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25)
2023(19066)
2022(16306)
2021(15300)
2020(13020)
2019(29655)
2018(28862)
2017(55581)
2016(30203)
2015(33767)
2014(33252)
2013(33181)
2012(30748)
2011(27814)
2010(27616)
2009(25631)
2008(25304)
2007(22221)
2006(19370)
2005(17615)
作者
(91154)
(75558)
(75262)
(71462)
(48250)
(36570)
(34153)
(29666)
(28954)
(26961)
(25972)
(25828)
(24193)
(24003)
(23806)
(23580)
(22597)
(22531)
(21827)
(21744)
(18930)
(18627)
(18433)
(17168)
(17048)
(16907)
(16853)
(16576)
(15293)
(15015)
学科
(117929)
经济(117790)
管理(85734)
(83117)
(67181)
企业(67181)
方法(56891)
数学(49866)
数学方法(49383)
中国(34453)
(32633)
(30679)
(28314)
(28051)
(27187)
银行(27039)
(25553)
业经(25203)
(24442)
贸易(24423)
(23696)
(22413)
金融(22412)
(21208)
地方(21141)
财务(21139)
财务管理(21098)
环境(20729)
农业(20642)
企业财务(20111)
机构
大学(434947)
学院(428538)
(173701)
经济(170153)
管理(164966)
研究(152541)
理学(142603)
理学院(140948)
管理学(138355)
管理学院(137618)
中国(122116)
科学(96943)
(94333)
(81259)
(81049)
(78993)
研究所(72599)
业大(69415)
中心(69149)
财经(65318)
农业(64798)
(61877)
北京(60070)
(59771)
(55055)
(53752)
经济学(53687)
师范(53033)
(50416)
财经大学(49195)
基金
项目(297104)
科学(231877)
基金(218284)
研究(206426)
(195070)
国家(193552)
科学基金(163670)
社会(131168)
社会科(124315)
社会科学(124284)
基金项目(115081)
(112666)
自然(109983)
自然科(107408)
自然科学(107372)
自然科学基金(105496)
(97395)
教育(93391)
资助(91431)
编号(80306)
重点(67470)
(65746)
成果(64325)
(62377)
(61136)
科研(58167)
创新(57277)
计划(56489)
课题(55480)
教育部(55409)
期刊
(181074)
经济(181074)
研究(128672)
中国(82013)
学报(79643)
(71863)
科学(69828)
(61147)
管理(58868)
大学(58772)
学学(55804)
(51292)
金融(51292)
农业(48186)
教育(38930)
技术(32737)
财经(32353)
经济研究(30869)
(27627)
业经(27462)
(26412)
问题(23480)
(21607)
科技(20979)
(20697)
业大(20651)
理论(20427)
图书(19944)
技术经济(19769)
资源(19353)
共检索到63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源   崔婕  
本文基于2011年一季度至2021年四季度中国35家上市银行数据,实证分析气候和环境变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极端气候与空气污染均显著增加了银行系统性风险;气候和环境变化主要通过信息渠道和资金渠道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均有利于缓解气候和环境变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柯孔林  
本文以中国上市银行2008-2017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银行体系稳定效应。研究表明,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货币政策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促进了(抑制了)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承担。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对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强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与贷款价值比之间具有互补性,增加贷款首付比要求,有利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资本要求配合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并不能提升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最后,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协调两方面,提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洋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存贷比指标不仅无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而且还会加剧商业银行放贷的冲动;二是流动性比率指标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与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三是对于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而言,由于样本期内许多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尚未达标,因此,其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引导商业银行不再沿用存贷比指标监测、考评流动性风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将流动性风险监管与资本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本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扩大流动性资产规模,夯实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的基础,从而达到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三是在推动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实际有效性的验证,不断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晨宇  陈妙想  史小坤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对单个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非利息收入对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显著负向影响,且依赖于银行规模: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小规模银行则提高风险贡献度。(2)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对非利息收入的敏感性,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影响作用取决于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高时呈正向关系,低时呈负向关系。(3)逆周期监管实施与否是非对称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异质银行实行差别监管,落实逆周期监管,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晨宇  陈妙想  史小坤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对单个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非利息收入对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显著负向影响,且依赖于银行规模: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小规模银行则提高风险贡献度。(2)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对非利息收入的敏感性,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影响作用取决于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高时呈正向关系,低时呈负向关系。(3)逆周期监管实施与否是非对称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异质银行实行差别监管,落实逆周期监管,降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爽   黄玮强  
分析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稳定的实施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2年中国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经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流动性类政策工具在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效果最强,其次是资产类政策工具,最后是资本类政策工具。(3)银行的规模越小、资产经营的多元化程度越低、资产盈利能力越弱,宏观审慎政策在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效果越强。(4)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减缓银行风险承担、削弱银行间互联性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最后从丰富和优化政策工具、以银行特征为依据的差异化监管、理顺政策作用路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杨炎明  
能源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考察能源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转型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相较于银行信用风险而言,能源转型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时效更长。进一步分析表明,能源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会受到地区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能源转型风险,完善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盈余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常用工具,但其风险效应存在被夸大的现象。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中国32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就盈余管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能够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并且该影响在股份制银行、高资本质量银行和信贷收缩期银行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盈余管理主要通过提升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降低影子银行规模和提升银行竞争度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会减弱盈余管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建  周红  王晶晶  
本文采用Demirgüc-Kunt&Huizinga(2004)的研究模型,验证了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是否存在市场约束效应以及同步性和隐性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市场约束的证据,表现为银行风险增加时,存款增长率降低,说明风险越大的银行越难吸收到存款;而且银行股价的同步性越低这一相关关系的敏感度越高,说明银行向市场披露的自身信息越多,市场约束的效果越明显;而政府的支持则会降低存款增长率与风险关系的敏感度,证明了隐性保险的存在会减弱存款人风险监督的激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成颂  唐越  倪清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将银行业高管激励机制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将高管激励分解为货币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类型,以2007-2016年我国沪深股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两种类型高管激励、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激励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股权激励则有助于减小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其均以活期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为传导渠道。据此,应在货币激励中引入风险衡量指标,优化股权激励机制和重视活期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忠阳  刘志洋  
风险是未来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股票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风险的预期。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CoVaR方法测度系统性风险。结论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的平均相关性高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陷入困境从而引发银行系统陷入困境的概率也高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一方面是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近些年来扩张较快,风险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声誉资本的注入降低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规模大从而国家必须进行救助("大而不能倒")的预期反映在股票价格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兆斌  
为寻找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基于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风险比较模型,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1~2004年的相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依照相对风险程度的高低,14家商业银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及中国银行所构成,安全性较高;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则隶属于风险最高的第三层次,是中国银行业安全的薄弱环节。由于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比率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改善位于第三层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是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安全性的关键,应该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重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