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9)
- 2023(9419)
- 2022(7393)
- 2021(6568)
- 2020(5896)
- 2019(12696)
- 2018(12254)
- 2017(24310)
- 2016(12634)
- 2015(13754)
- 2014(13532)
- 2013(13506)
- 2012(12160)
- 2011(10621)
- 2010(11029)
- 2009(11114)
- 2008(10527)
- 2007(9525)
- 2006(8457)
- 2005(8054)
- 学科
- 业(73897)
- 企(67169)
- 企业(67169)
- 济(57523)
- 经济(57445)
- 管理(52140)
- 融(26649)
- 金融(26649)
- 方法(25848)
- 业经(25142)
- 银(24853)
- 银行(24850)
- 行(24083)
- 财(23001)
- 农(20981)
- 中国(20529)
- 务(19069)
- 财务(19057)
- 财务管理(19039)
- 数学(18606)
- 数学方法(18529)
- 企业财务(18067)
- 制(17543)
- 农业(16311)
- 技术(14595)
- 策(12484)
- 理论(12236)
- 体(12194)
- 中国金融(11255)
- 体制(11136)
- 机构
- 学院(181477)
- 大学(174153)
- 济(83464)
- 经济(82046)
- 管理(77098)
- 理学(65206)
- 理学院(64699)
- 管理学(64109)
- 管理学院(63779)
- 中国(54139)
- 研究(51663)
- 财(43110)
- 京(34921)
- 财经(33901)
- 经(30762)
- 农(29333)
- 江(28101)
- 科学(27155)
- 中心(27066)
- 经济学(25966)
- 财经大学(25136)
- 所(24855)
- 经济学院(23672)
- 商学(23604)
- 商学院(23406)
- 融(23361)
- 农业(23024)
- 业大(22992)
- 金融(22911)
- 州(22768)
- 基金
- 项目(112485)
- 科学(91171)
- 基金(84802)
- 研究(84736)
- 家(71137)
- 国家(70416)
- 科学基金(63746)
- 社会(57633)
- 社会科(54832)
- 社会科学(54819)
- 省(44917)
- 基金项目(44760)
- 自然(39837)
- 自然科(39032)
- 自然科学(39026)
- 自然科学基金(38441)
- 教育(36398)
- 划(35137)
- 资助(34435)
- 编号(33134)
- 业(30529)
- 创(27531)
- 成果(25036)
- 部(24996)
- 创新(24771)
- 发(24585)
- 重点(24500)
- 国家社会(24279)
- 制(23851)
- 性(22710)
共检索到28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姜晶晶
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气候变化造成金融风险的机理也有所不同。中国保险覆盖率低,气候相关风险理赔损失较小,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敏感性低,气候相关风险对中国保险业的直接负面冲击可控。但中国气候相关风险可能更多由银行等非保险金融机构承担,加剧风险向银行业集中;灾后财政救助支出可能加剧各级债务风险,最终转化为金融风险;气候相关风险保障缺口大,可能引发次生经济风险,气候风险的间接冲击可能较大,值得重点关注并及时应对。下一步,应推动环境与污染强制保险立法,广泛开展减排责任保险,开发针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指数保险,推进碳保险市场建设。逐步建立政策性巨灾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气候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力度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养老体制改革,鼓励保险机构坚持中长期布局,开展可持续投资。
关键词:
气候风险 保险深度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波 姜晶晶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一直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深刻理解气候风险,尤其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对于我国尽早形成应对共识、有效维护金融稳定、有序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压力测试 气候风险 物理风险 金融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章彰
气候相关风险是新型风险类别,被形象地称为“绿天鹅”。气候相关风险会在退化的生态条件和无法预料的环境影响、地缘政治争端、社会和经济风险之间形成复杂的链式反应,最终突破气候临界点,使气候体系产生巨大变化。它比之前已经认知的大多数金融风险事件情况更复杂,后果更严重。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初步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若瑾
次贷危机通过跨市场金融风险对世界保险业造成重创,所以分析研究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路径、过程和后果十分必要,得出的相应启示和建议也具有较大实践意义。将次贷危机作为实证分析基础,跨市场金融风险有源于交叉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两种类型,CDO及CDS等交叉性金融工具和保险集团是典型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途径,这些风险的传递导致保险公司受到重创,也给保险业未来发展带来启迪。
关键词:
保险业 次贷危机 跨市场金融风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紫云 曹邓
金融自由化促进了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使保险资金在国内面临浮动利率,导致中国保险业新一轮混业经营,但又使保险资金在国际面临浮动汇率风险。金融自由化条件下中国保险业主要风险是金融价格自由化风险与金融业务自由化风险,优化组合投资降低利率敏感性资产持有比例、构建浮动利率保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选择汇率稳定币种等方略可以防范浮动利率、汇率风险。此外,采取减少保险产品替代性、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等措施可以防范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准入自由化给保险业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保险业 浮动利率 汇率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朱晶晶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利差损风险对保险业的稳健经营和长期健康发展影响重大。20世纪90年代,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寿险业曾经历了一次利差损危机,对当时的保险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利差损风险具有长期性、潜伏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严重时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带来行业系统性风险,如不能有效管控,则可能会演变成行业"灰犀牛"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保险业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OECD国家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现状,然后使用Krishnamurthy等(2016)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接下来,使用IMF统计的金融稳定指数和金融危机数据,分别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logit模型对35个OECD国家的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与金融稳定指数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金融危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该指数会促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增加。该指数平方项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在解释了结论的内在机理和基于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之后,本文给出了其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通过采用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极端气候灾害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极端气候能够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极端气候对不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冲击更大;第三,极端气候主要通过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两种渠道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其中中西部地区居民部门中介效应最明显。
关键词:
极端气候 气候风险 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恩健 梁必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云龙 蓝虹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严峻挑战之一,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首先,本文探讨了气候相关风险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气候相关风险对银行保险业的具体影响,给出了气候相关风险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传导的可能渠道、路径和机制。其次,文章从案例角度出发,总结了当前海内外金融机构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经营与风险管理流程之中的经验做法。最后,文章对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经营与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当中提出了实际建议。整体而言,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气候相关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联系,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如何将气候相关风险要素融入风险管理流程。本文对于学者们拓宽这一领域研究思路、企业管理者制定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的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战略和框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米晓文 邱晔华
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成为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大因素之一,正在引起全球央行的广泛关注。各国央行正积极行动,减少气候变化对金融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将气候变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进行监测和考评,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处于不断摸索过程中,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存在缺乏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评估对象受气候变化影响差异较大、评估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货币政策工具等问题,通过总结发达经济体相关的经典案例和经验,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借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俊岩 李冰
尽管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综合经营仍然是目前市场发展的趋势。从各国金融行业发展与监管制度的变迁来看,金融机构有实行综合经营的内在需求,但要建立规范的法律制度有效防范不同行业、机构的风险传递。目前我国保险法及相关金融立法中虽然以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为原则,但在相关的条款中已经为综合经营留下了法律空间。因此,必须从制度上作好风险防范,降低综合经营的制度成本。
关键词:
保险业 综合经营 风险控制 立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伟
气候变化正在使保险业面临严峻挑战。保险业作为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行业,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了应对这次工业文明史上最大的挑战而积极行动。世界范围内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有远见的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少新的险种兼顾了保险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保险业 气候变化 机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魏革军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理风险渠道和转型风险渠道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国气候和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从气温偏离度和降水偏离度两个维度来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并经由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产生作用:一是气温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滞后且影响程度为0.2815,经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传导的间接影响为0.1193;二是降水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总体影响程度为0.0043,其中直接影响程度是0.0030而间接影响程度为0.0013。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但仍存在三方面主要不足,建议建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创新开展对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进一步健全应对气候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若愚 程书越 张珩 蒋洁茹
气候变化和气候治理的不确定性正日益成为冲击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迫使金融机构必须正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现阶段,以信息披露和压力测试为着力点,国际金融组织期望通过市场价格发现和自动调节的功能实现风险处置。但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高度不确定性等有别于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其特殊性决定了现行的风险处置方式可能失效。论文提出建立一种全新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处置框架:借用宏观审慎的理念和工具搭建预防性政策框架。具体而言,监管部门可以设置气候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对金融体系内气候风险爆发的关键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中小银行和特定地区金融机构,附加额外监管,并充分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如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数量限制。此外,窗口指导和加强跨境风险的防范和国际合作也是有效的风险处置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