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5)
- 2023(15693)
- 2022(13390)
- 2021(12775)
- 2020(10721)
- 2019(24591)
- 2018(24684)
- 2017(46819)
- 2016(25988)
- 2015(29810)
- 2014(29368)
- 2013(28398)
- 2012(25729)
- 2011(23334)
- 2010(23823)
- 2009(21544)
- 2008(20897)
- 2007(18666)
- 2006(16422)
- 2005(14119)
- 学科
- 济(98565)
- 经济(98465)
- 业(77996)
- 管理(71518)
- 企(56996)
- 企业(56996)
- 农(48399)
- 方法(44764)
- 数学(39079)
- 数学方法(38311)
- 农业(32261)
- 中国(27510)
- 业经(26044)
- 技术(21893)
- 财(21387)
- 学(20709)
- 地方(20058)
- 理论(19691)
- 制(18318)
- 教育(17296)
- 贸(16084)
- 贸易(16073)
- 易(15628)
- 和(14806)
- 策(14708)
- 环境(14445)
- 银(14326)
- 银行(14280)
- 划(13881)
- 发(13712)
- 机构
- 学院(357746)
- 大学(356797)
- 管理(143121)
- 济(136599)
- 经济(133476)
- 理学(124962)
- 理学院(123598)
- 管理学(120941)
- 管理学院(120313)
- 研究(116364)
- 中国(85690)
- 京(75956)
- 科学(73958)
- 农(72694)
- 业大(59785)
- 财(58522)
- 所(57932)
- 农业(55897)
- 中心(53818)
- 江(53376)
- 研究所(52977)
- 范(50054)
- 师范(49650)
- 北京(47755)
- 财经(47056)
- 州(43331)
- 经(42950)
- 院(41561)
- 技术(40266)
- 师范大学(39314)
- 基金
- 项目(247263)
- 科学(194784)
- 研究(184399)
- 基金(176214)
- 家(152895)
- 国家(151489)
- 科学基金(130748)
- 社会(113445)
- 社会科(107024)
- 社会科学(106991)
- 省(100319)
- 基金项目(93579)
- 教育(86929)
- 自然(85117)
- 自然科(83204)
- 自然科学(83189)
- 划(83091)
- 自然科学基金(81661)
- 编号(78070)
- 资助(72278)
- 成果(63106)
- 重点(55291)
- 创(54456)
- 课题(54075)
- 部(53921)
- 发(53067)
- 创新(50115)
- 大学(47287)
- 科研(46581)
- 项目编号(46070)
- 期刊
- 济(151160)
- 经济(151160)
- 研究(103211)
- 中国(76864)
- 农(73017)
- 学报(57282)
- 教育(56097)
- 科学(52734)
- 管理(50836)
- 农业(49972)
- 大学(45062)
- 财(42090)
- 学学(41235)
- 技术(34795)
- 业经(30272)
- 融(29536)
- 金融(29536)
- 业(25034)
- 经济研究(21658)
- 财经(21572)
- 问题(20122)
- 图书(20009)
- 科技(19829)
- 版(18352)
- 技术经济(18341)
- 经(18327)
- 理论(16166)
- 业大(16126)
- 现代(15786)
- 资源(15760)
共检索到524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文晶 薛蓓蓓
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通过教育促进人类的适应性努力至关重要。本文在响应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科使命的目标下,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前沿进行研判,进而构建基于项目式教学法和教学内容知识框架的气候适应型农经类大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具有时代价值与实现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殷宝双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和内容四个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艳菊 王军超
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创新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内涵及要素,从理想信念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创新素质拓展平台等角度分析阐述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素质 素质培养模式 方法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爱祥 孙少哲 杭祝智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现状,从大学生创新激发模式、培育模式以及文化素养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构建 着力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峰 张炳力 王其东
高等学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文章紧密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研究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指出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积极构建设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要加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各项制度体系的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地方院校土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各种基地,推进综合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综合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沙洪成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莉
大学生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内部相通性,以就业实现为指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符合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在充分解读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要素模型,并重点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
可雇佣性 创新能力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文斌 马广水 亓俊忠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的现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高职教育理念,研究并实践了"仁智合一"商科特色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建了"一体、三化、三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立了"教导合一"的"教书育人"体制机制,明显提高了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商科特色 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德君 段慧达 白晶 苏承慧
针对如何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从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基础、采取措施及做法入手,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了符合个性化发展CDIO+5S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辅之以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推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电气信息类专业 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锐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导师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以创新项目引导的大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创新项目驱动的师生双向互选运行机制。以南京理工大学军工特色专业为例,剖析了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创新项目引导的大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导师制 创新项目引导 定制化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宋兴明
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高度关注女性人才,特别是女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两院中女院士仅占5.6%,在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中没有女性成员,"973计划"选聘的首席科学家中女性仅占4.6%。要改变我国高素质女性人才和女性创新人才更为紧缺的现状,如何根据女性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女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女子院校要着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洪珍 李茂兰 曹俊武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的需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本文从实际出发,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主张从理论、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与企业联合组织学生进行技能竞赛,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等多方面,实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