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8)
2023(4540)
2022(3869)
2021(3502)
2020(2809)
2019(5948)
2018(5887)
2017(10312)
2016(5704)
2015(5921)
2014(5278)
2013(4853)
2012(3911)
2011(3621)
2010(3546)
2009(3399)
2008(2900)
2007(2446)
2006(1961)
2005(1651)
作者
(15947)
(13458)
(13268)
(12586)
(8281)
(6552)
(5792)
(5219)
(5018)
(4564)
(4545)
(4344)
(4231)
(4146)
(4134)
(4105)
(4041)
(3989)
(3898)
(3786)
(3494)
(3242)
(3241)
(3138)
(3004)
(2956)
(2884)
(2867)
(2791)
(2715)
学科
(14841)
经济(14827)
管理(12433)
(10807)
(8564)
企业(8564)
(6133)
(5079)
方法(5024)
中国(4606)
业经(4252)
数学(4118)
数学方法(4013)
农业(3949)
(3821)
贸易(3819)
(3705)
地方(3694)
环境(3632)
(3629)
理论(2997)
(2774)
(2601)
(2564)
(2539)
(2348)
银行(2329)
(2298)
财务(2288)
财务管理(2285)
机构
学院(70284)
大学(66331)
研究(25912)
管理(22104)
(21998)
经济(21462)
科学(19838)
理学(19266)
理学院(18935)
中国(18422)
管理学(18370)
管理学院(18262)
(17027)
(14280)
农业(13985)
(13642)
业大(13522)
研究所(13445)
中心(11724)
(10274)
技术(10143)
(10136)
师范(9952)
(9835)
(9679)
(9278)
(9005)
农业大学(8951)
(8702)
科学院(8631)
基金
项目(52632)
科学(39884)
基金(36279)
研究(35676)
(34252)
国家(34007)
科学基金(27505)
(22403)
社会(20960)
社会科(19805)
社会科学(19801)
(19353)
基金项目(19222)
自然(19141)
自然科(18687)
自然科学(18682)
自然科学基金(18309)
教育(15976)
编号(14865)
资助(13923)
重点(13011)
(12389)
计划(12004)
(11439)
成果(10954)
科技(10889)
课题(10798)
科研(10772)
创新(10737)
(9853)
期刊
(25651)
经济(25651)
研究(16641)
(16148)
学报(16094)
科学(13364)
中国(13213)
农业(11435)
大学(10548)
学学(10234)
教育(7998)
管理(7595)
(7155)
业经(6099)
(6088)
技术(5042)
经济研究(4655)
业大(4518)
(4294)
资源(4291)
(4206)
金融(4206)
科技(4132)
农业大学(3753)
林业(3528)
商业(3452)
职业(3218)
中国农业(3186)
财经(3056)
现代(2933)
共检索到97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亿  王靖  赫迪  唐建昭  
为明确西南地区气候变暖前后春玉米生长季内不利气象条件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采用西南地区27个农业气象站点1981-2010年的发育期资料和66个气象站点的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暖前后西南春玉米生长季内连阴天、高温、低温及水分盈亏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内,连阴天主要发生在出苗-七叶和七叶-抽穗阶段,变暖后发生频率分别平均增加12%和15%,但仅11%和14%的研究站点显著增加(P<0.05);(2)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乳熟-成熟阶段,且主要集中在东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亿  王靖  赫迪  唐建昭  
为明确西南地区气候变暖前后春玉米生长季内不利气象条件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采用西南地区27个农业气象站点1981-2010年的发育期资料和66个气象站点的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暖前后西南春玉米生长季内连阴天、高温、低温及水分盈亏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内,连阴天主要发生在出苗-七叶和七叶-抽穗阶段,变暖后发生频率分别平均增加12%和15%,但仅11%和14%的研究站点显著增加(P<0.05);(2)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乳熟-成熟阶段,且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变暖后发生天数每生长季平均减少2.5d,23%的站点高温发生的天数显著减少(P<0.05);低温天气在整个生长季均有发生,变暖后低温出现天数每生长季平均减少2.2d,其中七叶-抽穗阶段低温发生天数减少最为显著,56%的站点发生天数显著减少(P<0.05);(3)水分亏缺主要发生在播种-拔节阶段,变暖后轻、中度水分亏缺发生频率分别增加6%和7%;春玉米各个生长阶段均受不同程度的水分盈余影响,但主要表现为轻度盈余,除西北部外,变暖后轻度水分盈余发生频率增加15%,播种-拔节和灌浆-成熟阶段21%和11%的研究站点轻度水分盈余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变暖后西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高温、低温发生天数减少,对玉米生长有利,但连阴天以及水分盈亏发生频率增加,可导致玉米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群  耿婷  侯雯嘉  陈长青  
【目的】探求东北三省近20年气候变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为东北地区气候变暖下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东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三省进行区域研究,利用东北地区近20年气候观察数据和春玉米长期观测数据,通过相关和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东北三省春玉米生长季的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量)与春玉米生育进程数据和历史产量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东北地区1989—2009年春玉米生长季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每年分别为0.050、0.045和0.044℃,表现为春玉米生育期间白天增温幅度较夜间增温幅度大,降水量变化不显著。近20年黑龙江省各试验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霞  豆攀  陈祥  孔凡磊  袁继超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2.9%,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1%),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第一播期后的天数,x)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霞  豆攀  陈祥  孔凡磊  袁继超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2.9%,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1%),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第一播期后的天数,x)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彤  王靖  赫迪  王娜  
为研究西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主要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本文利用农业气象试验站作物及土壤资料,评价了APSIM-MAIze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应性,并应用其分析该地区1961-2010年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明确了春玉米雨养产量的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APSIM模型对该区6个常用玉米品种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与实测生育期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8d以内;4个品种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低于29%,该模型在西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研究区域春玉米生长季总辐射在南部中区和北部降低最明显,≥8℃有效积温在西部升高显著,日均温度日较差在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培娟  韩丽娟  周广胜  梁宏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东北三省春播玉米区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产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利用71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和未来气候情景RCP 4.5下2021—2040年逐日温度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和春玉米种植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索性地研究了东北春玉米应对气候变暖应采取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未来2个年代际,东北三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提前、10℃终日和初霜日推迟,稳定通过10℃日数和积温呈增加趋势,其中三江平原地区变化幅度最大,10℃初日将提前约8 d,初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培娟  梁宏  李祎君  张佳华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东北三省是我国春播玉米主产区。本文以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1961年-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和5个典型农业气象台站1981年-2010年春玉米发育期数据为基础,研究春玉米关键发育期与对应界限温度的关系,并分析了近50年来东北三省初霜日和品种布局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和14℃初日分别与春玉米的播种期和出苗期关系密切,不同熟性品种差异不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6℃终日和10℃终日、初霜日分别较当地春玉米乳熟期和成熟期晚,推迟的天数以中熟品种最少、晚熟品种最多、中晚熟品种居中;近50年内,东北三省的初霜日呈现出逐渐推迟的趋势,推迟天数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娟  杨晓光  王文峰  赵俊芳  张海林  陈阜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及作物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方法】本文结合SRES的两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1(强调可持续发展)预估的未来气候数据,采用经验频率法计算不同保证率下的积温,探讨了未来气候情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不同熟型品种种植北界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了未来气候情景下研究区域内春玉米缺水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未来气候情景下,在不考虑CO2浓度升高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前提下,东北三省春玉米不同熟型品种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界限敏感区域内中晚熟品种替代早熟品种,使得玉米生育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王华   刘志娟   巩敬锦   付真真   张太林   张晓龙   沈彦军   杨晓光  
【目的】干旱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东北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频发重发严重影响玉米的高产稳产。评估未来气候情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发生风险及其空间格局变化,为该地区春玉米防旱避灾以及保障其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东北地区春玉米潜在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基于ISIMIP输出的SSP1-2.6、SSP3-7.0和SSP5-8.5 3种气候情景的1981—206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及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春玉米生育期资料,选取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为农业干旱指标,分析东北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等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选择最优概率理论分布函数进行干旱指数序列的概率估算,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估算得到各点春玉米不同等级干旱风险,构建干旱风险指数,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发生风险及未来各等级风险区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1)1981—2014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表现为内蒙古东四盟(57.3%)>黑龙江省(40.6%)>辽宁省(39.5%)>吉林省(38.9%)。(2)研究区域春玉米生育中期干旱指数整体高于生育前期和生育后期。其中,2030s和2050s研究区域春玉米生育前期干旱风险概率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生育中期干旱风险概率为特旱>重旱>轻旱≈中旱,生育后期干旱风险概率轻旱>中旱>重旱>特旱。(3)1981—2060年,SSP1-2.6低排放情景下,东北地区春玉米较高等级干旱风险发生概率将减少,极高和较高干旱风险区明显向西南收缩,2030s和2050s面积占比分别减少5.4%和9.6%、0.8%和2.5%;而SSP3-7.0和SSP5-8.5两个高排放情景下,较高等级干旱风险发生概率增加,且较高干旱风险区向东北扩张,2050s面积占比分别增加8.5%和9.7%。【结论】基于干旱风险指数的未来干旱风险时空分布格局中,东北春玉米干旱风险呈现由西南向东北减少的特征,且未来SSP3-7.0和SSP5-8.5情景下,较高干旱风险区向东北方向扩张,需关注作物关键生育时期提出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锦  杨晓光  刘志娟  吕硕  王静  陈阜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特征,为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1961—201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基于东北三省7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根据农业气象学指标,在分析1981—2010年较1961—1980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可能种植北界变化的基础上,利用APSIM-Maize模型模拟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内各气象站点逐年的雨养产量,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春玉米雨养产量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变化特征,并综合得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北三省春玉米的气候适宜区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1)与1961—1980年相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亚宁  刘洛  徐新良  张学霞  袁兰兰  张晓峰  
以2010年我国耕地空间分布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在1960—2010年的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数据基础上,采用GAEZ(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s)模型综合考虑光、温、水、CO2浓度、农业气候限制、土壤、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估算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进而分析了近50 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2010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是8.34×108t,玉米生产潜力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东北平原区的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高,达到1.97×108t,青藏高原区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小;2近50 a来中国玉米单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总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赵子龙  王铁良  丰雪  姚名泽  邢经伟  
为了探讨DSSAT软件在模拟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适用性,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利用玉米生长模型DSSAT-CERES-Maize模拟了水分胁迫条件下辽宁地区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并确定了参数估计和模型验证的最优方案。试验将玉米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苗期、拔节、抽雄、灌浆和成熟5个主要生长阶段,选择其中的拔节期(J1、J2、JCK)和抽雄期(T1、T2、TCK)进行水分胁迫控制,分别采用田间持水量的60%65%(轻度水分胁迫)、45%50%(中度水分胁迫)和30%35%(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胁迫水平,共6个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李维佳  赵博雅  
作物需水量是制定灌溉用水计划和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了解其历史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对预测农作物用水走势并据此制定合理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9个气象站1964—2013年的气象及土壤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与充分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密度函数法获得春玉米不同生育期需水量,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辽西北春玉米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4—2013年近50年辽西北春玉米需水量基本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空间分布规律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增;净灌溉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远玉  赖晓桦  陈颖  郭萌生  赖华荣  严翔  
以2003年、2004年连续2 a在无灌溉条件下的柑橘果实膨大观测资料和当地适时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为基础,用降水量、气温、湿润指数和土壤含水率等生态气象因子与柑橘不同品种果实生长期的果径增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柑橘果实生长与降水量、平均气温均为二次曲线关系,与湿润指数则是线性关系;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是指数关系,并且在50 cm内的土层中,以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对果实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