剧企业生存风险。同时,行政垄断对不同所有制、地区及行业的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会显著加剧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及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生存风险。而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企业创新与寻租行为所产生的效应或许是本文总体结论的重要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康妮 陈林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定量地评价行政垄断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对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及改善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既有研究中,行政垄断的政策效应分析较少深入到微观企业层面,特别是从企业生存的视角来进行的评估。文章采用PSM-Cox比例风险模型,以企业微观数据首次检验了行政垄断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表明,行政垄断对制造业企业的生存风险产生了显著效应,即以行政垄断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会加剧企业生存风险。同时,行政垄断对不同所有制、地区及行业的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雯 牛煜皓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即数字化转型助长了企业的“短贷长投”倾向。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银行信贷供给意愿更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时更加明显,而较优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助于缓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本文有助于全面认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加强风险管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洪荭 陈陈淳子 李利华
文章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成本粘性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粘性显著加剧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且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会弱化成本粘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影响机理检验表明,成本粘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委托代理问题恶化三条路径实现。企业作用环境的分析与检验表明,若企业属于非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高、或管理层过度自信,则成本粘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成本粘性 权益资本成本 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龙 丁志国 丁垣竹
近年来,企业债务的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大量不良债务暴露于市场,债务违约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术界对于债务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数量越多,企业投资不足程度越大。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以及行业竞争地位越低,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越强。此外,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加剧的企业投资不足问题,还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全面认识债务违约风险、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实体经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
地缘网络 债务违约 投资不足 负面情绪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雯雯 潘丽君
本文基于18个维度共328个变量对中国金融不确定性进行测度,考察金融不确定性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了企业“短贷长投”行为,这种影响在流动性、成长性或有形资产占比较低的企业中更为凸显;(2)金融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长期投资对短期负债的敏感度;(3)金融不确定性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导致其负债期限短期化,并通过激励企业减持短期金融资产、增持长期金融资产,导致其投资期限长期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航 曾嶒 陈婉怡
本文考察税务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分析税务风险如何作用于避税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们以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避税能够提升企业价值而税务风险会损害企业价值,并且税务风险的增加削弱了避税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关注避税带来税后收益的同时,还需要权衡避税产生的税务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避税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传导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进一步深化了税务风险领域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
避税行为 税务风险 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戴方哲
在金融市场上,分析师预测存在"变脸"行为,即分析师往往会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发布忽高忽低的预测。本文从迎合行为角度,研究分析师预测的"变脸"行为是否会加剧个股暴跌风险。结果表明:(1)分析师目标价一致预测的"变脸"行为会加剧个股暴跌风险,且熊市更为显著,牛市并不显著;(2)在每股盈利预测上,明星分析师"变脸"行为会加剧个股暴跌风险,且熊市更加显著。非明星分析师"变脸"行为对股价暴跌没有显著影响;(3)公司负债率越高、内控程度越低,明星分析师"变脸"行为对个股暴跌风险的影响就更显著。本文对于深入了解分析师作用,以及如何降低A股个股暴跌风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禄雪焕 程茜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背景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对国内金融风险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从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和银行盈利能力三个角度,分析梳理了外资进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门槛效应机制,基于2009—2018年全国31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了面板门槛回归。研究发现,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当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能力比较高时,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当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能力比较低时,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加剧银行风险。因此,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强的商业银行都应当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国内银行业应当坚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也需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合作。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外资进入 银行风险 门槛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莎 田莹莹
文章以2009—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使企业倾向于向下盈余管理,同时显著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盈利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带来的政府监督机制与社会监督机制影响企业盈余管理。一方面,在政府监督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顺利获取政府补贴,将提高盈利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另一方面,政府补贴带来高度的社会关注,将监督企业经营,削弱盈余管理动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罗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企业减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模型假设高收入群体相对于低收入者除了拥有劳动收入同时还拥有资本收入,研究发现:当企业减税政策使得高收入群体的资本收入增加大于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增加时,减税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反之则会缓解不平等状况。其次,为了探究企业减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我们选取了2012年"营改增"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对2010~2013年24个省份的96个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加剧了试点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企业减税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这是由于企业减税导致高收入群体资本收入增加,使得低收入群体的工薪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下降。因而,政府在制定减税政策时,要重视企业减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