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636)
- 2022(3090)
- 2021(2939)
- 2020(2696)
- 2019(5971)
- 2018(5985)
- 2017(11237)
- 2016(6420)
- 2015(7240)
- 2014(7303)
- 2013(7226)
- 2012(6893)
- 2011(6385)
- 2010(6619)
- 2009(6204)
- 2008(6425)
- 2007(5816)
- 2006(5178)
- 2005(4763)
- 学科
- 济(23844)
- 经济(23810)
- 业(17563)
- 管理(15424)
- 方法(13730)
- 企(12503)
- 企业(12503)
- 数学(12040)
- 数学方法(11740)
- 险(10785)
- 保险(10692)
- 学(8352)
- 中国(7927)
- 银(6752)
- 银行(6725)
- 财(6581)
- 行(6336)
- 制(6040)
- 融(5773)
- 金融(5772)
- 农(5461)
- 理论(4696)
- 务(4648)
- 各种(4638)
- 财务(4635)
- 财务管理(4615)
- 企业财务(4377)
- 类型(4336)
- 种类(4322)
- 各种类型(4296)
- 机构
- 大学(99915)
- 学院(96568)
- 研究(36356)
- 济(35712)
- 管理(34864)
- 经济(34846)
- 中国(31735)
- 理学(29293)
- 理学院(28838)
- 管理学(27835)
- 管理学院(27665)
- 科学(25336)
- 京(22857)
- 所(20355)
- 财(19703)
- 农(19148)
- 研究所(18838)
- 中心(16518)
- 业大(15840)
- 财经(15614)
- 农业(15398)
- 江(15049)
- 北京(14840)
- 经(14141)
- 院(13382)
- 范(12740)
- 师范(12580)
- 财经大学(11816)
- 州(11701)
- 科学院(11460)
- 基金
- 项目(65069)
- 科学(50868)
- 基金(48939)
- 家(44899)
- 国家(44615)
- 研究(42059)
- 科学基金(37081)
- 自然(26992)
- 自然科(26387)
- 自然科学(26379)
- 自然科学基金(25881)
- 社会(25604)
- 基金项目(24921)
- 社会科(24114)
- 社会科学(24103)
- 省(23089)
- 资助(22123)
- 划(21715)
- 教育(18923)
- 编号(15761)
- 重点(15358)
- 部(14498)
- 计划(13816)
- 科研(13359)
- 成果(13279)
- 发(12505)
- 创(12227)
- 教育部(11765)
- 科技(11738)
- 创新(11664)
共检索到146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 高江波 邓浩宇 刘路路 潘韬
风险评估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减缓和适应战略的理论需求推动下发展出许多定量评估方法,完成了大量的评估工作。然而,已有研究在气候变化的风险构成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且评估方法论在整体上缺乏对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的集成分类。基于此,本文明晰气候变化风险构成,包括致险因子的危险性、承险体的暴露度与脆弱度及其相互关系,明晰了风险产生与变化逻辑。融合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特征,将气候变化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归纳为突发事件和渐变事件两类,并分别进行了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最后,根据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现状和评估需求,从温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还具有复杂性、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动态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情景模拟的动态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以及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图标体系。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存在跨期性、不确定性,仍有很多未知的研究领域,如定量化、图谱化以及与自然影响评估的区分与方法合作等,未来研究仍有很多空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调风 朱西德 王永剑 李红梅 刘彩红
湟水河是西北干旱区重要河流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湟水河流域水资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流域内1966-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径流量的下降变幅为0.1亿m3/10a,具有4a、9a和20a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气候变化对湟水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达35.46%,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路径,对径流的减少起主导作用,贡献率为64....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留喜 程磊 任国玉
气候变化打乱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从正反二个不同的方面,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本文在论述目前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现状与主要结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趋势和我国的差距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提出了我国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未来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评估 战略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鹏 邹立尧 荆国栋
针对气候变化专项,从绩效评估角度进行项目分类依据的研究,设计与绩效评估相匹配的气候变化专项投入产出表,筛选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依据气候变化专项研究类项目的项目特征,从项目执行的有效性、项目成本的经济性和项目产出的效益性三个维度,建立以科技投入产出比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量化、指标的赋权和评分计算方法。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关系和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气候变化专项科研绩效评估计算模型。通过对2005—2013年153个气候变化专项的评估,测试评估指标和评估的方法,结果证实指标体系合理有效,评估结果可靠。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专项 绩效评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黎青 高翅 朱春阳
为进一步降低河口城市滨水区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风险的定义,按照危险性、脆弱性、暴露度构建洪水风险指数评估模型,选取11个评价指标,采用场景模拟与GIS空间叠加的方法计算洪水风险指数。选取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为研究区,并分别以2030年、2050年及2100年为时间节点进行情景模拟,进一步按照人口密度单因子进行叠加评价,通过情景模拟识别黄浦江滨水空间景观,更新“三区三策”。结果显示:根据黄浦江滨水区气候变化目标下洪水风险的空间格局,显示风险度等级逐年提高;在2050及2100年的场景模拟中,黄浦江上、下游两部分均显示了高洪涝风险段。采取抵抗(抗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对城市高密度人口区等区域威胁日益增大;采取疏散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水岸的宜居性降低;采取共处(承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减少,需要采取更多抵抗策略与疏散策略。根据气候变化视角下黄浦江滨水区洪涝风险分区分策,泛洪区位于宝山区以东及浦东新区西北角,黄浦江滨水空间需要采取后退疏散策略,实施人口疏散,规划“河口保护计划”,以及在中游松江区内进行生态湿地建设;抗洪区位于中心城区,滨水空间需要继续采取抵抗洪水策略,且风险日益扩大;承洪区位于大部分黄浦江滨水空间,可采取与洪共处策略,但潜力日益缩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佳毅 史培军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以及高潮位和风暴潮引起的极值水位导致的海岸洪水对沿海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已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论文梳理了广义和狭义海岸洪水的定义和要素,重点阐述了狭义海岸洪水的组成部分,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以及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相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透视了未来拟加强的研究方向。建议加强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下多致灾因子耦合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研究,沿海关键地区和关键暴露(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评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风险适应与减缓性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价研究,提高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韧性研究,以及建立多学科间的基础数据共享机制,采用交叉学科手段以便更综合、系统、动态研究海岸带问题,保障沿海地区开展全球气候变化下风险评估的需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秀香 赵越 程颖
近年来,高温、自然灾害等气候变化风险集中爆发,直接冲击全球农产品贸易,引起粮食及食品价格不断突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措施正逐步形成影响更为广泛、久远的间接风险。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领域一定要正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段兵
气候变化风险是一类新型的宏观经济风险,必然会对资产价格形成影响,并产生风险溢价。为了规避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做出比最优减排水平更大的减缓努力是理性的,并且可能愿意支付一个高于最优减排路径上的碳社会总成本(即气候变化总损失)的价格,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本文将社会愿意支付的最大成本和在最优减排水平时的碳社会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气候变化风险溢价。从碳社会总成本和支付意愿的估计中,发现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愿意支付一个高于碳社会总成本的风险溢价来规避照常经营(BAU)情形下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风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风险溢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邢彩盈 张京红 刘少军 张明洁
基于1965—2012年海南5市(县)气象站的逐日观测数据,构建一个新旅游气候指标,用以定量评估海南各地区的旅游气候资源,并考察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近48 a来各市县理想旅游条件频率以波动下降趋势为主;全年三亚限制旅游的主导因子是风,其余地区是体感温度;除了五指山理想条件频率呈单峰型季节分布外,其余地区为双峰型。2冬季到初春气候变暖对三亚影响不大,但将明显改善其他地区旅游气候条件;除五指山外,气候变暖将使其他地区夏季、初秋旅游条件处于劣势。全年来看气候变暖对海口、三亚与昌江的旅游舒适度弊大于利。3三亚、琼海及昌江夏季、初秋若湿度加大,将有利于提高旅游舒适度,这与降水频次有关;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苏亮 石杨辉 丁小健 张衡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其中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重要抓手。基于技术就绪度评价的标准化理念,从项目关键技术的成熟性、对气候的需求度以及技术难度等角度,研究评价R&D项目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方法,并给出评价细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水土 黄震宇
风险投资项目有其本身的特点,使用传统净现值(NPV)方法评估风险投资项目时经常会低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近年已经有很多学者建议使用实物期权(ROV)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本文将对ROV方法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项目评估 实物期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可 马正宇 赵文铀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永建 洪国平 肖莺 陈良华
利用WCRP的耦合模式数据和长江上游流域63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评估了全球气候模式对长江上游流域的温度、降水的模拟能力,基于A2、A1B、B1情景对长江上游流域未来50a平均温度、降水的可能变化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模式可较好的反映出流域温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但模拟地面温度总体上低于实况值。三种情景下2011~2060年上游流域平均温度的增幅(相对于1971~2000年)分别为1.7℃、2.1℃、1.3℃。A1B、B1情景下区域内表现为一致的增温趋势,而A2情景下在嘉陵江流域出现降温的趋势。三种情景下平均降水的增幅分别为50.0、83.5、29.5mm;A1B、B1情景下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霞飞 曲建升 刘莉娜 曾静静 叶谦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是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自然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显著改变的周期性现象和长期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认识上的局限性,给制定主动应对措施和政策带来风险。文章在梳理我国西部地区现有气候变化适应性选择,包括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林业发展、水资源紧张、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等方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不确定性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