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681)
2022(8093)
2021(7532)
2020(6490)
2019(14610)
2018(13946)
2017(27562)
2016(14526)
2015(15900)
2014(15585)
2013(15334)
2012(14425)
2011(12955)
2010(13641)
2009(13146)
2008(12552)
2007(11522)
2006(10610)
2005(10065)
作者
(40079)
(32996)
(32660)
(31345)
(21496)
(15721)
(15160)
(12865)
(12582)
(12307)
(11303)
(10983)
(10713)
(10710)
(10701)
(10404)
(9839)
(9763)
(9437)
(9324)
(8268)
(8236)
(7861)
(7697)
(7558)
(7479)
(7328)
(7215)
(6711)
(6504)
学科
(53159)
经济(53094)
(47102)
管理(43214)
(38808)
企业(38808)
(29029)
金融(29028)
(28287)
银行(28274)
(27345)
中国(24566)
(20421)
方法(19579)
(18715)
数学(16680)
数学方法(16404)
(15898)
(13623)
财务(13588)
财务管理(13551)
业经(13466)
地方(13448)
企业财务(12974)
(12920)
(11672)
贸易(11658)
中国金融(11559)
(11433)
(11109)
机构
学院(195352)
大学(193658)
(84645)
经济(82638)
管理(74280)
研究(68317)
中国(65586)
理学(61315)
理学院(60683)
管理学(59740)
管理学院(59329)
(47946)
(41095)
科学(37119)
财经(35670)
中心(34257)
(34247)
(32302)
(31916)
研究所(30192)
(29826)
(27880)
北京(26940)
银行(26679)
财经大学(26550)
(26549)
经济学(26171)
金融(26094)
(26037)
(25343)
基金
项目(118798)
科学(93229)
研究(89998)
基金(86310)
(74144)
国家(73466)
科学基金(62959)
社会(56931)
社会科(54037)
社会科学(54024)
(45463)
基金项目(43768)
教育(40052)
自然(39446)
自然科(38590)
自然科学(38579)
(38238)
自然科学基金(37936)
资助(37041)
编号(36656)
成果(31734)
重点(26951)
(26446)
课题(26123)
(25853)
(25206)
(24756)
国家社会(23293)
创新(23120)
(23034)
期刊
(96741)
经济(96741)
研究(68598)
(46360)
金融(46360)
中国(44288)
(38006)
管理(29978)
(27906)
学报(25965)
科学(24862)
大学(20746)
学学(19544)
教育(18984)
财经(18005)
农业(17406)
经济研究(15697)
技术(15410)
(15166)
业经(14454)
(11782)
国际(11699)
问题(11516)
理论(11103)
实践(10020)
(10020)
(9398)
现代(9397)
财会(9315)
世界(9074)
共检索到328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若愚  程书越  张珩  蒋洁茹  
气候变化和气候治理的不确定性正日益成为冲击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迫使金融机构必须正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现阶段,以信息披露和压力测试为着力点,国际金融组织期望通过市场价格发现和自动调节的功能实现风险处置。但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高度不确定性等有别于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其特殊性决定了现行的风险处置方式可能失效。论文提出建立一种全新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处置框架:借用宏观审慎的理念和工具搭建预防性政策框架。具体而言,监管部门可以设置气候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对金融体系内气候风险爆发的关键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中小银行和特定地区金融机构,附加额外监管,并充分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如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数量限制。此外,窗口指导和加强跨境风险的防范和国际合作也是有效的风险处置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宫晓琳  彭实戈  杨淑振  孙怡青  杭晓渝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金融风险测度中对关键性隐患——不确定性进行适度的量化分析以有效增强风险管理的审慎性。首先直观呈现"不确定性"的概率统计表现,分析其引致风险或危机事件的必然性与严重性。进而,以广泛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VaR与ES为例全面回顾与分析相应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揭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基于概率统计领域的国际前沿突破与相应参数估计方法的创新发展,系统性提出兼容无穷可能不确定性分布的风险审慎管理模型GE-VaR与GE-ES,进一步地,通过与公认最有效的风险测度方法相比较,证实纳入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模型的敏锐性与审慎性,以及对中国现阶段高波动率、相对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市场特征的适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丽宁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GE-VaR模型测度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市场风险极端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TVP-VAR-DY模型探究了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期货市场)的静态与动态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最后结合投资者气候风险感知视角通过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QQA)探究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不确定性状态下,股票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最高,期货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次之,外汇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最低;第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金融市场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且股票市场是风险净输出方,而其他3个子市场是风险的净接受方,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并对极端事件十分敏感;第三,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总体上是正向且不对称的,当金融系统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处于极端状态时,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度最强,此外,投资者气候风险感知会加剧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文章研究结论对应对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保证气候政策稳健实施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北川  贾志莲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革,金融监管由强调行政审批的合规型监管,逐步向以市场和法规为导向的风险型监管迈进。在变革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监管理念和经验尤为必要。近年来,英国金融监管当局———英国金融服务局(FSA)在监管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其中,“ARROW”监管方法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本文介绍了“ARROW”的产生背景、概念、主要特点、程序及方法,并对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蔡浩仪  徐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新水  
如何应对决策不确定性一直是组织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深入反思了信息相对缺乏时期决策经验论者和决策环境论者对决策不确定性的理解后,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社会来临后决策信息论者和决策公平论者对决策不确定性认识的不足,同时探究了多元价值和大数据对决策不确定性的实质性影响。此外,还提出了三种应对决策不确定性的新策略:大数据分析策略、公平与信任策略和合作对话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超   孙晓鹏  
从经济政策不确定视角出发,探究技术创新在金融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金融结构影响金融风险的重要传导渠道,技术创新的传导效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城市规模大、城市群地区的技术创新传导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强金融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对金融风险的影响;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对金融风险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随着两者协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还要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升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亮  李红权  
经济体系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并可能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基于72个宏观经济序列及28个行业指数序列,采用弹性网络建模方法,构造了衡量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并考察了经济不确定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测能力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构造的新测度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并能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预测,且预测不确定性指标的风险预警效果要优于波动不确定性的预测效果,预测不确定性能提前一年预测系统性金融风险,而GARCH不确定性的预测能力仅能提前半年。其次,投资者情绪和企业投资在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经济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并可通过投资者情绪的叠加效应助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西  宁维  
文章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监管不确定性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管不确定性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显著正相关;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审计质量较高时,监管不确定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显著减弱。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为资本市场监管层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璐   温兴春   王晋斌   石广平  
基于坚持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本文研究全球金融周期进入衰退期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韧性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首先,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全球银行、国内银行及国内企业的理论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以全球不确定性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周期衰退(即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宏观经济将造成负面影响,中国经济韧性提升能够缓解该负向影响,更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可以进一步缓解该负向影响。其次,基于微观数据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出有显著负面影响,中国经济韧性提升能够缓解该影响,包括贷款价值比、贷款损失准备要求、针对特定交易的税收要求、区分不同货币的储备要求等宏观审慎政策更严格能够进一步缓解该影响。基于宏观数据的分位数向量自回归(QVAR)模型结果表明:全球不确定性冲击会给中国经济周期带来负面影响,当中国经济韧性处于较低分位数时影响更大,而更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缓解上述负向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策建议,长期应更加关注通过提升经济韧性来应对全球金融周期的不利冲击;短期应侧重宏观审慎政策的合理使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倩  史桂芬  
文章将时变溢出指数和复杂网络相结合,从外部冲击视角构建金融市场的波动溢出关联网络,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路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EPU与金融系统之间存在联动效应,并在风险跨市场传染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金融系统中货币市场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最大,是金融网络的风险中心。分样本研究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EPU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增强,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效应加重,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是风险的输出者,资本市场是风险的承担者。“8·11”汇改后,外汇市场受其他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增大,风险在市场间的传染不再是单向渠道,而是循环式的互动关系,金融风险传染特征呈现跨市场的风险共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贝贝  谢雪梅  周茜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七个部门的35个相关因子抽取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综合采用DYCI溢出指数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和滚动时间窗口技术等构建跨部门风险溢出网络,考察和检验EPU与金融体系内部风险压力承接与转移的关联动态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EPU与金融部门各维度风险变量间存在关联网络,且EPU冲击加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网络传染效应;危机时期,EPU冲击下的跨部门风险协同运动趋势明显,网络结构呈现更高的完备性。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为阻断内外部风险冲击以及维护经济金融稳定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资生  陈世丽  杨希特  
基于2020年1月16日至2021年3月31日45家金融机构的日度数据,利用DCC-GARCH计算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TVP-SV-VAR模型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时变特征,并且变量间相互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直接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可通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而间接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时间冲击背景下,变量间相互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征信  [作者] 邢洋  马千惠  
根据2000—2019年我国54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资本监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资本监管的增强对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起到负向的影响;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升会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有正向的影响;第三,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升,资本监管强度的增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会减弱,而这种影响关系在风险控制意识较强、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大型国有银行的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鑫  李军帅  
基于违约概率模型,选取2005—2019年226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相较于国有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非国有银行和全国性银行信贷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降低资产价格促使银行信贷风险上升,包括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三种中介渠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银行资本补充难度增大和成本上升,导致资本缓冲水平强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风险的不利冲击,资本监管压力削弱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加强经济政策预期管理对于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