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1)
2023(12159)
2022(10549)
2021(9996)
2020(8544)
2019(19423)
2018(19065)
2017(37368)
2016(20037)
2015(22579)
2014(22446)
2013(22263)
2012(20369)
2011(18211)
2010(18200)
2009(17082)
2008(15655)
2007(13510)
2006(11798)
2005(10421)
作者
(56286)
(46112)
(45866)
(43648)
(29501)
(22121)
(21135)
(18265)
(17716)
(16562)
(15991)
(15465)
(14529)
(14455)
(14311)
(14112)
(13824)
(13702)
(13186)
(13140)
(11282)
(11282)
(11231)
(10449)
(10443)
(10251)
(10203)
(10148)
(9237)
(9000)
学科
(74270)
经济(74181)
(58258)
管理(57146)
(48100)
企业(48100)
方法(36536)
数学(31859)
数学方法(31537)
(28674)
金融(28673)
(27966)
银行(27933)
中国(27327)
(26881)
(22038)
(18853)
(18622)
业经(17388)
地方(16619)
(15760)
财务(15699)
财务管理(15670)
(15488)
企业财务(14931)
理论(14088)
(13909)
贸易(13896)
(13552)
农业(12933)
机构
大学(274277)
学院(272510)
管理(111914)
(107764)
经济(105268)
理学(96545)
理学院(95543)
管理学(93973)
管理学院(93501)
研究(87006)
中国(75312)
(57901)
科学(53065)
(52523)
(42643)
财经(42276)
中心(42213)
(40499)
业大(39275)
研究所(38881)
(38471)
(38161)
北京(36912)
(33572)
师范(33260)
经济学(32539)
(32370)
财经大学(31888)
农业(31772)
(31651)
基金
项目(188691)
科学(147976)
研究(139030)
基金(137487)
(118466)
国家(117462)
科学基金(101714)
社会(86636)
社会科(82165)
社会科学(82145)
基金项目(73594)
(73091)
自然(66646)
自然科(65100)
自然科学(65088)
自然科学基金(63923)
教育(62719)
(61403)
编号(57282)
资助(57277)
成果(45930)
重点(41582)
(41383)
(39411)
(39345)
课题(38344)
创新(36716)
科研(36328)
项目编号(35991)
教育部(35905)
期刊
(111385)
经济(111385)
研究(83118)
中国(50486)
(43420)
金融(43420)
学报(40866)
管理(39209)
(39052)
科学(37958)
(36238)
大学(31100)
学学(29409)
教育(26806)
农业(24600)
技术(22050)
财经(20063)
业经(17598)
经济研究(17457)
(16823)
理论(15905)
实践(14872)
(14872)
问题(13921)
图书(13777)
科技(12643)
技术经济(12622)
现代(12478)
(12150)
财会(11381)
共检索到399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云龙  蓝虹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严峻挑战之一,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首先,本文探讨了气候相关风险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气候相关风险对银行保险业的具体影响,给出了气候相关风险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传导的可能渠道、路径和机制。其次,文章从案例角度出发,总结了当前海内外金融机构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经营与风险管理流程之中的经验做法。最后,文章对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经营与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当中提出了实际建议。整体而言,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气候相关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联系,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如何将气候相关风险要素融入风险管理流程。本文对于学者们拓宽这一领域研究思路、企业管理者制定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的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战略和框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意  邵稚权  
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对我国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各类重大冲击下我国输入性金融风险的演变规律、作用渠道以及防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关于演变规律,重大金融冲击或贸易摩擦事件发生时,需要防范来自全球股票市场的风险输入;公共卫生事件或地缘政治冲突发生时,全球债券和黄金市场的风险输入是我国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来源。关于作用渠道,重大金融冲击和贸易摩擦事件发生时,我国经济景气程度上升能抑制输入性金融风险,投资者负面情绪会加剧输入性金融风险恶化。关于政策应对,可采取价格型、结构型货币政策和外汇审慎政策应对输入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鉴于中短期世界经济前景不明、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振荡,未来不排除出现阶段性的全球流动性偏紧。我国宏观调控应适时微调,避免出现国内国际紧缩双碰头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我国日益融入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如何在扩大开放中防范各类经济金融风险,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波  姜晶晶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一直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深刻理解气候风险,尤其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对于我国尽早形成应对共识、有效维护金融稳定、有序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竹薇  康晨阳  
本文立足于行业与市场的交叉层面,通过构造国际金融风险指标,并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和多因子GED-EGARCH-M模型,考察了我国股市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冲击的能力。结果表明:(1)能源行业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方向的敏感性最强,抗风险能力最弱,无论国际环境朝何种方向变动,能源行业均会遭受损失。(2)随着材料、工业、可选、消费、信息行业对国际环境依赖程度的减弱,这5个行业呈现出依次增强的抗风险能力。(3)医药、电信和公用行业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方向的敏感性最弱,在双向风险冲击下均可获利,抗风险能力最强。(4)由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规模结构以及市盈率等市场特征不同,呈现出沪市的抗风险能力略好于深市的现象,且全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燕西  
分析Libra对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是在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对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只有在各个方面认清区块链技术产生的影响,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分析,才能把握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机遇。笔者提出了对Libra的三个基本判断:Libra实际上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发展应用,并且依然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过程中,Libra最终一定会推向市场。在此判断之上,Libra项目的本质是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让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流通,首先基于Libra获得金融服务的不是全球范围内目前没有得到金融服务的17亿用户,而是在跨境之间开展经济活动的用户。Libra会对货币、清算网络、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行业产生重大冲击。未来的金融市场会是一个集成数字金融网络生态,同现在的金融市场有本质区别。由Libra产生的启示是,区块链项目一定要合法合规,金融行业需要把握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区块链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受到区块链技术以外的因素决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创强  
本书在界定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走势,及其带给传统金融业的冲击: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挤占效应,业务交叉渗透、经营边界日趋模糊,平台经济改变传统金融业的管理、营销模式,大数据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未来其可能成为业态颠覆性的力量。面对互联网大潮,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同样也面临着发展机遇。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的韧性关联网络,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具有明显时变特征;面对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不同子市场在保持和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各子市场在突发性风险事件中会形成紧密的韧性关联网络,在该网络中,外汇市场韧性对其余市场影响最大,债券市场韧性受其余市场影响最大,二者在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市场韧性受金融发展水平、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力度远超其他因素,其主要通过融资和产出渠道影响金融市场韧性。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韧性而言,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需重点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波  王修华  李明贤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经济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引发涉农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以2010-2019年256家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数据为样本,将标准化后的年均气温作为刻画气候变化程度的核心指标,评估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县域地理单元的气候变化程度对其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年均气温波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在4个季度中,冬季气温的波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为突出;虽然城商行与农商行、村镇银行均是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但由于城商行的业务在地域上和行业上更为分散,气候变化未对其信用风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提出了开展压力测试、实施差异化监管和创新风险缓释工具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为管理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涉农信用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泽广   黄远标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构建独特气候风险指标,考察气候风险冲击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生气候风险冲击会触发“金融加速器”效应,显著抑制企业信贷融资,尤其对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企业而言,这种抑制作用更为突出。机制分析显示,气候风险主要通过降低工业产出与销售收入、加速抵押品折旧渠道抑制企业信贷融资。异质性分析显示,气候风险的影响存在所有权和行业异质性,而金融深化有助于缓释气候风险的负面冲击。鉴于此,决策部门应充分关注气候风险对企业经营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积极推动企业提升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优化金融结构,为企业营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子晖  陈雨恬  张平淼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所特有的紧迫性与不确定性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更使得全球股市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考察"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冲击影响,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由此,本文基于前沿的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16个部门、共计174个变量的冲击影响。其次,采用新颖的风险溢出网络方法,研究全球"新冠"疫情事件下,我国金融市场各部门间风险传导关系的动态演变。接着,我们结合美股4次"熔断"等极端风险事件,考察"疫情之下"国际间金融风险传导的主要源头与溢出途径。最后,本文基于风险结构框架,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期全球资本市场的共振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完善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相适应的宏观治理应对机制与风险防范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有助于我们"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范辰辰  
关于以典当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在应对气候冲击引致的生存风险方面的作用,现有文献尚存争议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基于1470-190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典当业如何影响旱涝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研究表明,典当业发展有助于降低旱灾引发农民起义的发生率,这是因为提供小额抵押贷款的典当业能够融通资金以应对负向经济冲击,同时谷典、典当存款等业务的发展增强了典当的社会救济功能,可以抑制气候冲击导致的粮价上涨,从而缓解自然灾害引致的生存风险。本文不仅从历史视角验证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规避作用,而且为当代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锡良  吕娅娴  苗文龙  
世界性金融系统风险成为经济动荡的主要根源之一。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样本国相关数据,采用时变Copula-GARCH模型,分析得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危机国对其他国家具有显著的传染效应和冲击效应。中国金融市场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都受到了显著冲击,同时对其他国家也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特别是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因此,金融全球化下,金融传染加剧各国金融波动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治理世界性金融系统风险,各国当局应加强政策协调性,合理进行风险分担,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崇梅   汪为  
选取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运用Tobit模型研究风险冲击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并探讨不同金融行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自然风险和大病风险冲击会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保险行为在自然风险对可持续生计的负向冲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医疗保险行为在大病风险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负向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农户储蓄行为和借贷行为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验证;不同地区农户所遭受的风险冲击类型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悦  郭培利  李巍军  
通过构建因子增广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集,全面考察房价冲击下因子如何动态演变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时风险潜伏累积,短期内金融稳定性表面显示被加强;房价下跌时风险暴露迅速,对资金链断裂危及最重。"房价下跌→融资成本增加、资金价格波动→不良贷款膨胀→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制有效。进一步细化房价为新房和二手房后发现,前者价格下降相对后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更加强烈和持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